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念到極處也能開悟(文白對照)

  念佛念到極處也能開悟

  譯文

  七月份你寫來的信,因為沒有重要的事情,所以沒有即刻回復(fù)。學(xué)習(xí)佛道的人,用佛教的理法自己度脫自己,難道必定所有的事都要求問他人,方才能夠修行嗎?印光的長期隱居,是因為精力不足的原故。你所說的隱居前開示,仍舊依照從前所說的方法。近來忙于排印各種書的底板,交給世界居士林,讓他們流通,這是長遠(yuǎn)之計。

  至于慧和相信外道,可惜他過去世業(yè)力深重,以至邪正不分,好像對于金子和破鑰匙一般不能分辨它們的好壞。寶貴魚眼睛,看成是明珠,想要把它作為萬世不更變的寶貝,卻不知它是一文不值。他們那一幫人的依據(jù),都是偷竊儒釋道三教的名相,虛妄造作謠言,看成是道法的本體和源頭。認(rèn)為我已經(jīng)得道了,怎么能不讓人感到悲哀呢?

  剛開始念佛覺得親切,好像窮人乍吃美味一般,不知有多少香甜可口之感。等到吃得時間長了,也就覺得平常無奇了。只是不以這種平淡為非,時間長了必定有進步和收益,固然不必以此為欠缺。

  你千萬不要在念而無念上著手,此種功夫乃是念到極處的境界。如果未能念到極處,想要無念而念,最終必定會使自己變得懈怠、懶惰。參念佛的是誰,也有利益,也有弊病。應(yīng)當(dāng)致力的地方,只是在于真誠、專一和純樸、篤實。如果夾雜禪鋒機語,而現(xiàn)代的眾生根機淺薄,稍微有點領(lǐng)會的地方,就會認(rèn)為念佛為最低劣,參究為最殊勝。十三年前狄楚青的夫人,就是得了這種弊病。直到現(xiàn)在,楚青還是遵守他夫人的知見而不肯稍微改變。江西的一位皈依弟子龍松生,對于禪宗很有領(lǐng)會和悟處,印光極力破除和呵斥他,尚且不肯聽?此樕匣蛟S有著魔之相,聽他的口氣,簡直想要上續(xù)諸位禪宗祖師的慧命,廣度眾生。你處在外道充斥之地,如果不按照自己的能力實事求是來修持,就或者導(dǎo)致他們邪魔外道也會找到借口而誹謗佛法

  你想要開悟,哪里一定要用參究的工夫,只要念佛能念到極處,使凡夫的情見忘卻之時,自然能夠開悟。就是不能開悟也沒有關(guān)系。要知道有信愿不開悟也可以往生。而開悟沒有信愿,仍然是六道輪回之中的凡夫。你想要舍棄坦途而選擇險道,這樣還能說是真正懂得凈土法門的偉大嗎?

  印光現(xiàn)在排印許止凈居士所編撰的《歷史感應(yīng)統(tǒng)紀(jì)》一書,等到排印結(jié)束后就隱居。書出版后,讓明道師代寄給你一、二包。這本書對于世道人心的改善大有關(guān)系。會排印兩付底板,一、三號字書冊本,一、四號字報紙本。現(xiàn)書冊排好了,就先印刷二萬本。以后有發(fā)心印送的人,可以照此源源不斷的印送以及出售或買賣。

  原文

  七月之信,以無關(guān)緊要,故未即復(fù)。學(xué)道之人,以理自度。豈須一一問人,方才可行乎。光之長隱,以精神不給。所言開導(dǎo),仍自有其方。近所排印各書之板,交于世界居士林,令彼流通,斯為久遠(yuǎn)之計;酆椭磐獾,惜宿業(yè)深重,以致邪正不分,金鍮莫辨。寶魚目為明珠,欲為萬世不易之寶,而不知其一文不值也。彼等所得者,偷竊儒釋道三教之語,妄造謠言,以為道之本源,吾道得之。可不哀哉。念佛最初之親切,如貧人乍食美味,不知有多少香美。及食之久久,亦平常無奇。但不以此平淡為非,久之必有進益。固不必以此為歉。汝切莫在念而不念,不念而念上著腳。此境乃做到極處之境界。若未到極處,必成懈怠。參念佛是誰,亦有利益,亦有弊病。所宜致力者,唯在于誠一純篤。若夾雜禪機,稍有見處,眾生根淺,便視此為最劣,視彼為最勝。十三年狄楚青之夫人,即得此弊病。直至今日,楚青尚守其說不肯稍改。江西一弟子龍松生,于禪頗有會悟,光極力破斥,尚不肯聽。觀面色或有著魔之相。聽其所說,則直欲上續(xù)諸祖慧命。汝于外道充斥之地,若不按實事修,則或致彼魔外亦復(fù)藉口。汝欲開悟,豈須用參究工夫,但能念到念極情忘時,自可開悟。即不悟亦無所礙。須知有信愿,不悟亦可往生。得悟無信愿,仍是六道輪回中人。汝欲舍坦途而趨險道,是尚得謂之知凈土法門乎。光現(xiàn)排許止凈所輯之歷史感應(yīng)統(tǒng)紀(jì),待排畢即隱。其書若出,當(dāng)令明道師代為寄一二包。此書于世道人心,大有關(guān)系。當(dāng)排兩付板,一三號字書冊本,一四號字報紙本,F(xiàn)書冊排成,即印二萬部。以后有發(fā)心者,可源源而印施及售賣也。——《文鈔》之《復(fù)鄭慧洪居士書四》(節(jié)錄)印光大師 著述 佛弟子 敬譯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