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凡夫有二種。ㄎ陌讓φ眨

  一切凡夫有二種病

  譯文

  所有的凡夫,都具有兩種通病,一是狂妄,二是愚癡。

  狂妄的人,說我本來就是佛,何必再念佛。心凈土就凈,何必再求生西方凈土。這是屬于執(zhí)著理性而廢棄事修。最終的害處必定導致破斥因果、破壞佛法,迷惑貽誤眾生。這種人必定墮落于阿鼻地獄,永遠沒有出離的時期。以善因而感招惡果,實在讓人憐憫。

  愚癡的人,說我不過是罪苦凡夫,怎能敢妄想了生脫死,超凡入圣?殊不知自己一念真如自性,和佛沒有二樣,沒有分別。只是因為煩惱迷惑的罪業(yè)障礙、遮蔽,所以使得自心本來具足的佛性功德,不能顯發(fā)、開現(xiàn)。比如大寶銅鏡,經(jīng)過久遠劫的時間蒙蔽于塵埃之中,有智慧的人知道它是寶鏡,愚癡之人卻看做是廢物。佛憐憫眾生迷失暗昧于自心佛性,因此教導有緣人念佛求生西方,是因為佛最憐惜眾生的本有佛性,恐怕他永遠迷失。所以讓人生信心發(fā)愿力,念佛求生西方,這樣才可以親自證得本來具足的佛性。倘若不求生西方,只想要求消災延福,以及不來生不失去這個人身。這就猶如把無價的摩尼寶珠,只用來換取一塊糖吃。這樣的人愚癡可憐,不知道好歹到了極點了。

  應當把這個意思,和你母親說,她自會不再有從前的那種下劣知見。(本來是對你說的,因為你母親不識字,恐怕不能理解,就把印光的意思翻譯給你母親聽好了。)

  原文

  一切凡夫,具有二病。一則狂妄,二則愚癡?裢,謂我本是佛,何須念佛。心凈則土凈,何須求生凈土。此系執(zhí)理而廢事。其弊至撥無因果,壞亂佛法,疑誤眾生。此人必墮阿鼻地獄,永無出期。以善因而招惡果,誠可憐憫。愚癡者,謂我系凡夫,何敢妄想了生脫死,超凡入圣。不知自己一念心性,與佛無二無別。但以煩惱惑業(yè)障蔽,故令即心本具之佛性功德,不能顯現(xiàn)。譬如大寶銅鏡,經(jīng)劫蒙塵。智者知是寶鏡,愚人認做廢物。佛憫眾生迷昧自心,教令念佛求生西方者,以最愛惜眾生之本有佛性,恐其永遠迷失,故令生信發(fā)愿,念佛求生西方,庶可親證此本具佛性。倘不求生西方,但求消災,及不失人身。猶如以無價之摩尼寶珠,換取一根糖吃。其人之愚癡可憐,不識好歹為最第一矣。當以此意,與汝母說。彼自不生以前之下劣心想。(本是與汝說,因語意不便,即作光直與汝母說矣。)——《文鈔》之《復智正居士書三》印光大師 著述 佛弟子 敬譯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