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二百八 書三
唐太宗 購蘭亭序 漢王元昌 歐陽詢 歐陽通 虞世南 褚遂良 薛稷高正臣
王紹宗 鄭廣文 李陽冰 張旭 僧懷素
----------------------------------------
唐太宗
唐太宗貞觀十四年,自真草書屏風(fēng),以示群臣。筆力遒勁,為一時(shí)之絕。嘗謂朝臣曰:\"書學(xué)小道,初非急務(wù)。時(shí)或留心,猶勝棄日。凡諸藝業(yè),未有學(xué)而不得者也,病在心力懈怠,不能專精耳。\"又云:\"吾臨古人之書,殊不學(xué)其形勢,惟在骨力。及得骨力,而形勢自生耳。\"嘗召三品已上,賜宴于玄武門。帝操筆作飛白書,眾臣乘酒,就太宗手中相競。散騎常侍劉洎,登御床引手,然后得之。其不得者,咸稱洎登床,罪當(dāng)死,請付法。太宗笑曰:\"昔聞婕妤辭輦,今見常侍登床。\"(出《尚書故實(shí)》)
【譯文】
唐太宗李世民貞觀十四年,自己用真草書寫一套屏風(fēng),給群臣看。這套屏風(fēng)的書法筆力遒勁有力?胺Q當(dāng)時(shí)最好的真草書法了。唐太宗曾對手下的大臣說:\"書法是小小的學(xué)問,初學(xué)時(shí)且忌急于求成。天天都堅(jiān)持用心學(xué)習(xí)練筆,尤其勝過三天打魚兩天曬網(wǎng)。世上各行各藝,沒有你用心去學(xué)習(xí)它而一點(diǎn)收獲也得不到的,問題出在你不能全力以赴地去精心研究求索它。\"唐太宗又說:\"我臨摹古人的書法字帖,并不特意去效仿每個(gè)字的形體結(jié)構(gòu),而將功夫用在摸透它的筆力風(fēng)骨上面。筆力風(fēng)骨你吃透了,形體結(jié)構(gòu)自然而然地就把握了。\"唐太宗經(jīng)常召集三品以上的臣屬們,聚宴在玄武門。太宗親自執(zhí)筆作飛白草書,諸位大臣們借著酒興,都紛紛從太宗手中拿過筆來,相比著揮毫?xí)鴮。散騎常侍劉洎,爬上皇帝休息的床上從太宗手中將筆奪過來。沒有搶到筆的大臣們,異口同聲地說劉洎爬上龍床,是超越了君臣的禮度,當(dāng)處死罪,一致要求依照唐朝的法律處辦他。唐太宗笑著說:\"諸位愛卿不要這么講!過去曾經(jīng)聽說過漢時(shí)有個(gè)叫班婕妤的宮庭女官,她甘愿退居?xùn)|宮而不去陪伴君王。今天,我朝出了個(gè)登上龍床,從君王手中搶筆書寫的劉洎劉常侍!\"
----------------------------------------
購蘭亭序
王羲之《蘭亭序》。僧智永弟子辨才,嘗于寢房伏梁上,鑿為暗檻,以貯《蘭亭》。保惜貴重于師在日。貞觀中,太宗以聽政之暇,銳志玩書。臨羲之真草書帖,構(gòu)募備盡,唯未得《蘭亭》。尋討此書,知在辨才之所。乃敕追師入內(nèi)道場供養(yǎng),恩賚優(yōu)洽。數(shù)日后,因言次,乃問及《蘭亭》,方便善誘,無所不至。辨才確稱往日侍奉先師,實(shí)常獲見,自師沒后,薦經(jīng)喪亂,墜失不知所在。既而不獲,遂放歸越中。后更推究,不離辨才之處。又敕追辨才入內(nèi),重問《蘭亭》。如此者三度,竟靳固不出。上謂侍臣曰:\"右軍之書,朕所偏寶。就中逸少之跡,莫如《蘭亭》。求見此書,勞于寤寐。此僧耆年,又無所用。若得一智略之士,設(shè)謀計(jì)取之必獲。\"尚書左仆射房玄齡曰:\"臣聞監(jiān)察御史蕭翼者,梁元帝之曾孫。今貫魏州莘縣,負(fù)才藝,多權(quán)謀,可充此使,必當(dāng)見獲。\"太宗遂召見,翼奏曰:\"若作公使,義無得理。臣請私行詣彼,須得二王雜帖三數(shù)通。\"太宗依給。翼遂改冠微服,至洛潭。隨商人船,下至越州。又衣黃衫,極寬長潦倒,得山東書生之體。日暮入寺,巡廊以觀壁畫。遇辨才院,止于門前。辨才遙見翼,乃問曰:\"何處檀越。\"翼就前禮拜云:\"弟子是北人,將少許蠶種來賣。歷寺縱觀,幸遇禪師。\"寒溫既畢,語議便合。因延入房內(nèi),即共圍棋撫琴,投壺握槊,談?wù)f文史,竟甚相得。乃曰:\"白頭如新,傾蓋如舊。今后無形跡也。\"便留夜宿,設(shè)缸面藥酒果等。江東云缸面,猶河北稱甕頭,謂初熟酒也。酣樂之后,請賓賦詩。辨才探得來字韻,其詩曰:\"初醞一缸開,新知萬里來。