涅槃經(jīng)

大般涅槃經(jīng)(梵Mahāparinirvāna-sūtra)漢語拼音Daboniepanjing 佛教經(jīng)典。亦稱《大本涅槃經(jīng)》或《大涅槃經(jīng)》,簡(jiǎn)稱《涅槃經(jīng)》。北涼曇無讖譯。40卷。

大般涅槃經(jīng)中的涅槃思想

 。ㄒ唬┙饷

  1. “真解脫者,名曰遠(yuǎn)離一切系縛,若真解脫,離諸繁縛,則無有生,亦無和合,譬如父母和合生子,真解脫者則不如是,是故解脫,名曰不生。”(四相品第七,卷五‧七頁起均論此解脫義。下引經(jīng)文,因系同品,不再煩注。)

  2. “又解脫者無有等侶,有等侶者,如諸國,有鄰國等,真解脫者則不如是﹔無等侶者,謂轉(zhuǎn)輪圣王,無能與等,解脫亦爾,無有等侶,即真解脫,真解脫者即是如來轉(zhuǎn)法輪王”。

  3. “又解脫者名無憂愁,有憂愁者,譬如國王,畏難強(qiáng)鄰而生憂愁,夫解脫者,則無畏事,譬如壞怨,則無憂慮。解脫亦爾,是無憂畏,無憂畏者,即是如來。”

  4. “又解脫者,名為希有,譬如水中生于蓮華,非為稀有,火中生者,乃為稀有,有人見之,便生歡喜,真解脫者,亦復(fù)如是。”

  5. “又解脫者,名為廣大,譬如大海,無與等者,解脫亦爾,無能與等。”

  6. “又解脫者,名曰最上,譬如虛空,最高無比,解脫亦爾,最高無比”。

  7. “又解脫者,名曰甚深,何以故,聲聞緣覺,所不能入,不能入者,即真解脫,真解脫者,即是如來,又什深者,諸佛菩薩之所恭敬,譬如孝子,供養(yǎng)父母,功德甚深、功德甚深,譬真解脫。”

  8. “又解脫名曰清凈……。”

  9. “又解脫者,即是平等,譬如野田,毒蛇鼠狼,俱有殺心,解脫不爾,無有殺心。……又平等者,譬如父母,等心于子,解脫亦爾,其心平等,心平等者,即真解脫。”

  10. “又解脫者離我我。”

  如是解脫,即是如來。”

  11. “又解脫者,是無所畏,如師子王于百獸不生怖畏,解脫亦爾,于諸廣眾,不生怖畏。”

  12. “又解脫者名曰水大,譬如水大,于諸大勝,能潤一切草木種子,解脫亦爾,能潤一切有生之類。”

  13. “又解脫者,名不空空,空空者,名無所有,無所有者,即是外道尼犍子等所計(jì)解脫,而是尼犍子實(shí)無解脫,故名空空,真解脫者,則不如是,故不空空。”

  14. “又解脫者,名空不空……不可說空及以不空,若言空者,則不得有常樂我凈,若言不空,誰受是常樂我凈者。以是義故,不可說空,及以不空。空者,謂二十五有,… …不空者,謂真實(shí)善色常樂我凈,不動(dòng)不變。”

  以上略舉十四條以窺解脫之大意,其含義深廣,實(shí)非小乘佛教所謂之解脫,所可比擬。四相品中自卷五起,談解脫義者,總共舉有八十五條,其中有一二義雷同者,尚未計(jì)入。從此一廣泛的論說解脫之德,我們也即可窺知常樂我凈一義的深淺了。

  八十五條解脫義中,其最后一目名為斷諸有貪,斷一切相,一切系縛,一切煩惱,一切生死,一切因緣,一切果報(bào),而曰﹕ “如是解脫,即是如來,如來即是涅槃。”復(fù)又謂﹕ “如來者即是涅槃,涅槃?wù)呒词菬o盡,無盡者即是佛性,佛性者即是決定,決定者即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此看來,本經(jīng)所釋涅槃一義,即是如來及其所具一切德目之總稱也。要約之則是伊字三點(diǎn),或常樂我凈﹔泛言之,便成無量功德,八萬細(xì)行。

  (二)佛身

  佛身,在本經(jīng)中亦稱如來之身,或如來,或如來藏,或佛性,換言之,即指佛之法身而​​言,非指佛之生身而言,此標(biāo)佛身,為順通稱,特明定義。解此佛身者,可以如來性品代表,他品亦征證之,略詮引如次﹕

