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修與八正道

\

  序言

  修行最容易─把垃圾丟出去

  佛法,從釋迦牟尼佛成佛說法到現(xiàn)在,其實沒有很大的改變。故每次請法師開示,也只能「老生常談」而已!因為佛法本質上,不會有太多的新奇,所以如果你常有很多偉大的發(fā)現(xiàn),這反才是問題。然眾生在修行的過程中,雖是同樣的道理、原則,還得經常地耳提面命,不斷地再提醒,才不會不經意地又被習氣業(yè)障抓走了。

  記得好幾年前,曾在嘉義某次的禪三開示說道:「修行最容易─把垃圾丟出去!」一般人都認為修行很難,要把三藏十二部經厘清楚,就很不容易了。何況還得精進修行,既禪坐,也念佛,更持戒,甚至還得參禪、開悟。而悟的話,又有小悟、大悟、徹悟,破初參、透重關、過牢關的差別。因此大乘佛法乃說:從發(fā)心修行到圓滿成道,乃要經過三大阿僧祇劫。真是愈說愈難了!

  然我還是認為:修行很容易─把垃圾丟出去!這垃圾當是指心理的垃圾。故垃圾能丟得愈多,身心就愈清凈。待將垃圾丟光了,事實上就已成道了。掃地、丟垃圾,我們從小習以為之,所以這并非什么困難的事,也非什么新奇、神秘的事。

  故如要你開車,你卻不會;因為開車也是一項專門的技術。如要你用電腦,你說不會;因為用電腦也是一項較專門的技術。但如說連掃地、丟垃圾,也不會;這就說不過去了。

  然而難在那里?乃把垃圾當寶貝。故不只丟不出去;且還繼續(xù)制造.收集更多的垃圾。

  然而又何以我們從無始以來修到現(xiàn)在,卻未有什么成就呢?甚至還暈頭轉向地搞不清楚要如何修呢?這關鍵乃:很多人根本分不清楚,什么是垃圾?什么是寶貝?于是若把垃圾當寶貝,則不只丟不出去;且還繼續(xù)制造、收集更多的垃圾。所以很多人貌似很努力、很認真地在修行,但以明眼人觀之,卻唯南轅北轍、離途愈遠而已!

  因此修行的首要任務:就是得先清楚分辨:何者是垃圾?何者非垃圾?如果已能判定何者為垃圾?雖不能即時將垃圾清除干凈;但至少已不會再制造、收集垃圾矣!

  于是乎用什么原則來判定:何者是垃圾?何者非垃圾?便是修行首要的課題!故我們今天就以「八正道」為原則,來判定何者是垃圾?以及如何丟出去?

  八正道

  正見:關于何為正見?其實眾說紛紜!我們且從世尊何以出家說起!

  關于何為正見?從原始佛法到大乘佛教,甚至各宗各派的說法,皆有參差。至于何者最正確?我想我們還是先回歸到世尊最初何以出家吧!

  生老病死與四圣諦

  眾所皆知:世尊最初乃是一位太子,因見人生有「生、老、病、死」等眾苦而發(fā)心出家的。于是乎:認清生老病死的現(xiàn)象,探討生老病死的成因,以及如何才能對治消除?便是學佛修行始終一貫的宗旨。

  關于認清生老病死的現(xiàn)象,這一部分乃相當于「四圣諦」中的苦諦。然這一部分,我卻不想作詳細的描述。

  其次,生老病死苦的成因為何?這一部分乃相當于「四圣諦」中的集諦。以原因確認了,才能進一步去對治消除。生老病死的原因,其實真看透了,也只是為「諸行無常」而有「法爾如是」的現(xiàn)象也!既有成、住,就有壞、空,既有生,就有病、老、死。這乃法爾如是而已!

