上卷 八齊
笠翁對韻全文+譯文 上卷 八齊
鸞對鳳,犬對雞。塞北對關(guān)西。
長生對益智,老幼對旄倪。
【長生對益智】(上目下殖)陽有長命縷﹑益智粽。
【旄倪】老人和小孩。旄,通“耄”,老人;倪,小兒。孟子梁惠王下:王速出令,反其旄倪,止其重器,謀于燕眾,置君而后去之,則猶可及止也。
頒竹策,剪桐圭。剝棗對蒸梨。
【頒竹策】皇帝給諸侯、王頒發(fā)的委任狀,以竹簡為之,篆書,見《后漢書?光武帝紀》注。策,策書。
【剪桐圭】圭(音規(guī)),古代帝王諸侯舉行禮儀時所用的玉器,上尖下方,代表官階。相傳周成王同他的小弟弟叔虞開玩笑,用桐葉剪成圭形,贈給他說,封你為侯。大臣進來賀喜。成王說:這是開玩笑。大臣說:天子無戲言。最后只好把叔虞封于唐。
【剝棗】剝(音撲),同撲,打!对?幽風?七月》:“八月剝棗。”杜甫詩:“堂前剝棗任西鄰。”
綿腰如弱柳,嫩手似柔荑。
【嫩手似柔荑】《詩?衛(wèi)風?碩人》寫衛(wèi)莊公夫人之美,說“手如柔荑,膚如凝脂。”荑(音提):初生的茅芽,色白且柔嫩,用以比喻女子的手細白柔美。
狡兔猶穿三穴隱,鷦鵲權(quán)借一枝棲。
【狡兔猶穿三穴隱】戰(zhàn)國時,齊公子孟嘗君出謀劃策,謀求安穩(wěn)的地位,說,狡兔有三窟,國君也應(yīng)當如此。意思是多方采取措施,尋找?guī)讞l出路。
【鷦鵲權(quán)借一枝棲】鷦鷯(音焦遼),一種食小蟲之極小的鳥,又名‘巧婦鳥’!莊子》上說:“鷦鷯棲樹,不過一枝。”意思是容易滿足。杜甫詩“強移棲息一枝安”,即用其意。后常用為托人求職的話。清許葭村秋水軒尺牘托鄭莘田代友謀事:夙承知愛之情,鷦鷯一枝,重望噓借。
甪里先生,策杖垂紳扶少主;於陵仲子,辟纑織履賴賢妻。
【甪里先生,策杖垂紳扶少主】甪(音鹿),有人說即角字的訛誤。漢初,商山有四個隱士,名東園公、綺里季、夏黃公、甪里先生;因為年老須發(fā)皆白,所以稱四皓(hào浩)。相傳高祖劉邦沒有聘請他們出來,后高祖立呂后子惠帝為太子,繼又欲以趙王如意易之。呂后用張良計,請四皓輔佐太子,帝見之曰:“幸煩公等善為調(diào)護”,遂不見廢。
【於陵仲子,辟纑織履賴賢妻】於陵仲子,即陳仲子,戰(zhàn)國時齊國的隱士。因居于於陵,故號於陵子!睹献印飞嫌涊d他“身織屨,妻辟纑。”織屨(音據(jù))即織草鞋。辟纑(音盧),原為剝麻,染麻。辟纑指將分析練過的麻搓成線。麻是古代紡織原料之一。這里纑指布縷。引申為織布。楚王欲以為相,不就,與妻逃去,為人灌園,妻子辟纑織履。
鳴對吠,泛對棲。燕語對鶯啼。
珊瑚對瑪瑙,琥珀對玻璃。
絳縣老,伯州犁。測蠡對燃犀。
【絳縣老】即絳(音匠)縣老人。《左傳》記載,晉絳縣一位老人,使問其年,曰:“臣小人也,不知紀年。臣生日正月朔甲子(出生那年正月初一是甲子日),至今四百四十五甲子矣。”師曠曰:“七十三年矣。”
【伯州犁】春秋時晉國大夫伯宗之子伯嚭,因其父被殺,奔楚,為太宰。
【測蠡】蠡(音離),貝殼做的瓢。管窺天,蠡測海,喻見小也,自不量力。
【燃犀】燭照明察。相傳燃燒犀角可以照妖,晉溫嶠路過渚磯,人們說水下有怪物,溫嶠用點燃的犀角照之,果然見到許多奇形異狀的精靈。夜夢人曰:“幽明道別,何苦相逼。”這是迷信傳說。后比喻洞察事理或奸邪。
附【燃犀溫嶠】比喻能洞察事物的人。元范康竹葉舟第三折:你莫不是燃犀溫嶠江心里走,你莫不是鼓瑟湘靈水面上游。
榆槐堪作蔭,桃李自成蹊。