  1. “迦葉白佛言,世尊,二十五有,有我不耶,佛言,善男子,我者即是如來藏義,一切眾生,悉有佛性,即是我義。”

 。ň戆‧一)

  此解如來藏即我,常樂我凈之我,亦即如來藏義,或佛性也。

  2. “如來今日普示眾生,諸覺寶藏,所謂佛性。……善方便者即是如來,貧女人者,即是一切無量眾生,真寶藏者,即是佛性也。”(同品舉貧女人喻。)此所釋者,為如來藏義。

  3. “若言如來秘藏空寂,凡夫聞之,生斷滅見,有智之人,應(yīng)當(dāng)分別,如來是常,無有變易。”此以常義明如來性,常樂我凈之常,即指此如來秘藏,而非斷滅之空寂。(空寂本是常,凡夫不明,而生斷滅見。)

  4. “善男子,如是菩薩,住階十地,尚不明了,知見佛性,何況聲聞緣覺之人,能得見耶,譬如遠(yuǎn)觀虛空鵝鷹,為是虛空,為是鵝鷹,諦觀不已,仿佛見之,十住菩薩,于如來性,知見少分,亦復(fù)如是。”此釋佛性深遠(yuǎn),非易可知可了。

  5. “如來之身,金剛無壞,非煩惱身,無常之身。故名大樂,以大樂故,名大涅槃。”常樂我凈之樂義,即此金剛不壞身之大樂義。

  6. “今日如來所說真我,名曰佛性”。

  7. “如來實(shí)性,譬如彼月,即是法身,是無生身,方便之身,隨順于世,示現(xiàn)無量本業(yè)因緣,在在處處,示現(xiàn)有生,猶如彼月,以是義故,如來常住,無有變異。”(月喻品。卷九‧三)

  8. “如來如是,其性純善,清凈無垢,是最可稱為樂見也。”(同上‧五)常樂我凈之凈義,即此“其性純善,清凈無垢”之凈也。

  9. “佛性無生無滅,無去無來,非過去,非未來,非現(xiàn)在,非因所作,非無因作,非作,非作者,非相非無相,非有名非無名,非名非色,非長非短,非陰界入之?dāng)z特,是故名常。”(圣行品,卷十三‧一)

  10. “佛性即是如來,

  p. 20

  如來即是法,法即是常。”(卷十九‧二)

  以上二節(jié)均解佛性為常義。

  11. “如來身界不可壞故,所以者何,以無身聚,唯有法性,法性之性,理不可壞。”(四依品‧卷六‧二五)此明如來身亦即法性。

  由是諸義,可知所謂如來者(或佛身),即是一常住不變之法性也。就法性所顯之相,便是常樂我凈之大涅槃。

  關(guān)于常樂我凈義,自上所述,當(dāng)已全明,但上所言,均在涅槃之體上,作綜貫義或即體義講,未界清四義之概念于起用方面,茲再征引師子吼品一節(jié)以作解釋,俾在“用”上知其各概念之界別﹕ “不作不受,故名為常,不生不滅,故名為樂,無煩惱垢,故名為凈,無有十相,故名為空,是故如來常樂我凈,空無諸相。”此從空義而顯之常樂我凈之作用。(詳見卷二十八‧十四。)

  又如, “我乃宣說,滅內(nèi)外入所生六識(shí),名之為常,以是常故,名之為我,有常我故,名之為樂,常我樂故,名之為凈。”此則匯四歸一,亦即從顯用而歸到一體。由此兩節(jié)解說,我人對(duì)常樂我凈之義,亦足可了然于胸。能了然于此,則本經(jīng)所完成之涅槃思想,當(dāng)知其如何深遠(yuǎn),此一深遠(yuǎn)義,又非積極或消極名詞可以作為說明。

四、本經(jīng)涅槃?dòng)谜Z之差異及其否定之表現(xiàn)

  本經(jīng)涅槃之用語,有時(shí)亦不一,因其不一,而致意義亦有差異,其差異處,甚至幾有認(rèn)其為矛盾。就差異之類別看,可歸納之為兩義,一是泛論之意義,這是通于一般的,可以謂之共同概念﹔一是大乘佛教獨(dú)發(fā)的意義,這是特殊的,可以謂之特定概念。特定概念中又包括判別意義,即將涅槃概念分成若干層次,予以判別。這如本經(jīng)所出現(xiàn)的﹕人天涅槃,中般涅槃、上流涅槃,或小涅槃、中涅盤、高涅槃等等,均是界定其一特別層次。至共同概念,則是“涅槃”一詞,因其是共同的,有時(shí)候?yàn)轱@大乘的涅槃意義,便將此一詞別開,謂其與大涅槃義大有差別,有時(shí)候又將此一詞運(yùn)用詮顯如來之境界,則又與大涅槃同一義(如第三節(jié)中所舉七條涅槃義。)且有時(shí)候,又謂如來身和涅槃非一,有時(shí)候又無異,此種種紛岐,如不理清,誠無法了解。自然,為何會(huì)有此種紛岐,本經(jīng)亦未曾特別聲明,

