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是一種生活的智慧
生活中有禪,禪在生活中。倡導心理禪,目的在于幫助忙忙碌碌的現(xiàn)代人,重新獲得心靈的安靜和生活的意義。
現(xiàn)代人的五欲八風
天地之間,人類是最具感性的動物,往往由于感性的活潑和沖動,而生起煩惱之心,發(fā)起執(zhí)著之念,被困在牢不可破的自我意識之中,倍受迷惑卻沾沾自喜,而多數(shù)是沉淪于:財色名食睡的貪欲之中,利衰毀譽稱譏苦樂的八風之中。
人心向往快樂無憂,期盼日日是好日,然而現(xiàn)代人的煩惱卻與日俱增,壓力和焦慮不斷襲來。今天的社會已與古代社會有很大不同,然就人的心理、情緒而言,古今仍有許多相通之處:順境中免不了貪欲無厭,逆境中可能怨天尤人。
現(xiàn)代人一方面過度沉迷于科技發(fā)展的物質(zhì)享受之中,另一方面卻陷落在精神的饑渴和失落之中。在文明躍升和教育發(fā)達的時代進步之中,人類竟暴露出嚴重的割裂、矛盾、彷徨和空虛的心態(tài)。人類創(chuàng)造了時尚和潮流,但時尚和潮流卻反過來拖累了人們,周而復始,欲罷不能,疲勞與失神成了人們普遍的癥狀。不少人的內(nèi)心深處充滿了焦慮不安,孤獨無依之感!
上述五欲八風,像一張嚴密的網(wǎng),將現(xiàn)代人一個個被網(wǎng)在里面。
于是各種神經(jīng)癥、強迫癥乃至人格分裂、精神分裂的現(xiàn)象就加劇了,世人的焦慮、不安、苦悶和絕望如抑郁的云彩一樣壓在我們頭上。
早在西方文明發(fā)現(xiàn)催眠療法、精神分析療法等以前,我們的祖先就有了禪的智慧,知道以禪治心病,他們相繼在這片美好的天地里逍遙安生,讓心靈獲得一個高遠、清靜、和諧、圓滿的美好境界。禪,早已在世界文化的長河之中,照耀著人類精神世界的千古長夜了。
禪的突破與超越性
禪,是一種思考,一種表現(xiàn),是集合的智慧結(jié)晶。禪之所以要突破,便是為了明確生老病死不可避免的事實,以無畏之精神全身心去投入,去認識,去了解,去體驗,于其中發(fā)現(xiàn)秘密之所在,如何在有限的“生之旅”而不為五欲八風所迷惑,使自我意識轉(zhuǎn)變成由看破而放下,獲得一個圓滿的大自在!禪的思考是:逆境來時順境因,人情疏處道情親;夢中何必爭人我,放下身心見乾坤。
禪告訴我們,遭遇挫折或身處逆境時,該如何面對?在逆境中,在矛盾和挫折中,應(yīng)該向內(nèi)找原因。逆境雖然會帶來傷害,但是更能鍛煉人、磨煉人的意志。如果我們利用逆境進一步升華自己的心靈,提高自己感悟世界的能力,那就把壞事變成了好事。不在名利場中爭奪不休,該放下時得放下,你就會發(fā)現(xiàn)你的心胸更開闊,眼神更明亮,得到的只會更多。
現(xiàn)代人自投羅網(wǎng)的原因之一,就是放不下的事物太多了。每個人的口袋里都有一大串鑰匙,未必富有,鎖住了自己倒是真的。必須以布袋和尚放下包袱的精神毅然放下負擔,我們才能擁有真實的生命和自由自在的生活。當我們一旦打開慧眼以后,一切迷惘均被撕開,山河大地廓然一清。我們對于以往的愚疾、執(zhí)著與荒唐,一定會啞然失笑。而又由于心靈的躍升和精神的解縛,生命會展現(xiàn)出新的境界。一切都有了改變,其中也包括價值標準在內(nèi)的東西。有所放下,才能有新的承諾。
有人說禪來自佛教,佛教是消極遁世,實在是一種誤解和隔膜。禪并非是天上的云彩,可望而不可及。禪與其說是宗教,不如說是脫胎于宗教的一種生活的智慧,一種獨特文化思維方式,一種拯救心靈的世界觀。
