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學(xué)講座 皈依三寶
前邊兒我們已經(jīng)說了,在這個苦難的世間,唯有我佛世尊才能夠慈悲救度眾生。那么,我們現(xiàn)在有緣來學(xué)佛,該具體怎么辦呢?
我們都有這么個經(jīng)驗,睡魘住了,急著醒卻醒不過來,在這睡魘住時,沒有人空戲論的,那么我們現(xiàn)在這個人生,給睡夢差不多,無量無邊的苦痛,這時我們也不能空戲論了,得趕緊依佛教導(dǎo)去修行。有人活著可不是為了自己,活著是一種責(zé)任。有人在病重得不得了時,他還與疾病斗爭:我不能死,我死了的話,我母親該有多傷心,白發(fā)人送黑發(fā)人;我不能死,我死了的話,小孩才幾歲,還不能自立,我死了他該多受多少罪呀……這都是為了父母妻兒而活,當父母妻兒受苦的時候,我真是恨不得代替他們。現(xiàn)在我們的父母妻兒親朋好友在受苦,我們?yōu)槭裁催不奮力去依止佛法修學(xué),只有把這個修好了,才是有了解救父母妻小的本事,我們才能夠自度度他。
佛法大海,唯信能入。密教中有一個比喻,叫入于寶山,“信如手”。進入寶山了,滿山都是寶,可是你沒有手,沒法子采摘,這多么可憐呀。所以信是第一善。什么是信呢,在《百法明門論》上,說信是信實、德、能,信事實,信三寶的真凈德,信能力。信是心凈為性,樂善為業(yè)。性是本性,業(yè)是業(yè)用、作用?傉f呢,對三寶的正信,都包括實、德、能。佛是真實的,佛具無量功德,佛有救度眾生的能力。法是真實的,法具有無量的功德,法可以救度眾生,不是有例子比喻如舟船嗎?僧是真實的,僧有無量功德,叫做清凈福田僧,僧也可以救度眾生。別說呢,就是分開說呢,佛有無量的功德,法是真實的,僧可以度眾生。離了佛法僧沒什么正信了,這叫三寶。現(xiàn)在人不信三寶,信二寶,信佛、信法不信僧,就因為出家人不爭氣,盡干些莫名其妙的事兒。他們都說佛是好佛,法是好法,但和尚是歪嘴,和尚這一歪嘴可不得了,好經(jīng)也被你念歪了,從古至今都是這樣!水滸傳》上,石秀智殺裴如海一節(jié)中,說蘇東坡有幾句話:不禿不毒,不毒不禿,轉(zhuǎn)禿轉(zhuǎn)毒,轉(zhuǎn)毒轉(zhuǎn)禿。這就是說出家人的。還有:一個字便是僧,兩個字是和尚,三個字是鬼樂官,四個字色中餓鬼。什么叫鬼樂官,就是指出家人專會做普佛、放焰口、打水陸,說是替鬼超度,其實是騙人。這一做佛事度鬼鬼就很高興,這都是該罵的,挨千刀的。但這些人根本不是三寶的僧。
我們再說什么是三寶
首先是佛,佛即圓滿覺悟,二障滅盡了,已徹底在無明大夢中覺醒。這就是佛。過去有佛,未來有佛,現(xiàn)在還有佛。過去佛很多很多,無量無邊,未來也有許多成佛的,F(xiàn)在仍然很多。《地藏菩薩本愿經(jīng)》上,釋迦牟尼把彌勒降生以前這段無佛時代,度眾生的重擔(dān)交給了地藏菩薩,實際上地藏菩薩有佛之實,無佛之名,是代理教主。這個說法在其它經(jīng)典上還沒有看見過,哪怕是類似的說法,這個說法太不可思議了。其實,釋迦的化身確實入滅了,但報身仍在摩醯首羅天宮,仍在說法,若說法身,那是不生不滅的。而且《阿彌陀經(jīng)》上說現(xiàn)在阿彌陀佛也正在說法。如此說來,怎么能說現(xiàn)在是無佛世界呢?不對不對,只能說現(xiàn)在我們這兒無佛而已。關(guān)于三世有多少佛,阿含經(jīng)上有個故事:一個居士去拜佛,問道,佛呀,我現(xiàn)在做生意實在太忙了,沒有時間修道,我以后再修行不行呢?佛說,當然行。居士不放心,就又問佛:是不是真的?是不是因為你以后還有佛,所以我可以以后再修?佛回答:在我以后還有無量無邊的佛呢!居士放心了,就回去?稍谂R出門時又想起一個問題,就又回頭問佛:瞿曇呀,那么,在你以前是不是曾經(jīng)有佛出世呢?佛說:有,在我以前有無量無邊的佛出世。這居士當時吃了一驚:過去已經(jīng)有無量無邊的佛出世,我都不知道修道,那以后再有佛出世,我是否知道修道呢?很難說,我現(xiàn)在既然有緣碰上了釋迦牟尼佛,還猶豫什么呢?別再耽誤了,出家修道!就放棄了生意,開始修道了。
