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遺教經

《佛遺教經》,簡稱《遺教經》,又名《佛垂涅槃略說教誡經》,一卷,姚秦·鳩摩羅什譯,是佛陀釋迦牟尼一生弘法言教內容的概括總結,是佛將入涅槃前對眾弟子語重心長的諄諄教誨,也是佛留給后代所有想離苦得樂者的得度因緣。...[詳情]

當前位置:華人佛教 > 佛經大全 > 佛遺教經 >

佛遺教經 經典

  佛遺教經 經典

  譯文

  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悟道,在波羅木奈的鹿野苑(在今印度瓦臘納西城西北)初轉*輪,演說四諦、八正道等大法,又收阿若憍陳如等五人為弟子。最后又在拘尸那迦城外的娑羅樹下為弟子最后一次說法,并收一百二十歲的婆羅門須跋陀羅為弟子。有緣度脫的弟子均已度脫。佛歷八十年八月十五月圓之夜在娑羅樹下將入涅槃。此時是夜深之時,月圓星疏,萬籟俱靜。佛陀為周圍弟于簡要地說明佛法大義:

  原典

  釋迦牟尼佛初轉*輪,度阿若憍陳如①;最后說法度須跋陀羅②。所應度者,皆已度訖,于娑羅雙樹③閑將入涅槃。是時中夜,寂然無聲,為諸弟子,略說法要:

  注釋

 、侔⑷魬x陳如:佛悟道后,初轉*輪,聽度五弟子中之上首,又譯作阿若多憍陳那。

 、陧毎贤恿_:佛的最后一名弟子。又譯作蘇跋陀羅,須跋陀。

 、坻读_雙樹:佛入滅處之樹林。娑羅,為樹木之名,雙干枝并為一樹,故稱雙樹。又譯作沙羅雙樹。

  譯文

  「諸位弟子,在我滅度之后應當尊重、珍惜、禮敬佛法大戒。修行戒法就會像是黑闇中遇到明燈;如同貧窮之人得到財寶。應當知道戒律才是你們最好的上師。即使我依舊留在此世也與此沒有分別。

  原典

  「汝等比丘,于我滅后,當尊重珍敬波羅提木叉①,如闇遇明,貧人得寶。當知此則是汝大師。若我住世,無異此也。

  注釋

 、俨_提木叉:即戒律之音譯,梵文作PratimoCSa。又譯作婆羅提木叉、缽喇底木叉。

  譯文

  「持佛法清凈大戒的人,不得從事商賈貿易,安置田地、屋宅,收養(yǎng)人民、奴婢、畜養(yǎng)牲畜。對于任何種植及諸財寶均應當遠離,如同逃離火坑一般。不許砍伐山林、摧殘草木,更不許開墾土地,以求生存。不得熬湯煎藥,算卦占卜,抬眼仰望星宿,低頭換算八字等,這種外道邪術皆足以妨害正當的因緣有的果報。所以持戒修行的人,要珍惜時光、日中一食,保持身心清凈,獨自生活;絕不允許參與世俗世務,求得一官半職。嘴念巫咒,口服仙藥,結好奉承權貴,親此疏彼,均屬杜絕行為之列。應當自己端正心念,以求解脫,不許隱藏包庇自己的罪惡和錯誤,用微不足道的神通伎倆欺騙、迷惑俗眾。對于衣食住行所需,只要求得能維持修行即可,不得貪心不足,求得多余,以供積蓄。

  原典

  「持凈戒者,不得販賣貿易,安置田宅,畜養(yǎng)人民、奴婢、畜生。一切種植及諸財寶皆當遠離,如避火坑。不得斬伐草木,墾土掘地。合和湯藥,占相吉兇,仰觀星宿,推步盈虛,歷數算計,皆所不應。篩身時食,清凈自活,不得參預世事、通致使命,呪術仙藥,結好貴人,親厚蝶嫚,皆不應作。當自端心正念求度,不得包藏瑕疵,顯異惑眾。于四供養(yǎng)①知量知足,趣得供事,不應畜積。

