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華人佛教 > 佛教故事 > 哲理故事 >

只支付公道的價錢

  尼希文請朋友到自己家吃晚飯,打算為他們做一個醬汁肉。突然,他意識到家里沒有鹽了。

  所以,尼希文把兒子叫過來。

  “你去村子里買點鹽,但是,你要付一個公道的價錢:既不要太高,也不要太低。”

  他兒子感到很驚奇。

  “我可以明白不應(yīng)該付太高價錢的原因,爸爸,但是,如果我能討價還價把價錢壓下來,省點錢不好嗎?”

  “在大城市里,這樣做是對的,但是,在我們這種小村子,如果這樣做,就會毀了整個村子。”尼希文的客人們聽到他們父子的對話后,都想知道能夠買到更加便宜的鹽卻為什么不買的原因。對此,尼希文回答:

  “一個人愿意以低于正常價錢把鹽賣掉,其唯一的原因只能是他急需錢。而利用當(dāng)時這種有利條件的人,表現(xiàn)出的是他對勞動者缺乏尊重,因為勞動者為了生產(chǎn)鹽付出了汗水和辛勞。”

  “但是,這么一件小事不可能毀了整個村子。”

  “開始的時候,世界上只有很少的不公平,但是,由于每個人都認(rèn)為這是很小的事情,根本無關(guān)緊要,這樣一來,后來者所做的每一件事累積起來,世界就變成了當(dāng)今的這個樣子。”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