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回 諸侯同心圍齊國 晉臣合計逐欒盈
話說尹公佗不信庾公之言,復(fù)身來追衛(wèi)侯,馳二十余里,方才趕著。公孫丁問其來意,尹公佗曰:“吾師庾公,與汝有師弟之恩;我乃庾公弟子,未嘗受業(yè)于子,如路人耳,豈可徇私情于路人,而廢公義于君父乎?”公孫丁曰:“汝曾學(xué)藝于庾公,可想庾公之藝從何而來?為人豈可忘本!快快回轉(zhuǎn),免傷和氣。"尹公佗不聽,將弓拽滿,望公孫丁便射。
公孫丁不慌不忙,將轡授與獻公,候箭到時,用手一綽,輕輕接住,就將來箭搭上弓弦,回射尹公佗,尹公佗急躲避時,撲的一聲,箭已貫其左臂,尹公佗負痛,棄弓而走,公孫丁再復(fù)一箭,結(jié)果了尹公佗性命。嚇得隨行軍士,棄車逃竄,獻公曰:“若非吾子神箭,寡人一命休矣!”公孫丁仍復(fù)執(zhí)轡奔馳。
又十余里,只見后面車聲震動,飛也似趕來,獻公曰:“再有追兵,何以自脫?”正在慌急之際,后車看看相近。視之,乃同母之弟、公子魚專冒死趕來從駕,獻公方才放心。
遂做一路奔至齊國,齊靈公館之于萊城。宋儒有詩謂獻公不敬大臣,自取奔亡,詩曰:
尊如天地赫如神,何事人臣敢逐君?
自是君綱先缺陷,上梁不正下梁蹲!
孫林父既逐獻公,遂與寧殖合謀迎公子剽為君,是為殤公。
使人告難于晉,晉悼公問于中行偃曰:“衛(wèi)人出一君復(fù)立一君,非正也,當(dāng)何以處之!”偃對曰:“衛(wèi)衎無道,諸侯莫不聞,今臣民自愿立剽,我勿與知可也。"悼公從之。
齊靈公聞晉侯不討孫、寧逐君之罪,乃嘆曰:“晉侯之志惰矣!我不乘此時圖伯,更待何時?”乃帥師伐魯北鄙,圍郕,大掠而還,時周靈王之十四年也。
原來齊靈公初娶魯女顏姬為夫人,無子;其媵鬷姬生子曰光,靈公先立為太子。又有嬖妾戎子亦無子,其娣仲子生子曰牙,戎子抱牙以為己子。他姬生公子杵臼,無寵。戎子恃愛,要得立牙為太子。靈公許之,仲子諫曰:“光之立也,久矣!又數(shù)會諸侯,今無故而廢之,國人不服,后必有悔!"靈公曰:”廢立在我,誰敢不服!"遂使太子光率兵守即墨。光去后,即傳旨廢之,更立牙為太子,使上卿高厚為太傅。
寺人夙沙衛(wèi)強而有智,以為少傅。魯襄公聞齊太子光之廢,遣使來請其罪,靈公不能答,反慮魯國將來助光爭國,所以與魯為仇,首先加兵,欲以兵威脅魯,然后殺光。此乃靈公無道之極也。魯使人告急于晉,因悼公抱病,不能救魯。
是冬,晉悼公薨,群臣奉世子彪即位,是為平公。魯又使叔孫豹吊賀,且告齊患。荀偃曰:“俟來春當(dāng)會諸侯,若齊不赴會,討之未晚。"
周靈王十五年,晉平公元年,大合諸侯于溴梁。齊靈公不至,使大夫高厚代。荀偃大怒,欲執(zhí)高厚,高厚逃歸。復(fù)興師伐魯北鄙,圍防,殺守臣臧堅。叔孫豹再至?xí)x國求救,平公乃命大將中行偃合諸侯之兵,大舉伐齊。