三世皆有佛,十方世界呢?多了,誰會背彌陀經(jīng)?彌陀經(jīng)上是六方世界佛出廣長舌贊嘆,在玄奘法師的《稱贊凈土佛攝受經(jīng)》上,是十方世界佛贊嘆。
十方三世那么多佛,可我們都遇不上,可憐哪。在我們現(xiàn)在這個世界呢,只有釋迦牟尼才是佛,其它的都不是,一個都沒有。有人說善導(dǎo)大師是阿彌陀佛,現(xiàn)在有人說宣化上人是阿彌陀佛,這說法聽聽就算了,別當真。
接著說法。什么是法呢?法是佛陀所說的,佛陀怎么說的呢?是依真而假安立的,所有的法都是依真而假安立的。雖說是假安立,但它是依于親證的真實而假安立的,也就是《攝大乘論》上說的最清凈法界等流出來的。佛陀說出來以后,由弟子結(jié)集而成,結(jié)集之后再輾轉(zhuǎn)流傳,這就是法。這些法呢,是可以正確地反映真實,可以利益眾生趣向涅槃。法的特點是什么呢?契經(jīng)順理,也就是說合乎經(jīng)意順乎情理,也就是說,佛法絕不違背世間法。這時我們就發(fā)現(xiàn),有些修行人修得處處惹人討厭,這個人修得沒了人氣兒,這不叫修行,一定是修行不得法,修歪了。
這樣一說,佛法有四種情況:
a。佛說佛法:佛陀所說的就是佛法。
b。佛說非法:這個情況根本不存在。這個情況就相當于數(shù)學(xué)上的空集。在沒成道時,他不能稱佛,只要成了道,所有言行皆是佛法。有人說佛有時候可能也會說些不扯拉,也算一種說法吧,這個我們別太認真。
c。非佛說法:比如佛弟子們所說的,也可以引導(dǎo)眾生了生死的。
d。非佛說非法:一般人說的不扯拉。
一般來說,法要佛來宣說,但佛幷不是經(jīng)常住世的。比如釋迦牟尼佛,在他出生以前,圓寂以后,這么長久的時間無佛,他只住世八十年。這才真叫現(xiàn)世寶,出現(xiàn)在這個世間的,都是寶貝,都有它的用處,這才是哲人所說的“存在的就是合理的”。不過,現(xiàn)在人把現(xiàn)世寶理解成了丟人現(xiàn)眼!堕L阿含經(jīng)》說,如來本可住世一劫,但在將入滅時,阿難錯過了機緣,要不是咱們現(xiàn)在還能見到佛陀。
佛不現(xiàn)世了,入滅了,但法還在呀,法是永遠滅不了的,它可以用各種各樣的形式存在。不說遠的,中國歷史上,大大小小的法難可不少,三武一宗,這是著名的。但說實在的,雖著名但效果不大,雷聲大雨點兒小,其實對佛教破壞最大的,在近代來說有兩次,一次是太平天國,一次是文化大革命。比如文革,文革不算法難,這個觀念我們得有。為什么呢?因為文革是全國各行各業(yè)同等受沖擊,佛教與其它戰(zhàn)線是在這同一條戰(zhàn)壕里同呼吸共命運,是患難兄弟,而三武一宗呢,只是對佛教發(fā)難,打擊佛教,是佛教在獨自苦撐一方天空,獨木難成林,就成了法難。雖說文革不算法難,但對佛教的破壞程度是空前絕后的。中國文化要滅佛,只靠外部打擊,絕對滅不了,這么多次破壞,但佛教仍然存在。
漢地如此,藏地也是這樣,樳_瑪滅佛,那是很著名的事件兒,但不是仍然出現(xiàn)了后弘期么?這都是一樣的,天下老哇(即烏鴉)一般黑。佛教在印度不是滅了嗎?經(jīng)過了這么多年,但現(xiàn)在慢慢又在恢復(fù)!