禪的目標就是覺悟,禪者的生活就是覺悟的生活。覺悟以后,使我們展現(xiàn)內(nèi)心自我與實相世界的本來面目。悟字屬于心部,從吾,當自我與心合一,當心與存在合一,便是覺悟。禪之要人訴之直覺,是為了免于捕風捉影,愈求愈遠;要人當下承當,菩提不離煩惱,涅槃不離生死。禪要人不離現(xiàn)實,從生活當中悟道,然后在生活當中證道行道。正所謂,行住坐臥皆有禪意,清茶淡飯皆有禪味,生活就是禪,一切都是禪。
生命中的至高心境
面對生活節(jié)奏加快的現(xiàn)實,人們應(yīng)具備良好的心境坦然面對,從而調(diào)整心態(tài),恢復并保持精神健康。
(1)自燈明。禪者是清醒的“自燈明”者,對自己既要有足夠清醒堅定的認識,所謂“明心見性”就是這個意思。心情若不能自明自主,經(jīng)常會受外界的影響。他人一句贊美,便洋洋自得;他人一句謗言,便怨恨嗔怒;自己的喜怒哀樂就為他人所左右,自我也就完全喪失了。我們要從這種受外界左右和干擾的黑暗中解放出來,只有點亮自己的心燈,正如宋代的茶陵郁禪師所言:“我有明珠一顆,久被塵勞關(guān)鎖;今朝塵盡光生,照破山河萬奪。”
(2)施無畏。禪的“施無畏”是說施與一方、接受一方以及在雙方之間接受的事物,這三者若是在無我無心的境地中進行,方能算得上是真正的好施樂道。
有這么一個故事:
在暴風雨后的一個早晨,一個男人來到海邊散步。他看到沙灘的淺水洼里,有成百上千條被海浪卷上岸來的小魚。用不了多久,淺水洼里的水就會被沙粒吸干,被太陽蒸干,這些小魚都會干死的。他忽然看見前面有一個小男孩,不停地撿起水洼里的小魚,把它們?nèi)踊卮蠛!?/p>
這個男人忍不住走過去說:“孩子,這水洼里有幾百幾千條小魚,你救不過來的。”
“我知道。”小男孩頭也不抬地回答。
“哦?那你為什么還在扔?誰在乎呢?”
“這條小魚在乎!”男孩兒一邊回答,一邊撿起一條魚扔進大海。“這條在乎,這條也在乎!還有這一條、這一條、這一條……”
因此,在“施無畏”的時候,一定要牢記:“這條小魚在乎……”
(3)待機性。心理治療對于患者也好,對于治療師也好,是一種人生旅途上的“伴侶”。在這種“走一程”的行云流水的彷徨中,種種過去之事煙消云散,新的韁土就在眼前。但這需要時間過程,要一步一步走出來,不能急功近利,拔苗助長。
(4)含羞性。禪宗第五代祖師弘忍在演講禪學時說:“我等參禪二十年,今日才真正知道羞恥。”知恥含羞是一種醒悟,是一種省察,也是一種謙虛的心態(tài)。
(5)敬畏心。眾生一切平等,山川草木蟲魚鳥獸皆有靈,敬畏生命,就是敬畏自然,也就是敬畏自己。不能像西方的一些心理治療師在潛意識中,對各自流派的技術(shù)和成果等,沾沾自喜地獨自陶醉,以為自己的精神思想已經(jīng)駕馭了宇宙萬物的普遍真理,他們敬畏科學和精妙的理論技術(shù),卻獨獨忘了敬畏生命,敬畏人性。
(6)平常心。“平常心”也就是凡心,一切“隨緣”,不自視高人一等、超凡入圣。平常心理論中是適性、隨緣,著眼現(xiàn)實,處處是道的觀念,它不僅具有豐富的哲理意義,還有隨時調(diào)諧精神狀態(tài)的功能。
禪是對真實的追求,它關(guān)注人的生命和心靈,世人灑脫、自信和開悟;在動與靜的瞬間品位出人生的三味。
- 上一篇:本煥長老最后的日子
- 下一篇:圣嚴法師:認識觀世音菩薩
- 佛說人生哲理 佛說人生感悟的句子
- 維摩詰所說經(jīng)原文
- 這樣回向最有效
- 打坐的方法 初學打坐的正確方法
- 禪宗小故事十三則
- 神奇的求財方法
- 馬祖道一:想盡辦法令弟子開悟
- 《信心銘》釋義
- 禪宗公案大全
- 禪修打坐時是睜眼好還是閉眼好?
- 令人開悟的佛教禪詩一百首!
- 為什么要上香
- 如何戰(zhàn)勝心魔?
