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華人佛教 > 禪宗 > 禪宗思想 >

如何“明心見性”

  惠能大師謂惠明曰:「汝既為法而來,可屏息諸緣,勿生一念!褂衷:「不思善不思惡,正與么時,那個是明上座本來面目?」惠明即于此言下大悟。

  這是說,六祖惠能傳承五祖的心法之后,即離開五祖道場,去了嶺南,而五祖座下有位將軍出家弟子惠明,追著惠能想把法搶到手,惠能跟他說:「你既為求法而來,那么,心中的一切念頭皆應(yīng)放下,不可向外攀緣,不要思量或善或惡,當(dāng)這時候,看看你的本來面目是什么?」惠明用了這個方法后,當(dāng)下就開悟了。

  我們也可以用這種方法練習(xí),當(dāng)境界在面前出現(xiàn)時,心中不要產(chǎn)生喜歡不喜歡、好或者不好、愛或是不愛等的反應(yīng),當(dāng)作跟你毫不相干看待。事實(shí)上,未悟的人,當(dāng)你的念頭認(rèn)為已是如此這般地不去管它時,你已經(jīng)在管它了。不過,若經(jīng)常用這樣的方法練習(xí),即使未必能夠開悟,你的煩惱總會減少很多的。

  如何能明心?

  《懺悔品》中告訴我們有兩種方法,能夠達(dá)到明心的目的:

  1.修五分法身:

  修戒:自心中,無非、無惡、無嫉妒、無貪瞋、無劫害。

  修定:覩諸善惡境相,自心不亂。

  修慧:常以智慧觀照自性,不造諸惡,修眾善法,自心無礙,心不執(zhí)著。

  修解脫:自心無所攀緣,不思善不思惡。

  修解脫知見:自心亦不沉空守寂,并須廣學(xué)多聞,識自本心,達(dá)諸佛理,和光接物,無我無人,直至菩提,真性不易。

  2.修無相懺悔:

  從前念、今念、后念,念念不被愚迷染,從前所有愚迷等罪,悉皆懺悔。

  從前念、今念、后念,念念不被驕誑染,從前所有驕誑等罪,悉皆懺悔。

  從前念、今念、后念,念念不被嫉妒染,從前所有嫉妒等罪,悉皆懺悔。

  如果修了五分法身的法門,還是不能明心,便是因?yàn)樽镎咸?所以要修無相懺悔法門。《六祖壇經(jīng)》告訴我們,要不斷地使自己的心,對于善惡的境界,盡量不以自我的觀點(diǎn)或自私自利的立場,產(chǎn)生反應(yīng)。當(dāng)你生起愚迷心、憍誑心、嫉妒心時,要不斷地懺悔,愿這種種的念頭不再生起,不再用自我中心、自私自利的心,去判斷它、執(zhí)著它。

  如何能見性?

  《坐禪品》云:「不見人之是非善惡過患,即是自性不動!

  又云:「對于一切善惡境界,心念不起名為坐,內(nèi)見自性不動名為禪。」

  又云:「外離相即禪,內(nèi)不亂即定。」「于念念中,自見本性清凈。自修自行,自成佛道。」

  《般若品》云:「各自觀心,自見本性。若自不悟,須覓大善知識,解最上乘法者,直示正路。」「令得見性!埂溉糇R自性,一悟即至佛地!

  又云:「智慧觀照,內(nèi)外明徹,識自本心,若識本心,即本解脫。」

  又云:「唯傳見性法,出世破邪宗!埂钙刑岜咀孕,起心即是妄!

  以上都是教我們?nèi)绾文芤娦缘霓k法。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