我們說這還是法的相,那么若說體的話,更是不易。因為它是真實,這么一來,我們應(yīng)該知道,三寶之中以法為體。
第三是僧。僧不是我們,我不叫僧,我們師父也不叫僧,老和尚也不叫僧。那么什么叫僧呢?僧的首要條件是:1、戒行清凈。2、修行證果,實踐六和。所以,什么叫僧?僧就是以六和敬精神而成就的圣賢眾。簡單地說,就是“六和敬精神所造就的圣賢眾”,或者更通俗地說,是“眾出家人在一起修行所依靠的六和精神”。這一些圣賢眾,可以荷擔(dān)如來家業(yè),可以住持正法。
這時候大家記住,只有一個人,是不能稱僧的。僧是“圣眾”,注意“眾”。比如說軍隊,若只有一個人那不叫軍隊,即使說你是軍隊的長官,你是總司令,古代的叫元帥,但你仍然稱不上軍隊。當然,有時候在一定的場合你可以代表軍隊,但也只是在出風(fēng)頭的時候你可以代表軍隊,當打仗時你就不行了。對方幾百人,你就一個司令,一人與百人戰(zhàn),能不死嗎?古代打仗時到底怎樣呢?不清楚,看古來的小說上,總是雙方的大將在陣前互打,當兵的不動,若甲方的將軍敗了,乙方的兵才來撿便宜,甲方將軍一敗,兵們就沒了士氣,這打法令人很難相信。
再比如一個政黨,共產(chǎn)黨。共產(chǎn)黨是整個黨派,你任何一個人都不能稱為黨派,哪怕你是黨的總書記,你可以代表黨去做事兒,但你幷不是黨派本身。
僧寶也是這樣,任何一個人都不是僧寶,哪怕你是補處菩薩,象彌勒菩薩,你要下生成佛,但你仍然不能稱僧寶。因為僧是六和敬精神,既然彌勒菩薩還不能稱僧寶,何況我剛曉等呢,都不能稱僧寶的!有一本《說僧過惡犯大重罪》,中間都是“苾芻”,就是“比丘”,為什么不說僧呢?
這是用比丘作為僧寶的代表,但你也得注意,代表也不是任何一個人都可以當?shù)。我們選人大代表時,幷不是任何人都能當上的,那也是得有一定的資格的,我剛曉想當人大代表,誰選我呀~~沒人選你,沒人投你票,你當人大代表呀,你當個屁。為什么人家不選我,大家覺得我不夠格兒,那么夠格不夠格的標準是什么?雖然一般老百姓不知道,但人大代表的資格審查是很嚴謹?shù)?至于中間出現(xiàn)了暗箱操作,那是另一回事兒。
那么,比丘要作為僧寶的代表,也得有一定的資格,不可能說任何一個比丘都可以。比丘是什么意思呢?乞士,乞食以資身命,乞法以資慧命;怖魔,魔也怕你。注意,魔也是依他起性;破惡;凈戒;凈命。
要作為代表,堪為善士,可作良師,可為益友,這都是條件。善士我上次說了得十個條件,你看你具備幾個。
以上是說什么是三寶。明白了什么是三寶,才能真正皈依三寶。我們都皈依三寶了,現(xiàn)在我們看一看自己的心態(tài)。
既皈依了三寶,則應(yīng)有對三寶的勝解心念生起。什么叫勝解,即了解得清清楚楚,不可動搖。這是菊花,你說這是玫瑰,我會說,“絕對是菊花,錯不了!”我修凈土宗,念佛,有人來告訴我,修禪吧,當下開悟。我說:“參禪好啊,可我目下資格不夠,先念佛”,又有人來說,修密好啊,當生成就,我說:“密宗好,可我目下資糧不夠,先念佛!”這個就是勝解。勝解與迷信有什么區(qū)別呢?迷信是讓感情占據(jù)上風(fēng),不可動搖,對這個事情可能你根本就不了解,但在感情上使得你如此;勝解是理智占上風(fēng),你對這個事情了解得清清楚楚,不可動搖。我們看看自己,你到底是對極樂世界信不信,你也念佛,你是把凈土的教理弄得清清楚楚了呢,還是幷不清楚,只是出于宗教情感~~大部分人都是迷信而不是勝解!
