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仙巖寺小參答疑(十四):關(guān)于其他(2)

  問:學佛不是講依報和正報嘛,我覺得自己的正報還可以,但依報不怎么樣,如何通過精進學佛改變自己的依報,比如說環(huán)境、親屬呀,相當于福報吧,就是如何增加自己的福報。

  答:這是完全可以做到的,而且也是我們應(yīng)該做的。隨著我們正念的不斷增進,我們內(nèi)心就會越來越清凈,我們叫自盡其意。這時我們內(nèi)在的善法不管是平等、慈悲還是智慧,在跟我們周遭人相處的時候?qū)Ψ侥荏w會到我們性情跟以前不一樣了,或許我們以前是容易著急,容易起情緒,而現(xiàn)在我們內(nèi)心很柔和,天大的事情都不會讓我們的內(nèi)心發(fā)生改變,而且我們處理事情的時候比以前更加圓融,有智慧。這樣會讓以前對我們不認同的人生起認同感,以前對我們不尊重的人會對我們生起真正的尊重。所以改變從我們自身開始,當我們自身發(fā)生改變的時候?qū)Ψ绞强梢愿惺艿玫降摹.斘覀?a href="/remen/shengming.html" class="keylink" target="_blank">生命品質(zhì)得以提升的時候,那可以起到一個感化對方的作用。這時我們會用清凈的身口意善業(yè)去影響他。這會讓周遭的人際關(guān)系朝著一個清凈、和諧的方向發(fā)展。因此要改變從我們內(nèi)在開始。

  問:那在自己生活比較順的時候是不是感覺就不好呀,可能這是個不精進的原因,那這時是該怎么樣呢?

  答:很多人在生命比較順的時候,身體比較健康的時候,財富比較充足的時候,在一個比較幸福的環(huán)境的時候,很多人都會放逸在那個享樂當中,沒有去為我們的將來做準備。實際上這些都是短暫的,也是無常的。很多人都是在問題產(chǎn)生時才會想到去解決,而不是在問題未產(chǎn)生之前做好準備。我們要知道生命是無常的,而且非常短暫。我們很快就會老,每個人都避免不了死亡。在順的時候我們能夠保持很舒服的狀態(tài)沒有煩惱升起。那我們能保證我們在福報享盡的時候,在面對沒有福報的情形下,在面對無常到來的時候還是那種心理狀態(tài)嗎?所以我們要在所有問題到來之前做好準備。

  問:聽說在另外的星球上也有佛?

  答:我們所有的問題,在這里都只是針對自己修行的經(jīng)驗,如果談到其他問題的話,那永遠都談不完,所以現(xiàn)在要把覺知放到自己的身體上來,應(yīng)該是說你現(xiàn)在有沒有覺察到自己的身體,不要在思維里面去做了,F(xiàn)在你要回到這個世界來,回到你的身心世界來,從頭腦的那些世界回到當下我們這個身體里來。

  問:聽說禪修到達一定的階段,他會看到自己的心,看到自己的念頭,是不是當我們到了一定功力的時候,我們看到的世界就不一樣了,從科學角度講,我們?nèi)祟惿钤谒木S空間,現(xiàn)在科學研究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了11維空間,是不是修煉到了一定的時候、一定的高度,我們就可以看到五維、六維或更高維度的空間,那么最高級的空間是不是就是極樂世界了?

  答:佛教和科學是研究不同的方向,一個是往外的探索,一個是往內(nèi)的。我們研究的是心,也就是我們怎么樣解除煩惱,戰(zhàn)勝我們的無明,而科學那是另外一回事,那是西方的,所以不能把這兩者混為一談。我們現(xiàn)在談?wù)摰氖强辞宄覀儍?nèi)在的貪嗔癡,而不是研究外在的物質(zhì)層面。下面是科學,上面是佛法,佛法是超越科學的?萍荚侔l(fā)展,科學家懂的得東西再多,也不能解決內(nèi)在的煩惱。我們現(xiàn)在有了高科技,我們學了很多科學知識文化,乃至于我們擁有了很多的科技產(chǎn)品,但這些東西并不能夠解決我們內(nèi)在的苦,所以我們要清楚現(xiàn)在談?wù)摰氖强?以及我們內(nèi)在滅苦的需求,而不是去研究分子電子及其他維次的世界。