【桃李自成蹊】《史記?李將軍傳贊》:“諺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雖小,可以喻大也。”比喻一個人如果有高德美才,不用自我聲張,自然得到人們的敬愛。蹊(音西),小路。
投巫救女西門豹,賃浣逢妻百里奚。
【投巫救女西門豹】戰(zhàn)國魏文侯時,鄴地三老、廷掾,與巫祝勾結(jié),假托河伯欲娶妻,每年強選少女,投入河中,愚弄人民并榨取錢財。后西門豹為鄴令,在河伯娶婦時,托言所選女子不美,要巫祝、三老去與河伯商量,另行選送,便將其投入河中,因而制止了利用迷信虐害人民的惡行。見史記卷一二六滑稽傳褚少孫補西門豹傳。
【賃浣逢妻百里奚】賃,本意為租借,這里指雇用。浣,洗。《風俗通》載,春秋時百里奚為秦相,賃一浣婦,歌曰:“百里奚,五羊皮,憶別時,烹伏雌,煩扊扅(音演儀:門閂),今日富貴忘我為。”問之,乃其妻也(被百里奚拋在故鄉(xiāng)的妻子)。
闕里門墻,陋巷規(guī)模原不陋;隋堤基址,迷樓蹤跡亦全迷。
【闕里門墻,陋巷規(guī)模原不陋】闕(音缺)里,孔子居住的里巷名。陋巷,孔子弟子顏淵所居,狹小的巷子。引申為狹窄簡陋的住處?鬃釉洫勵仠Y:“一簞(音單)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后來唐劉禹錫作《陋室銘》說:“君子居之,何陋之有?”意思是,只要有德者居住,陋巷也不簡陋。唐韓愈與崔群書:人固有薄卿相之官,千乘之位,而甘陋巷菜羹者;同是人也,猶有好惡如此之異者。
【隋堤基址,迷樓蹤跡亦全迷】隋煬帝為游江都,開鑿了大運河,在兩岸栽種楊柳,堤長一千三百余里,稱隋堤。迷樓,傳說也是隋煬帝所建,用以尋歡作樂的地方。故址在江蘇省江都縣治西北七里。建筑富麗,窮極工巧。相傳一入此樓,往往終日不得出。浙人進新宮圖,營建既成,隋煬帝幸之曰:“使真仙游此,亦當自迷。”因名之曰迷樓。兩句的意思是:隋堤也好,迷宮也罷,都成了歷史的殘跡,當年的迷宮如今真的迷漫荒草中了。
越對趙,楚對齊。柳岸對桃溪。
【柳岸】植柳的水岸。宋蘇軾《好事近·黃州送君猷》詞:“明年春水漾桃花,柳岸隘舟楫。”
【桃溪】指桃源。宋周邦彥《長相思》詞:“桃溪換世,鸞馭凌空,有愿須成。”
紗窗對繡戶,畫閣對香閨。
【紗窗】蒙紗的窗戶。唐劉方平《春怨》詩:“紗窗日落漸黃昏,金屋無人見淚痕。”宋柳永《梁州令》詞:“夢覺紗窗曉,殘燈掩然空照。”元張可久《一半兒·梅邊》曲:“枝橫翠竹暮寒生,花淡紗窗殘月明。”《紅樓夢》第三回:“﹝黛玉﹞從紗窗中瞧了一瞧,其街市之繁華,人煙之阜盛,自非別處可比。”
【繡戶】1.雕繪華美的門戶。多指婦女居室。南朝宋鮑照《擬行路難》詩之三:“璿閨玉墀上椒閣,文窗繡戶垂羅幕。”宋陸游《蝶戀花》詞:“不怕銀缸深繡戶,只愁風斷青衣渡。”《初刻拍案驚奇》卷十五:“繡戶朱簾,時露嬌娥半面。”
2.指富戶。清李漁《閑情偶寄·聲容·治服》:“凡予所言,皆貴賤咸宜之事,既不詳繡戶而畧衡門,亦不私貧家而遺富室。”
【畫閣】彩繪華麗的樓閣。南朝梁庾肩吾《詠舞曲應(yīng)令》:“歌聲臨畫閣,舞袖出芳林。”唐王建《宮詞》之九:“少年天子重邊功,親到凌煙畫閣中。”元王實甫《西廂記》第四本楔子:“出畫閣,向書房,離楚岫,赴高唐。”