披云同落寞,步月共徘徊。夜久孤琴思,風(fēng)長旅雁哀。非君有密術(shù),誰照不燃灰。\"蕭翼探得招字韻,詩曰:\"邂逅款良宵,殷勤荷勝招。彌天俄若舊,初地豈成遙。酒蟻傾還泛,心猨躁似調(diào)。誰憐失群翼,長苦業(yè)風(fēng)飄。\"妍蚩略同,彼此諷詠,恨相知之晚。通宵盡歡,明日乃去。辨才云:\"檀越閑即更來。\"翼乃載酒赴之。興后作詩,如此者數(shù)四。詩酒為務(wù),其俗混然。經(jīng)旬朔,翼示師梁元帝自書《職貢圖》,師嗟賞不已。因談?wù)摵材?翼曰:\"弟子先傳二王楷書法,弟子自幼來耽玩,今亦數(shù)帖自隨。\"辨才欣然曰:\"明日來,可把此看。\"翼依期而往,出其書以示辨才。辨才熟詳之曰:\"是即是矣,然未佳善也。貧道有一真跡,頗是殊常。\"翼曰:\"何帖?\"才曰:\"《蘭亭》。\"翼笑曰:\"數(shù)經(jīng)亂離,真跡豈在,必是響榻偽作耳。\"辨才曰:\"禪師在日保惜,臨亡之時(shí),親付于吾。付受有緒,那得參差。可明日來看。\"及翼到,師自于屋梁上檻內(nèi)出之。翼見訖。故駁瑕指颣曰:\"果是響榻書也。\"紛競不定。自示翼之后,更不復(fù)安于伏梁上。并蕭翼二王諸帖,并借留置于幾案之間。辨才時(shí)年八十余,每日于窗下臨學(xué)數(shù)遍,其老而篤好也如此。自是翼往還既數(shù),童第等無復(fù)猜疑。后辨才出赴邑汜橋南嚴(yán)遷家齋,翼遂私來房前。謂童子曰:\"翼遺卻帛子在床上。\"童子即為開門。翼遂于案上,取得《蘭亭》及御府二王書帖,便赴永安驛。告驛長陵訴曰:\"我是御史,奉敕來此。今有墨敕,可報(bào)汝都督知。\"都督齊善行聞之,馳來拜謁。蕭翼因宣示敕旨,具告所由。善行走使人召辨才,辨才仍在嚴(yán)遷家未還寺。遽見追乎,不知所以。又遣云,侍御須見。及師來見御史,乃是房中蕭生也。蕭翼報(bào)云:\"奉敕遣來取《蘭亭》,《蘭亭》今已得矣,故喚師來別。\"辨才聞?wù)Z而便絕倒,良久始蘇。翼便馳驛南(法書要錄南作而)發(fā),至都奏御,太宗大悅。以玄齡舉得其人,賞錦琜千段;擢拜翼為員外郎,加五品,賜銀瓶一、金縷瓶一、馬腦碗一、并實(shí)以珠。內(nèi)廄良馬兩匹,兼寶裝鞍轡。宅莊各一區(qū)。太宗初怒老僧之秘吝,俄以其年耄,不忍加刑。數(shù)月后,仍賜物三千段,谷三千石,便敕越州支給。辨才不敢將入己用,乃造三層寶塔。塔甚精麗,至今猶存。老僧因驚悸患重,不能強(qiáng)飯,唯歠粥,歲余乃卒。帝命供奉榻書人趙模、韓道政、馮承素、諸葛真等四人,各榻數(shù)本,以賜皇太子諸王近臣。貞觀二十三年,圣躬不豫,幸玉華宮含風(fēng)殿。臨崩,謂高宗曰:\"吾欲從汝求一物,汝誠孝也,豈能違吾心耶,汝意何如?\"高宗哽咽流涕,引耳而聽受制命。太宗曰:\"吾所欲得蘭亭,可與我將去。\"后隨仙駕入玄宮矣。今趙模等所榻在者,一本尚直錢數(shù)萬也。(出《法書要錄》)
又一說王羲之嘗書《蘭亭會序》。隋末,廣州好事僧得之。僧有三寶,寶而持之。一曰右軍《蘭亭》書,二曰神龜,(以銅為之。龜腹受一升。以水貯之。龜則動四足行。所在能去)三曰如意。(以鐵為文。光明洞徹。色如水晶)太宗特工書,聞右軍蘭亭真跡,求之得其他本,若第一本,知在廣州僧,而難以力取。故令人詐僧,果得其書。僧曰:\"第一寶亡矣,其余何愛。\"乃以如意擊石,折而棄之;又投龜一足傷,自是不能行矣。(出《紀(jì)聞》)
【譯文】
唐朝貞觀年間,江南越州有一老僧叫辨才,是前朝著名書法家智永禪師的守門弟子。智永禪師臨死前,將他珍藏一世的先祖王羲之的著名書法真跡《蘭亭序》傳給辨才。辨才和尚得到這一無價(jià)墨寶后,怕將它失落了,于是在自己臥室的伏梁上鑿一暗穴,密秘地將《蘭亭序》藏在里面,就象師父在時(shí)那樣珍重保護(hù)它。貞觀年間,唐太宗在處理國家政務(wù)之余的閑暇時(shí)間里,專心致志地研究書法。凡是能收集到的王羲之的真草書帖,他都設(shè)法弄到了,供他臨摹、觀賞。唯有《蘭亭序》沒有得到手。經(jīng)過多方探詢、尋找,得知這份名帖現(xiàn)在江南越州高僧辨才手中。于是派人帶著他親手寫的敕書去江南越中召請辨才進(jìn)京,在宮內(nèi)為他設(shè)置誦經(jīng)修行的道場來供養(yǎng)他。