  注釋

 、偎墓B(yǎng):實為四事供養(yǎng),即飲食、衣服、臥具、湯藥。

  譯文

  「以上簡要的說明了持戒的基本內容。戒是求得解脫的平坦、順利的根本大道,所以叫做『波羅提木叉』。依戒修行就能修得禪定諸階段,由此可以逐步滅除人生之苦,產生佛法智慧。所以諸位弟子們:應當修習、傳承我的清凈戒法,千萬不要使它毀壞、缺漏。如果有人能夠修習我所傳授的清凈戒律,他就能擁有世上的善德善行;如果不修習清凈大戒,所有的善德善行就不會產生。所以請弟子們牢記:戒律是第一清靜安隱功德的所在。

  「諸位弟子們,如果你們已能修習清凈戒法,首先應當降伏你們的眼、耳、鼻、舌、身等感覺器官,千萬不要放縱它們,使它們同外界勾染,產生對色、聲、香、味、觸等五欲的執(zhí)著與追求。就好像那放牛的牧童,手中緊握牧鞭,時刻警惕地盯著牛兒,不使牠任意放縱,闖入人家田地,毀壞他人莊稼。如果人一味地放縱自己的感官,非但激起人對感官刺激的執(zhí)著與追求,難以控制,無法自拔,而且還會像那草原上的未加馴服的野馬,如果不給牠加上馬鞍轡頭,就會瘋狂地帶著人狂奔,最終不免沉于沼澤或陷入獵人們布下的陷坑。這樣的話,人就將遭遇一大劫的生死輪回之苦,而如果一心修行戒法的話,往劫積累的罪惡所遭之苦就將在此世中止。感官這樣的禍賊所造成的罪業(yè),將殃及累世,使人墜入生死輪回之苦,其危害的程度超出人們的想象,人們千萬不要對此掉以輕心啊!所以擁有智慧的人千方百計對它予以制服,對它絕不姑息遷就、放任自流,防制五根就像防制殺人越貨的賊首,不許它放縱。假如放縱了它,也應在很短的時間內設法將它消滅殆盡。

  原典

  「此則略說持戒之相。戒是正順解脫之本,故名『波羅提木叉』。依因此戒得生諸禪定及滅苦智慧。是故比丘:當持凈戒,勿令毀缺。若人能持凈戒,是則能有善法;若無凈戒,諸善功德皆不得生。是以當知,戒為第一安隱功德之住處。

  「汝等比丘,已能住戒,當制五根,勿令放逸,入于五欲①。譬如牧牛之人執(zhí)杖視之,不令縱逸,犯人苗稼。若縱五根,非唯五欲將無崖畔,不可制也。亦如惡馬不以轡制,將當牽人墜于坑陷。如被劫②害,苦止一世。五根禍賊殃及累世,為害甚重,不可不懼!是故智者制而不隨,持之如賊,不令縱逸。假令縱之,皆亦不久見其磨滅。

  注釋

 、僦莆甯鹆罘乓,入于五欲:「五根」為眼、耳、鼻、舌、身五種感官。同外界相接觸,如不修行控制,便會產生對色、聲、香、味、觸等五欲的追求與執(zhí)著。

  ②劫:佛教時間術語,因不能以日常時間概念推算其久遠,故又稱作「大時」。

  譯文

  「眼、耳、鼻、舌、身這五種感官,其真正的主使者卻是『心』。所以眾位弟子,更應該好好地制伏你們的心。心是令人生畏的東西,其可畏的程度遠遠超過可怕的毒蛇、兇猛的野獸、惡毒的強盜、森林失控的大火等所有這些,都不足以比喻心的可怖。放縱此心,又好比一個人手捧蜂蜜,被蜜所散發(fā)的甜香饞得口水直流、手舞足蹈、身心不寧,心里只想著手中的蜜,卻顧不上腳前深陷的坑;又好比那發(fā)狂的野象沒上銅鉤鐐銬,猿猴奔到了樹上,抓耳撓腮,竄騰跳躍,根本無法予以管制。應當盡快收住雜亂受污的心,不要讓它放蕩縱逸?v容此心的人,光會擾亂別人行好事。只要將這顆雜亂的心降伏,那么其它的感官的收降就迎刃而解。所以諸位弟子,應該勇猛精進,勤于修行,使這顆心徹底得到清凈。

  原典

  「此五根者,心為其主①,是故汝等當好制心。心之可畏,甚于毒蛇、惡獸、怨賊、大火,越逸未足喻也。如一人執(zhí)蜜②,動轉輕躁,但觀于蜜,不見深坑。譬如狂象無鉤,猿猴得樹,騰躍踔躑,難可禁制。當急挫之,無令放逸?v此心者,喪人善事。制之一處,無事不辦。是故比丘,當勤精進,折伏其心③。

