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弘善佛教 > 佛學入門 > 佛學常識 >

習氣是什么意思?

[佛學常識] 發(fā)表時間:2018-07-11 作者:未知 [投稿] 放大字體 正常 縮小 關閉

習氣是什么意思?什么叫習氣?習氣解釋

  習氣就是煩惱的殘余成分。一切煩惱都可以分為現(xiàn)行、種子、習氣三類。修行的過程中,先降服煩惱的現(xiàn)行,再斷煩惱的種子,最后還會留有煩惱的余氣。

  就好比酒瓶中的酒倒光了,酒瓶洗干凈,但在一段時間中還是會有酒味。這種類似酒氣的煩惱余氣就稱為習氣,表現(xiàn)在生活中,就是煩惱的種子已經斷盡,但遇到某些緣時還是會習慣性地表現(xiàn)出煩惱相。

《佛學常見辭匯》對習氣的解釋

  習氣,指煩惱的余氣,亦即現(xiàn)代人所說的“壞習慣”。

《佛學大辭典》對習氣的解釋

  習氣,(術語)大乘之妄惑,分現(xiàn)行與種子及習氣三者,既伏惑之現(xiàn)行,且斷惑之種子,尚有惑之氣分而現(xiàn)惑相,是名習氣。舍利弗既斷瞋惑之種子,而動則怒氣如摧,是瞋惑習氣尚存之現(xiàn)證,三乘中聲聞全不斷之,緣覺稍侵害之。佛全斷之。述記二末曰:“言習氣者,是現(xiàn)行氣分薰習所成,故名習氣。”

唯識名詞白話新解》對習氣的解釋

  習氣,又作煩惱習、余習、殘氣。略稱習。就是我人經常生起的思想及行為,其熏習于我人心中的習慣、氣分、習性、余習、殘氣等,稱為習氣。如由納香之篋中取出香,篋內猶存香氣;用以比喻雖滅除煩惱之正體,尚存習慣氣分。唯識宗以習氣為種子的異名,乃現(xiàn)行熏習之氣分,具有產生思想、行為及其他一切有為法之能力,含藏于阿賴耶識中。又將習氣分為三種,稱為三種習氣,即名言習氣、我執(zhí)習氣、有支習氣,見分釋條。

《俗語佛源》對習氣的解釋

  猶言習慣,系長期養(yǎng)成的難以改變的行為、語言和意向。如宋·蘇軾《再和潛師》詩:“東坡習氣除未盡,時復長篇書小草。”陸游《抄書詩》:“書生習氣重,見書喜欲狂。”“ 習氣”多含貶義。如謂“官僚習氣”、“流氓習氣”等。

  “習氣”一詞出于梵語(vasana),謂現(xiàn)行的煩惱歷久而形成的種種積習,包括“名言習氣”、“我執(zhí)習氣”等。正如唐·窺基《成唯識論述記》卷二所說:“言習氣者,心現(xiàn)行氣分重習所成。”習氣相續(xù)到成熟時,能招生死果報。法相宗認為:斷除了煩惱的“種子”,伏除了煩惱的“現(xiàn)行”之后,還存在煩惱的“習氣”。“習氣”在煩惱中程度較輕微,但是難以斷除。隋·智顗《四教儀》卷八謂:“十佛地者,大功德力資智慧,一念相應慧觀真諦,習氣究竟盡也。”這就是說,二乘羅漢還有“習氣”,只有佛才能完全斷除“習氣”。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