現(xiàn)在我們對三寶就得有這個心念。為什么有的居士,學(xué)佛多少年了,可人家說:世界是發(fā)展變化的,佛教也不可能一成不變,釋迦牟尼當時的境界呢,也不可能說不可超越,我現(xiàn)在就比釋迦高。于是居士們就回頭來跟著李洪志練*輪功了。這算什么居士,皈依三寶也沒有。
皈依三寶后,由于勝解心念生起,對三寶有決定的信心,任何外緣也不可轉(zhuǎn)變,就象板上釘釘一樣堅牢。
皈依三寶后,還有一種心:樂,就是喜歡、歡喜。有些居士,一到寺廟就有一種歸家感:我又回來了。很高興,就這種心態(tài)。皈依三寶后,就應(yīng)該有這種感覺;丶业母杏X是什么樣子呢?要想尋到這個感覺,必須先出門。有個小姑娘,她爸爸帶她到外邊旅游了一個星期,第二天就要回家了,爸爸問:你喜歡出來還是喜歡回家?小姑娘說,當然喜歡回家了。爸爸說:那么下一次我就只帶你弟弟出來了。小姑娘說:我不先出來怎么回家?我們也得找到回家的感覺。
樂,這個心理呢,是希望、想要。這個感覺就如戀人重逢一樣,想見到對方。黃宏演小品,夫妻分居兩地,他去部隊探望家屬,那個感覺實在太美好了。皈依三寶也得有這個心念。我自己不行,對于三寶是麻木的,沒什么感覺。
皈依三寶之后,有什么表現(xiàn)呢?你會心念清凈,這是三寶的功能。阿含經(jīng)中有個比喻,說海龍王有一個寶珠,叫凈水寶珠,太渾的水,渾濁得干脆不象樣子,但凈水珠往這水中一放,再渾的水也不渾了。黃河水渾吧,為什么一進入大海,就顯不出渾了,就因為海龍王的這顆寶珠。三寶就象這凈水珠一樣,你的心念哪怕再亂,再妄念紛飛,但只要真皈依三寶,心念自然就安定了。這也是一個檢驗自己的方法。你自許是佛教徒,皈依了三寶,可你心亂跑,這就可以看出,自己根本不是鐵桿兒佛教徒。
皈依三寶之后,還有一個表現(xiàn),即愛行善,不愛作惡。你只要皈依了三寶,世出世間一切善法,自然喜歡作,對于惡法,根本不愿作,這個也可以作為檢驗自己的標準。
這樣,我們就可以給正信作一個總結(jié)。
正信的所緣是三寶。
能緣是忍(勝解)、樂(深忍樂欲見)
自體是心凈
作用是樂(為)善。
這四個具足,方才是正信,缺一不可。就象這個講座,必須具備:a、你們愿意聽,b、我得會講,c、所講的法,4、你們聽后有受用。這四個條件都具足了,這才可以說這個講座有意義。
下邊兒介紹幾種佛教界的情況。
有的人信仰三寶,信得特別虔誠,覺得這是三寶,所以值得信,幷無所求。我們的信呢?要么保佑升官發(fā)財,要么保佑身體健康,這都叫有所求。有所求者不是正信,你是邪信。正信的人,是以大悲心為學(xué)佛之動力。正信的人,可以親近善知識,聽聞?wù)?如理思惟,法隨法行。法隨法行就是是什么就是什么,不隱藏;到什么時候,該怎么做就怎么做。
皈依佛,就是讓你發(fā)菩提心。皈依法,讓你生起證得之念,當深入三藏,以開啟智能。皈依僧,即讓你與大眾和合,統(tǒng)一無諍。這樣的三皈依,才是真學(xué)佛。
當你真皈依之后,你的人生就有了依止。雖然你還在三界中淪轉(zhuǎn),但你已無有恐怖,心得安穩(wěn)。比如一個皇太子,因為年紀小,所以想出來玩兒,于是微服出來了,但是呢,因為小孩子調(diào)皮,闖了禍,得罪了一幫小流氓,小流氓就把皇太子給捆起來了,這時候我們看這皇太子,雖然說受了點兒苦,但他心里幷不害怕?喈斎皇且艿,你想:人家把他綁起來了,怎么能不不如意呢?這皇太子為何不害怕呢?他有仗勢,依仗皇室,知道你們別看現(xiàn)在捆起了我,一會兒我要加倍地收取利息。你現(xiàn)在捆我一繩,到時候我要砍你的腦袋。皈依三寶之后也是這樣,可以依仗三寶之力,任何魔害也不敢加害。他們不是怕我,而是怕三寶。