  注釋

 、俅宋甯,心為其主:五根不凈,沾染外塵,根本原因在于清凈心受污染,心受外界污染,則感官必貪著于外境,所以說五根以心為主。

 、凇溉缫蝗藞(zhí)蜜」,依明本加補。

  ③「其心」,諸本作「汝心」。依明本和江北刻經處本改。

  譯文

  「諸位弟子們:接受他人供養(yǎng)的飲食,應當像生病服藥一樣。不論食物是好是壞,不要挑揀,對好的不要貪多,對不好的不要心生厭惡,對于食物只求維持此身,能夠消除饑渴就行。就像那蜂兒在花間采蜜,只要聞到花兒的味道就行,于花的色彩和清香全然無損。出家修行的比丘也是這樣,對于世人供養(yǎng)的食物,取來是為了消除自身的煩惱,而不是增加自己的貪欲,所以千萬不要貪求過多,以免敗壞了自己和施主供養(yǎng)三寶善心。又好比是有智的人事先算計好耕田的牛兒能有多大的力量,絕不超出牛力所能堪負,以免于牛兒精疲力竭而身死。

  「諸位弟子們:白天應該精進努力,修習無上善法,不要錯過修行的大奸時機,前半夜和黎明之時也不要松懈荒廢,深夜應當誦習我的教誨,自己靜思世界的興衰更替、人世的業(yè)報無常,不要因為貪著睡眠,而使一生白白度過,以致枉在人世白走一遭,終生毫無所得。應當時刻牢記:無常之火在人間永遠燃燒,因此應該早日清醒,以求盡快擺脫輪回之苦,自我解脫,不要貪著睡眠!一切煩惱大賊時時刻刻都在瞅機會置人于死地,其心情之迫切遠勝過冤家世仇,怎么能夠不保持清醒的心智而居然去貪著睡眠!像毒蛇一般惡毒的煩惱就睡在你的心中。就好像是大黑毒蛇睡在你的房間,立刻用你持戒的鐵鉤,把牠挑出門外。只有毒蛇出了房門,你才可安然睡去,煩惱未除而安然睡覺的人,是沒有羞慚心的。

  「慚愧、羞恥的心,在佛法諸莊嚴之中是最為第一的。慚恥猶如鐵鉤,能制止人去作非法的行為。所以,眾位弟子們:應當常常懷著一顆慚恥之心,時時刻刻不要松懈。如果拋卻了慚恥之心,那么所有的功德將喪失殆盡、蕩然無存。有慚愧之心的人,就會擁有好的德行;如果沒有羞愧之心,那就同禽獸沒有什么兩樣了!

  「眾位弟子:如果有人對你們施行骨肉分離、支解肉體,你們應當收斂心意,不要對他們產生憤恨之心;也應該謹慎口舌,千萬不要口吐惡言。如果縱容憤恨的心,那就會妨礙修行,將會把修行積累來的功德全部丟失。 『忍』做為德行來講,是持戒律、修苦行的功德所不能及的。能行忍的人,才可以稱做『有力大人』;如果此人不能懷著歡喜之心去忍受俗人的惡毒謾罵,聽了之后如同飲甘露一般沒有區(qū)別,那他就稱不上是進入佛法、修得智慧的人。

  「為什么這么說呢?因為瞋恨、憤怒為害甚大,能破壞一切好的行為,破壞原本的好名譽,無論今世還是后世,都是人們所不愿看到的。應該懂得瞋恨之心來勢兇猛,勝過于烈火,應當時時刻刻小心提防護衛(wèi),不要讓它在心中蔓延。滅卻功德的強盜,沒有超過瞋恨和忿怒的了。世俗之人遭受各種欲望的誘惑,因沒有接受佛法的教誨和戒律的約束,沒有辦法自我控制,瞋恨還勉強可以寬;而出家修習佛法、舍棄各種欲望的人如果還懷有瞋恨、忿怒之心,是絕對要不得的。就好比是在清冶的云霧之中霹霹啪啪地燃起大火,是不應該出現的情形。

