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君如流水 何有窮已時
出自東漢詩人徐干的《室思·其三》
浮云何洋洋,愿因通我辭。
飄飖不可寄,徙倚徒相思。
人離皆復(fù)會,君獨無返期。
自君之出矣,明鏡暗不治。
思君如流水,何有窮已時。
賞析
“念與君相別,各在天一方”;“君去日已遠,郁結(jié)令人老”。深沉的思念早已使她陷入難解難銷的境地。“浮云何洋洋,愿因通我辭。”此刻,這位思婦望著那悠然自得的浮云,便想托它給遠方的丈夫捎去幾句心中的話兒,可是那浮云瞬息萬變、飄渺幻化,不可能叫人放心寄語。她徘徊彷徨,坐立不安,只有徒然相思而已。這無法擺脫的悲哀,激起了她對生活不公的感慨——“人離皆復(fù)會,君獨無返期”。后一句是寫實,前一句不無夸張,現(xiàn)實中當然未必是“人離皆復(fù)會”。但是這么一縱一擒,就更能反襯出感情上的痛苦。人們在極度悲痛時往往難免有這種過激的感情和語言,比如“民莫不谷,我獨不卒”(《詩·蓼莪》);又如《論語》中:“司馬牛憂曰:‘人皆有兄弟,我獨亡’”。這一章十句,“人離”兩句是承上啟下的過渡。因為“無返期”,才想到托云寄辭;因為“無返期”,所以思無盡時。妙在“思君如流水,何有窮已時”之前,又插入一個回顧的細節(jié):自你離家之后,我從不梳妝,那明亮的鏡子雖然滿是灰塵,也無心事去擦它。這個倒敘,造成回環(huán)往復(fù)的效果,也是她紛繁雜亂心緒的寫照。如果單就“自君之出矣”四句而言,則前一句為因,后三句為果,簡潔明快,而又包孕豐富。“明鏡暗不治”,雖是寫事、寫物,卻可見其貌;“思君”二句,又可察其情。此情,此貌,正傳神地刻畫出思婦的生活和心態(tài)。所以從南北朝到隋唐,仿作者甚多,且皆以“自君之出矣”為題作五言四句的小詩。它之所以有如此深遠的影響,除了上面講的曉暢雋永之外,大概更主要的是因為它有清新自然之趣。正如鐘嶸所說:“吟詠性情,亦何貴于用事?‘思君如流水’,既是即目;‘高臺多悲風’,亦惟所見;……觀古今勝語,多非補假,皆由直尋”(《詩品》)。朱弁也說過:“詩人勝語,感得于自然,非資博古。若‘思君如流水’……之類,皆一時所見,發(fā)于言詞,不必出于經(jīng)史。……拘攣補綴而露斧鑿痕跡者,不可與論自然之妙也”(《風月堂詩話》)。這些都是在稱贊它的不假雕飾的自然之美。
- 上一篇:落紅不是無情物 化作春泥更護花
- 下一篇:相思樹底說相思 思郎恨郎郎不知
- 烽火連三月 家書抵萬金
- 深知身在情長在
- 嗟余只影系人間 如何同生不同死
- 執(zhí)子之手 與子偕老
- 曾經(jīng)滄海難為水 除卻巫山不是云
- 人到情多情轉(zhuǎn)薄 而今真?zhèn)悔多情
- 落紅不是無情物 化作春泥更護花
- 似此星辰非昨夜 為誰風露立中宵
- 問世間、情為何物 直教生死相許
- 此情可待成追憶 只是當時已惘然
- 今夕何夕 見此邂逅
- 天長地久有時盡 此恨綿綿無絕期
- 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
- 春蠶到死絲方盡 蠟炬成灰淚始干
- 若教眼底無離恨 不信人間有白頭
- 離愁漸遠漸無窮 迢迢不斷如春水
- 別來半歲音書絕 一寸離腸千萬結(jié)
- 夜月一簾幽夢 春風十里柔情
- 若有知音見采 不辭徧唱陽春
- 憶君心似西江水 日夜東流無歇時
- [放生起源]寺院設(shè)立放生池在經(jīng)典或傳統(tǒng)上有什么根據(jù)?
- [感應(yīng)故事]心經(jīng)故事
- [白茶]什么是白茶,有哪些品種?
- [白茶]什么是白茶?白茶的簡單介紹
- [佛與人生]面對別人的批評,應(yīng)該怎么做?
- [佛學常識]八關(guān)齋戒的解釋、戒相、功德利益
- [佛學常識]袈裟是什么意思?為什么叫福田衣?
- [佛學常識]為什么把佛法僧三者稱為“寶”?
- [佛學常識]為什么要皈依三寶?歸投三寶令身心安穩(wěn)
- [人物故事]佛教貧女供燈的故事與啟示
- [佛經(jīng)故事]釋迦牟尼佛和菩提達多的雙頭鳥故事
- [佛學常識]食存五觀指的是什么?
- [人物故事]阿育王的小王妃須阇哆,持戒穿素服得寶珠
- [禪宗公案]老修行人“三十年不冒煙”的故事
- [佛經(jīng)故事]富孩子變窮孩子,《法華經(jīng)》窮子喻的故事
- [佛學常識]布施的意思與種類
- [佛經(jīng)故事]伽尸比丘尼身披袈裟出生的因緣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