太宗皇帝給予他特殊的禮遇,除了日常用度優(yōu)厚外,還賞賜給他許多貴重物品。幾天以后,一次談到書法時(shí),問辨才和尚知不知道《蘭亭序》的下落。雖經(jīng)多方勸誘,辨才只是說他在侍奉師父智永憚師過世后,幾經(jīng)喪亂,不知道遺失到哪里去了。既然沒有從辨才口中得到什么結(jié)果,于是又讓他回到越中。后來,進(jìn)一步探究推斷,認(rèn)為《蘭亭序》還是在辨才手中。于是又敕命辨才進(jìn)京入宮,重新追問他《蘭亭序》的下落。反復(fù)三次,辨才和尚都拒不承認(rèn)在他手中。唐太宗對左右的侍臣說:\"王羲之的書法,是我偏愛的至寶。但是他遺留下來的全部書帖中,沒有象《蘭亭序》這樣好的。為了得到它讓我一觀,使得我經(jīng)常睡不著覺吃不下去飯。這個(gè)辨才和尚年事已高,這本《蘭亭序》真跡留在他手中也沒有什么大用處。如果能得到一位足智多謀的人,想出一個(gè)計(jì)謀智取,必能從辨才和尚手中將它弄出來。\"尚書左仆射房玄齡說:\"我聽說監(jiān)察御史蕭翼,是前朝梁元帝的曾孫,現(xiàn)在居位在魏州萃縣,有才藝、多謀略,可以擔(dān)任這個(gè)差使。如果派他去越中,他一定能完成這一重任將《蘭亭序》弄到手。\"于是,太宗立即召見蕭翼。蕭翼奉召到京晉見太宗后說:\"如果讓我充當(dāng)公使,直接向辨才和尚索取《蘭亭序》,恐怕是有出使不義,無理之嫌。臣請換上便裝用私訪的形式到越中去會見辨才和尚。這就還需要王羲之父子幾份真實(shí)雜帖作為誘餌。\"太宗采納了蕭翼的這個(gè)辦法,并按照他提出的條件,給了他幾份王羲之父子的雜帖隨身帶著。蕭翼于是脫去官服、冠帶,改穿便服出京南下至洛潭,搭乘一位商人的貨船直下越州。到了越州后,蕭翼又換上一領(lǐng)寬大的黃衫,作隨意無拘束狀,象是一位遠(yuǎn)從山東來的書生,傍晚時(shí)走進(jìn)永欣寺院。他假作觀賞寺院廊房上的壁畫,似乎很隨意地走進(jìn)辨才和尚居住的庭院,在房門前站下。辨才和尚遠(yuǎn)遠(yuǎn)看見蕭翼走來,問道:\"施主,你是從哪里來的?\"蕭翼走上前去拜見,說:\"弟子是北方人,帶來少許蠶種來賣。遇到寺廟都看看,在這里遇到方丈真是三生有幸。一番寒暄過后,二人覺得言談很投緣。辨才將蕭翼請到禪房中就坐,一起奕棋彈琴,或玩投壺、握槊一類的賭博游戲,玩得很是高興。待到談文論史,更是意趣相投。辨才說道:\"你我初次相識,就這樣相投,真應(yīng)了兩句古詩:不投緣的,兩人在一起談到頭發(fā)白,還象是剛剛認(rèn)識;若投緣,途中相遇兩駕車并靠在一塊兒聊幾句,如同相知多年。今后,你我的形蹤都無定處,說不上還能不能再相遇。今晚,先生就宿在我這禪房中吧。\"于是讓伙房里的小和尚送來缸面、藥酒、瓜果等。江東人所說的\"缸面\",如同河北人說的\"甕頭\",就是剛剛釀出來的新酒。兩人對坐飲酒,酒助談興,好不暢快!酒喝到酣暢時(shí),兩人即席抓簽吟詩,辨才抓得一簽是\"來\"字韻,吟得一詩:啟開剛剛釀得的一缸酒,來招待遠(yuǎn)從萬里來的新朋友。我們都如行云野鶴一樣的山野之人,有著相同的冷落與寂寞。然而今晚人們可以同在月光下吟詩詠物、徘徊賞月。夜深了,聽著孤獨(dú)的琴聲更容易惹起你的萬千思緒;長風(fēng)吹來,羈旅在外的孤雁仰天發(fā)生悲哀的長鳴。不是君子你有什么密秘的法術(shù),誰還愿意顧看我這個(gè)行將入木的老僧人呢?蕭翼抓得的是\"招\(zhòng)"字簽,也吟得一詩:我們偶然相逢在這千載古寺里共度這美景良宵,你擺下這么豐盛的酒宴將我款待。在漫漫人生之旅中我們剛剛見面就如同相知已久的朋友;雖然我剛剛踏入佛門,但并不覺得我們相距特別遙遠(yuǎn)。飲酒的欲望隨著頻頻斟酒更加泛濫了,心中的意愿象猨猱鳴叫一樣化作詩篇隨口吟出。有誰憐愛我這只失群的孤雁?就讓我象秋天的落葉那樣隨風(fēng)飄去吧。這兩首詩,好、壞都差不多。他們二人互相吟詠唱合,恨相識太晚,一直玩樂到第二天早晨,蕭翼才離開永欣寺。離去時(shí),辨才和尚說:\"施主得閑就請過來坐坐。\"于是,蕭翼第二天就帶著酒又來到寺院里。兩個(gè)人還是飲酒吟詩,極盡玩樂的興致。這樣往來多次,用詩酒為由頭,蕭翼已經(jīng)跟辨才和尚混得很熟了。說話間,距他來時(shí)已有十多天了。一天,蕭翼帶來梁元帝自書《職貢圖》給辨才和尚看。