  「眾位弟子:應當經常自己摸頂,提醒自己,既然已經舍棄了世俗的服飾和嗜好,身披粗布袈裟,手執(zhí)缽盂,以乞食度日,到這地步,還有什么憍慢心呢?如果起了憍漫之心,就應該迅速予以剿滅。憍慢之心增長,連世俗之人都認作是不合適的事情,更何況是出家修行佛法的人?因此,為了求得解脫,出家修行佛法的人就應該降伏自己憍慢之心,而行托缽乞食。

  原典

  「汝等比丘:受諸飲食,當如服藥。于好于惡,勿生增減,趣得支身,以除饑渴。如蜂采花,但取其味,不損色香。比丘亦爾,受人供養(yǎng),取自除惱,無得多求,壞其善心。譬如智者籌量牛力所堪多少,不令過分,以竭其力。

  「汝等比丘:晝則勤心修習善法,無令失時,初夜、后夜亦勿有廢,中夜誦經以自消息,無以睡眠令一生空過,無所得也。當念無常之火燒諸世間,早求自度,勿睡眠也!諸煩惱賊常伺殺人甚于怨家,安可睡眠不自驚寤!煩惱毒蛇睡在汝心。譬如黑蚖在汝室睡。當以持戒之鉤,早摒除之。睡蛇既出,乃可安眠,不出而眠,是無慚人電。

  「慚恥之服,于諾莊嚴最為第一。慚如鐵鉤,能制人非法。是故比丘:常當慚恥,勿得暫替。若離慚恥,則失諸功德。有愧之人,則有善法;若無愧者,與諸禽獸無相異也!

  「汝等比丘:若有人來節(jié)節(jié)支解,當自攝心無令瞋恨;亦當護口,勿出惡言。若縱恚心則自妨道,失功德利,忍之為德,持戒、苦行所不能及。能行忍者,乃可名為有力大人;若其不能歡喜忍受惡罵之毒,如飲甘露者,不名人道智慧人也。

  「所以者何?瞋恚之害能破諸善法,壞好名聞,今世后世,人不喜見。當知瞋心甚于猛火,常當防護,無令得入。劫功德賊,無過瞋恚。白衣受欲,非行道人,無法自制,瞋猶可;出家行道,無欲之人而懷瞋恚,甚不可也。譬如清冷云中霹靂起火,非所應也。

  「汝等比丘:當自摩頂①,已舍飾好,著壞色衣,執(zhí)持應器②,以乞自活,自見如是。若起憍慢,當疾滅之。增長憍慢,尚非世俗白衣③所宜,何況出家入道之人?為解脫故,自降其心而行乞也。

  注釋

  ①當自摩頂:本指佛為囑累大法,或為弟子授記,而為弟子摸頂。當自摩頂,指時時自己摸頭頂,牢記已受之戒和佛法教誨。

 、趹鳎耗松崴3值谰,一般作為食器。

 、郯滓拢杭粗冈诩胰恕S《热艘话憬砸怎r白之衣為貴,故僧侶以外者皆著白衣,佛典中多以白衣為在家人之代用語。

  譯文

  「諸位弟子:奉承諂媚之心與佛法相違,所以應當使你們的心質樸率直。應當知道奉承諂媚就是欺騙說謊,修習佛法的人如果依舊懷有此心,他就一無是處。因此,眾位弟子,應當端正你們的心,以質樸率直做為根本。

  「諸位弟子:應當明白,欲望越多的人,因為多求利益的緣故,煩惱也就越多;欲望少的人,沒有所求,不追逐名利,受煩惱的折磨也就少。你們跟隨我多年,都是欲望極少的人,尚還需要繼續(xù)努力修行,何況少欲還能長養(yǎng)出各種功德。欲望少的人就沒有奉承、諂媚,看人的眼色行事,也就不會被各種感官牽著鼻子走。修行使欲望達到極少的人,就會心地光明坦蕩,沒有什么事情使他憂慮或恐懼,處理事情游刃有余而不會有手足無措的感覺。欲望少的人終究會達涅槃的境界。這就是我教誨你們少欲的意義所在。

  「諸位弟子:你們如果想要擺脫各種煩惱的糾纏,應當努力修習『知足』。知足的法門就是安居富足、安樂的所在地。知足的人,盡管睡臥地上,心中仍會感到安穩(wěn)快樂;不知足的人,就是處在天堂里面,也不會感到稱心如意。不知足的人就是物質富足也會精神貧乏,所以還是貧窮;而知足的人,盡管物質生活貧窮,也會感到精神富足。不知足的人,時時都被外界各種欲望牽著鼻子走,也為知足的人所憐愍。這就叫做知足。