中行偃點軍方回,是夜得一夢,夢見黃衣使者執(zhí)一卷文書,來拘偃對證。偃隨之行,至一大殿宇,上有王者冕旒端坐,使者命偃跪于丹墀之下,覷同跪者乃是晉厲公、欒書、程滑、胥童、長魚矯、三郤一班人眾,偃心下暗暗驚異。聞胥童等與三郤爭辯良久,不甚分明,須臾獄卒引去,止留厲公、欒書、中行偃、程滑四人。厲公訴被弒始末,欒書辯曰:“下手者,程滑也。"程滑曰:”主謀皆出書、偃,滑不過奉命而已,安得獨歸罪于我!"殿上王者降旨曰:“此時欒書執(zhí)政,宜坐首惡,五年之內(nèi),子孫絕滅。"厲公忿然曰:”此事亦由逆偃助力,安得無罪!"即起身抽戈擊偃之首,夢中覺首墜于前。偃以手捧其首,跪而戴之。走出殿門,遇梗陽巫者靈皋。皋謂曰:“子首何歪也!"代為正之,覺痛極而醒,深以為異。
次日入朝,果遇見靈皋于途,乃命之登車,將夜來所夢,細述一遍。靈皋曰:“冤家已至,不死何為?"偃問曰:”今欲有事東方,猶可及乎?"皋對曰:“東方惡氣太重,伐之必克,主雖死,猶可及也。"偃曰:”能克齊,雖死可矣!“乃帥師濟河,會諸侯于魯濟之地。
晉、宋、魯、衛(wèi)、鄭、曹、莒、邾、滕、薛、杞、小邾共十二路車馬,一同往齊國進發(fā)。齊靈公使上卿高厚輔太子牙守國,自帥崔杼、慶封、析歸父、殖綽、郭最、寺人夙沙衛(wèi)等,引著大軍,屯于平陰之城。
城南有防,防有門,使析歸父于防門之外,深掘壕塹,橫廣一里,選精兵把守,以遏敵師。寺人夙沙衛(wèi)進曰:“十二國人心不一,乘其初至,當(dāng)出奇擊之,敗其一軍,則余軍俱喪氣矣。如不欲戰(zhàn),莫如擇險要而守之,區(qū)區(qū)防門之塹,未可恃也。"齊靈公曰:”有此深塹,彼軍安能飛渡耶?"
卻說中行偃聞齊師掘塹而守,笑曰:“齊畏我矣!必不能戰(zhàn),當(dāng)以計破之。"乃傳令使魯、衛(wèi)之兵自須句取路,使邾、莒之兵自城陽取路,俱由瑯琊而入。我等大兵從平陰攻進,約定在臨淄城下相會,四國領(lǐng)計去了。使司馬張君臣,凡山澤險要之處,俱虛張旗幟,布滿山谷,又束草為人,蒙以衣甲,立于空車之上,將斷木縛于車轅,車行木動,揚塵蔽天,力士挽大旆引車,往來于山谷之間,以為疑兵。
荀偃、士匄率宋、鄭之兵居中,趙武、韓起率上軍,同滕、薛之兵在右,魏絳,欒盈率下軍,同曹、杞、小邾之兵在左,分作三路,命車中各載木石,步卒每人攜土一囊,行至防門,三路炮聲相應(yīng),各將車中木石,拋于塹中,加以土囊數(shù)萬,把壕塹頃刻填平,大刀闊斧,殺將進去,齊兵不能當(dāng)?shù)?殺傷大半。析歸父幾為晉兵所獲,僅以身免。
逃入平陰城中,告訴靈公,言:“晉兵三路填塹而進,勢大難敵。"靈公始有懼色,乃登巫山以望敵軍,見到處山澤險要之地,都有旗幟飄揚,車馬馳驟,大驚曰:”諸侯之師,何其眾也。且暫避之。"問諸將:“誰人敢為后殿?"夙沙衛(wèi)曰:”小臣愿引一軍斷后,力保主公無虞。"靈公大喜。忽有二將并出奏曰:“堂堂齊國,豈無一勇力之士?而使寺人殿其師,豈不為諸侯笑乎?臣二人情愿讓夙沙衛(wèi)先行。"二將者,乃殖綽、郭最也,俱有萬夫不當(dāng)之勇"靈公曰:”將軍為殿,寡人無后顧之憂矣!“夙沙衛(wèi)見齊侯不用,羞慚滿面而退,只得隨齊侯先走。
約行二十余里,至石門山,乃是險隘去處,兩邊俱是大石,只中間一條路徑,夙沙衛(wèi)懷恨綽、最二人,欲敗其功,候齊軍過盡,將隨行馬三十余匹,殺之以塞其路,又將大車數(shù)乘,聯(lián)絡(luò)如城,橫截山口。