辨才看后贊賞不已。由此談?wù)摰綍ǖ脑掝}上來。蕭翼說:\"弟子先祖?zhèn)飨聛硗豸酥缸拥目瑫痔?我從幼年就臨摹練習(xí),F(xiàn)在隨身帶著幾帖,大師不嫌棄,我拿來給你看看。\"辨才高興地說:\"明天來時(shí),可將它們帶來給老僧看看。\"第二天,蕭翼果然將字帖帶來給辨才看。辨才和尚很諳熟地說:\"確實(shí)是王羲之父子的書法真跡。然而不是最佳的上品。貧僧有一真跡,很不尋常啊。\"蕭翼故作不知地問:\"什么帖?\"辨才和尚回答說:\"《蘭亭序》。\"蕭翼笑著說:\"幾經(jīng)離亂,《蘭亭序》真跡怎么還能夠存在呢?必是拓本偽造的吧。\"辨才和尚說:\"智永禪師在世時(shí)非常珍惜地收藏它,臨死前親自托付給我。交與接都有頭緒,怎么會出現(xiàn)差錯(cuò)呢?待明天來時(shí),我拿給你看。第二天,蕭翼來到永欣寺后,辨才大師從屋梁上的暗穴內(nèi)將《蘭亭序》書帖取出來,給他看。蕭翼看罷,故意挑出指點(diǎn)所謂的\"毛病\"說:\"果然是拓書偽品啊!\"二人紛爭不定,各說各理,各持己見。辨才大師自從將《蘭亭序》拿給蕭翼看后,便不再將它放回梁上暗穴中。而是將《蘭亭序》和蕭翼拿來的二王字帖,一塊兒放在書案上。這時(shí)的辨才大師已經(jīng)八十多歲的高齡了,每天還臨窗將這些字帖或臨摹或把玩,不下數(shù)遍,可見他老而好學(xué)啊!蕭翼也因來寺院的次數(shù)多了,辨才的童仆和徒弟們等也不把他當(dāng)外人看。后來有一天,辨才大師進(jìn)城里去為汜橋南嚴(yán)遷作家齋法事。蕭翼看機(jī)會到了,走近辨才大師的禪房前,對童仆說:\"我昨天將一塊手帕遺落在大師床上\"。童仆即開門讓他進(jìn)去。蕭翼于是從書案上取走《蘭亭序》和他拿來的二王雜帖,走出寺院后直接去永安驛館。告訴陵訴驛長說:\"我是朝廷的御史,奉皇上敕命來到這里,現(xiàn)在皇帝親手書寫的敕令在此。你立即告訴都督府善行得知,讓他立即騎馬來拜見本御史。\"說完,將太宗手書敕令拿出給驛長看,并將具體事由也告訴了他。都督府善行得知這一事情后,立即派人召告辨才大師來見御史。都督府的官差到永欣寺去召見辨才大師時(shí),大師尚在城里嚴(yán)家做家齋法事未有回來。官差一直追至嚴(yán)家。辨才大師見官差追到嚴(yán)家來召見他,不知發(fā)生了什么大事。又聽說御史專門要見他,更不知為了什么。待他匆忙返來趕到驛館去拜見御史,見這位御史乃是這些天跟他在一起盤桓的蕭翼,越發(fā)不明白了,如墜云霧中。待蕭翼報(bào)說他是特奉敕命來江南取《蘭亭序》的,現(xiàn)在《蘭亭序》已經(jīng)拿到手,特地召喚他來告別時(shí),辨才大師聽到這里昏厥倒地,許久才蘇醒過來。蕭翼辭別驛館,返回京都,上奏太宗。太宗皇帝得到《蘭亭序》后非常高興。因?yàn)榉啃g薦人得力,賞賜錦彩千段。蕭翼智取《蘭亭序》有功,太宗皇帝提升他為員外郎,加五品,并賞賜給他銀瓶、金縷瓶、瑪瑙碗各一只和珍珠等。又賜給他宮內(nèi)御馬兩匹,并配有用珠寶裝飾的鞍轡,宅院與莊園各一座。唐太宗初時(shí)還生氣辨才大師將《蘭亭序》秘藏起來不奉獻(xiàn)給他這位當(dāng)朝天子,稍稍平息一會后又考慮到辨才年事已高,不忍心再加刑在他身上,又過了幾個(gè)月,太宗皇帝又賜給辨才大師錦帛等物三千段,谷三千石,下敕書讓越州都督府衙代為支付。辨才大師得到這些賞賜后,不敢將它們歸為己有。將這此賜物兌換成錢,用這些錢造了一座三層寶塔。塔造得特別精麗,直到現(xiàn)在還在。他本人因?yàn)槭艽碳ど砘贾夭?不能吃硬飯,只能喝粥,過了一年多就去世了。得到《蘭亭序》后,太宗皇帝命令侍奉在宮內(nèi)的拓書人趙模、韓道政、馮承素、諸葛真等四人,各拓?cái)?shù)本,賞賜給皇太子及諸位王子和近臣。貞觀二十三年,太宗皇帝身體不適,病臥在玉華宮含風(fēng)殿。臨去世前,對太子李治說:\"我想向你要一件東西,你誠心盡孝怎么能違背我的心愿呢,你的意思怎么樣?\"太子李治淚流滿面,哽咽著說不出話來,俯身伸耳聽太宗皇帝的要求。太宗皇帝說:\"我想要得到的東西就是《蘭亭序》啊,你能讓我將它帶去嗎!\"太宗皇帝去世。太子李治繼位為高宗,遵從太宗死前遺愿,將《蘭亭序》真本隨葬在太宗皇帝的墓中。到今天,趙模等人拓的《蘭亭序》一本尚值錢數(shù)萬啊!
