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人食鹽喻
昔有愚人〔1〕,至于他家,主人與食,嫌淡無味。主人聞已,更為益鹽。既得鹽美〔2〕,便自念言:“所以美者,緣有鹽故。少有尚爾,況復多也?”愚人無智,便空食鹽。食已口爽〔3〕,返為其患〔4〕。
譬彼外道〔5〕,聞節(jié)飲食可以得道,即便斷食〔6〕,或經(jīng)七日,或十五日,徒自困餓,無益于道。如彼愚人,以鹽美故,而空食之〔7〕,致令口爽,此亦復爾。
【校注】
〔1〕“昔”,《徑山藏》本作“若”。
〔2〕“既得鹽”,《徑山藏》本無。
〔3〕口爽:指口舌受刺激而失味。北涼曇無讖譯《大般涅槃經(jīng)》卷一○《如來性品》:“如人口爽,不知甜、苦、辛、醋、咸、淡六味差別。”
〔4〕“返”,《資福藏》、《磧砂藏》、《普寧藏》、《洪武南藏》、《永樂南藏》、《永樂北藏》、《徑山藏》、《清藏》本作“反”。
〔5〕外道:梵tīrthaka,指佛教以外之道法。隋那連提耶舍譯《大莊嚴法門經(jīng)》卷下:“于他邪說,隨順忍受,是名外道。”明一如《大明三藏法數(shù)》卷一三:“謂其所執(zhí)神我之見,多在理外,名為外道。”龍樹造、后秦筏提摩多譯《釋摩訶衍論》卷九:“言外道者,九十六種諸大外道,九萬三千眷屬外道。”
〔6〕斷食:梵anāśana,指一種不吃飯的苦行方法。僧伽斯那撰、三國吳支謙譯《菩薩本緣經(jīng)》卷下《龍品》:“開菩提道,自受八戒,清凈持齋,經(jīng)歷多日。斷食身羸,甚大饑渴,疲極眠睡。”
〔7〕“而”下,《徑山藏》本有“美故而”。
【譯文】
從前有一個十分愚笨的人,到別人家去作客,那家的主人招待他吃飯,他覺得菜的味道有些淡了。主人知道后,就為他又加了一點鹽。加了鹽之后,這個愚人覺得菜的味道變得十分美味可口,于是就自己想道:“這個菜之所以變得這么好吃,是因為加了鹽的緣故。少加了那么一點鹽,菜就變得這么好吃,更何況鹽多呢?”愚人是沒有智慧的,他于是就空口食鹽?湛诔粤他}以后,口干舌燥,反而感到十分痛苦。
這就好比非佛的外道,聽說節(jié)制飲食可以得道,于是就不吃飯了。要么節(jié)食七天,要么節(jié)食十五天,白白地在那里忍受饑餓的痛苦,這種做法對于修道是沒有好處的。如同譬喻中的愚人,以為鹽本身是美味可口的,就空口食鹽,弄得滿嘴苦澀一樣。
【附錄】
龍樹造、后秦鳩摩羅什譯《大智度論》卷一八《釋初品》中《般若相義》:“譬如田舍人,初不識鹽,見貴人以鹽著種種肉菜中而食,問言:‘何以故爾?’語言:‘此鹽能令諸物味美故。’此人便念:‘此鹽能令諸物美,自味必多。’便空抄鹽,滿口食之,咸苦傷口。而問言:‘汝何以言鹽能作美?’貴人言:‘癡人。此當籌量多少,和之令美,云何純食鹽?’”
- 上一篇:自害傷彼,害人者終將害己
- 下一篇:最后一頁
- 因果報應
- 嫖娼有報應嗎?真實的嫖娼報應
- 佛典故事
- 禪宗公案
- 邪淫現(xiàn)世報:二男女車上縱欲釀車禍被燒死
- 我懺悔,我的報應來了-淫人妻者,妻淫人
- 學佛與富貴
- 與賣淫女風流一次 70歲花心老漢染惡疾
- 被燒死的蛇
- 佛學故事
- 百喻經(jīng)故事全集譯注
- 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簡介
- 邪淫的隱形果報 誰都逃不掉
- 念地藏經(jīng)招鬼?不敢念地藏經(jīng)的請進來
- 民間故事
- 大難不死 意外獲得足以致富的特異功能
- 一行禪師:《故道白云》
- 鳥為食亡,人為色死
- 孝的故事
- 金剛經(jīng)故事
- 一盆洗腳水的警示
- 損友導淫 精盡喪命
- 佛教因果報應的真實案例
- 淫色最容易觸犯,不斷淫欲心難清靜
- 人和動物的感人故事
- 善護口業(yè),免遭大難
- 智慧故事
- 心經(jīng)故事
- 戒邪淫故事
- 這兩個因果故事,讓你了解什么是業(yè)障
- 兩性關系
- 地藏經(jīng)故事
- 十大弟子傳
- 為老公念心經(jīng),菩薩真的加持為其開智慧了
- 學會心平氣和
- 夫妻姻緣天注定,能改變嗎?
