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瑜伽到禪定
一、源頭活水
要想認識任何一種事物,首先是要把握對象的特征,特征源于對象的核心。偏離核心把握不住特征,認識不到特缸也就對該事物沒有清醒認識和明晰的概念。佛教最大的特征就是倡導覺悟,以覺悟標榜佛教的特異性,這從佛教教祖喬答摩·悉達多的稱號“佛陀”就可看出。佛陀為梵文Buddha的音譯,歷史上亦有譯為“佛馱”、“浮陀”、“浮屠”、“浮圖”等,簡稱“佛”,其意義就是“覺者”、“知者”、“覺”。西方宗教學者根據(jù)對最先者和最終者的看法而把世界上成熟的宗教劃分為兩大類型:內在性宗教與超越性宗教。前者包括印度教、佛教、道教以及儒教,也就是東方的宗教,后者主要是西方型宗教,如猶太教、基督教、伊斯蘭教。而內在性宗教的代表就是佛教,因為其它宗教如印度教、道教還停留在民族宗教階段,不似佛教已成為世界性宗教。佛教的內在性正是導源于覺。從喬答摩·悉達多在畢缽羅樹下“覺悟”開始,以覺悟為核心的思想、學說、著述和修行法門日益增多,終成為世界上最完備的理論體系和實踐體系,這成果就是所謂的禪定,是佛教中專門的修持術,又由于門派、傳承、修行者察質、文化環(huán)境等不同,衍生出千姿百態(tài)的修持理論和技術。
可以說,不修禪定,不能理解佛教;不習禪定,不能理解佛教學說;不學禪定,亦不能理解佛教徒的生活方式和內心世界。
(一)從瑜伽到禪定
我們每個人都有這樣的體驗:念頭一個接一個,想法接連不斷,對外界事物的注意也是一會兒這個一會兒那個,情緒忽好忽壞……總之,我們的大腦和身心似乎從未休息過,永遠在工作。特別在當代高效率、快節(jié)奏的都市生活里想獲得片刻的寧靜都是密望。然而,這種身心狀態(tài)的后果絕不是美妙的,相反是煩燥、急功近利、愉悅感官、尋求刺激,或者是憂郁”、壓抑、苦悶、自我封閉,等等。那么有什么辦法能使我們享受生活的快樂、身心的放松、心靈的坦然、情緒的安詳呢?有,這就是在東方世界流傳了兩三千年的瑜伽和禪定修持術。近代以來,隨著工業(yè)文明席卷全球,民族、國家、地域等隔離因素被打破,古者的瑜伽和禪定也跨山越海走向世界,形成了一種世界性的熱潮,即通過瑜伽和禪定的修持,達到祛病除疾、強身延年、協(xié)調身心、溝通自我與字宙的良好結果,在西方世界引發(fā)了東方宗教熱的運動。那么,瑜伽和禪定的具體面貌又是怎樣的呢?
瑜伽和禪定據(jù)現(xiàn)代學者考證,認為二者同源異流,瑜伽是印度各宗教哲學派別的共同財產(chǎn)和印度人民熟稔的一種調協(xié)身心的技術,禪定則是佛教學說三學之一,屬于瑜伽的變形,對于中國人李說,對禪定比較熟悉而對印度瑜伽則比較陌生。不過,近十來年情形已有改觀,這是因為中國的國粹——氣功自70年代末期逐漸風靡神州大地,而瑜伽與氣功,雖然產(chǎn)生地不同,但二者的理論和技術可以說是大同小異,因此,中國人接受瑜伽、認識瑜伽比較容易。尤其是80年代,風靡歐美的瑜伽“超覺靜坐”也傳進中國,修煉者盤腿而坐卻能自行升空的特功異能給中國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流傳中國兩千年的“神仙飛升術”倒是讓印度人的方法實現(xiàn)了,變耳聞的虛玄為目睹的真實。
為了徹底明了禪定,我們循流溯源,首先回顧瑜伽的產(chǎn)生與流變。后述佛教的禪定。
1.瑜伽源流