  在泰國有一位研究佛法的圣僧,他寫了一本書,這本書是關(guān)于佛教與科學之間的一些關(guān)聯(lián)、比較。科學是用我們?nèi)祟惙e累起的智慧,以及我們所創(chuàng)造出來的工具,以及我們所領(lǐng)悟到的一些原理、方法,然后去探究這個世界。他是個向外的指向,他會把這個世界外形的部分進行更深刻、更全面的了解,這是很必要的。我們現(xiàn)在人類科技的發(fā)展也依據(jù)于此,對我們也是很有幫助的。而佛法他是朝內(nèi)的,他解決的是我們內(nèi)在無形的東西,科學不能說我們的某一種煩惱是什么顏色,有多少的質(zhì)量,運行的軌跡是怎么樣的,他沒有辦法回答,這是需要我們用另外一個探測器,也就是我們的正念往內(nèi)觀照然后去解決這個煩惱?茖W很好,但同時我們也要警惕到由此而產(chǎn)生的種種工具會讓我們迷失掉,乃至這些工具可能被我們內(nèi)在的煩惱所用,而對自己、對社會、對整個大自然造成這種或那樣的傷害。所以我們要明白,我們不能夠用科學研究的方向和理論來看待佛法,這是不同層面的東西,是兩個不同研究方向的東西。

  問:我聽說在這兒修學一般一個星期就會達到四禪,請問四禪是一個什么樣的狀態(tài)?

  續(xù)智法師:我們這邊沒這么說過,那是另外一個體系這么說,我們兩邊是不同的體系。我們從沒這么說過。

  問:我不知道名色是什么?

  答:有了正念以后我們就明白什么是名,什么是色,會自己明白的,那需要你自己去探索,自己去實證。我們不是做學術(shù)的。

  問:隨著覺性的增加,慢慢這一切都會明白?

  答:是的,那么我們覺性有多強,我們就能明白這個層面的東西,所以不要跳過一些層面,想去了解有覺性的狀況是怎么樣的。

  問:有時看到同修在做動作的時候,我會忍不住想笑,怎么辦?

  答:那種感覺產(chǎn)生時允許他產(chǎn)生,只是我們不會像平常那樣掉進去,我們還是在自己手部動作上面,讓他自然的發(fā)生,自然的消失。我們不要掉到里面去就可以了。

  問一:這次禪修除了肩膀比較痛,其他都比較平靜。在這能不能請些師父的碟片回去給家人聽聽?

  續(xù)智師父答:那些碟片是教學用的,因為臺灣制作中心就有這個限制,有版權(quán)方面的原因,讓我們不要隨意往外流通。還有你家人沒有練習的話根本就沒有任何感覺,只有你練習過后聽起來才有感覺,否則很好的寶貝拿回去也沒有用。

  問二:那我可以拿回去自己多聽聽。

  續(xù)智師父答:這些碟片是由臺灣中心制作并給我們的,這些都是隆波通尊者20多年教學經(jīng)驗的總結(jié),他們限定這些碟片只能在禪修營里聽,有版權(quán)方面的原因,不允許對外流通。隨意拷貝拿回去會有盜法之過。不過我們有書,到時候會發(fā)的,這些問題你們在書里都可以看到。

  問:我以前一天抽兩包煙,到這來后一根也沒抽,也沒想抽,以前戒煙幾次也沒有成功。學過動中禪后覺得以前是一心一用,現(xiàn)在覺得我都可以一心三用了,我可以感知我在做動作,還能感知我在做另外一件事,或者在觀察另外的東西,我也不知道這樣的狀態(tài)對不對,感覺思維開闊了,能接納的事情、人也多了。

  答:隨著正念的增強,我們會發(fā)現(xiàn)曾經(jīng)不良的嗜好會減弱乃至消失,這是個自然發(fā)生的情形,包括戒煙、戒酒等其他不良嗜好在正念增強的情形下斷掉,這是我們的受益。同樣,隨著正念的增強,我們內(nèi)在的干擾也會越來越少,我們的能力就加強,心就能更多地放在我們當下做的事情上,而不被妄念所分散、所消耗能量。這是很好的。

  問:晚上做夢是怎么回事?

  答:夢是一個自然的情形,是我們心本有的一個功用,他是自然的。只是說有覺知的人在夢當中,他的夢境不會像普通人的夢那樣亂七八糟的,就好像普通的人平常腦袋里面是亂的一樣。有些夢他是有寓意的,是我們心本有的一個功用,他有時是在做一些調(diào)整,有這樣子的功能。我們有覺知有正念的時候,在夢里會清清楚楚的知道這是夢,我在做夢,對夢當中的那些境界他也不會感到詫異,他也是很平等的,有時候我們會進得更深一點,那是個無夢的狀態(tài)。

  問:我怎么樣才知道自己是在進步的?是時時刻刻都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或者妄念減少了,這就可以確定自己在進步了?

