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群法師學佛答問十七
問:“貪財乃萬惡之源”和“貧窮乃萬惡之本”,哪個才是對的?
答:貪是因,由這個因會感得苦果;而貧窮只是結果,如果能以良好的心態(tài)接納這個結果,就能安貧守道,不會成為萬惡之本。
問:學佛過程中,覺得所依止的是好師父,只是師兄們的人我是非特別多,可有時要見師父還非得通過師兄,這種情況怎么辦?
答:他非我不非,我非即有過。
問:周圍一些學佛人對佛很癡迷,對家人孩子不聞不問,這樣對嗎?
答:《六祖壇經》說: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
問:最近開始看您的《入菩薩行論》講座,我的分別心比較重,其一,對我認為素質差的人就不愿意搭理,其二,與人交往沒興趣多說話,總有冷場的局面,這是否嚴重障礙發(fā)菩提心?怎么克服?
答:平等是發(fā)起菩提心的重要基礎,如果分別心重,的確會嚴重障礙菩提心的生起?朔姆绞,可以從理解開始,一是理解對方,二是理解眾生之間的息息相關,在理解的基礎上,就容易接納,進而平等相待。
問:入世修比較好,還是清修比較好?
答:在學佛初期,有相對單純的修學環(huán)境,當然會更有利。具備出世的能力,才談得上入世。
問:人們一聽到吃素,就會投來不解的目光,怎樣才能處之泰然呢?
答:如果自己做得對,何必在意別人的眼光?
問:不信佛時,做錯了事還不會往心里去。如今信佛了,做錯事就會很糾結,因為每個念頭都會在心里留下影像。于是,心理負擔反而重了,這是好還是壞呢?
答:當然是好。知道錯了,就會盡量避免。如果你不知道,還會繼續(xù)錯下去。但知道錯了,關鍵是要生起慚愧心,而不是糾結于錯誤之中。
問:學佛者應有出離心,可看到社會上一些不公平的事,我都會忍不住憤怒,這樣對嗎?如果不對,又該如何克制?
答:管好自己,慈悲他人。
問:對于在家信眾來說,怎樣清凈圓融地持戒?
答:了解戒律的開遮持犯,在原則問題上絕不動搖,在可以方便的時候,根據具體情況和戒律的精神善巧處理。
問:為什么明知自己的選擇和想法是錯誤的,還要這樣做?
答:多數人的生命都不能自主,所以我們要培養(yǎng)自主力,才能做自己的主人。
問:初學佛者,聽什么經比較好?
- 上一篇:佛教反對偶像崇拜,為何又說禮敬佛像功德甚大?
- 下一篇:濟群法師學佛答問十八
- 為什么要知母、念恩、報恩,對眾生有意義嗎?
- 怎么引導現在過得不錯的人,解脫輪回?
- 當我選擇了誠實,對方卻不一定誠實,該怎么辦?
- 怎樣才能把夢境和現實區(qū)別開?
- 這個世界有魔嗎?
-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是何義?
- 輪回是怎么回事?
- 入睡前止不住妄念紛飛,我應該怎么對治?
- 察覺到自己的壞情緒后該如何對治?
- 為什么要出家?如何看待出家的選擇?
- 如何做到忍辱的同時又不把氣憋在心里?
- 法師在弘法過程中有遇到“低谷期”嗎?
- 既然一切本來空,學佛又有什么意義?
- 自省會使人變得消極悲觀不自信嗎?
- 菩薩和魔真的存在嗎?
- 對六道輪回、鬼神之說半信半疑,怎么辦?
- 覺得學佛重要卻總是吊兒郎當,怎么辦?
- 為何經常放生做好事,生活還是很糟心?
- 解脫痛苦必須從心開始,這是被動適應環(huán)境變化嗎?
- 被他人言行牽動,動不動就生氣怎么辦?
