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華人佛教 > 禪宗 > 禪宗文化 >

三首僧家送別詩!

送童子下山

  空門寂寂汝思家,

  禮別云房下九華。

  愛向竹欄騎竹馬,

  懶于金地聚金沙。

  添瓶澗底休撈月,

  烹茗甌中罷弄花。

  好去不須頻下淚,

  老僧相伴有煙霞。

  ――唐新羅僧金喬覺

  金喬覺(公元696年-公元794年)法師,新羅僧,又名釋地藏,俗稱金地藏。金身坐化于九華山,為古新羅國(今朝鮮半島東南部)國王金氏近族。公元719年,古新羅國王子金喬覺渡海來唐,卓錫九華,發(fā)下“眾生度盡,方證菩提,地獄未空,誓不成佛”的宏愿,苦心修行75載,99歲圓寂,肉身不腐。由于信仰虔誠、修行刻苦,金喬覺被古今佛教信眾視為地藏菩薩的化身之一,在中韓兩國有極為廣泛的影響,并成為中韓兩國佛教和人民友誼的象征。

  這首詩寫的是金喬覺法師在九華山修行時,他身邊的小侍者因耐不住山居生活的寂寞,要下山回家。在小侍者下山之際,金喬覺法師便寫下了這首詩送給他,叮囑弟子俗世中的五欲煩惱,恰如用瓶子深入澗底去撈月,雖然瓶中所映現(xiàn)的月亮光潔可愛,但那畢竟是虛妄不實(shí)的,快樂卻會轉(zhuǎn)瞬即逝,將來還是會有許多的煩惱愁苦等在前面。字里行間充滿了法師對弟子深沉的關(guān)愛之情。

送僧詩

  蜀魄關(guān)關(guān)花雨深,

  送師沖雨到江潯。

  不能更折江頭柳,

  自有青青松柏心。

  ――唐五代僧貫休

  詩人所送之僧究竟是何人至今已無從查考,但中國古人常常有折柳送別的傳統(tǒng)。此刻的詩人在送別友人時,看到河岸的垂柳,想到了從前折柳相送以表別情的傳統(tǒng),但又馬上想到相對于面前這位有著松柏之心的友人而言,折柳送別已屬多余。因?yàn)樗麄冃男南嗤,師情道誼也必定如這松柏一樣歷久彌新。

送僧之金陵

  勝游生末跡,杳自狎時群。

  卷衲消寒木,楊帆寄斷云。

  曙瓶花外汲,午磬浪邊聞。

  別后石城月,依依遠(yuǎn)共分。

  ――宋代雪竇重顯禪師

  雪竇重顯禪師是宋代云門宗中興之祖。這首詩意境清新,描寫了雪竇重顯禪師送別友人時的祝愿。首聯(lián)寫的是對方這位僧友,一生不曾遠(yuǎn)游,平日也少與人往來;頷聯(lián)寫這位僧友來訪不久,便在冬去春來樹枝發(fā)芽之際,與詩人作別揚(yáng)帆而去。而在這位友人臨行之前,雪竇禪師在晨曦初露花外幽泉之中,汲一瓶凈水以供道友途中之用。深情想象著道友隨身攜帶著佛珠引磬在遠(yuǎn)行途中,其鐘磬和著唱頌之聲從浪濤之中傳來。也點(diǎn)出石城的月亮,能同時映照兩地,使兩人在千里之外共享明月的清光與美好。詩文充分表達(dá)了祖師對友誼的珍視和坦蕩情懷。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