又一說:王羲之曾書過《蘭亭會序》,隋末,廣州一位好事的僧人得到了它。這個(gè)僧人有三樣寶物,非常珍惜的收藏著。一是王羲之手書《蘭亭會序》,二是銅制神龜,三是鐵制如意。唐太宗非常愛好書法,聽到那有王羲之的書法真跡,就設(shè)法弄到手里。王羲之別的書法真跡,太宗皇帝都得到了。唯獨(dú)這份《蘭亭會序》,聽說在廣州這個(gè)好事僧人手中,而難以力取。于是,他派去一個(gè)人,用欺騙的手段,從這位僧人手里弄到了《蘭亭會序》。僧人失去《蘭亭會序》后說:\"第一寶物沒有了,其余的寶物還有什么會值得可愛收藏的呢?\"于是用如意擊石,打斷了扔了;又將銅龜?shù)囊恢荒_摔壞了,從此不能行走。
----------------------------------------
漢王元昌
唐漢王元昌,神堯之子,善行書。諸王仲季并有能名,韓王、曹王,亦其亞也。曹則妙于飛白,韓則工于草行。魏王、魯王,亦韓王之倫也。(出《書斷》)
【譯文】
唐漢王元昌,神堯的兒子,擅長書寫行書。諸位王中的二、三王并列都有能書法的名聲。韓王、曹王都次于他。曹王能書飛白,韓王工書草書、行書。魏王、魯王也就韓王之流啊。
----------------------------------------
歐陽詢
唐歐陽詢字信本,博覽今古,官至銀青光祿大夫率更令。書則八體盡能,筆力勁險(xiǎn)。高麗愛其書,遣使請焉。神堯嘆曰:\"不意詢之書名,遠(yuǎn)播夷狄。\"真觀十五年卒,年八十五。詢飛白、隸、行、草入妙,大篆、章草入能。(出《書斷》)
又率更嘗出行,見古碑索靖所書。駐馬觀之,良久而去。數(shù)步,復(fù)下馬佇立。疲則布毯坐觀,因宿其傍,三日而后去。今開通元寶錢,武德四年鑄,其文乃歐陽率更書也。(出《國史異纂》)
【譯文】
唐歐陽詢,字信本,博覽古今群書,官至銀青光祿大夫率更令。對于書法,他能書八體,筆力遒勁奇險(xiǎn)。高句麗國特別喜愛他的書法,派使臣請他去。神堯感嘆地說:\"沒想到歐陽詢的書法名聲遠(yuǎn)傳夷狄等少數(shù)民族。\"歐陽詢死于貞觀十五年,享年八十五歲。歐陽詢的書法,飛白、隸書、行書、草書達(dá)到絕妙的境界,大篆、章草入能。
又歐陽詢一次外出,看到一座古碑,碑文是前朝著名書法家索靖書寫的,他停下馬觀看欣賞好長時(shí)間才離去。行了幾步,又下馬立在碑前觀賞。疲勞了將毯子鋪在地上坐在上面觀賞把玩。到晚上就睡在古碑的旁邊,三天后才離去,F(xiàn)今通用的開元通寶銅錢,是高祖武德四年鑄造的,\"開元通寶\"這四個(gè)字就是歐陽詢書寫的啊。
----------------------------------------
歐陽通
唐歐陽通,詢子。善書,瘦怯(明抄本瘦怯作取法)于父。常自矜能書,必以象牙犀角為筆管;貍毛為心;覆以秋兔毫;松煙為墨,末以麝香;紙必須堅(jiān)薄白滑者乃書之,蓋自重其書。薛純陀亦效歐草,傷于肥鈍,亦通之亞也。(出《朝野僉載》)
【譯文】
唐歐陽通,是歐陽詢的兒子,擅長書法。他的字體比他父親清瘦,他常常自我夸耀自己能書。歐陽通書寫用的筆,一定是用象牙、犀角做筆管,貍子毛做筆芯,外面覆圍上秋兔毫。他用的墨是用松煙為主料,摻入麝香沫。他用的紙必須是堅(jiān)薄白滑的,否則不書。以示他對自己書法的重視。薛純陀也仿效歐草,卻失之于肥鈍,只是位居歐陽通的第二位。
----------------------------------------
虞世南
虞世南字伯施,會稽人也,仕隋為秘書郎。煬帝知其才,嫉其鯁直,一為七品十余年。仕唐至秘書監(jiān)。文皇曰:\"世南一人,遂兼五絕。一曰博學(xué),二曰德行,三曰書翰,四曰詞藻,五曰忠直。有一于此,足謂名臣,而世南兼之。\"行草之際,尤所偏工。本師于釋智永,及其暮齒,加以遒逸。卒年八十九。伯施隸草行入妙。(出《書斷》)
【譯文】
虞世南,字伯施,會稽人,在隋朝,官任秘書郎。隋煬帝知道他有才能,又嫉恨他的為人耿直,在七品官的位置上一干就是十多年。到了唐朝,虞世南官至秘書監(jiān)。隋文帝曾說過:\"虞世南一個(gè)人身兼五絕。一是博學(xué),二是有德行,三是擅長書寫,四是賦有詞藻,五是忠直耿介。這五個(gè)長處有一個(gè)長處在身,就可以稱得上名臣,然而虞世南都具備啊!\"虞世南的書法,行書、草書,尤其是他最擅長的。虞世南師法于佛門僧人智永。待到晚年,注入遒勁,俊逸的風(fēng)骨。虞世南享年八十九歲,他的隸書、草書、行書、都達(dá)到了絕妙的境界。