- 吃虧是在給自己積福
- 梅蘭芳父親傾囊布施 終獲善報
- 當代最受歡迎的佛學大師及其代表作
- 智商不高 卻很幸福
- 自害傷彼,害人者終將害己
- 佛陀十大弟子之說法第一的富樓那
- 癡人救駝,駝甕俱失
- 故屋有鬼
- 智慧第一的舍利弗的故事
- 釋迦牟尼是真實存在的嗎?釋迦牟尼的一生
- 釋迦牟尼的一生
- 萬年寺無梁殿的由來
- 峨眉山隱士蒲公遇普賢菩薩的故事
- 印宗法師成就六祖惠能大師的因緣
- 武則天信佛教嗎?武則天崇佛
- 梁武帝“舍身人寺”
- 普陀山是觀音菩薩的道場嗎?觀音道場普陀山
- 灑水觀音代表什么?灑水觀音的寓意與故事
- 佛陀十大弟子之智慧第一的舍利弗
- 舍利弗證得天眼通,是因布施而得來的?
- 一動不如一靜
- 認真活在當下
- 你要懂得,體驗自我內(nèi)心的世界
- 人活得就是個心態(tài)
- 茶要用沸水沏才會清香
- 有時候壓力會成為負擔
- 誰都有所不能
- 珍惜自己所擁有,就是最大的財富
- 任何時候都不要失衡
- 生活中的很多東西是不能用金錢來衡量的
- 不要為了轉瞬即逝的快樂作繭自縛
- 多審視自己的言行
- 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
- 真正困擾你的,是自己本身的執(zhí)念
- 不要讓別人的行為影響到你的情緒
- 喜歡搬弄口舌的人,會讓別人感到討厭
- 為什么我們不能很快地認識自己?
- 只有人心,才具有千尺的深度
- 修心,是治愈一切煩惱的良藥
- 所謂修行,實際上就是做好無數(shù)的小事情
- 真心本性是最珍貴的財寶
- 人生隨時可能落入生死井中
- 西天二十八祖之九祖伏馱密多的故事與傳法偈
- 心有多大幸福就有多深
- 因果報應
- 佛典故事
- 禪宗公案
- 佛學故事
- 百喻經(jīng)故事全集譯注
- 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簡介
- 民間故事
- 一行禪師:《故道白云》
- 孝的故事
- 金剛經(jīng)故事
- 人和動物的感人故事
- 智慧故事
- 心經(jīng)故事
- 戒邪淫故事
- 地藏經(jīng)故事
- 十大弟子傳
- 楞嚴經(jīng)故事
- 觀世音菩薩傳
- 480位禪宗大德悟道因緣
- 感恩的小故事
- 玉琳國師
- 禪理故事
- 《欲;乜瘛钒自捊
- 動物寓言故事
- 因果日記
- 百業(yè)經(jīng)故事集
- 改變命運的方法
- 禪宗開悟
- 放下就是快樂
- 禪宗小故事
- 南傳法句經(jīng)故事集
- 孝親尊師故事
- 佛典寓言
- 殺生故事
- 摩登伽女與阿難的故事
- 名人勵志故事
- 紀曉嵐寫的因果故事
- 邪淫惡報感應錄
- 世間百態(tài)
- 星云大師故事
- [證嚴法師]善是什么?
- [花茶]春季有針對性地喝花茶,能改善體質和膚質!
- [禪宗文化]百丈懷海為何“一日不作,一日不食”?
- [哲理故事]清心寡欲,淡泊名利
- [佛經(jīng)故事]愚人食鹽喻
- [佛與人生]無殼蝸牛
- [佛學常識]大勢至菩薩的形象如何
- [一誠法師]為什么嗔心“第一難治”,如何治嗔恨心?
- [黑茶]四川邊茶分為幾種?
- [禪宗文化]慧能《佛法在世間》的禪意
- [哲理故事]放下過去,才能重新開始
- [佛經(jīng)故事]自害傷彼,害人者終將害己
- [華嚴經(jīng)]譬如星宿在虛空,風力所持無損動,亦如蓮花……
- [佛與人生]不要小看了生活細節(jié)
- [佛學常識]羅漢褂的形狀是什么樣子的?
- [本源法師]善的標準是什么?
- [烏龍茶]什么是四大名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