- 印光大師佛教問題問答集 上
- 佛法修證心要問答集《一》
- 答問青壯年參禪者 第一天
- 凈土篇(1)
- 大安法師學佛答疑 1
- 答問青壯年參禪者 第三天
- 答問青壯年參禪者 第二天
- 佛法修證心要問答集《二》
- 答問青壯年參禪者 第四天
- 印光大師佛教問題問答集 下
- 佛法修證心要問答集《六》
- 佛法修證心要問答集《三》
- 佛法修證心要問答集《四》
- 佛法修證心要問答集《五》
- 答問青壯年參禪者 目錄 出版說明
- 大安法師學佛答疑 2
- 解惑錄一
- 凈土篇(2)
- 濟群法師學佛答問 一
- 2011年國慶仙巖寺禪修小參答疑(一):什么是覺知、覺性
- 佛學問答四篇-生活實踐篇
- 解惑錄二
- 凈土篇(4)
- 佛學問答四篇-止觀坐禪篇
- 開示問答 1 廣開如意門
- 凈土篇(3)
- 大安法師學佛答疑 15
- 佛學問答四篇-凈土念佛篇
- 濟群法師學佛答問 十二
- 2012年3月仙巖寺小參答疑(十四):關于其他(2)
- 2012年3月仙巖寺小參答疑(八):關于動中禪要領
- 2011年國慶仙巖寺禪修小參答疑(四):動作、時間、行禪坐禪
- 濟群法師學佛答問 八
- 2012年3月仙巖寺小參答疑(一):關于妄念
- 大安法師學佛答疑 3
- 佛學問答四篇-教義抉擇篇
- 濟群法師學佛答問 二
- 2011年國慶仙巖寺禪修小參答疑(二):身苦、心苦、苦滅
- 開示問答 3 啟發(fā)般若慧
- 大安法師學佛答疑 5
- 回向給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什么意思?
- 念誦觀世音菩薩圣號時如何觀想?用觀想菩薩形象嗎?
- 佛教為什么有這么多法門,有區(qū)別嗎?
- 看恐怖電影時,明知所演皆是幻相,為何還是恐懼?
- “上報四重恩”的“重”怎么讀?
- 違五戒不殺生的愿,是不是破了不殺戒、不妄語二戒?
- 安樂八法的正命跟八正道的正命,是不一樣的嗎?
- 信愿念佛是專修,怎樣持咒念經?
- 來生生到佛前是什么意思?
- 戒體是不持續(xù)的嗎?
- 如果一切法由心想生,那外境也是自己的心想出的嗎?
- 念佛號有沒有方向?
- 菩薩戒從善知識獲得,需要反復在佛像前自受嗎?為什么?
- 佛教的正命是什么意思,如何理解?
- 念佛修行到什么程度才可以往生?往生的條件是什么?
- 往生西方必須要一心不亂,發(fā)菩提心才能往生嗎?
- 如何看待善知識,要如何依止世間的善知識?
- 往生一定要培植甚深的善根、積累廣大的福德嗎?
- 學佛人可以化妝嗎,學佛后化妝打扮是否如法?
- 發(fā)不起度眾生的菩提心,只想先往生,這樣能往生嗎?
- 佛菩薩圣誕時,在家供佛需像寺院一樣按儀軌做嗎?
- 何者是“心”?是六識嗎?如何定義、理解和界定?
- 在特殊佛教日做供養(yǎng),功德有差別嗎?
- 為什么拋妻棄子的男人不遭報應,反而過得很好?
- 可以重復受戒嗎?
- 學佛學偏了,是因為沒有真的深信嗎?
- 受五戒后犯了不飲酒戒和不邪淫戒,該怎么辦?
- 什么是“仰信” 、“通身靠倒”、 “作得生想”,如何運用到念佛中?
- 如何可以讓愿力大過業(yè)力?
- 在家居士是可以自己審罪還是該請師父?
- 為什么度他人容易,度自己的家人卻很難?
- 小孩念佛怎樣回向?要回向嗎?
- 怎樣讓年輕人接受并歡喜聽經聞法?
- 寺院為犯煞星順星是否如法?佛弟子能否順星?
- 為什么一念經就有很多妄想,如何對治?
- 念經過程中,可不可以有法喜?
- 為什么要知母、念恩、報恩,對眾生有意義嗎?
- 親人去世后,皈依證怎么處理?
- 遇到假和尚化緣該怎么辦?
- 幻化出來的眾生有貪愛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