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我心 為你心 始知相憶深
出自晚唐詩人顧夐的《訴衷情》
永夜拋人何處去?絕來音。香閣掩,眉斂,月將沉。爭忍不相尋?怨孤衾。換我心,為你心,始知相憶深。
賞析
這首詞通過女主人公口語式的內心獨白,揭示了作為一個閨中弱女子被負心人所折磨而帶來的心靈創(chuàng)傷,表現(xiàn)了舊社會情愛悲劇的一個方面。主人公怨中有愛,愛怨兼發(fā),心情復雜。作品在藝術構思與表現(xiàn)手法上甚見匠心,深得后代詞評家的贊賞。
這是一首單調小令。開頭五句,奏的是感情音響的主旋律——怨。“永夜”兩句,就懸想負心人行蹤著筆。“長夜漫漫,負心人啊,你拋下我到哪里去了?”自問還復自答:“音信已絕,奈何!”著一“絕”字,點出薄悻者之寡信絕情。“香閣掩”三句,就閨中人己方情況著筆,從環(huán)境描寫(閨門緊閉)、表情描寫(眉頭緊皺)、時間推移(斜月將落、長夜將盡)這三個方面,寫出了終宵坐候之難耐。這兩筆歸結到一點——對薄悻者之怨。
“爭忍”句以下寫心池又起新瀾。“爭忍”兩句是第一個浪頭,特點是思之不已,愛怨兼發(fā)。“叫我怎忍心不苦苦追尋?”這一句心靈獨白,表明她怨中有愛,情絲難解。但稍加推究,閨門緊閉,室內一目了然,無物可尋。“尋”這一動作,正好顯示她已陷于身難自主迷離恍惚的精神狀態(tài)。等到她頭腦稍為清醒,又得面對令人心碎的現(xiàn)實——孤衾獨處,因而“怨”字又重上心頭。“換我心”三句是第二個浪頭,特點是情之所鐘,忽發(fā)癡語。清王士禛《花草蒙拾》曾指出:“顧太尉‘換我心,為你心,始知相憶深’,自是透骨情語。徐山民‘妾心移得在君心,方知人恨深’全襲此。”徐山民句中之“移”字,倒也深得顧詞“換”字之真諦。換心者,移心之謂也。主人公是多么希望把自己的一顆心移置在對方的心腔里,以取得對方對自己思念之深的理解啊。就事論事,移心之說似屬無理,而主人公發(fā)此癡想,卻正好顯示其愛之深,其情之真,此即所謂“無理而有情”。當然盡管如此,主人公的悲劇命運將是難以避免的。這一點,明湯顯祖在《花間集》評本中曾一語道破:“若到換心田地,換與他也未必好。”但作品的思想傾向性卻十分明朗,同情完全放在被折磨被損害的弱女子這一邊,這也就從側面鞭撻了薄悻之徒。
顧夐此詞,以善作情語著稱。近人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曾把此詞作為“有專作情語而絕妙者”的顯例之一,并且說:“此等詞,求之古今人詞中,曾不多見。”足見評價之高。
- 上一篇:憶君心似西江水 日夜東流無歇時
- 下一篇:誠知此恨人人有 貧賤夫妻百事哀
- 深知身在情長在
- 嗟余只影系人間 如何同生不同死
- 執(zhí)子之手 與子偕老
- 曾經(jīng)滄海難為水 除卻巫山不是云
- 人到情多情轉薄 而今真?zhèn)悔多情
- 落紅不是無情物 化作春泥更護花
- 似此星辰非昨夜 為誰風露立中宵
- 問世間、情為何物 直教生死相許
- 此情可待成追憶 只是當時已惘然
- 今夕何夕 見此邂逅
- 天長地久有時盡 此恨綿綿無絕期
- 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
- 春蠶到死絲方盡 蠟炬成灰淚始干
- 若教眼底無離恨 不信人間有白頭
- 離愁漸遠漸無窮 迢迢不斷如春水
- 別來半歲音書絕 一寸離腸千萬結
- 夜月一簾幽夢 春風十里柔情
- 若有知音見采 不辭徧唱陽春
- 憶君心似西江水 日夜東流無歇時
- 天長路遠魂飛苦 夢魂不到關山難
- [放生起源]寺院設立放生池在經(jīng)典或傳統(tǒng)上有什么根據(jù)?
- [感應故事]心經(jīng)故事
- [白茶]什么是白茶,有哪些品種?
- [白茶]什么是白茶?白茶的簡單介紹
- [佛與人生]面對別人的批評,應該怎么做?
- [佛學常識]八關齋戒的解釋、戒相、功德利益
- [佛學常識]袈裟是什么意思?為什么叫福田衣?
- [佛學常識]為什么把佛法僧三者稱為“寶”?
- [佛學常識]為什么要皈依三寶?歸投三寶令身心安穩(wěn)
- [人物故事]佛教貧女供燈的故事與啟示
- [佛經(jīng)故事]釋迦牟尼佛和菩提達多的雙頭鳥故事
- [佛學常識]食存五觀指的是什么?
- [人物故事]阿育王的小王妃須阇哆,持戒穿素服得寶珠
- [禪宗公案]老修行人“三十年不冒煙”的故事
- [佛經(jīng)故事]富孩子變窮孩子,《法華經(jīng)》窮子喻的故事
- [佛學常識]布施的意思與種類
- [佛經(jīng)故事]伽尸比丘尼身披袈裟出生的因緣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