  然既法爾如是,而人云何又以之為苦呢?為「求不得」故苦!求什么而不得?求免于老病死的現(xiàn)象而不得。這從我們本身及周邊的人去看都一樣:人年紀愈大,就愈怕老。雖然心里明知:人總是會老的。但輪到自己時,總還是有罣礙。同理,心里也明知:眾生無有不死的。但輪到自己時,總還是害怕和求免。但不管用什么辦法求免,終究還是難逃老病死的到來。于是乎,既有所求,即已是負擔;更何況求不得,乃苦上加苦爾!

  至于如何對治消除?這乃相當于「四圣諦」中的道諦和滅諦。既生老病死的現(xiàn)象,乃法爾如此;即不可能對治消除也。然現(xiàn)象雖不能對治消除,但由之而產生的苦,卻可對治消除。問曰:「何以對治消除?」

  答云:「從確認諸行無常的原則,而接受、順從之;即能對治消除也!惯@也就說:既覺悟生老病死的現(xiàn)象,乃法爾如是。即順從之,而不復求免!以無所求故,即無「求不得」之苦矣!

  以上的原則,聽起來似很容易;但事實上,真要相應還真難哩!所以不管于禪修時,或日常生活間,都要經常提起「諸行無!沟姆ㄓ,用來對治消除眾生對老病死的畏懼與抗拒。

  后來的佛法,卻以順應眾生畏懼、抗拒老病死的心態(tài),而說有「平安燈」或「延壽法」等,即非正見也。

  貪瞋癡慢

  人生的苦,除了有「生老病死」之外;其實更切身的是,人有「貪瞋癡慢」等纏繞不休的煩惱。「生老病死」的苦,雖然從學佛以來,即耳熟能詳,但感覺上,還沒有那么切要、逼迫。以我個人而言,雖年紀也有五十多了,但身體還算健康;既未有病,也不覺得有多衰老。死雖不知那天會降臨,但至少目前也沒什么跡象。所以對老病死的感受,未覺得有那么切身。

  但如就「貪瞋癡慢」的煩惱而言,可能一天之中就會現(xiàn)行了幾十次,甚至上百次。于是乎,更進一步去:認清貪瞋癡慢的現(xiàn)象,探討貪瞋癡慢的成因,以及如何去對治消除?也是學佛修行始終一貫的課題。

  關于貪瞋癡慢的現(xiàn)象,如前所謂:我卻不想作詳細的描述。至于貪瞋癡慢的成因,表面似有很多。然根本的原因:乃為眾生有「我見」爾。于是從「我見」而更衍生有「我愛.我慢」等煩惱。

  首先說「我愛」,如前所謂:人不只消極地求免于老病死,不只要繼續(xù)活下去;而且要活得更健康、更舒適、更快樂,甚至更體面。于是為了更健康,就必與老病死抗爭。為了更舒適,就得與大自然的冷、熱、濕、燥等抗爭。為了更快樂,就得擁有更多的生活享受。

  其次,說到「我慢」,常言:活著,就是為爭一口氣。故人活著,不只為圖社會所接受、認同;更且還希望得到眾人的愛戴、尊重、羨慕。所以人活著,就得經常地「比來比去」。

  于是乎,老病死乃是與大自然的抗爭;而貪瞋癡慢,則多是與人抗爭。尤其是慢心,我不會去跟天比,不會去跟地比,而是與人比爾!在過去的時代,人口較稀疏,互動也非那么頻繁,因此而滋生的煩惱也就有限了。

  而今不只人口愈來愈密集,且互動性更加頻繁。過去的農村,多保持著「自給自足」的生活方式,故不須與他人有太多的互動。而今的工商時代,很多事情,都得靠眾人的同心協(xié)力才能完成。很多物品,也得靠與他人交易才能取得。因此既人際的互動,愈來愈頻繁;人際的溝通協(xié)調,也愈來愈重要。

  而在溝通協(xié)調的過程中,如果每個人都以「自我」為中心,極力地為自己爭名、爭利;這因抗爭而有的煩惱,便愈發(fā)不可收拾。所以在這個時代中,來自于食衣住行等資生受用的煩惱,雖多但不會太多。而來之于與人溝通協(xié)調,而有的煩惱便多得太多了。

