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華人佛教 > 禪宗 > 禪宗文化 >

在禪門中,“佛性”還有很多別稱

在禪門中,“佛性”還有很多別稱

  “佛性”是佛教專用術(shù)語,又稱為如來性、覺性,即佛陀之本性和智慧,或指成佛之可能性,因性、種子,佛之菩提之本來性質(zhì)。了福保《佛學(xué)大辭典》將佛性解釋為:“佛者覺悟也,一切眾生皆有覺悟之性,名為佛性。性者不改之義也,通因果而不改自體是云性,如麥之因,麥之果,麥之性不改。”禪宗認(rèn)為,一切眾生都有佛性,只因被妄想煩惱所遮蔽,本自清凈之佛性無從顯現(xiàn)。眾生若能斷除妄想煩惱,即可明心見性,開佛知見!洞蟀涅槃經(jīng)》云:“一切眾生悉有佛性,凡夫以煩惱覆而無顯,若斷煩惱即顯佛性。”佛性不僅是禪宗所說,華嚴(yán)宗也認(rèn)為,眾生之佛性圓滿具足一切因果性相,有情具足成佛之可能性為佛性、覺性,以此與非情具有之真如之理稱為法性加以區(qū)別,故主張成佛唯限于有情。

  禪門中有著名的“狗子佛性”公案。此公案又稱為“趙州狗子”“趙州佛性”“趙州有無”“趙州無字”。“狗子有無佛性”自古為禪宗破除執(zhí)著于有、無之公案。本公案始自趙州從諗禪師,古來即為禪徒難以參破之問答,古德于此多下過慘淡之工夫!從容錄》第十八則云:僧問趙州:“狗子還有佛性也無?”州云:“有。”僧云:“既有,為甚么卻撞人這個(gè)皮袋?”州云:“為他知而故犯?”又有僧問:“狗子還有佛性也無?”州曰:“無,”僧云:“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狗子為什么卻無?”州云:“為伊有業(yè)識在,”此則公案中,趙州從諗禪師藉狗子之佛性以打破學(xué)人對于有無之執(zhí)著。而趙州所指之有無,非為物之有無,乃表超越存在的佛性之實(shí)態(tài)。

  在禪門中,佛性有很多別稱,諸如本來面目、本來人、五位真人、如來藏、真如、主人公等。

一、本來面目

  “本來面目”,又稱“本地風(fēng)光”“本分田地”“自己本分”“本分事”等。即身心自然脫落而現(xiàn)前之人人本具之心性。與佛性同義:“本來面目”是禪宗專用語,出自《六祖壇經(jīng)·行由品》,講述了禪宗六祖惠能從五祖弘忍那里接受衣缽之后,向南行至大庾嶺,被弘忍另一弟子惠明追上,惠能便將衣缽放置石頭上,自己躲在林中。惠明見到石頭上的衣缽,盡力想搬走衣缽,誰知衣缽竟紋絲不動。此時(shí),惠能問惠明是為法而來還是為衣缽而來,惠能說自己是為法而來,不是為衣缽而來;菽苡谑亲尰菝“屏息諸緣,勿生一念”。惠能然后接著說:“不思善,不思惡,正與么時(shí),那個(gè)是明上座本來面目!”惠明聽罷此言,當(dāng)下大悟。

  惠能所說的“本來面目”,在禪門中指真心、本性。這種佛性在圣不增加,在凡不減。修道之人,若見到“本來面目”,也就是“明心見性”,開佛智慧。

二、本來人

  “本來人”,指吾人本自具足之清凈自性,與“佛性”“本來身”“本來面目”同義。禪林中有“不昧本來人”的禪宗公案。《聯(lián)燈會要》記載,龐蘊(yùn)居士問馬大師云:“不昧本來人,請師高著眼。”馬祖直下覷。士云:“一種沒弦琴,唯師彈得妙。”馬祖直上覷,士作禮,祖便歸方丈。士隨后人云:“弄巧成拙!”

  在這則公案中,龐蘊(yùn)居土問馬祖道一禪師,若欲不昧本來面目,應(yīng)當(dāng)如何用心?馬祖道一禪師就以向下看,然后又向上看作為回答,表示應(yīng)雙眼分明,真心看取本來人。

三、五位真人

  “五位真人”,指徹見本來面目。即不墮于菩薩四十二位、五十二位等品位,并超越凡圣、迷悟、上下、貴賤等分別,而無所滯礙,已得解脫之人。

  在禪林中,“五位真人”轉(zhuǎn)指人人本具之真如佛性!杜R濟(jì)錄》中臨濟(jì)禪師上堂云:“赤肉團(tuán)上有一無位真人,常從汝等諸人面門出入,未證據(jù)者看看。”時(shí)有僧出問:“如何是五位真人?”師下禪床把住云:“道!道!”其僧?dāng)M議,師托開云:“五位真人是什么干屎橛?”

