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八 感應章第十六
[疏]正義曰:此章言天地明察,神明彰矣。又云:孝悌之至,通於神明,皆是應感之事也。前章論諫諍之事,言人主若從諫爭之善,必能脩身慎行,致應感之福。故以名章,次於《諫爭》之后
子曰:“昔者,明王事父孝,故事天明;事母孝,故事地察。王者父事天,母事地,言能致事宗廟,則事天地能明察也。長幼順,故上下治。君能尊諸父,先諸兄,則長幼之道順,君人之化理。天地明察,神明彰矣。事天地能明察,則神感至誠而降福佑,故曰彰也。
[疏]子曰昔者明王至神明彰矣。
○正義曰:此章夫子述明王以孝事父母,能致感應之事。言昔者明圣之王,事父能孝,故事天能明,言能明天之道,故《易·說卦》云:“乾為天為父。”此言事父孝,故能事天明,是事父之孝通天也。事母能孝,故事地能察,言能察地之理,故《說卦》云:“坤為地為母!贝搜允履感,故事地察,則是事母之道通於地也。明王又於宗族長幼之中,皆順於禮,則凡在上下之人,皆自化也。又明王之事天地既能明察,必致福應,則神明之功彰見。謂陰陽和,風雨時,人無疾厲,天下安寧也。經稱“明王”者二焉:一曰“昔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二即此章言“昔者明王事父孝”,俱是圣明之義,與先王為一也。言先王,示及遠也;言明王,示聰明也。
○注王者至察也。
○正義曰:云“王者父事天,母事地”者,此依王注義也。案《白虎通》云:“王者父天母地。”此言事者,謂移事父母之孝以事天地也。云“言能敬事宗廟,則事天地能明察也”者,謂蒸嘗以時,疏數合禮,是敬事宗廟也。既能敬宗廟,則不違犯天地之時。若《祭義》曾子曰:“樹木以時伐焉,禽獸以時殺焉!狈蜃釉:“斷一樹,殺一獸,不以其時,非孝也!庇帧锻踔啤吩:“獺祭魚,然后虞人入澤梁;豺祭獸,然后田獵;鳩化為鷹,然后設罻羅;草木零落,然后入山林;昆蟲未蟄,不以火田。”此則令無大小,皆順天地,是事天地能明察也。
○注君能至化理。
○正義曰:此言明王能順長幼之道,則臣下化之而自理也,謂放效於君!稌吩:“違上所命,從厥攸好。”是效之也。
○注事天至彰也。
○正義曰:誠,和也。言事天地若能明察,則神祗感其至和,而降福應以祐助之。是神明之功彰見也。《書》云:“至誠感神。”又《瑞應圖》曰:“圣人能順天地,則天降膏露,地出醴泉!薄对姟吩:“降福穰穰!薄兑住吩:“自天祐之,吉無不利!弊⒓s諸文以釋之也。案此則“神感至誠”,當為“至諴”,今定本作“至誠”,字之誤也。
故雖天子,必有尊也,言有父也;必有先也,言有兄也。父謂諸父,兄謂諸兄,皆祖考之胤也。禮:君宴族人,與父兄齒也。宗廟致敬,不忘親也。言能敬事宗廟,則不敢忘其親也。脩身慎行,恐辱先也。天子雖無上於天下,猶脩持其身,謹慎其行,恐辱先祖而毀盛業(yè)也。宗廟致敬,鬼神著矣。事宗廟能盡敬,則祖考來格,享於克誠,故曰著也。孝悌之至,通於神明,光于四海,無所不通。能敬宗廟,順長幼,以極孝悌之心,則至性通於神明,光于四海,故曰“無所不通”。
[疏]故雖至不通。
○正義曰:故者,連上起下之辭。以上文云事父孝,又云事母孝,又云長幼順,所以於此述尊父先兄之義,以及致敬與脩身之道,兼言鬼神之著,孝悌之至,無所不通也。言王者雖貴為天子,於天下宗族之中,必有所尊之者,謂天子有諸父也;必有所先之者,謂天子有諸兄也。宗廟致敬,是不忘其親;脩身慎行,是不辱其祖考。故能致敬於宗廟,則鬼神明著而歆享之。是明王有孝悌之至性,感通神明,則能光于四海,無所不通。然諫爭兼有諸侯大夫,此章唯稱王者,言王能致應感,則諸侯已下,亦當自勉勖也。
○注父謂至齒也。