再說綽、最二將領(lǐng)兵斷后,緩緩而退。將及石門隘口,見死馬縱橫,又有大車攔截,不便馳驅(qū),乃相顧曰:“此必夙沙衛(wèi)銜恨于心,故意為此。"急教軍士搬運死馬,疏通路徑。因前有車阻,逐一匹要退后抬出,撇于空處,不知費了多少工夫。軍士雖多,其奈路隘,有力無用,背后塵頭起處,晉驍將州綽一軍早到。殖綽方欲回車迎敵,州綽一箭飛來,恰射中殖綽的左肩。郭最彎弓來救,殖綽搖手止之。州綽見殖綽如此光景,亦不動手。
殖綽不慌不忙,拔箭而問曰:“來將何人?能射殖綽之肩,也算好漢了!愿通姓名。"對曰:”吾乃晉國名將州綽也。"殖綽曰:“小將非別,齊國名將殖綽的便是。將軍豈不聞人語云:”莫相謔,怕二綽!‘我與將軍以勇力齊名,好漢惜好漢,何忍自相戕賊乎?"州綽曰:“汝言雖當(dāng),但各為其主,不得不然。將軍若肯束身歸順,小將力保將軍不死。"殖綽曰:”得無相欺否?"州綽曰:“將軍如不見信,請為立誓。若不能保全將軍之命,愿與俱死。"殖綽曰:”郭最性命,今亦交付將軍。"言罷,二人雙雙就縛。隨行士卒,盡皆投降。史臣有詩云:
綽最赳赳二虎臣,相逢狹路志難伸。
覆軍擒將因私怨,辱國依然是寺人。
州綽將綽、最二將解至中軍獻功。且稱其驍勇可用,中行偃命暫囚于中軍,候班師定奪。大軍從平陰進發(fā),所過城郭,并不攻掠,徑抵臨淄外郭之下。魯、衛(wèi)、邾、莒兵俱到。
范鞅先攻雍門,雍門多蘆荻,以火焚之。州綽焚申池之竹木,各軍一齊俱火攻,將四郭盡行焚毀,直逼臨淄城下,四面圍住,喊聲震地,矢及城樓,城中百姓慌亂。靈公十分恐懼,暗令左右駕車,欲開東門出走,高厚知之,疾忙上前,抽佩劍斷其轡索,涕泣而諫曰:“諸軍雖銳,然深入豈無后虞?不久將歸矣。主公一去,都城不可守也。愿更留十日,如力竭勢虧,走猶未晚。"靈公乃止。
高厚督率軍民,協(xié)力固守。
卻說各兵圍齊,至第六日,忽有鄭國飛報來到,乃是大夫公孫舍之與公孫夏連名緘封,內(nèi)中有機密至緊之事,鄭簡公發(fā)而視之,略云:
臣舍之、臣夏,奉命與子孔守國,不意子孔有謀叛之心,私自送款于楚,欲招引楚兵伐鄭,己為內(nèi)應(yīng)。今楚兵已次魚陵,旦夕將至,事在危急,幸星夜返旆,以救社稷。
鄭簡公大懼,即持書至?xí)x軍中,送與晉平公看了。平公召中行偃議之。偃對曰:“我兵不攻不戰(zhàn),竟走臨淄,指望乘此銳氣,一鼓而下。今齊守未虧,鄭國又有楚警,若鄭國有失,咎在于晉,不如且歸,為救鄭之計。此番雖不曾破齊,料齊侯已喪膽,不敢復(fù)侵犯魯國矣!”平公是其言,乃解圍而去。鄭簡公辭晉先歸。
諸侯行至祝阿,平公以楚師為憂,與諸侯飲酒,不樂。師曠曰:“臣請以聲卜之。"乃吹律歌《南風(fēng)》,又歌《北風(fēng)》!侗憋L(fēng)》和平可聽,《南風(fēng)》聲不揚,且多肅殺之聲。曠奏曰:”《南風(fēng)》不競,其聲近死,不惟無功,且將自禍。不出三日,當(dāng)有好音至矣!“