  至于云何對治消除?既煩惱的根源來之于「我見」。則對治者,也不過從觀五蘊的緣起,而消除我見爾!人都直覺地以為、錯誤地以為:內在中,有一個本存、孤立、不變的我。然透過緣起的分析,我們所謂的我,乃包括肉體、感覺、認知、思惟、意志、抉擇等因素,所組合而成。且這些因素,還得與外在不斷地交互作用。因此既非本存,亦非孤立和不變也。

  所以透過緣起的分析,我們所謂的我,乃是無常、無我爾!于是我見既消,附帶的貪瞋癡慢等煩惱,也就跟著瓦解矣!于是乎,能有助于「消融自我」的知見,才是正見。反之,則為邪見。

  疑惑矛盾

  其實更緊迫盯人的煩惱,乃是人于動心起念中,常不免有疑惑和矛盾。譬如生從何來?死往何去?譬如生命的意義為何?人間有是非的標準嗎?社會的禁忌,其來有自嗎?人活著,應以自利為先,還是以利他為尚?尤其在此資訊泛濫、百家爭鳴的社會中,我們每天所接受的訊息里,就有很多矛盾與疑惑,真是「剪不斷、理還亂」。

  于是乎,有關生老病死,乃人要跟天爭。有關貪瞋癡慢,乃人跟人爭。至于疑惑矛盾者,卻跟自己爭也。跟天爭,天未必逼得那么緊。跟人爭,如跑到深山、孤島去隱居,庶幾能免。但跟自己爭者,卻如影隨形地緊跟著你。

  至于云何對治消除?從正觀緣起中道,而能消除。然何以從正觀緣起中道,而能消除矛盾與疑惑?今天因時間的關系,無法詳細說明。各位有興趣者,請參考有關「中觀」的書籍。

  因此,何為正見?相應于「緣起中道」者,則為正見。反之,則為邪見爾!

  小結:

  為何修行,就要學佛呢?因為佛陀是過來人。故透過佛陀的慈悲教誨,能讓我們觀察得更仔細,探究得更徹底,也對治得更直接、俐落。簡單講,以學佛能幫助我們建立正見,故有益于修行也!

  但事實上,皈依佛教徒雖多,有正見的卻微乎其微!譬如對種種的疑惑與矛盾,我們真有能力去面對和抉擇嗎?如不能,即表示正見,尚未落實也。問:「何以皈依的佛教徒雖多,有正見的卻微乎其微?」

  答云:我認為主要有兩個原因。一、從信仰的觀點而皈依,故不肯多聞熏習。有的人以佛菩薩很靈驗,能「千處祈求千處應」,所以來皈依。是以皈依后,多以念佛、誦經、拜愿,而祈求更多的感應道交;因未深入經藏故,所以正見不足也。

  二、因偏于行門,而未曾多聞熏習。很多人相反地以為:學佛后,就得「老實修行」。也就是努力于一些所謂「行門」的功課,譬如念佛、禪坐、數(shù)息、持咒等,而不肯深入佛法的知見。其實這些「行門」的功課,卻非佛教所獨有。譬如數(shù)息,外道也數(shù)息啊!持咒,外道的咒才更多哩!誦經,外道就無經可誦嗎?甚至默照,也非禪家所獨有。故行門卻非佛法的特勝,唯正知見才是佛法的特勝。也唯有以正知見為前提,而深入行門的功課,才能證果、解脫也。

  于是乎,若不從深入聞思而建立正知見,則很多佛教徒乃名不符實─因為他的觀念、行為和修行方法,卻和外道沒兩樣。以上乃略述正見而已!至于詳細的解說,則非短時間所能為也。

  但對于八正道之首務,我要說:沒有正見者,便非真正的佛教徒!沒有正見者,也不可能成為腳踏實地的禪修者。

  正思惟(正志)

  依正見的原則而作的思惟,即稱為正思惟─在經典上亦有稱之為正志也。云何謂:依正見的原則而作的思惟?譬如:

  1.因「諸行無常」,而不作常的期待、常的憂慮:如見到一位姣好的異性,一般人初希望有機會去親近認識,繼而期待能天長地久地廝守在一起。這期待能天長地久地廝守在一起,便是常的期待。又如那年事業(yè)順利,一切得心應手。于是我們又期待,這情景能永遠維持下去;這也是常的期待。

  相反地,如碰到身心不順,逆障重重時。我們又擔心:它是否會永遠如此?這便是常的憂慮。事實上,不管順逆之境,乃都是無常的。

  2.因「諸受是苦」,而能堪忍一切逆障:譬如天氣的冷熱變化,甚至臺風或地震,交通紊亂或物價上揚等,若從諸受是苦的原則去看待它,反沒什么可抱怨的。

  3.因「諸法無我」,而不作自我中心的主宰或界別:如前所謂的貪瞋慢等,乃是多從自我中心而作的思惟。故既順「諸法無我」的知見而作思惟,即能減卻貪瞋慢也。

  故我們得經常地自我檢點:我是順「貪生怕死」的習氣,而作反應;還是依「了生脫死」的正見,而作思惟?比如我們每天都得飲食,甚至每餐都得飲食。我們是為了貪求享受,而受用飲食呢?還是為了維持色身的健康,以作為修道的工具,而受用飲食呢?

  同樣,我們每天都得工作,甚至我也每天都在工作。但是我們是為何工作呢?是被「貪名、貪利」的業(yè)習所左右,還是從「出離、斷滅」的知見,而作考量呢?甚至真的是為佛法、為眾生而奮不顧身呢?

  有很多佛教徒,開口也慈悲,閉口也慈悲。然而我是真發(fā)慈悲心?還只是好管閑事、不甘寂寞的習氣在作祟?甚至高唱慈悲,卻是要脅別人得慈悲我呀!

  在人間常不免有一些爭執(zhí),而形成「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現(xiàn)象。于是在爭執(zhí)當下,我們能否虛心檢點:這意見是合乎中道?還是屬于偏執(zhí)、或極端?

  事實上,要作正思惟,并不容易。一方面因正見不具足,二方面人又常將自己的習氣、業(yè)障合理化。但若能掌握一個大方向,庶幾能無惑矣!這大方向,即是所謂的「正志」─正確的人生方向、正確的人生規(guī)劃!

  大致而言,眾生能作的思惟,只有兩個大方向:一是順生死流,一是逆生死流。云何為順生死流?從「增長自我」的前提,而作的思惟與造作。云何能逆生死流?從「消融自我」的前提,而修的出離與斷滅。因此以逆生死流為導向者,才是正確的人生方向,正確的人生規(guī)劃!

  故何以學佛要從「聞思」中著手呢?首從聞中,建立正見。其次于思中,確認其為正思惟也。正見如大綱,正思惟則為細目。正見乃重點的突破,正思惟則是地氈式的搜索與掃蕩也。

  正語.正業(yè).正命

  既從正見而知宇宙、人生的真理,復從正思惟而確認生命的方向,即應將之確確地落實在生活中;這即是「合律」的行為。故戒定慧三學的戒,非僅于持五戒、八戒、比丘戒菩薩戒等逐條列示的戒法。而是泛指一切合乎正見、正思惟的行為。何以我們常將「法、律」并用,而稱為「法律」呢?因為法與律,乃一體的兩面。法是形上的準則,而律則落實的行為。

  在佛法中,乃將生活的行為,簡分為身口意三業(yè)。因此下面就從身、口、意三業(yè),來分別說明:

  身者,為「正業(yè)」,粗略說就是不作殺、盜、淫等行為。如更精確地說,乃是不作妨礙修行、無益修行的事。于是這范圍就很廣了,近如云何飲食、穿著之類?遠如交何種朋友?到何處旅游等,都得重新思考、重新定位。

  如飲食者,乃為維持身體的健康,以作為修行的道具。而衣著者,乃為保暖或蔽身而已。至于交朋友,當以有助于修行者為尚。有些人雖口若懸河、滔滔不絕,但談的僅是「好行小慧」而已!這種人就不值得交作朋友。同樣,目前因經濟繁榮、交通方便,所以很多人流行到各處去觀光旅游。然觀光旅游對修行究竟有何助益?這就少人去深思矣!