- 《金剛經(jīng)》的十大威力
- 景德傳燈錄
- “即心是佛”的參禪之道
- 慧可斷臂求法是真的嗎?二祖斷臂求法的故事
- 六祖慧能_禪宗慧能大師的一生
- 打坐導致性欲沖動,怎么辦
- 臨濟宗歷代傳人
- 十惡八邪
- 看別人不順眼是自己修養(yǎng)不夠
- 《禪門日誦》簡介
- 千休萬休皆不如一休
- 參透生死令人動容 圣嚴法師圓寂前曾拒絕換腎
- 禪定境界分別為哪九個層次呢?
- 佛教中的禪宗五祖是誰?禪宗五祖弘忍大師介紹
- 佛家經(jīng)典禪語
- 一生絕不能做的兩件事
- 心口不一 貴耳賤目
- 馬祖道一:對佛像吐痰也是菩薩境界
- 指月錄
- 野狐禪公案三則
- 龐蘊居士的神奇故事
- 上無片瓦蓋頭,下無寸土立足
- 聽雞蛋和你講話
- 在修道路上,管好你的這些動物和這條蟲子
- 月在佛教中的寓意
- 大和尚“絕情”度貧母
- 禪宗七祖
- 禪宗的起源與二十八代祖師
- 禪修已收納所有佛法
- 佛法工夫在于覺不覺悟
- 修行者每天發(fā)四弘誓愿的用意
- 修佛法者,首先立堅志
- 佛教并非都勸人割愛出家
- 一會善一會惡不能長久,唯有懺悔慚愧才可長久
- 看清因緣才能在修行的同時影響他人
- 非空非有 即空即有
- 信佛就要明白世法的值不值得當中是覺悟還是顛倒
- 游報恩寺,讓白居易暫離紅塵,享受了無盡禪味
- 希運禪師古詩《塵勞迥脫》解釋
- 從五言律詩《余住無方所》看拾得無牽無掛,逍遙自在
- 寒山和尚的大乘佛詩《嗔是心中火》講了什么?
- 王維的《過香積寺》表達了什么?
- 心本無生因境有
- 當說別人時要不斷地省察自己
- 道謙禪師送信開悟的故事
- 聽其言,觀其行,辨其心
- 用心去看世界
- 禪宗成就的是什么佛?
- 不能自我反省,再卓越超群也只能英雄氣短
- 心有一絲掛礙就不能自在
- 禪宗與其他宗派的區(qū)別,禪宗的特色
- 現(xiàn)前修為最終一念圓滿
- 《修心要論》是弘忍作的嗎,是本什么樣的書?
- 真正理解了佛法才是真修行
- 三界內(nèi)外是空無物的
- 佛法講最后圓滿身不依據(jù)身份背景做佛事
- 深悟深參心行處
- 從禪詩《飯覆釜山僧》看詩人王維供養(yǎng)僧人飯食
- 持佛號的心是始覺 所持的佛號是本覺
- 白話詩僧王梵志《我有一方便》蘊蓄的佛理和處世哲理
- 自己要覺悟好人生
- 時而轉(zhuǎn)彎,時而放平
- 學會自利利他
- 詩僧王梵志詩作《城外土饅頭》解說
- 從有求到無求 從有學到無學
- 佛法在世間 不離世間法
- 唐代詩人綦毋潛夜宿龍興寺的的所見所聞
- [放生起源]寺院設(shè)立放生池在經(jīng)典或傳統(tǒng)上有什么根據(jù)?
- [感應(yīng)故事]心經(jīng)故事
- [白茶]什么是白茶,有哪些品種?
- [白茶]什么是白茶?白茶的簡單介紹
- [佛與人生]面對別人的批評,應(yīng)該怎么做?
- [佛學常識]八關(guān)齋戒的解釋、戒相、功德利益
- [佛學常識]袈裟是什么意思?為什么叫福田衣?
- [佛學常識]為什么把佛法僧三者稱為“寶”?
- [佛學常識]為什么要皈依三寶?歸投三寶令身心安穩(wěn)
- [人物故事]佛教貧女供燈的故事與啟示
- [佛經(jīng)故事]釋迦牟尼佛和菩提達多的雙頭鳥故事
- [佛學常識]食存五觀指的是什么?
- [人物故事]阿育王的小王妃須阇哆,持戒穿素服得寶珠
- [禪宗公案]老修行人“三十年不冒煙”的故事
- [佛經(jīng)故事]富孩子變窮孩子,《法華經(jīng)》窮子喻的故事
- [佛學常識]布施的意思與種類
- [佛經(jīng)故事]伽尸比丘尼身披袈裟出生的因緣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