師曠字子野,乃晉國第一聰明之士。從幼好音樂,苦其不專,乃嘆曰:“技之不精,由于多心,心之不一,由于多視。"乃以艾葉薰瞎其目,專意音樂,遂能察氣候之盈虛,明陰陽之消長,天時人事,審驗無差,風(fēng)角鳥鳴,吉兇如見。為晉太師掌樂之官,平時為晉侯所深信,故行軍必以相隨。
至是聞其言,乃駐軍以待之,使人前途遠探。未三日,探者同鄭大夫公孫蠆來回報,言:“楚師已去。"晉平公訝問其詳,公孫蠆對曰:”楚自子庚代子囊為令尹,欲報先世之仇,謀伐鄭國。公子嘉陰與楚通,許楚兵到日,詐稱迎敵,以兵出城相會。賴公孫舍之、公孫夏二人預(yù)知子嘉之謀,斂甲守城,嚴譏出入。子嘉不敢出會楚師。子庚涉潁水,不見內(nèi)應(yīng)消息,乃屯兵于魚齒山下。值大雨雪,數(shù)日不止,營中水深尺余,軍人皆擇高阜處躲雨,寒甚,死者過半,士卒怨詈,子庚只得班師而回矣。寡君討子嘉之罪,已行誅戮,恐煩軍師,特遣下臣蠆連夜奔告。"平公大喜曰:“子野真圣于音者矣!"乃將楚伐鄭無功,遍告諸侯,各回本國。史臣有詩贊師曠云:
歌罷《南風(fēng)》又《北風(fēng)》,便知兩國吉和兇。
音當(dāng)精處通天地,師曠從來是瞽宗。
時周靈王十七年,冬十二月事也。比及晉師濟河,已在十八年之春矣。
中行偃行至中途,忽然頭上生一瘍疽,痛不可忍,乃逗遛于著雍之地。延至二月,其瘍潰爛,目睛俱脫而死。墜首之夢,與梗陽巫者之言,至是俱驗矣。
殖綽,郭最乘偃之變,破械而出,逃回齊國去了。范匄同偃之子吳,迎喪以歸,晉侯使吳嗣為大夫,以范匄為中軍元帥,以吳為副將,仍以荀為氏,稱荀虒。
是年夏五月,齊靈公有疾,大夫崔杼與慶封商議,使人用溫車迎故太子光于即墨。慶封帥家甲,夜叩太傅高厚之門,高厚出迎,執(zhí)而殺之。太子光同崔杼入宮,光殺戎子,又殺公子牙。靈公聞變大驚,嘔血數(shù)升,登時氣絕。光即位,是為莊公。
寺人夙沙衛(wèi)率其家屬奔高唐,齊莊公使慶封帥師追之,夙沙衛(wèi)據(jù)高唐以叛。齊莊公親引大軍圍而攻之,月余不下。
高唐人工僂,有勇力,沙衛(wèi)用之以守東門。工僂知沙衛(wèi)不能成事,乃于城上射下羽書,書中約夜半于東北角伺候大軍登城,莊公猶未準(zhǔn)信。殖綽、郭最請曰:“彼既相約,必有內(nèi)應(yīng),小將二人愿往,當(dāng)生擒奄狗,以雪石門山阻隘之恨!鼻f公曰:“汝小心前往,寡人自來接應(yīng)。”
綽、最引軍至東北角,候至夜半,城上忽放長繩下來,約有數(shù)處。綽、最各附繩而上,軍士陸續(xù)登城。工僂引著殖綽竟來拿夙沙衛(wèi),郭最便去砍開城門,放齊兵入城。城中大亂,互相殺傷,約有一個更次方定。
齊莊公入城,工僂同殖綽綁縛夙沙衛(wèi)解到。莊公大罵:“奄狗!寡人何負于汝,汝卻輔少奪長!今公子牙何在?汝既為少傅,何不相輔于地下?”夙沙衛(wèi)垂首無言,莊公命牽出斬之,以其肉為醢,遍賜從行諸臣。即用工僂守高唐,班師而退。
時晉上卿范匄,以前番圍齊,未獲取成,乃請于平公,復(fù)率大軍侵齊。才濟黃河,聞齊靈公兇信,乃曰:“齊新有喪,伐之不仁!奔磿r班師。早有人報知齊國。大夫晏嬰進曰:“晉不伐我喪,施仁于我,我背之不義,不如請成,免兩國干戈之苦!
