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華人佛教 > 凈土宗 > 凈土旨歸 >

佛弟子要不要求財富

  濟群法師

  雖然學佛道德、修行并不是對立的,但無始以來的貪心,使我們很容易對財富產(chǎn)生執(zhí)著。所以說,佛教徒要不要追求財富?答案并不是簡單的是與否,而應根據(jù)具體情況分別對待。在佛弟子中,有出家眾,也有在家眾;有唯求自我解脫的聲聞眾,也有發(fā)愿救度眾生的菩薩眾。不同的身份,有不同的需要;不同的發(fā)心,有不同的追求。

  1、人天行中責無旁貸

  對于在家居士來說,首先要解決個人生計。與此同時,往往還肩負著家庭責任。為人父母者要養(yǎng)育后代,為人子女者要贍養(yǎng)老人,這都需要相應的物質(zhì)條件。佛教徒要慈悲一切眾生,如果我們連身邊的親人都無力照料,又怎能利益更多的人呢?不僅如此,作為公民,作為社會的一份子,我們還有相應的社會責任需要承擔。如果我們連個人和家庭的生活都無法維持,本身就會成為社會的負擔,并加深社會對佛教徒的誤解。

  除了以上這些責任和義務(wù),身為佛弟子,還要具有助人為樂的情懷。不論是儒家還是基督教,都勸導我們要有愛心。在今天這個社會,貧富分化越來越懸殊,雖然部分人已達到小康水準,但還有很多人依然生活在貧困線之下。在邊遠地區(qū),不少孩子因為家庭貧寒而失學,不少老人因為生活困窘而晚境凄涼,這些人都需要我們以實際行動去幫助。只有具備了相應的財力,才能為他們解決現(xiàn)實困難,提供生活保障。否則,即使有心幫助他人,只怕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2、出世修行少欲知足

  作為出家僧人來說,如果傾向于出世解脫,就應奉行少欲知足的生活準則。早期的原始僧團,佛陀要求比丘們依“四依”生活:日中一食、樹下一坐、穿糞掃衣、吃腐爛藥。除此而外,出家后所能擁有的,不過是三衣一缽而已。因為出家就意味著對世俗生活的放棄,對物質(zhì)享樂的放棄,從而排除一切干擾,將整個身心安住在對佛法的體悟中。

  從修行的角度來說,簡單的物質(zhì)條件更容易使人保持內(nèi)心的單純。凡夫最大的特點就是心隨境轉(zhuǎn),今天的人為什么心特別亂?就是因為生活環(huán)境太復雜了,物質(zhì)享樂太豐富了,使我們不知不覺地沉溺于聲色刺激中。

  所以,佛法提倡的出世修行,是以儉樸的生活方式為原則。我曾去法國的梅村參觀,那是由一行禪師主持的禪修中心。雖然法國的現(xiàn)代化程度很高,但梅村營造的氛圍卻簡單而又自然。因為修行是為了斷除煩惱、息滅妄想,在儉樸的生活環(huán)境中,物欲刺激相對要小得多,干擾也相對要少得多,心自然就容易靜下來。

  而奢華的生活,對財富的過多占有,都會使我們的貪著越來越大,妄想越來越多,從而對修行構(gòu)成巨大的障礙。尤其當我們?nèi)狈ο喈數(shù)?a href="/remen/dingli.html" class="keylink" target="_blank">定力時,更需要以簡單的生活來減少物欲,借助環(huán)境的力量來保護自己的心。

  3、積聚資糧廣度眾生

  菩薩道的修行與解脫道又有著不同的特點。菩薩不僅要自我完善,還要慈悲一切眾生,廣度一切眾生。在菩薩奉行的六度四攝中,都是布施為先,包括財布施、法布施和無畏施。

  藥師琉璃光如來在因地修行時,曾發(fā)十二大愿,幫助一切為饑渴所惱的有情。他教導我們:“應先以上妙飲食,飽足其身。”可見物質(zhì)給予也是幫助眾生的方式之一。所以,發(fā)了菩提心的人可以去賺錢,可以擁有很多財富。只有擁有更多的財富之后,才有相應的能力幫助眾生。但前提是不能有貪著之心,否則就不是菩薩的境界了。

  與財布施相比,法布施才能令眾生真正地離苦得樂。法布施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生存技能,一是佛法真諦。對于生活無著的人來說,物質(zhì)救濟只能解決燃眉之急,而幫助他在社會上自強自立,才能使他得到更大的受用。而最為究竟的方式,則是引導他契入佛法,“以法味,畢竟安樂而建立之”。

  所以說,學佛的人要不要追求財富,關(guān)鍵是看自己的發(fā)心,看自己是在哪一個層面上修行。如果從出世解脫的層面來說,就不應追求財富;如果想進一步發(fā)菩提心,那么,以財富來利益眾生,也是行菩薩道的途徑之一。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