、如來藏

  “如來藏”是指于一切眾生之煩惱身中,所隱藏之本來清凈(即自性清凈)的如來法身。如來藏雖覆藏于煩惱中,卻不為煩惱所污,具足本來絕對清凈而永遠(yuǎn)不變之本性。又一切染污與清凈之現(xiàn)象,皆緣如來藏而起之教法,即稱如來藏緣起。

  經(jīng)論中常以如來藏闡明人之迷、悟?qū)α⒁饬x。如《勝鬘經(jīng)·法身章》云:“如來法身不離煩惱藏,名如來藏。”《佛性論》卷二如來藏品謂“藏”有三義:(一)所攝藏,一切眾生悉攝于如來之智內(nèi)!楞伽經(jīng)》四曰:“如來之藏,是善不善因,能遍興造一切眾生。”《勝鬘寶窟下本》曰:“一切眾生無有出如如境者,并為如如所攝故名藏也。則眾生為如來所攝也,是如來藏眾生。”(二)隱覆藏,如來法身無論因位、果位,俱不改變;然眾生為煩惱所覆,故不得見!秳亵N經(jīng)》曰:“無量煩惱藏所纏如來藏。”又曰:“如是如來,法身不離煩惱藏,名如來藏。”《理趣般若經(jīng)》曰:“一切有情皆如來藏。”《同述贊下》曰:“此真性正實(shí)如來藏在纏中名如來藏,一切眾生皆有真理故。”《勝鬘寶窟》曰:“如來性住在道前為煩惱隱覆,眾生不見,故名為藏,是眾生藏如來也。”

 。ㄈ┠軘z藏,如來果德悉攝于凡夫心中!墩疾旖(jīng)》曰:“復(fù)次彼心名如來藏,所謂具足無量無邊不可思議無漏清凈之業(yè)。”《起信論》曰:“如來藏,具足無量性功德故。”《述贊下》曰:“藏謂庫藏,諸佛所有一切功德皆在其中名如來藏,現(xiàn)行功德未能起,故不名法身。”《起信論義記下本》曰:“隱時(shí)能出生如來,名如來藏(能攝故出生也),顯時(shí)為萬德依止,名為法身。”《增一阿含經(jīng)·序品》曰:“其有專心受持增一,便為總持如來藏,正使今身不盡結(jié),后生便得高才智。”

五、真如

  “真如”,又作“如如”“如實(shí)”“法界”“法性”“實(shí)際”“實(shí)相”“如來藏”“法身”“佛性”“自性清凈身”“一心”“不思議界”等。“真如”即指遍布于宇宙中真實(shí)之本體,為一切萬有之根源。“真如”中的“真”即真實(shí)之義,“如”即如常之義,諸法之體性離虛妄而真實(shí),故云“真”,常住而不變不改,故云“如”。《唯識論二》曰:“真謂真實(shí),顯非虛妄。如謂如常,表無變易。謂此真實(shí)于一切法,常如其性,故曰真如。”《唯識述記二本》曰:“真以簡妄,如以別倒。初簡所執(zhí),后簡依他;蛘嬉院営新┓翘撏,如以簡無漏非有為故。真是實(shí)義,如是常義,故名真如。”

  《探玄記八》曰:“不壞曰真,無異曰如。前則非四相所遷,后則體無差別,此約始教。又不變曰真,順緣稱如。由前義故,與有為法非一。由后義故,與有為法非異。二義同為一法,名曰真如。”《大乘止觀》曰:“此心即自性清凈心,又名真如,亦名佛性,亦名法身,亦名如來藏,亦名法界,亦名法性。”《教行信證證卷》曰:“無為法身即是實(shí)相,實(shí)相即是法性,法性即是真如,真如即是一如。然則彌陀如來從如來生,示現(xiàn)報(bào)應(yīng)化種種身也。”《雜阿含經(jīng)·二十一》曰:“以一乘道,凈眾生,離憂悲,得真如法。”

  大乘佛教之主張,一切存在之本性為人、法二無我,乃超越所有之差別相,故稱真如,例如如來法身之自性即是。據(jù)《佛地經(jīng)論》卷七云:“真如乃一切現(xiàn)象(諸法)之實(shí)性,其相雖有各種差別,其體則是一味,與一切法不一不異,非言語、思考之所及。從其遠(yuǎn)離所有錯誤、虛偽之觀點(diǎn)言之,假名為真如。若以其為一切善之所依,名法界;以其遠(yuǎn)離減損之謗,名實(shí)有;以其遠(yuǎn)離增益之謗,名空無;以其為真實(shí),名實(shí)際;以其為五分別智之所悟,故假名稱勝義。

六、主人公

  主人公是禪林用語,指人人本自具足之清凈佛性。也是佛性之別稱。《無門關(guān)》第十二則云:“瑞巖彥和尚每日自喚主人公,復(fù)自應(yīng)諾。”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