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華人佛教 > 佛教故事 > 哲理故事 >

大與小,打破常規(guī)的做法

  覺者說:一花一世界,一沙一乾坤。

  當(dāng)二十世紀(jì)的人們驚嘆于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的時候,其實早在此之前幾千年的覺悟者就提出了驚世駭俗的理論:宇宙含有三千大千世界,同樣微塵也含有三千大千世界。所謂三千大千世界只是一個比喻的說法,用現(xiàn)代的話解釋,就是無數(shù)個太陽系。宇宙有無數(shù)個太陽系,無窮無盡地大,一顆微塵也有無數(shù)個大千世界,無窮無盡地小。宇宙若一微塵,一微塵含整個宇宙。宇宙有無窮無盡的生命,一微塵中也有無窮無盡的生命存在。

  所謂大小,都是相對而言的,大可以無限大,小可以無限小,都不能窮盡,所以,怎么能說宇宙是大的,微塵就是小的呢?由于我們還沒有能力進(jìn)入微塵的世界,所以就不可能知道它無限小的大千世界,由于我們沒有能力進(jìn)入宇宙太空,所以就很難懂得和體悟它無限大的大千世界。

  感知世界的大小,我們受自身條件的局限,受智慧有無的限制,同時我們也受到自身心理方面的影響。

  有一個吸毒的囚犯,被關(guān)在牢獄里,他的牢房空間非常狹小,住在里面很是拘束,不自在又不能活動。他的內(nèi)心充滿著憤慨與不平,備感委屈和難過,認(rèn)為住在這么一間小囚牢里,簡直是人間煉獄,每天就這么怨天尤人,不停地抱怨著。

  有一天,這個小牢房里飛進(jìn)一只蒼蠅,嗡嗡叫個不停,到處亂飛亂撞。他心想:我已經(jīng)夠煩了,又加上這討厭地家伙,實在氣死人了,我一定非捉到你不可!他小心翼翼地捕捉,無奈蒼蠅比他更機(jī)靈,每當(dāng)快要捉到它時,它就輕盈地飛走了。蒼蠅飛到東邊,他就向東邊一撲;蒼蠅飛到西邊,他又往西邊一撲。捉了很久,還是無法捉到它,這才感嘆地說:“原來我的小囚房不小啊!居然連一只蒼蠅都捉不到,可見蠻大的嘛!”此時他悟出一個道理,原來:心中有事世間小,心中無事一床寬。

  小小的牢房,當(dāng)你認(rèn)定是人間地獄,是小的喘不過氣的時候,特別是抱怨不平時,那該讓你無比難受。其實,你即使是生活于天地之間,你被世間的名利、榮辱、是非等東西纏得心煩意亂得時候,你仍然會感覺這個世界太小,讓你極不自在,極其厭煩。當(dāng)你絕望的時候,你會認(rèn)為世界小到了無法容身的地步。但是,如果你心態(tài)坦然,并不為身外之物牽腸掛肚,也不為即使是小牢房一樣狹小的空間而煩心和憤慨,那么,斗室就變成了天地一樣的廣闊空間。

  大與小是相通的,大中就有小,小中也有大。我們之所以把大與小機(jī)械地分開,正說明我們的思維不夠通達(dá),我們的內(nèi)心有各種障礙,我們還缺少暢達(dá)的智慧。

  唐朝江州次史李渤,有一次問智常大師:“佛經(jīng)上所說的‘須彌藏芥子,芥子納須彌’,我看未免太玄妙離奇了,小小的芥子,怎么可能容納那么大的一座須彌山呢?這實在是太不懂常識了,是在騙人吧?”

  智常大師聽了李渤的話之后,輕輕一笑,轉(zhuǎn)而問他:“人家說你‘讀書破萬卷’,是否真有這回事呢?”

  “當(dāng)然了!當(dāng)然了!我何止讀書破萬卷啊?”李渤顯出一派得意洋洋的樣子。

  “那么你讀過的萬卷書現(xiàn)在保存在哪里呢?”智常大師順著話題問李渤。

  李渤抬手指著頭腦說:“當(dāng)然都保存在這里了!”

  智常大師說:“奇怪,我看你的頭顱只有椰子那么大,怎么可能裝得下萬卷書呢?莫非你也在騙人嗎?”

  李渤聽了之后,立即恍然大悟,豁然開朗。

  江州次史李渤被常見和常見的思維方式束縛住了,因而看不到大中有小,小中有大的道理,思維極不自由。

  我們每一個人都生活在被各種常見和常識包圍的生活情境之中,我們既依賴于它們,同時又被它們所制約和束縛。我們的智慧被封閉住了,因為我們太相信常識和常見。其實,常識和常見只是某一中生活境界的產(chǎn)物,出了這個境界,它們就是謬誤,所以敢于打破常規(guī)思維方式,敢于沖破常見執(zhí)縛,是智慧人生的開始。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