  口者,為「正語」,粗略說為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如更精確地說,乃是不說妨礙修行、無益修行的話。譬如有些人好聊天、說八卦。也有些雜志專門在搬弄是非、挖人瘡疤。說這些、聽這些,不只無益修行,甚至會惹人情緒;但很多人還是趨之若鶩,窮追不舍。

  又如好炫耀、愛抬杠,甚至只是說笑話等,皆非正語也。問曰:只是說些笑話,又不傷人,有什么關系呢?答:雖沒什么大關系,但仍屬「綺語」也。

  生活者,為「正命」。雖傳統(tǒng)上都說:要有正當?shù)男袠I(yè)。然除有正當?shù)男袠I(yè)外,還要有正當?shù)南才c娛樂。而所謂「正當?shù)男袠I(yè)」,除了能被社會所認可外,還得不妨礙于修行。

  故我以前曾說:就修行的立場而言,乃不鼓勵作尖端的行業(yè)。何以故?因競爭較激烈,身心不容易放松、安定;故何有余力,在修道中更上一著呢?而傳統(tǒng)的行業(yè),雖賺不了大錢;但身心較悠閑、安定,而有余力用功也。

  其次,說到正當?shù)南才c娛樂。雖很多人都把看電視,當作日常中主要的消遣;其實我很少看電視,可以說幾乎不看電視。除非有什么臺風過境,才關心一下各地災情如何!同樣,我可幾乎不看報紙,因為如體育版,誰輸誰贏關我何事呢?如影視娛樂版,也只是一片「風騷」而已!而政治版者,殆不出「口水戰(zhàn)」的爭端;至于社會版,殺盜淫者看多了,也就麻木不仁了!

  故很多人雖常問:「如何將佛法落實于生活當中?」表面上似問得很迫切。但仔細想想,也問得很荒唐。為什么呢?因為我們學佛的動機,本就是為了解決生活中的煩惱、生命中的迷惑。則豈有學了佛后,還不知當如何來應用呢?

  如你還是要問:如何將佛法落實于生活當中?則我只好回答:過著正見、正思惟的生活。故所謂「正信的佛教徒」,不只要皈依三寶,并要從聞思中建立正見與正思惟,且能將之落實于生活中,而有正語、正業(yè)與正命。

  于是乎,從正見到正命的過程中,身心就能一次比一次地安定、和諧。因為正見既能消除我們的迷惑,也能減免貪瞋癡慢等較粗重的煩惱、和對死亡的恐懼等。尤其生活有條理、有規(guī)律,身心即能更安定、和諧也。

  正方便、正念、正定

  正方便、正精進:選擇對機有效的禪修方法去練心。正念:于禪修時,不離當下的方法。正定:方法用到「不用而用,用而不用」時,即為正定。

  其實嚴格說來,要從正見的前提去抉擇方法,才會是「正方便、正精進」。于動心起念中,不離「正見、正思惟」,才會是「正念」。最后,心始終不離「正見、正思惟」,才會是「正定」。

  相信,各位對如何以正方便、正精進而入禪修之門,會有更大的興趣;但這卻非我這次演講的重點!因為從「八正道」的修行次第來看,當先有正見、正思惟,其次能過著安定、和諧的生活;然后再精益求精,才有禪修的功課。

  而現(xiàn)在很多人的修行次第,卻剛好相反。在完全無正見的基礎下,就去參「話頭」。以為參得話頭,就具足一切正見了;驗樯钐o張、紊亂,所以去禪修;以為禪修后,一切生活就能改善了。當然在禪修時,能得到一時的壓抑與回避;但如再回到生活中,乃必原形畢露爾!

