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華人佛教 > 禪宗 > 禪宗文化 >

釋契此《插秧詩》的禪意

\

插秧詩

〔五代〕釋契此

手把青秧插野田,低頭便見水中天。

六根清凈方為稻,退步原來是向前。

【作者】

  契此(?—916),明州奉化(今屬浙江)人。五代后梁高僧。史載,佛陀時期,彌勒佛生在印度,隨佛陀出家,大乘佛教把他看作是釋迦佛的繼任者,常被尊稱為當(dāng)來下生彌勒佛。他被大乘佛教唯識學(xué)派奉為鼻祖。

  到了五代,中國民間出現(xiàn)了一位布袋和尚,蹙額大腹,自稱“契此”,一手持著念珠,一手背著布袋,四方游歷,佯狂瘋顛,出語不定,喜樂自在。有人向他問道時,他就把肩頭的布袋放下,提醒人們放下即是自在。臨圓寂時,說了首偈子:“彌勒真彌勒,化身千百億。時時示時人,時人自不識。”圓寂后,出現(xiàn)種種異相。這時人們才恍然大悟,知是彌勒佛乘愿再來。于是,中國后世的彌勒佛就依照布袋和尚的形像來塑造了。

【譯文】

  手上拿著一束青秧要插滿這野田,

  低頭就看見了水中倒映著的青天。

  六根清凈秧苗就能成長結(jié)出稻子,

  退著向后插秧秧田就一步步向前。

【禪意】

  詩以農(nóng)夫插秧感悟人生哲理。

  “手把青秧插野田”,農(nóng)夫插秧時,手里拿著滿把的秧苗,低頭彎腰,倒退著身子,依次把秧苗插到田里。

  “低頭便見水中天”,低下頭來才能看到倒映在水田里的天空。這句的喻義是,人在虛心謙卑時,就能發(fā)現(xiàn)自己清凈的心靈如同清澈的水一樣,包容輝映著天地萬物。

  “六根清凈方為稻”,表層的意思是說,秧苗干凈,沒有被蟲蛀,才能長成稻子。喻義是,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不受塵埃的污染,才能修煉成大道。

  “退步原來是向前”,插秧時一邊插一邊往后退。退后一是不會踩到剛插下去的秧苗,二是能把插下去的秧苗與前面的對齊,不會插得歪歪斜斜。當(dāng)人在“退步”的時候,秧田在一步步地前進,插秧的工作正在一步步地完成,可見這“退步”實際上就是最大的進步。這里的喻義非常顯明。古人說“以退為進”,又說“萬事無如退步好”,人生若能退后一步,呈現(xiàn)在你面前的世界,反而是海闊天空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