  「諸位弟子:要想求得心靈寂靜,遠離世間有為法,安住快樂之地,應當遠離世俗憒鬧之地,獨自居住閑靜之處修行。獨自處在清靜之地的人,就是帝釋、三界諸天也是共同尊敬、珍重的。所以諸位弟子,應當拋棄世俗舊友和他人的朋友,在清靜空閑之處獨自修行、一心思慮滅除苦的根源。假使喜歡處于熱鬧地方的人,便不能專心思惟,必定還要受眾多苦惱。就像參天大樹,眾鳥齊集樹上搭窩筑巢,大樹就有枯萎折斷的危險。被世間凡俗瑣事系縛的人,就會被掩沒于世俗凡俗瑣事煩惱的苦海之中。這些人又像衰老笨重的大象,陷入泥淖之中,根本無法自拔而出。這就是遠離世間憒鬧的意義所在。

  原典

  「汝等比丘;諂曲之心與道相違,是故宜應質直其心。當知諂曲但為欺誑,人道之人則無是處。是故汝等,宜應端心,以質直為本。

  「汝等比丘:當知多欲之人,多求利故,苦惱亦多;少欲之人,無求無欲則無此患。直爾少欲,尚應修習,何況少欲能生諸功德。少欲之人,則無諂曲以求人意,亦復不為諸根所牽。行少欲者,心則坦然,無所憂畏,觸事有余常無不足。有少欲者則有涅槃。是名少欲。

  「汝等比丘:若欲脫諸苦惱,當觀知足。知足之法即是富樂安隱之處。知足之人雖臥地上,猶為安樂;不知足者,雖處天堂,亦不稱意。不知足者雖富而貧,知足之人雖貧而富。不知足者常為五欲所牽,為知足者之所憐愍。是名知足。

  「汝等比丘:欲求寂靜無為安樂,當離憒鬧,獨處閑居。靜處之人,帝釋諸天所共敬重。是故當舍己眾、他眾?臻e獨處,思滅苦本。若樂眾者,則受眾惱。譬如大樹,眾鳥集之,則有枯折之患。世間縛著,沒于眾苦。譬如老象溺泥,不能自出。是名遠離。

  譯文

  「諸位弟子:如果勤奮不倦、勇猛精進、永不退轉地修習佛法,就沒有辦不到的事情。因此,諸位弟子,應當勤奮不倦、勇猛精進,不思退卻。就像那涓涓細流,萬古長流,終能鑿穿那堅硬無比的石頭。如果修行佛法的人,心中常常放松懈怠,行為屢屢放縱荒廢,就像鉆木為火,木尚未熱就懈怠停止摩擦,主觀上雖然想求火種,但這火實在是難以得到。這就是我所說的『精進』。

  「諸位弟子:你們要想求得修行上的善知識,求到世間的堅強護法人,倒不如不忘心中的信念。如果人們都不忘信念,各種煩惱大賊就無隙可乘。所以,諸位弟子,你們應當時刻將信念銘記在心,如果失去信念,那么修行所得的功德也會失去;如果人的信念堅定,即使身邊有各種感官刺激誘惑,也不會被它們所害。就好像戰(zhàn)士披著堅硬的鎧甲沖入敵陣,憑著堅硬的鎧甲,那么就無所畏懼了。這叫做不忘念。

  「諸位弟子:假若能收攝心修習禪定,由定發(fā)慧,就能得無上解脫,成就希有大事。心生禪定的緣故,就能知曉世間萬事萬物生起與滅盡的實相。所以你們應當勤奮修習諸禪定。假若得到禪定,心就不會散亂。就好像惜水的人家,必先修治堤塘,才能保持水不外溢。修行的人也是一樣,為防智慧的水外溢,必須攝心修習禪定,令它們不致缺失。這叫做『定』。

  「諸位弟子:假若有智慧,沒有貪欲執(zhí)著,則能遠離一切障礙;應恒自省察,不令行為有所過失,過失少就能在佛法中得到解脫;如果不這樣做的話,就既不是修習佛法的人,也不是世俗之人,簡直不知道該怎么稱呼他才好。真正有智慧的人,智慧就是他們擺脫生老病死的苦海,順利渡到彼岸的堅實而又牢固的大船,又是照亮無明黑闇的人間明燈,是一切病者的良藥,伐倒煩惱大樹鋒利無比的巨斧。所以你們,應當以聞、思、修智慧而充實自身。人如果有了智慧明燈的照耀,即便是凡胎肉眼,也是明見之人,能看到世俗之人所見不到的東西。這就是我所說的智慧。