  答:佛陀在巴利文的經(jīng)典里有講到“覺者是自證自知的”。我們自己處在一個什么樣的狀況,我們自己內(nèi)在是知道的。我們的覺知穩(wěn)不穩(wěn)定,會不會被打斷;以及我們對內(nèi)在情緒的調(diào)伏,這些自己都是知道的。以前我們可能會很容易被動搖,隨著正念的不斷增強,我們更容易察覺到這些煩惱。我們不會再受這些煩惱的支配,也不會再產(chǎn)生那種負面的情緒,而這一切我們自己是知道的,同時別人也能夠感受到。

  問:修學回去后的一段時間特別興奮,好像能量很充足,但隨著期待性減少,在家里的練習也就懈怠了。我原本覺得順其自然在生活當中運用就可以了,但是這樣效果并不好。而且現(xiàn)在比以前更喜歡吃零食,特別是甜食,這個跟動中禪有關(guān)系嗎?

  答:我們手部動作的練習很重要,因為這樣循環(huán)的動作可以幫助我們把正念、覺知培養(yǎng)到一個綿密的狀態(tài)。我們有時認為自己是連續(xù)的,實際上中間會有些斷的地方。只有不斷地用功,這樣我們才會更容易地任運到我們?nèi)粘I町斨。如果我們喜歡吃甜的食物,這是可以的,只是在吃的時候我們要保持覺知,對這個心念進行觀照。我們是開放的,不用去拒絕他,但是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們要保持覺察。我們要觀察到自己是因為某一種需要而吃,還是被某一種味道所驅(qū)使,或者是其他原因。在吃的當下我們要清清楚楚,當保持覺察時答案自然從我們心里升起。尊者建議吃的這個量是平常所吃的量的一半。

  在泰國有很多的甜食,醫(yī)生對甜食愛好者說當身體有其他的病變時會對甜食產(chǎn)生一種過份的需求,所以我們要警惕這個部分,還有另一部分是屬于心理方面的需求。不論怎么樣,甜食對我們身體而言并不是種太好的食物。關(guān)鍵是這個過程當中我們要保持覺察,去看自己的心念。當然有的情形是我們的身體缺乏一些能量,或者血液里糖分比較少時會產(chǎn)生甜食的需求,F(xiàn)在的食品常添加這種味道或那種味道,讓我們對這些味道產(chǎn)生特殊的需求。有時候我們吃的時候更多是偏向于對這些味道的選擇,而不是對他營養(yǎng)本身的需求。一般小孩容易對甜食產(chǎn)生需求感,而成年人尤其是老年人特別要警惕,一旦突然愛吃甜食的話,可能是身體有其他的病變。剛才我談的這些跟我們的修行是沒有關(guān)系的。我們還是在吃的時候保持覺知,做到飲食知量。如果是對這個甜食有特別的需求感,我們需要去檢查身體,因為在泰國的糖尿病人是比較多的,所以對這個問題是比較敏感,F(xiàn)在有很便捷的檢測儀器,我們可以自己去檢測。

  問三:我當時看到隆波田尊者說的一句話:“人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很迷茫,搞不清楚自己。”我覺得這就是自己一直在尋找的,不懂自己、不明白自己。

  答:是的,很多人都是迷茫、不知道的。當我們有了正念以后,我們就會明白生命的真正目標,我們就會看見生命的道路。就如同我們被關(guān)在一間黑暗的房間里面,我們不知道怎么辦,怎么做。在不斷的探索過程中我們終于找到了門或者有人給我們指點出去的門。這時我們把門打開,有光線進來,我們看清楚了里面也看清楚了外面。我們這時自然會有個生命的抉擇——是困在里面還是通向自由。那這時我們也會看見道路、目標。

  問:我在心理上的昏沉和身體上的疼痛比一個月之前第一次修的時候要好很多了。關(guān)于心理上的昏沉動中禪是要用加強動作去破解他,但我用了其他的方法就是看著自己的心,動作慢一點,不是說心跟著手動而是心比較沉的時候他自己那個昏沉就沒有了。身體上的疼痛呢則是用呼吸,一呼一吸然后全身放松,好像有股氣跑到疼的地方,之后放松就解決了。這樣子的解決方法是否正確?

  答:能夠解決我們問題的方法對我們來說都是好的方法。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