還有些人,他們自稱是佛教徒,雖然他們受了皈依,但分不清什么是佛,什么是法,又什么是僧,根本不知道什么是正信,只是隨順世間的習(xí)俗而已,這信也是迷信,他信的根本不是佛,而只是披了信佛之名。這些人的表現(xiàn)就是“不辨佛非佛,法僧亦如是”,什么意思呢?不認得佛。有人說:某老和尚是阿彌陀佛,他就信。某老和尚是菩薩示現(xiàn),他也信了。他根本就不知什么是佛菩薩,阿彌陀佛是報身佛,某老和尚是化身,這咋一回事兒呢?再者,經(jīng)上明明說在我們這個世界,釋迦入滅以后,釋迦是化身,后邊有彌勒,在釋迦與彌勒中間,是無佛出世的,可他卻聽信一些人的說法,某老和尚是阿彌陀佛。
還有法,有一本《地藏菩薩經(jīng)》,人家說這是佛經(jīng),你就去念了。有一本《血盆經(jīng)》,你也去念,這就是不辨法。
僧更是,尤其是偏遠地帶,沒有出家人,某一天來了一個出家人,信眾就恭敬得很,但后來這出家人騙了他們的一些財物就跑了。他們就不知道什么叫僧。當然,可不是說讓他們見了出家人不理不睬,但你得分清,不然的話就麻煩了。有人就是這樣,對師父百依百順,后來發(fā)現(xiàn)師父很壞,他就退心了,這就是分不清僧。
這些人的信佛,他們也不能說沒皈依,但他們的皈依僅只是念了三遍皈依文而已,至于皈依的真實意根本不懂,皈依體根本沒有得到,這些人還很自信,盲目的自信,外在的表現(xiàn)就是貪大法:我要參禪,我要念佛,我要修密……給他說修行的次第,他還不聽:我們是大乘根機!這些人就象在沼澤地上蓋大樓,很是辛苦,但終究是不行的,這個我們應(yīng)該警惕。
還有一些人,他們的信佛,也想分清三寶,但對其真意不了解,堅持自己的見地而不舍。比如大家,聽我講課,不能信,這本來倒沒什么關(guān)系,因為那個叫做圣法障。雖然是障礙,但那畢竟是圣法,關(guān)系倒不大。我們的信,本不是正信,但都自認為是正信,這是沒“慧”。什么叫“慧”呢?就是解決事物的能力,區(qū)別正法、邪法的本領(lǐng)等。我們這樣一來,雖然你勇猛用功,但很難成就,當然,可以保證你不會墮落,這就象南轅北轍,一個人要往楚國去,可是卻快馬加鞭往北跑,人家告訴他,他還說:我的馬跑得快。這就是方向錯了。
還有一部分人,最可憐了,他們是正信佛法,也有能力辨別一切,但是呢,無“深忍樂欲”,前邊兒已經(jīng)說過了,深忍是勝解,對佛法的決定信解,樂欲,希望,在《菩提道次第廣論》上叫做好要心。這些人呢,雖然說喜歡佛法,但更喜歡三毒,可他自己幷不知道,還自認為是正信的佛弟子。他們也到處弘法,到處講法,但實際上是貪嗔癡作怪。比如吳老,確實是對佛法了解得深,研究的深,是專家。何云先生告訴我說:吳老每年冬天到處講經(jīng)所得比一般人干一年的收入也高幾倍。你看這個~~還有劉先生,我們請他講課,我們請人家講課,自然會給講課費,但一般都是講過后臨走了,用紅包包起來給,他講過后就把稿件留給我,我馬上安排打印出來。那一次我把稿件送他審閱,是早上,可時間是安排他上午就走的,他接過稿件就問我:不是還有講課費嗎?其實,當時已給他包好了,我想專門給送去。
這就是學(xué)者之流,平時談起佛法來天花亂墜,可當分房子時我還得爭,不然的話,我沒辦法生活呀~~這就是永明延壽法師在《宗鏡錄》中說的,“窺見今時學(xué)者,唯在意思,多著言說,但云心外無法,念念常隨境生。唯知口說于空,步步恒游有內(nèi)!