  「諸位弟子:如果你們聽從了世上種種遠離真理、蠱惑人心的理論,你們的心定會產生茫然紛亂,對佛法產生懷疑。你們必須毫下遲疑地舍棄這些擾亂人心的種種謬論。你們如果想要得到寂滅、永住涅槃之樂,只有善于滅除種種荒謬理論的危害。這就叫做『不戲論』。

  「眾位弟子:為了求得無上功德,應該傾注全心舍棄放逸,就好比躲開冤家強盜一般。世尊以一顆大悲之心對你們所說的種種利益,都是從最究竟、根本的角度講的,你們只需精勤實踐:不管是在山間、在空曠的水澤邊,或在樹下、在清閑寧靜的修行茅舍,都應該憶念所受教誨,切不可遺忘丟失,應當時時自我勉勵,精勤不懈地修行實踐,勉得一生碌碌無為、一無所得,滿懷后悔地離開此世。我就像是人世的良醫(yī),就世人之病對癥下藥,至于病人是否服藥那就不屬于醫(yī)生的過錯了;又好比是一個最好的向導,給人們指出一條最好的人生道路,聽聞指引之后仍不走這條路,絕不是向導的過失。你們如果對苦、集、滅、道這四種真理還有什么疑問,可以快快前來詢問,不得心存懷疑而不求決斷。」

  接著,世尊對眾弟子詢問三遍,沒有弟子前來問疑。什么原因呢?眾位弟子對佛所說堅定無疑了。

  這時,佛的十大弟子之一,天眼第一的阿那律仔細觀察周圍弟子的心,確信大家心中于佛說無疑,就禮拜世尊,而后對佛說:「世尊,冰涼的月亮可以使它熱起來,灼熱的太陽能夠讓它冷下來,而佛所說的四種真理絲毫不能加以變更。佛說關于苦的真理,是過去生造作諸惑業(yè)所積集形成的,誰也不能使它變樂;佛說關于集的真理,集確實是苦的原因所在,絕對沒有其它致苦的原因;佛說關于苦滅的原因,苦如果滅除了就是苦的原因滅除了,原因滅結果必然會滅。佛說關于道的真理,修行滅苦之道才是真正的道,除了修行佛法外,更沒有其它滅苦之道。

  「世尊,周圍這些弟子對于四種真理都已理解掌握,不再有什么疑問了。在這些弟子當中,假如還有身口意三業(yè)尚未清凈的人,見佛今日滅度,當然心懷悲感;如果有人初入佛門,聽佛一席教誨,全都當下得以解脫,就好比深夜漆黑之時,雷電光耀閃爍,當下照亮前行之路。如果有人煩惱已盡,已經度過人生苦海,證得道果,他們只會這樣思念:『世尊為什么滅度得那么快啊!』」

  原典

  「汝等比丘:若勤精進,則事無難者。是故汝等,當勤精進。譬如小水常流則能穿石。若行者之心數數懈廢,譬如鉆火,未熱而息,雖欲得火,火難可得。是名精進 。

  「汝等比丘:求善知識、求善護助,無如不忘念。若有不亡念者,諸煩惱賊則不能入。是故汝等,常當攝念在心,若失念者,則失諸功德;若念力堅強,雖入五欲賊中不為所害。譬如著鎧入陣,則無所畏。是名不忘念。

  「汝等比丘:若攝心者,心則在定。心在定故,能知世間生滅法相。是故汝等,常當精勤修習諸定。若得定者,心則不散。譬如惜水之家,善治堤塘。行者亦爾,為智慧水故善修禪定,令不漏失。是名為定。

  「汝等比丘:若有智慧則無貪著。常自省察不令有失,是則于我法中能得解脫;若不爾者,即非道人,又非白衣,無所名也。實智慧者,則是度老病死海堅牢船也,亦是無明黑闇大明燈也,一切病者之良藥也,伐煩惱樹之利斧也。是故汝等,當以聞思修慧而自增益。若人有智慧之照,雖是肉眼而是明見人也。是為智慧。

  「汝等比丘:若種種戲論,其心則亂。當急舍離亂心戲論。若汝欲得寂滅樂者,唯當善滅戲論之患。是名不戲論。

  「汝等比丘:于諸功德,常當一心舍諸放逸,如離怨賊。大悲世尊所說利益皆以究竟,汝等但當勤而行之:若于山間、若空澤中、若在樹下、閑處靜室,念所受法勿令忘失,常當自勉精進修之,無為空死后致有悔。我如良醫(yī)知病說藥,服與不服非醫(yī)咎也;又如善導,導人善道,聞之不行非導過也。汝等若于苦等四諦有所疑者,可疾問之,無得懷疑不求決也!