○正義曰:云“父謂諸父,兄謂諸兄”者,父之昆弟曰伯父、叔父,己之昆曰兄,其屬非一,故言諸也!对姟吩弧耙运僦T父”,又曰“復我諸兄”是也。云“皆祖考之胤也”者,案《曲禮》曰:“父死曰考。”言父以上,通謂之祖考。胤,嗣也。謂其廟未毀,其胤皆是王者之族親也。云“禮:君宴族人,與父兄齒也”者,此依孔傳也。案《詩序·角弓》:“父兄刺幽王,蓋謂君之諸父諸兄也!惫耪咛熳蛹喇,同姓則留之,謂與族人宴。故《楚茨》詩曰:“諸父兄弟,備言燕私!编崱豆{》云:“祭畢,歸賓客之俎,同姓則留與之燕。”是天子宴族人也。又《禮記·文王世子》云:“若公與族燕,則異姓為賓,膳宰為主人。公與父兄齒。”則知燕族人亦以尊卑為列,齒於父兄之下也。
○注言能至親也。正義曰:案《禮記·文王世子》稱“五廟之孫,祖廟未毀,雖為庶人,冠、取妻必告,死必赴”,是不忘親也!抖Y記·大傳》稱“其不可得變革者則有矣:親親也,尊尊也,長長也”。親親故尊祖,尊祖故敬宗,敬宗故收族,收族故宗廟嚴,言君致敬宗廟,則不敢忘其親也。
○注天子至業(yè)也。
○正義曰:云“天子雖無上於天下”者,此依正注也!抖Y·坊記》云:“天無二日,土無二王,家無二主,尊無二上”,謂普天之下,天子至尊也。云“猶脩持其身,謹慎其行,恐辱先祖而毀盛業(yè)也”者,案《禮記·祭義》云:父母既沒,沒慎行不辱先也。盛業(yè),謂先祖積德累功,而有天下之業(yè)。上言“必有先也”,先,兄也。此言“恐辱先”也。是先祖也。
○注事宗至著也。
○正義曰:云“祖考來格”者,《尚書·益稷》文。格,至也。言事宗廟能恭敬,則祖考之神來格!对姟吩:“神保是格,報以景福。”亦是言神之至。云“享於克誠,故曰著也”者,“享於克誠”,《尚書·太甲篇》文。孔傳云:“言鬼神不保一人,能誠信者,則享其祀。”則“祖考來格”、“享於克誠”,皆昭著之義。上言宗廟致敬,謂天子尊諸父,先諸兄,致敬祖考,不敢忘其親也。此言宗廟致敬,述天子致敬宗廟能感鬼神。雖同稱致敬,而各有所屬也。舊注以為事生者易,事死者難,圣人慎之,故重其文。今不取也。上言神明謂天地之神也,此言鬼神謂祖考之神。《易》曰:“陰陽不測之謂神!毕热遽屧:“若就三才相對,則天曰神,地曰祗,人曰鬼!毖蕴斓佬h難可測,故曰神也。祇者知也,言地去人近,長育可知,故曰祇也。鬼者歸也,言人生於無,還歸於無,故曰鬼也,亦謂之神。案《五帝德》云“黃帝死,而民畏其神百年”是也。上言神明,尊天地也。此言鬼神,尊祖考也。
○注能敬至不通。
○正義曰:“能敬宗廟,順長幼,以極孝悌之心”者,敬宗廟為孝,順長幼為悌。此極孝悌之心也。云“則至性通於神明,光於四海”者,言至性如此,則通於神明,光於四海。
《詩》云:‘自西自東,自南自北,無思不服!绷x取德教流行,莫不服義從化也。
[疏]詩云至不服。
○正義曰:夫子述孝悌之事、應感之美既畢,乃引《大雅·文王有聲》之詩以贊美之。自,從也。言從近及遠,至於四方,皆感德化,無有思而不服之者,以明“無所不通”。。詩《本文云:“鎬京辟雍,自西自東,自南自北,無思不服!贝藙t“雍”“東”、“北”“服”對句為韻。而皇侃云:“先言西者,此是周詩,謂化從西起,所以文王為西伯,又為西鄰,自西而東滅紂。”恐非其義也。
○注義取至化也。
○正義曰:此依鄭注也。德化流行,則無不通。服義從化,即“無思不服”,言服明王之義,從明王之化也。
- 第一卦 乾 乾為天 乾上乾下
- 學而第一
- 論語序說
- 日知錄 卷三十二
- 國風·周南
- 開宗明義章第一
- 了凡四訓 第四篇 謙德之效
- 卷一 梁惠王章句上
- 虞書·堯典
- 為政第二
- 第二卦 坤 坤為地 坤上坤下
- 一、釋詁
- 孟子序說
- 第一章
- 日知錄 卷一
- 易經·系辭上傳·第一章
- 隱公(元年~十一年)
- 曲禮上
- 中論 卷之上
- 日知錄 卷三十一
- 日知錄 卷二十六
- 了凡四訓 第三篇 積善之方
- 日知錄 序
- 天子章第二
- 八佾第三
- 日知錄 卷二十四
- 里仁第四
- 日知錄 卷二十七
- 了凡四訓 第一篇 立命之學
- 堯曰第二十
- 第三卦 屯 水雷屯 坎上震下
- 雍也第六
- 公冶長第五
- 卷二 梁惠王章句下
- 國風·召南
- 了凡四訓 第二篇 改過之法
- 二、釋言
- 泰伯第八
- 上經乾傳卷一【上】
- 述而第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