----------------------------------------
褚遂良
褚遂良,河南人。父亮,太常卿。遂良官至仆射,善書。少則伏膺虞監(jiān),長則師祖右軍,真書甚得其媚趣。顯慶中卒,年六十四。遂良隸行入妙,亦嘗師受史陵。然史亦有古直,傷于疏瘦也。(出《書斷》)
又遂良問虞監(jiān)曰:\"某書何如永師?\"曰:\"吾聞彼一字直五萬,官豈得若此者?\"曰:\"何如歐陽詢。\"虞曰:\"聞詢不擇紙筆,皆能如志,官豈得若此?\"褚曰:\"既然,某何更留意于此。\"虞曰:\"若使手和筆調(diào),遇合作者,亦深可貴尚。\"褚喜而退。(出《國史異纂》)
【譯文】
褚遂良,河南人,父親叫褚亮,官任太常卿。褚遂良官至仆射,擅長書法。他少年時(shí)師從虞世南研習(xí)書法,長大成人后又師法王羲之。褚遂良的真書頗得王羲之的清秀媚逸的風(fēng)格。褚遂良唐高宗顯慶年間去世,享年六十四歲。褚遂良隸書、行書達(dá)到絕妙的境界。他曾將自己的書法傳授給史陵。然而史陵的書法太古直,失之于疏瘦。
又一次,褚遂良問虞世南:\"我的書法跟智永禪師比較誰的更好些?\"虞世南說:\"我聽說智永禪師的書法一字值五萬錢,你的字能賣到這個(gè)價(jià)嗎?\"褚遂良又問:\"跟歐陽詢比較又怎么樣呢?\"虞世南說:\"我聽說歐陽詢不挑選紙筆。不論用什么樣的紙和筆,都能隨心所欲地書寫。你能做到這樣嗎?\"褚遂良說:\"既然如此,我為什么偏要講求對筆、紙的選擇呢。\"虞世南說:\"要使手、筆相協(xié)調(diào),互相配合,這是最難能可貴的啊!\"褚遂良高高興興地告辭了。
----------------------------------------
薛稷
薛稷,河南人,官至太子少保。書學(xué)褚,尤尚綺麗媚好。膚肉得師之半矣,可渭河南公之高足。甚為時(shí)所珍尚,稷隸行入能。(出《書斷》)又稷外祖魏征家,富圖籍,多有虞褚舊跡。銳精模效,筆態(tài)遒麗。當(dāng)時(shí)無及之者。又善畫,(畫原作書,據(jù)明抄本改)博采古跡,埒于秘書。(出《譚賓錄》)
【譯文】
薛稷,河南人,官至太子少保,書法學(xué)習(xí)褚遂良體。尤其喜愛將字寫得綺麗媚好。褚遂良書法的形體,他學(xué)得一半,可稱褚遂良的好弟子,他的書法很為當(dāng)時(shí)的人珍視崇尚。薛稷的書法隸書、行書都能寫。又薛稷的外祖父魏征家中,藏書很多。其中收藏有許多虞世南、褚遂良書法的早期作品。薛稷銳意精心臨摹仿效。他效仿虞、褚而書寫的字,遒勁中顯露出俊麗之氣,當(dāng)時(shí)諸多仿效虞、褚二人書法的人都達(dá)不到他這種造詣。薛稷還擅長繪畫,他博采古人留下的作品、手跡,又從秘書中汲取有益的東西。
----------------------------------------
高正臣
高正臣,廣平人,官至衛(wèi)尉卿。習(xí)右軍之法,睿宗愛其書。張懷素之先,與高有舊,朝士就高乞書,或憑書之。高常為人書十五紙,張乃戲換其五紙,又令示高。再看不悟。客曰:\"有人換公書。\"高笑曰:\"必是張公也。\"乃詳觀之,得其三紙?驮:\"猶有在。\"高又觀之,竟不能辨。高嘗許人書一屏障,逾時(shí)未獲。其人乃出使淮南,臨別,大悵惋。高曰:\"正臣故人在申州,正與仆書一類,公可便往求之。\"遂立申此意。陸柬之嘗為高書告身,高常嫌之,不將入秩。后為鼠所傷,乃持示張公曰:\"此鼠甚解正臣意。\"風(fēng)調(diào)不合,一至于此。正臣隸行草入能。(出《書斷》)
【譯文】