  爾時,世尊如是三唱,人無問者。所以者何?眾無疑故。

  爾時,阿少兔樓駝①觀察眾心,而白佛言:「世尊,月可令熱,日可令冷,佛說四諦不可令異,佛說苦諦實苦,不可令樂;集真是因,更無異因:苦若滅者即是因滅,因滅故果滅。滅苦之道實足真道。更無余道。

  「世尊,是諸比丘于四諦中決定無疑。于此眾中,若所作未辦者,見佛滅度,當有悲感。若有初入法者,聞佛所說,即皆得度。譬如夜見電光,即得見道。若所作已辦,已度苦海者,但作是念:世尊滅度一何疾哉!」

  注釋

 、侔⑸偻脴邱劊佛陀十大弟子之一,諸弟子中天眼第一,為佛之堂弟。又譯作「阿那律 」 。

  譯文

  阿那律雖然說了上面的話,表明周圍弟子全部理解了四種至高無上的真理,但世尊為了使這些弟子信念更加堅定、理解更加透徹,以大悲心,再次為身邊弟于最后說法:

  「諸位弟子:心中不要悲傷憂惱。即使我在此住世一劫的時光,仍然還會滅度。期望我們相逢永不分離,畢竟是不可能的事情。我在此間已獲得了圓滿功德,自利又利他人,佛法已全部具足了。若再讓我長久地住在世間,也沒有更大的益處?梢远让摰奖税兜娜,無論天上還是人間,都已經予以度脫;那些沒有被度脫的人,也已經具備了度脫到彼岸的所有因緣。從今天起,我的弟子們應該輾轉到世界各地,宣講我的教法真理,那么這就是佛法身的顯現永不滅也。你們應當懂得:世間一切均是無常變幻,相逢必有分離,所以不要悲傷煩惱。世界就是這樣一種生滅假象,所以你們應當勤奮精進,以求早日獲得解脫。應以智慧的光明,來滅除世間的癡闇。世間是危險脆弱,沒有堅強牢固的。我于今日肉體得以滅度,就好像除去了一大重病。肉體是應該舍棄的罪惡之物,假名為『身』,淹沒在生老病死的苦海之中。哪裹會有智者,能夠除滅這罪惡之身,就好像殺死了冤家強盜,而不生歡樂之心?

  「諸位弟子:應當時刻集中心意,專心致志于修習佛法,三界所有事物現象,都是敗壞無常的有為法。你們一切行為和言語都請停止,不要再說什么了,現在就要超過我所預定的時間了,我該進入涅槃了。以上是我在此世間所給你們的最后的教誨!

  原典

  阿少兔樓駝雖說是語,眾中皆悉了達四圣諦義。世尊欲令此諸大眾皆得堅固,以大悲心,復為眾說:

  「汝等比丘:勿懷悲惱。若我住世一劫,會亦當滅。會而不離,終不可得。自利利人,法皆具足。若我久住,更無所益。應可度者:若天上人間,皆悉已度;其未度者,皆亦已作得度因緣。自今已后,我諸弟子展轉行之,則是如來法身常在而不滅也。是故當知:世皆無常,會必有離,勿懷憂惱。世相如是,當勤精進,早求解脫。以智慧明,滅諸癡闇。世實危脆,無牢強者。我今得滅,如除惡病。此是應舍罪惡之物,假名為身,沒在生老病死大海,何有智者,得除滅之,如殺怨賊,而不歡喜?

  「汝等比丘:常當一心勤求出道,一切世間動、不動法①,皆是敗壞不安之相。汝等且止。勿得復語。時將欲過,我欲滅度。是我最后之所教誨。」

  注釋

 、 勤、不勤法:欲界之法,無常迅速,所以稱「動法」;色界、無色界之法長久,故名「不動法」。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