  若說稍有暗示,那就只有迦葉品里一句云﹕ “于無智者,作不定說。”不過此不定的意義,當(dāng)不能泛到上述兩種之界定的。只能解釋本經(jīng)有時(shí)言佛有涅槃,有時(shí)言佛無涅槃之義上去,F(xiàn)且撇開評(píng)論,先述本經(jīng)一般的涅槃概念。

  所謂一般的涅槃概念,即是外道,小乘、如來等都稱其安住之境界為涅槃。故涅槃一詞,就成為了共同的理念。特定的,大致分類亦可以此三者別之,即外道的、小乘的,大乘的、至于本經(jīng)獨(dú)特詮定的涅槃意義,則已如第三節(jié)所述,此不再贅。

  再看泛論一般的涅槃意義和大涅槃之別。

  德王品第二十二之三云﹕ “有涅槃,有大涅槃,云何涅槃,善男子,(1)如人饑餓得少飲食,名為安樂,亦名涅槃。(2)如病等差,則得安樂,如是安樂,亦名涅槃。(3)如人怖畏,得歸依處,則得安樂,如是安樂,亦名涅槃。(4)如貧窮人獲七寶物,則得安樂,如是安樂,亦名涅槃。(5)如人觀骨,不起貪欲,則得安樂,如是安樂,亦名涅槃。如是涅槃,不得名為大涅槃也。”這是將涅槃和大涅槃作第一層區(qū)別。此區(qū)別如何暫不用問,祗就這一節(jié)經(jīng)文看,即可證明涅槃原僅是一安樂的意味,凡合乎安樂的境狀者,就可叫做涅槃。此義是很廣泛的,也即是通于各家(印度一般學(xué)派)的,基于這一意義,勿怪乎順世外道追求五欲之樂,也稱為現(xiàn)法涅槃了[11]。

  其次,二乘人所欣求之涅槃?wù)擤s

 。1) “若凡夫人及以聲聞,或因世俗,或因圣道,斷欲界結(jié),則得安樂,如是安樂,亦名涅槃。”(2) “能斷初禪及至能斷非想非非想處結(jié),則得安樂,如是安樂,亦名涅槃,不得名為大涅槃也。”此為第二層涅槃之區(qū)別。就其斷欲界結(jié),乃至能斷非想非非想處結(jié),亦謂是安樂境,而叫做涅槃,則此涅槃之意義,自可解為只是一種心靈愉樂的狀態(tài),或某種高層的身心寧靜境界而已。其狀態(tài)的內(nèi)在,或有深淺高低之差別,但形容其寧靜愉樂的境界,而以此一名詞則無異。

  此乃是自古奧義書追求之彼岸起至學(xué)派興起時(shí)代止,幾乎同一想法,同一意義。僅此種意義,自不能合乎佛陀涅槃的要求,因此本經(jīng)要辨別其非大涅槃了。即使是二乘人之涅槃,本經(jīng)亦認(rèn)為﹕ “還生煩惱,有習(xí)氣故,”“云何名為煩惱習(xí)氣,聲聞緣覺有煩惱習(xí)氣,所謂我身,我衣,我去,我來,我說,我聽諸佛如來入于涅槃,涅槃之性,無我無樂,唯有常凈,是則名為煩惱習(xí)氣。佛法眾僧有差別相,如來畢竟入于涅槃,聲聞緣覺諸佛如來所得涅槃,等無差別,以是義故,二乘所得,非大涅槃,何以故,無常樂我凈故。常樂我凈乃得名為大涅槃也。”(德王品‧卷二十一‧十四)這是一個(gè)很明顯的劃別,但其劃別乃是以本經(jīng)之大乘立場(chǎng),以常樂我凈義來作準(zhǔn)繩的。蓋以常樂我凈四義來衡量以往之涅槃思想,那自是難稱究竟。

  以上略論本經(jīng)所界定之涅槃的差別概念,以概念原為(印度、佛教)已有的現(xiàn)象,非本經(jīng)自身用語之差異處,茲再分?jǐn)?shù)則將差異及否定義詳言于后。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