高正臣,廣平人,官至衛(wèi)尉卿。高正臣學(xué)習(xí)的是王羲之的手法,唐睿宗喜愛他的書法。張懷素的先人與高正臣家有交往,朝中的官員們,有的通過張懷素向高正臣索要他的書法,有的直接向高索要。高經(jīng)常為向他索要墨跡的人書十五紙,張從中替換了五紙,之后又拿給高看。高沒看出來其中有被人替換的。索書的這個(gè)人告訴他:\"有人替換了你的書法。\"高笑笑說:\"那一定是張懷素干的。\"又重新仔細(xì)審看,挑出來三紙。索書的人說:\"還有。\"高又仔細(xì)看了看,竟然再也辨認(rèn)不出來了。高正臣曾答應(yīng)為人書寫一個(gè)屏障,過了約定的時(shí)間沒寫。這時(shí)正趕上這個(gè)人被派往淮南,臨別前,對這件事非常遺憾。高告訴他:\"我有位故交在申州,跟我寫一樣的書體。你可以就便請他為你寫這個(gè)屏障。\"于是立即寄書給他那位故人講明這個(gè)意思。陸柬之曾經(jīng)親自為高正臣書一份任職文書。高正臣非常討厭擔(dān)任官職,不去上任。后來,這份任職文書讓老鼠給咬壞了。高正臣就拿著被咬壞了的任職文書給張懷素看,說:\"這只老鼠很是了解我的心意。\"陸、高兩人的格調(diào)不同,竟然到了這種地步。高正臣的書法隸書、行書、草書都行。
----------------------------------------
王紹宗
王紹宗字承烈,官至秘書少監(jiān)。祖述子敬欽羨柬之。其中小真書,體象尤異。其行書及章草,次于真。常與人書云:\"鄙夫書翰無工者,特由水墨之積習(xí)。恒精心率意,虛神靜思以取之。\"每與吳中陸大夫論及此道,明朝必不覺已進(jìn)。陸后與密訪知之,嗟賞不少。\"將余比虞七,以虞亦不臨寫故也,但心準(zhǔn)目想而已。聞虞眠布被中,恒手畫腹皮,與余正同也。\"承烈隸行草入能。(出《書斷》)
【譯文】
王紹宗,字承烈,官至秘書少監(jiān)。他效仿王獻(xiàn)之,欽慕陸柬之,書法的形體非常怪異。他的行書、章草,次于他的真書。王紹宗,常常對愛好書法的人說:\"一些鄙陋的人在書法上沒有什么造詣,主要是太注重臨摹、仿書造成的。只有下定恒心悉心盡意地去領(lǐng)會,杜絕一切雜念地去思索,才能有所進(jìn)步。\"他每次跟吳中陸大夫談?wù)撨@些道理后,第二天一定在不知不覺中書法就已經(jīng)長進(jìn)了。陸大夫后來經(jīng)過密訪知道了這件事情,沒少感嘆贊賞王紹宗。王紹宗說:\"陸大夫?qū)⑽液陀菔滥媳?是因?yàn)橛菔滥弦膊慌R摹字帖的緣故,只是心里思到眼睛里就出現(xiàn)了你所思到的字形而已。聽說虞世南在破屋里睡覺,總是用手在肚皮上寫字,我跟他一樣啊。\"王紹宗隸書、行書、草書都能寫。
----------------------------------------
鄭廣文
鄭虔任廣文博士。學(xué)書而病無紙,知慈恩寺有柿葉數(shù)間屋,遂借僧房居止。日取紅葉學(xué)書,歲久殆遍。后自寫所制詩并畫,同為一卷封進(jìn)。玄宗御筆書其尾曰:\"鄭虔三絕。\"(出《尚書故實(shí)》)
【譯文】
鄭虔官任廣文博士。他學(xué)習(xí)書法而苦于沒錢買紙,得知慈恩寺有柿樹葉堆積了幾間屋子,于是借寺內(nèi)的僧房居住。每天用紅葉寫書法,時(shí)間長了,寫遍了寺中所積的柿樹葉。后來自己親筆書寫自己作的詩,和畫一同編成一卷,進(jìn)奉給皇上。唐玄宗親自在這卷書畫的末尾寫上:\"鄭虔三絕\"四個(gè)字。
----------------------------------------
李陽冰
李陽冰善小篆,自言斯翁之后,且(且原作耳,據(jù)明抄本改)至小生,曹喜、蔡邕不足言。開元中,張懷瓘撰《書斷》,陽冰、張旭并不載。絳州有篆字與古不同,頗為怪異。李陽冰見之,寢臥其下,數(shù)日不能去。驗(yàn)其書是唐初,不載書者名姓。碑有\(zhòng)"碧落\"二字,時(shí)人謂之碧落碑。(出《國史補(bǔ)》)
【譯文】
李陽冰擅長小篆,自己說他是秦丞相李斯的后人,而且有志于新學(xué)后進(jìn),認(rèn)為曹喜、蔡邕,不必太敬仰他們。開元年間,張懷瓘撰寫《書斷》,李陽冰、張旭都沒有記載在里面。絳州有一石碑上刻的篆字跟古篆不同,很是怪異。李陽冰看見后,就睡在石碑下面,好幾天沒有離開它。終于驗(yàn)證碑上的書法是唐初人寫的,沒有署上書寫人的姓名。碑上有\(zhòng)"碧落\"二字,當(dāng)時(shí)人叫它為\"碧落碑\"。
----------------------------------------
張旭
張旭草書得筆法,后傳崔邈、顏真卿。旭言:\"始吾聞公主與擔(dān)夫爭路,而得筆法之意;后見公孫氏舞劍器而得其神。\"飲醉輒草書,揮筆大叫。以頭揾水墨中而書之,天下呼為張顛。醒后自視,以為神異,不可復(fù)得。后輩言筆札者,虞、歐、褚、薛。或有異論,至長史無間言。(出《國史補(bǔ)》)