這些人已到了佛法門前,沒入佛門反而墮落,是最可憐的了,咱自己也是,名利心放不下。有一個孩子與父母賭氣,出走了,花光了錢,又饑又渴,現(xiàn)在到了父母家門口,因還賭著氣,不回家,為什么要這樣呢?因為賭這口氣,就象三毒一樣,父母已經(jīng)原諒他了,但自己還賭氣干什么呢?
可憐啊!
這里請大家注意,宗教學(xué)者與社會學(xué)者我們得分清,什么是宗教學(xué)者呢?他的研究是為宗教服務(wù)的,我們稱他為宗教學(xué)者,他們的研究對宗教是一種理性的監(jiān)控,這是必須的。這樣的人如現(xiàn)在的吳立民老先生,過去的歐陽漸、呂澄等。社會學(xué)者呢,他們研究宗教的目的各種各樣,我們不管他。最典型的代表如胡適。
還有一些人,已了解什么是正信,也信受了三寶,也有能力辨別什么是真正的三寶,什么是正信,這些都可以了,雖然他正信佛法,可是心中極貪,貪上上法,不肯從下邊兒一步一步來修。按玄奘法師、義凈法師他們說的次第:因明、對法、戒律、般若、瑜伽,或按宗喀巴大師定的次第:念死無常、怖畏惡趣、皈依三寶、深解業(yè)果、求解脫、思苦集、修緣起、發(fā)菩提心、學(xué)菩薩行、修六度、行止觀。你必須這樣一步步來,宗喀巴大師說:若失次第,即成魔業(yè)。有人對我說:我跟著你學(xué)唯識吧。我說:不行,我自己還是半瓶子醋,你不用跟我學(xué),目下你先學(xué)學(xué)阿含經(jīng),那才是基礎(chǔ)。
我們現(xiàn)在看看大家,我們出家多少年,甚至很多大和尚,有幾個人學(xué)過阿含經(jīng),我們都自許信大乘,《十輪經(jīng)》上說:尚迷二乘法,況能解大乘?譬如闕壞眼,不能見眾色,如是闕壞言,不能解大乘,無力飲池河,詎能吞大海,不習(xí)二乘法,何能學(xué)大乘,先信二乘法,方能修大乘,無信誦大乘,空言無所益,內(nèi)真懷斷見,妄自號大乘。這是佛經(jīng)中的原話!
達摩東來,就說是看震旦有大乘氣象,可這“大乘氣象”“害”了人呀。
我們一般人都是沒有二乘之基礎(chǔ),直接來修習(xí)大乘。這樣,你雖然勇猛精進,但這是住在自己的見地之上,終不能成就。這很明顯,我們初出家時,精進用功,但都不能持久,有一句話:出家一年,佛在眼前,出家二年,佛在大殿,出家三年,佛在西天。為什么會這樣呢,這都是沒有按次第來,你認為在修行,其實你修的是“魔道”,就象要建一座大樓,基礎(chǔ)沒修好,修一層還沒事兒,當修到十層時,基礎(chǔ)承受不了,樓就塌陷了。我們現(xiàn)在修的善行之類也是,這善沒有正信、正見為基礎(chǔ),終究要倒塌的,就象你剛出家時的勇猛,若無正見、正信,終究要退心的。
要改變這種情況,一定得回過頭來,好好修三皈依。
正信佛教,首先是明三寶,正信三寶,皈依三寶,牢記三寶,在人生的道路上,依靠三寶的指示而行,寧舍身命,不違三寶。
還是前邊兒的幾句話:親近善士,聽聞?wù)?自正思惟,法隨法行。若這樣做了,就象一個孩子,已生下來了,你只要精心護理,他就可以長大成人。我們?nèi)糇龅竭@些,就種下了成道的種子,只要依佛陀教導(dǎo)的次第而行,就一定可以成道。
- 上一篇:佛學(xué)講座 什么是佛法?