【香閨】1.指青年女子的內(nèi)室。唐陶翰《柳陌聽早鶯》詩:“乍使香閨靜,偏傷遠客情。”前蜀韋莊《贈姬人》詩:“請看京與洛,誰在舊香閨。”宋柳永《臨江仙引》詞:“香閨別來無信息,云愁雨恨難忘。”清李漁《風箏誤·閨哄》:“小生蒙詹家二小姐多情眷戀,約我一更之后,潛入香閨。”
2.指青年女子;閨女。唐司空圖《馮燕歌》:“傳道張嬰偏嗜酒,從此香閨為我有。”
修月斧,上天梯。蝃蝀對虹霓。
【修月斧】天中記曰:有人游嵩山,見道臥者,問為誰笑曰:君不知月乃七寶合成乎?月勢如丸其回處常有二萬八千戶,修之,我其一也。遂示以斧鑿。
【蝃蝀(音地東)】古時稱虹為蝃蝀。詩經(jīng)墉風蝃蝀:蝃蝀在東,莫之敢指。
【虹霓】彩虹。
行樂游春圃,工諛病夏畦。
【春圃】春日的園圃。漢張衡《東京賦》:“植華平於春圃,豐朱草於中唐。”晉孫綽《至人高士傳贊·竺道壹》:“譬若春圃,載芬載敷。條柯猗蔚,枝榦扶疎。”唐王建《題裴處士碧虛溪居》詩:“春圃紫芹長卓卓,暖泉青草一叢叢。”
【工諛病夏畦(音齊)】于炎夏中耕田,比喻勤苦工作。孟子˙滕文公下:脅肩諂笑,病于夏畦。工諛:善于阿諛奉承的人。
李廣不封空射虎,魏明得立為存麑。
【李廣不封空射虎】《史記·李將軍傳》:西漢李廣守北平,出獵,見草中石以為虎,射之,箭沒石中,以為奇。李廣一生戰(zhàn)功卓著,卻不得封侯。
【魏明得立為存麑(音泥)】《三國志·明帝紀》注引《魏末傳》曰:帝常從文帝獵,見子母鹿。文帝射殺鹿母,使帝射鹿子,帝不從,曰:“陛下已殺其母,臣不忍復(fù)殺其子。”因涕泣。文帝即放弓箭,以此深奇之,而樹立之意定。
按轡徐行,細柳功成勞王敬;聞聲稍臥,臨涇名震止兒啼。
【按轡】勒住馬。漢書卷四十周勃傳:亞夫乃傳言開壁門,壁門士請車騎曰:將軍約,軍中不得驅(qū)馳。于是天子乃按轡徐行。初刻拍案驚奇卷三:只見后頭有一人奔馬趕來,遇著東山的騾,便按轡少駐。
【細柳】漢代周亞夫為將軍時,屯兵于細柳,軍紀森嚴,天子欲入軍營,亦須依軍令行事。見史記卷五十七絳侯周勃世家。后以細柳營比喻模范軍營或泛指一般軍營。唐王維觀獵詩:忽過新豐市,還歸細柳營。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五出:紛紛將士愿移家,細柳營中起暮笳。亦稱為柳營。
【臨涇(音經(jīng))】西漢赤玼守原州,虜不過臨涇,人常道其名以嚇唬小兒,使之不敢啼哭。
- 第一卦 乾 乾為天 乾上乾下
- 學而第一
- 論語序說
- 日知錄 卷三十二
- 國風·周南
- 開宗明義章第一
- 了凡四訓 第四篇 謙德之效
- 卷一 梁惠王章句上
- 虞書·堯典
- 為政第二
- 第二卦 坤 坤為地 坤上坤下
- 一、釋詁
- 孟子序說
- 第一章
- 日知錄 卷一
- 易經(jīng)·系辭上傳·第一章
- 隱公(元年~十一年)
- 曲禮上
- 中論 卷之上
- 日知錄 卷三十一
- 日知錄 卷二十六
- 了凡四訓 第三篇 積善之方
- 日知錄 序
- 天子章第二
- 八佾第三
- 日知錄 卷二十四
- 里仁第四
- 日知錄 卷二十七
- 了凡四訓 第一篇 立命之學
- 堯曰第二十
- 第三卦 屯 水雷屯 坎上震下
- 雍也第六
- 公冶長第五
- 卷二 梁惠王章句下
- 國風·召南
- 了凡四訓 第二篇 改過之法
- 二、釋言
- 泰伯第八
- 上經(jīng)乾傳卷一【上】
- 述而第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