那晏嬰字平仲,身不滿五尺,乃是齊國第一賢智之士。莊公亦以國家粗定,恐晉師復(fù)至,乃從嬰之言,使人如晉謝罪請盟。
晉平公大合諸侯于澶淵,范匄為相,與齊莊公歃血為盟,結(jié)好而散,自此年余無事。
卻說下軍副將欒盈,乃欒黡之子。黡乃范匄之婿,匄女嫁黡,謂之欒祁。欒氏自欒賓、欒成、欒枝、欒盾、欒書、欒黡、至于欒盈,頂針七代卿相,貴盛無比。晉朝文武半出其門,半屬姻黨。魏氏有魏舒,智氏有智起,中行氏有中行喜,羊舌氏有叔虎,籍氏有籍偃,箕氏有箕遺,皆與欒盈聲勢相倚,結(jié)為死黨。更兼盈自少謙恭下士,散財結(jié)客,故死士多歸之,如州綽、邢蒯、黃淵、箕遺,都是他部下驍將。更有力士督戎,力舉千鈞,手握二戟,刺無不中,是他隨身心腹,寸步不離的;又有家臣辛俞、州賓等,奔走效勞者不計其數(shù)。
欒黡死時,其夫人欒祁才及四旬,不能守寡,因州賓屢次入府稟事,欒祁在屏后窺之,見其少俊,遂密遣侍兒道意,因與私通。欒祁盡將室中器幣,贈與州賓,盈從晉侯伐齊,州賓公然宿于府中,不復(fù)避忌。盈歸聞知其事,尚礙母親面皮,乃把他事鞭治內(nèi)外守門之吏,嚴稽家臣出入。
欒祁一來老羞變怒,二則淫心難絕,三則恐其子害了州賓性命,因父范匄生辰,以拜壽為名,來至范府,乘間訴其父曰:“盈將為亂,奈何?”范匄詢其詳,欒祁曰:“盈嘗言:”鞅殺吾兄,吾父逐之,復(fù)縱之歸國,不誅已幸,反加寵位,今父子專國,范氏日盛,欒氏將衰,吾寧死,與范氏誓不兩立!找古c智起,羊舌虎等,聚謀密室,欲盡去諸大夫,而立其私黨,恐我泄其消息,嚴敕守門之吏,不許與外家相通,今日勉強來此,異日恐不得相見。吾以父子恩深,不敢不言。“時范鞅在旁,助之曰:”兒亦聞之,今果然矣,彼黨羽至盛,不可不防也!“一子一女,聲口相同,不由范匄不信,乃密奏于平公,請逐欒氏。
平公私問于大夫陽畢,陽畢素惡欒黡而睦于范氏,乃對曰:“欒書實弒厲公,黡世其兇德,以及于盈,百姓昵于欒氏久矣,若除欒氏,以明弒逆之罪,而立君之威,此國家數(shù)世之福也!”平公曰:“欒書援立先君,盈罪未著,除之無名,奈何?”陽畢對曰:“書之援立先君,以掩罪也,先君忘國仇而徇私德,君又縱之,滋害將大,若以盈惡未著,宜翦除其黨,赦盈而遣之,彼若求逞,誅之有名。若逃死于他方,亦君之惠也!”
平公以為然,召范匄入宮,共議其事,范匄曰:“盈未去而翦其黨,是速之為亂也,君不如使盈往筑著邑之城,盈去,其黨無主,乃可圖矣。"平公曰:”善。"乃遣欒盈往城著邑,盈臨行,其黨箕遺諫曰:“欒氏多怨,主所知也,趙氏以下宮之難怨欒氏,中行氏以伐秦之役怨欒氏,范氏以范鞅之逐怨欒氏。智朔夭死,智盈尚少,而聽于中行,程鄭嬖于公,欒氏之勢孤矣。城著非國之急事,何必使子。子盍辭之,以觀君意之若何,而為之備。"欒盈曰:”君命不可辭也,盈如有罪,其敢逃死?如其無罪,國人將憐我,孰能害之?“乃命督戎為御,出了絳州,望著邑而去。
盈去三日,平公御朝,謂諸大夫曰:“欒書昔有弒逆之罪,未正刑誅,今其子孫在朝,寡人恥之。將若之何?”諸大夫同聲應(yīng)曰:“宜逐之!”乃宣布欒書罪狀,懸于國門,遣大夫陽畢將兵往逐欒盈,其宗族在國中者,盡行逐出,收其欒邑。
欒樂、欒魴率其宗人,同州綽、邢蒯俱出了絳城,竟往奔欒盈去了。叔虎拉了箕遺,黃淵隨后出城,城門已閉,傳聞將搜治欒氏之黨,乃商議各聚家丁,欲乘夜為亂,斬東門而出。趙氏有門客章鏗,居與叔虎家相鄰,聞其謀,報知趙武,趙武轉(zhuǎn)報范匄,匄使其子范鞅,率甲士三百,圍叔虎之第。
