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恒法師答:為何而生?

  體恒法師答:從佛法角度來說,人由無量劫來的貪、嗔、癡三毒所障,失卻真心,沒于智慧,因此六道輪回,流浪生死之中。具體內容可參考佛學典籍中的“十二因緣”(注2)解釋。

  (注2)十二因緣:十二種因緣生起之意。又作二六之緣、十二支緣起、十二因緣起、十二緣起、十二緣生、十二緣門、十二因生。即構成有情生存之十二條件(即十二有支)。

  (一)《阿含經》所說根本佛教之基本教義,即:無明、行、識、名色、六處、觸、受、愛、取、有、生、老死。

  據(jù)《長阿含》卷十大緣方便經載,緣癡有行,緣行有識,緣識有名色,緣名色有六入,緣六入有觸,緣觸有受,緣受有愛,緣愛有取,緣取有有,緣有有生,緣生有老、死、憂、悲、苦惱大患所集,是為此大苦陰緣。

  即此十二支中,各前者為后者生起之因,前者若滅,后者亦滅,故經中以(大一?六七上)“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之語,說明其相依相待之關系。即一切事物皆具有相依性,皆由因、緣所成立,故說無常、苦、無我

  又雜阿含經卷十二謂,緣起法乃永恒不變之真理,佛觀察此真理而開悟,并為眾生開示此法。又若自有情生存之價值與意義方面觀察十二緣起之意義,則指人類生存之苦惱如何成立(流轉門),又如何滅除苦惱而至證悟(還滅門)。

  即有情之生存(有)乃由識(精神之主體)之活動開始,識之活動成為生活經驗(行),復由活動之蓄積形成識之內容。然識之活動乃識透過感覺器官(眼、耳、鼻、舌、身、意六處)接觸認識之對象(即一切心、物(名色)),此系主觀上感受之事。

  凡夫之識以無明(對佛教真理無自覺)為內相,以渴愛(求無厭之我欲)為外相,渴愛即識之根本相,且發(fā)展而取一切為我,成為我執(zhí)(取),故由此染污識之活動所薰習之識,必應經驗生、老、死等所代表之人間苦、無?。反之,圣者因滅無明及渴愛,故人間苦亦滅。

  (二)對十二緣起,俱舍論卷九舉出如下四種解釋:(1)剎那緣起,即一剎那間心中具足十二支,例如因貪心而起殺生之瞬間,在彼時剎那間心中充滿愚癡、無明,故有行殺之意愿產生。(2)連縛緣起,即此十二支連續(xù)不斷,形成前因后果之關系。

  (3)分位緣起,例如三世兩重因果之解釋,即十二支分乃表示有情生死流轉之過程及其狀態(tài)。(4)遠續(xù)緣起,指十二支之連續(xù)緣起可遠隔多世。“有部”采用分位說(三世兩重因果),即無明與行是于過去世起煩惱造業(yè)時有情之分位,指身心(五蘊)而言。

  依此過去世之二因,心識始托生母胎之剎那,其有情之分位為識;托生之第二剎那以后,六根未備之分位為名色;胎內六根具足之分位為六處;出胎后但有接觸感覺以至二、三歲為止,其分位為觸;四、五歲至十四、五歲間感受性極勝,分位為受;以上從識至受,稱為現(xiàn)在世之五果。

  其后,愛欲強烈之十六、十七歲以后為愛;貪著心勝之三十歲以后為取;如此造業(yè)之分位為有;以上三者,稱為現(xiàn)在世之三因。由此因感生未來世之分位為生;此后至死為老死,以上二者屬未來世之二果。類此,分為過現(xiàn)未三世,再立二重之因果,此謂三世兩重因果,因中含攝惑、業(yè),果即是苦,故十二緣起攝于惑業(yè)苦之三道,而因果不斷,無始無終。

  觀十二緣起,與四諦觀同為佛教重要之觀法,據(jù)傳釋尊因觀此而開悟證果。據(jù)阿毗達磨雜集論卷四,依無明而行等順次觀迷之生起者,稱為雜染順觀;于老死等支各立苦集滅道四諦,從老死逆次觀迷之生起者,稱為雜染逆觀。

  由無明滅則行滅等順次觀悟之現(xiàn)成者,稱為清凈順觀;由老死滅而生滅等逆次觀悟之現(xiàn)成者,稱為清凈逆觀。

  參考《中阿含經》卷十之《涅槃經》、卷二十四《大因經》,《增一阿含經》卷三十“六重品”、卷四十六放牛品,《法華玄義》卷二法界次第初門卷中。

  (《佛光大辭典》p337)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