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善益增慈悲心

  修善益增慈悲心

  要常修善法,善法就是培養(yǎng)我們超越苦的資糧。面對苦有兩種態(tài)度,一種是不情愿的去面對,那個苦就會產(chǎn)生種種的煩惱;一個是歡喜的接受,那苦就好像慈悲心。要對眾生慈悲是很辛苦的事,是不容易的。慈悲眾生苦的時候,度化他要付出很多身力、心力,甚至后面還不見得會看到好的結(jié)果,可能他反過來毀謗你。在這個過程中,要不時的生起慈悲心,去利益他。歡喜的去做這一件事,是在培養(yǎng)我們面對「苦」的境界時,心的力量能越來越強,且在面對「苦」的時候不起煩惱,而是一種歡喜心,是一種慈悲心、柔軟心。

  人什么時候容易起煩惱?累!一旦累,心里的抱怨就會出來,譬如幫人家做事做得很累,而這個事還沒做完,心里面抱怨的聲音就開始出來了。所以在過程中,如果我們真實想要去利益眾生,就會承擔內(nèi)心里那些抱怨的聲音,勇敢的走過去,你走過去一次,就會有一次的力量,又再增上進步一點;一次、兩次、三次,這力量就越來越強化,然后再回過來面對自己的這些苦難的時候,就能有力量去突破它,這是平常生活中就在實踐的事,不是一個理想,不是只是說說而已,一定是要點點滴滴累積起來的。有居士來問我問題說:「我現(xiàn)在面對到這個問題,該怎么辦?」我只有一句話:「你放下」。他說:「師父,我放不下!惯@樣一句「你放下」,「我還是放不下」。從這句話我得到學習,學習到什么?這件事情是要點點滴滴的累積,小的地方都放不下了,大的地方怎么放的下?「放下」的這個指令,他的心沒有力量去執(zhí)行它,雖然他也知道應該這樣子執(zhí)行,但是他就是執(zhí)行不了。所以我們修福德,就是在小的地方學習放下,一次又一次的突破、放下,當你面對到大的苦難的時候,「放下」這個指令一下去的時候,心就轉(zhuǎn)了,心就超越過去了,這是在平常生活中點點滴滴累積的功德。

  ◎摘自般若心經(jīng)開示第二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