不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 第 三十 卷 金明池吳清逢愛愛
- 第二十九卷 宿香亭張浩遇鶯鶯
- 第二十八卷 白娘子永鎮(zhèn)雷峰塔
- 第二十七卷 假神仙大鬧華光廟
- 第二十六卷 唐解元一笑姻緣
- 第二十五卷 桂員外途窮懺悔
- 第二十四卷 玉堂春落難逢夫
- 第三十六卷 宋四公大鬧禁魂張
- 第三十五卷 簡帖僧巧騙皇甫妻
- 第三十四卷 李公子救蛇獲稱心
- 第一百二十五回 趙炎午起兵援鄂 梁任公馳函勸吳
- 第九十四回 為虎作倀再借外債 困龍失勢自乞內(nèi)援
- 第九十三回 下岳州前軍克敵 復(fù)長沙迭次奏功
- 第九十二回 遣軍隊馮河間宣戰(zhàn) 劫兵械徐樹錚逞謀
- 第九十一回 會津門嘩傳主戰(zhàn)聲 阻蚌埠折回總統(tǒng)駕
- 第九十回 傅良佐棄城避敵 段祺瑞卸職出都
- 第八十八回 代總統(tǒng)啟節(jié)入都 投照會決謀宣戰(zhàn)
- 自序
- 自序
- 第四十八回 愚慶祥敗死回疆 智楊芳誘擒首逆
- 卷三十四 聞人生野戰(zhàn)翠浮庵 靜觀尼晝錦黃沙巷
- 第九十一回 行淫亂和尚嫖妓女
- 第七十六回 戀女尼淫僧藏庵廟
- 第三十一回 小姑嫂看淫書津津講學(xué) 老夫妻吃熱藥狠狠團春
- 第二十五回 解翠蓮三回闖破載花船 白又李一手挽牢沉水索
- 第十四回 大總裁私意污文
- 第一卷 蔣興哥重會珍珠衫
- 灑雪堂巧結(jié)良緣
- 第六十四回 蔣伯芳擂臺遭挫折 艾蓮池掌震璧和僧
- 第一回 神鏢將松林救難老 金頭虎水中戰(zhàn)淫賊
- 第五一回 薛敖曹哭訴宮廷 武則天怒召奸黨
- 阮封翁
- 五戒禪師私紅蓮記
- 第三十回 羿殺九嬰取雄黃巴蛇被屠洞庭野
- 第三十五回 亂人倫叔嫂暗通奸
- 卷十八 甄監(jiān)生浪吞秘藥 春花婢誤泄風(fēng)情
- 第三十五回 故托病誘奸張廣太 感深恩殺死淫春姨
- 第三卷 新橋市韓五賣春情
- 卷之一 轉(zhuǎn)運漢遇巧洞庭紅 波斯胡指破鼉龍殼
- 第二十回 黃風(fēng)嶺唐僧有難 半山中八戒爭先
- 第二卷 陳御史巧勘金釵鈿
- 第一回 靈根育孕源流出 心性修持大道生
- 卷之二 姚滴珠避羞惹羞 鄭月娥將錯就錯
- 陸清獻公遺事
- 第五回 淫婦背夫遭誅 俠士蒙恩得宥
- 第一百三十回 麗卿夜戰(zhàn)扈三娘 希真晝逐林豹子
- 第八回 白素云兩番探虎穴 黃衫客一怒掣龍泉
- 卷之六 酒下酒趙尼媼迷花 機中機賈秀才報怨
- 第99回 花和尚解脫緣纏井 混江龍水灌太原城
- 第十八回 觀音院唐僧脫難 高老莊大圣除魔
- 南山經(jīng)第一
- 第八十三回 捉奸情賊母教淫女 論親事悍婦的迂夫
- 第一百十六回 錯里錯安貴妃五更拼命 疑上疑文丞相一旦驕人
- 第二十一回 護法設(shè)莊留大圣 須彌靈吉定風(fēng)魔
- 第一卷
- 敘
- 卷三十一 張福娘一心貞守 朱天錫萬里符名
- 第二十六回 干嫂子色笑代承歡 老捕役潛身拿臬使
- 第001回 李節(jié)度拜佛求子 真羅漢降世投胎
- 第二十三卷 金海陵縱欲亡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