- 下一篇:佛學(xué)講座 依正教立正見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
- 宗鏡錄卷第一
- 宇宙大學(xué)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績單
- 佛教對「臨終關(guān)懷」的看法
- 宗鏡錄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鏡錄序
- 七佛傳法偈(三)假借四大以為身,心本無生因境有; 前境若無心亦無,罪福如幻起亦滅。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2
- 大般若經(jīng)要解——般若的觀行
- 佛教對「女性問題」的看法
- 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講義 第一卷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心經(jīng)》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講
- 占察善惡業(yè)報經(jīng) 1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之一
- 七佛傳法偈(七)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
- 佛教對「自殺問題」的看法
- 七佛傳法偈(二)起諸善法本是幻,造諸惡業(yè)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風(fēng),幻出無根無實性。
- 二課合解 第一講
- 十二因緣法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卷上(1)
- 七佛傳法偈(一)身從無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諸形像;幻人心識本來空,罪福皆空無所住。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3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6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媽媽的乳汁
- 四圣諦講記 第一卷 苦~輪回之苦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4
- 修習(xí)止觀坐禪法要 1
- 《無量壽經(jīng)》之八相成道(一)
- 《圓覺經(jīng)》講記 第一章 文殊菩薩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序品第一節(jié)錄
- 印光大師傳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訶止觀卷第一上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0
- 印光文鈔全集 增廣印光法師文鈔卷第一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5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解脫痛苦的原理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8
- 宗鏡錄卷第二
- 妙境法師主講:八識規(guī)矩頌講義(1)
- 傲慢與偏見,學(xué)佛人要遠諸傲慢,調(diào)整偏見
- 佛教說不能執(zhí)著,是否意味著看淡甚至放棄努力理想?
- 在家學(xué)佛,應(yīng)如何做人?
- 做真實的自己
- 行腳云游是什么意思?
- 放下不快樂就是快樂
- 善待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 有沒有辦法掌握未來?
- 你快樂嗎?有沒有試過不快樂?
- 錯了怎么辦?
- 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生活感言,人生總有喜怒哀樂的
- 至心精進,專注于目標,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老實念佛,重在一生堅持不懈憶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勵:一個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佛法的中道觀
- 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學(xué)習(xí)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郢@法喜
- 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離一切不善業(yè)?
- 當業(yè)障現(xiàn)前時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個人的福報都是自己修來的
-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 佛教對世界的認識——因緣因果
- 護念他人善用心,學(xué)佛慈悲須踐行
- 如何報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對佛最好的報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這八種圓滿
- 只有無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師是后世佛弟子學(xué)習(xí)的榜樣
- 無論哪種供養(yǎng),都離不開善用一顆歡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為、語言和心念
- 一人獨坐、內(nèi)心空閑,無甚雜思
- 皈依三寶是踏入佛門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脫
- 如何呵護發(fā)起普利眾生的愿心,使發(fā)心不消退?
- 妙法蓮華經(jīng)
- 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千江映月
- 宗鏡錄
- 無量壽經(jīng)
- 星云大師講解
- 大安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講解
- 凈界法師講解
- 星云大師文章
- 解脫之道講記
- 夢參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文章
- 圓覺經(jīng)講記
- 虛云法師文章
- 凈界法師文章
- 四圣諦講記
- 圣嚴法師講解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 定慧之路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xué)
- 佛法修學(xué)概要
- 摩訶止觀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解說
- 體方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傳奇
- 大方廣圓覺經(jīng)講義
- 解深密經(jīng)語體釋
- 大安法師文章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
- 修習(xí)止觀坐禪法要
- 華嚴經(jīng)要義
- 雜阿含經(jīng)選集新版
- 妙境法師講解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
- 印光文鈔全集
-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講記
- 夢參法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