又旭釋褐為蘇州常熟尉。上后旬日,有老父過狀,判去。不數(shù)日復(fù)至。乃怒而責(zé)曰:\"敢以閑事,屢擾公門。\"老父曰:\"某實(shí)非論事,覩少公筆跡奇妙,貴為篋笥之珍耳。\"長史異之,因詰其何得愛書。答曰:\"先父受書,兼有著述。\"長史取視之,信天下工書者也。自是備得筆法之妙,冠于一時(shí)。(出《幽閑鼓吹》)
【譯文】
張旭深得草書筆法,后傳給了崔邈、顏真卿。張旭說:\"開始時(shí),我聽說公主與挑夫爭著走路而悟得草書筆法的意境。后來觀公孫大娘舞劍而悟得草書筆法的神韻。\"張旭每次飲酒醉時(shí)就草書,揮筆大叫。將頭浸入墨汁中用頭書寫,世上人稱他為\"張顛\"酒醒后看見自己用頭寫的字,認(rèn)為它神異而不可重新得到。后人評論書法名家,歐陽詢、虞世南、褚遂臣、薛稷四人,或許有不同的意見,至于論到張旭,都沒有異議。
又張旭脫去短衣官任蘇州常熟尉。上任后十多天,來一位老人遞上狀紙告狀。張旭在狀紙上批示判去。過不幾天,這位老人又來了。張旭大怒責(zé)備老人說:\"你竟敢用閑事來屢次騷擾公堂?\"老人說:\"我實(shí)際上不是到你這理論事情來的。我是看到你批示狀紙的字寫得奇妙珍貴得可放在篋笥中收藏起來呀!\"張旭聽后感到驚異,問老人為什么這樣喜愛書法?老人回答說:\"先父受過文化教育,還有著作遺留在世。\"張旭讓他取來一看,方信老人的父親確實(shí)是擅長書法的人。從此,張旭書法倍加長進(jìn),越發(fā)精妙,堪稱一時(shí)之冠。
----------------------------------------
僧懷素
長沙僧懷素好草書,自言得草圣三昧。棄筆堆積,埋于山下,號曰\"筆塚\"。(出《國史補(bǔ)》)
【譯文】
長沙僧懷素喜愛草書,自己聲稱他深得草圣張旭筆法的奧妙。僧懷素學(xué)習(xí)書法用過的廢筆成堆,埋在山下,稱為\"筆塚\"。
- 卷三十四 聞人生野戰(zhàn)翠浮庵 靜觀尼晝錦黃沙巷
- 第九十一回 行淫亂和尚嫖妓女
- 第七十六回 戀女尼淫僧藏庵廟
- 第三十一回 小姑嫂看淫書津津講學(xué) 老夫妻吃熱藥狠狠團(tuán)春
- 第二十五回 解翠蓮三回闖破載花船 白又李一手挽牢沉水索
- 第十四回 大總裁私意污文
- 第一卷 蔣興哥重會珍珠衫
- 灑雪堂巧結(jié)良緣
- 第六十四回 蔣伯芳擂臺遭挫折 艾蓮池掌震璧和僧
- 第一回 神鏢將松林救難老 金頭虎水中戰(zhàn)淫賊
- 第五一回 薛敖曹哭訴宮廷 武則天怒召奸黨
- 阮封翁
- 五戒禪師私紅蓮記
- 第三十回 羿殺九嬰取雄黃巴蛇被屠洞庭野
- 第三十五回 亂人倫叔嫂暗通奸
- 卷十八 甄監(jiān)生浪吞秘藥 春花婢誤泄風(fēng)情
- 第三十五回 故托病誘奸張廣太 感深恩殺死淫春姨
- 第三卷 新橋市韓五賣春情
- 卷之一 轉(zhuǎn)運(yùn)漢遇巧洞庭紅 波斯胡指破鼉龍殼
- 第二十回 黃風(fēng)嶺唐僧有難 半山中八戒爭先
- 第二卷 陳御史巧勘金釵鈿
- 第一回 靈根育孕源流出 心性修持大道生
- 卷之二 姚滴珠避羞惹羞 鄭月娥將錯(cuò)就錯(cuò)
- 陸清獻(xiàn)公遺事
- 第五回 淫婦背夫遭誅 俠士蒙恩得宥
- 第一百三十回 麗卿夜戰(zhàn)扈三娘 希真晝逐林豹子
- 第八回 白素云兩番探虎穴 黃衫客一怒掣龍泉
- 卷之六 酒下酒趙尼媼迷花 機(jī)中機(jī)賈秀才報(bào)怨
- 第99回 花和尚解脫緣纏井 混江龍水灌太原城
- 第十八回 觀音院唐僧脫難 高老莊大圣除魔
- 南山經(jīng)第一
- 第八十三回 捉奸情賊母教淫女 論親事悍婦的迂夫
- 第一百十六回 錯(cuò)里錯(cuò)安貴妃五更拼命 疑上疑文丞相一旦驕人
- 第二十一回 護(hù)法設(shè)莊留大圣 須彌靈吉定風(fēng)魔
- 第一卷
- 敘
- 卷三十一 張福娘一心貞守 朱天錫萬里符名
- 第二十六回 干嫂子色笑代承歡 老捕役潛身拿臬使
- 第001回 李節(jié)度拜佛求子 真羅漢降世投胎
- 第二十三卷 金海陵縱欲亡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