  尤其我們日常生活的時間長,而能專心禪修的時間少。因此冀望以禪修來改善生活的品質,便如「杯水車薪」般地渺不可及。這種情況,即使親近、教導的是名師,也不可能得到更好的結果。

  以建筑作比喻

  對于八正道的修行次第,我們且以建筑作比喻:「正見」為藍圖中的總圖,乃略作格局與配置也!刚嘉箘t為藍圖中的分圖與施工圖。雖皆屬于圖面作業(yè)而已!然而若圖面作業(yè),皆已清楚明了;則以下的施工,才能按部就班也。

  其次,「正語.正業(yè).正命」則為按圖施工,而完成結構中的「粗胚」。為何說是粗胚呢?因為身業(yè)、語業(yè),比起動心起念,乃更為粗糙而易于控制。比如我們于人際互動中,雖難免有瞋心的現(xiàn)行;但至少能控制在不打人,甚至不罵人的范圍里;蛘咭姷芥,甚至淫蕩的異性,也難免有貪念的現(xiàn)行;但至少能控制在不唐突、不攀緣的范圍里。至于「正精進.正念.正定」,則為完成粗胚后的細部裝潢。

  故未能將正見落實于生活中者,則雖很努力禪修,也無從著落。這就像于建筑未完工前,就急著去買名貴、典雅的家俱。于是乎這些家俱,也只能暴露在曠野中,而任其日曬與風吹雨打;故不久這些家俱,也就很快斑駁而失去光彩,甚至脫落而不復原形。

  有些人雖于禪修時,能得一時的寧靜、安樂。但當?shù)弥匦旅鎸ι顣r,心里卻更不能適應。于是長此以往,禪修乃必與生活脫節(jié)。而禪修既與生活脫節(jié),則你愈精進于禪修,生活乃愈草率、混亂。于是乎,寄望從禪修來改善生活的初衷,便愈渺不可得矣!雖一再地進出禪堂,也只是重蹈覆轍而已!甚至還是惡性循環(huán)哩!

  生活禪、動中禪

  于是有人謂:非只有盤腿禪坐,才是禪。以「行、住、坐、臥」都是禪故,乃另提倡「生活禪」或「動中禪」。然如離開現(xiàn)實的生活外,另去修者,即非生活禪也。同理,生活的活動外,另去修者,也非動中禪。因為結果還是與生活脫節(jié)爾!其次,若離開正見而修者,即非禪也。

  說到這里,我似乎全然不贊成初學佛者,修習禪定。其實不然,因為心里的安定、專注,乃有助于聽經、聞法,以及沉淀、統(tǒng)合。故對正見的建立及正思惟的敷演,還是有極正面的幫助,此即所謂「由定發(fā)慧」也。

  其次,禪修的訓練也使我們對動心起念,能有更靈敏的內省能力。前云:要將正見落實于生活當中,于是乎便得對動心起念,能有靈敏的觀照和內省能力。故若起了不合正見的思惟,才能立即「回向」也─回到正法的方向。而能回向者,才有功德也─與解脫相應,故有功德。

  總結

  簡言之,初期禪修的訓練,不以入定,或心專一境為目標。而是要以建立正見,落實生活為目標。尤其在這動態(tài)的社會中,要從修定的覺受或體驗中,來建立起對修行的信心,乃更不容易也。很多人反會因此而退轉。甚至因為知見不正、心態(tài)偏差,而容易著魔發(fā)狂。

  但是要從正見的理則,及正業(yè)的生活方式來建立起對修行的信心,應該是比較容易的。尤其現(xiàn)代人所受思想的訓練,如有善知識的教導、啟發(fā);則對正見的建立,應比過去人更方便才是。同樣,如能不斷地去觀照、回向,則我們的行為也必和佛法愈來愈相應,身心也能愈來愈安定、和諧也。于是乎,就不必擔心:參禪是否能開悟?

  當今雖很多人曾精進于禪修,但十有八九是不得力的。主要為不合乎八正道的修行程序也。反過來說,如以八正道為標竿,而按部就班地去努力;則既道路能愈來愈寬廣,也能如「倒吃甘蔗」般地,愈來愈甜。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