瑜伽是梵文Yoga一詞的音譯,這個詞源于動詞詞根Yuj,原意為“給牛上扼”,以后引申為連系、結合、心的統(tǒng)一等涵義,我國舊譯為道、禪、相應等,現(xiàn)代西方又譯為沉思、超覺靜坐等。據(jù)本世紀初的考古發(fā)掘,在公元前30世紀至前15世紀間的印度河流域文明廢墟莫享卓·達羅出土的石刻雕像和陶質印章上就發(fā)現(xiàn)有作瑜伽買想與坐姿的刻印,表明瑜伽實踐在距今5000-3000年前的印度土著居民中就已存在。根據(jù)印度現(xiàn)存最古老的宗教歷史文獻——吠陀、奧義書以及其他經(jīng)典《薄伽梵歌》等書的記載。自公元前20世紀中葉以后,由興都庫什山和帕米爾高原進入印度河流域、恒河流域并定居的雅利安人在與當?shù)赝林褡迦诤虾。又把瑜伽納入自己的信仰體系中。
另外,根據(jù)現(xiàn)存的一部梵文手稿,西方學者把其中的瑜伽術出現(xiàn)的時間,推定為四五千年以前。這部梵文手稿就是著名的《中道》,內容是希瓦(Sadshiva)回答妻子戴微有關自我、宇宙、時空等問題的詢問時,陳述自己的內觀親證的經(jīng)驗,并敘述打開無形意識之門的112種方式。希瓦的回答簡約而深刻,試看以下幾則:
觀想你的精氣像一道道的光線,沿著脊柱逐輪而上。而你里面的生氣亦如此節(jié)節(jié)上升。(《中道》5,以下只標序號)
閉起眼睹,仔細觀照你的內在生命。如此可以見到你的爽性。
觀想靈性同時在你的里面和周圍,直到整個宇宙完全靈化。
在交媾開始之際,首先凝住性火的發(fā)端,而后繼續(xù)觀照,最后不留余燼。
感覺你自己彌滿遠近十方。
一物不思,可使有限的自我無限。
掩住耳朵,收緊肛門,即入無聲之聲。
此心為每;眾生而存在,除此之外別無存在。
親愛的人啊,就在這個時刻讓心靈、知覺、氣息、形體、溶而為一吧。
印度還有這樣一種傳說,在距今7000年前,希瓦就發(fā)明了秘密(Tantra,原意為紡織的緯線,通常譯為但多羅)瑜伽,流傳于喜馬拉雅山區(qū)。
瑜伽雖有古老的淵源,但它成為一個獨立學派卻是以署名為缽顛閻梨(Patanjali)所作的《瑜伽經(jīng)》的出現(xiàn)為標志的。據(jù)考證,此經(jīng)編纂于公元300-500年。該經(jīng)內容分為4品:①三昧品,說明三昧的本質;②成就品,說明進入三昧的方法;②功德品,說明由苦行、三昧等獲得的神通;④獨存品,說明靈魂離開物質的宇宙,還歸于神我,這是瑜伽行者的最高目的,即解脫。該經(jīng)的歷史功績是完成了理論與實踐的綜合,把瑜伽的修行方法系統(tǒng)地歸并為“八支分法”,奠定了實踐瑜伽的理論基礎。
“八支分法”。即八種獲得真理的方法,也可以說是八個階段的修行。后來瑜伽派修行方法雖然產(chǎn)生許多種,但其內容仍然不出這八支范圍,只是更細致、更繁復罷了。這八支是;
1)禁戒(Yama):不殺、實語、不盜、不淫、不貪;
2)勸戒(Niyama):清凈、知足、苦行、誦經(jīng)、敬神;
3)坐法(Asana):頭、頸、脊成一直線的坐姿.以利于生命氣息的調動和精神修煉;
4)制氣(Pranayama):控制呼吸的出入和停閉以驅動體內的生命氣息;
5)制感(Pratyahara):收斂和控制眼、耳等五種官能以斷滅心的認識活動;
6)執(zhí)持(Dharana):使心專注一處。‘精力集中;
7)靜慮(Dnyana):靜坐默想;
8)三昧(Satnadhi):冥想解脫。
前五支包括道德規(guī)定的遵行和身體的修煉,被稱為瑜伽的外助,后三支是精神的修煉;被稱為瑜伽的內助和總制。
熟悉佛教禪定的人可以發(fā)現(xiàn)上述內容似曾相識,確實如此,據(jù)現(xiàn)代學者的考證,《瑜伽經(jīng)》出現(xiàn)的時間較釋迎牟尼晚,且內容對佛教有明顯的吸取。
印度瑜伽在幾千年的發(fā)展中,形成了幾十種學派。最著名的有6個(六大類型):①行為瑜伽(Knrma Yoga),又稱業(yè)瑜伽,嚴格依從梵的真話純潔行為,從而實現(xiàn)解脫。②智識瑜棚(Jnana
Yoga),注重斷除無明,獲取神圣知識,使靈魂逐漸得到自由;②虔信瑜伽(Bhakti Yoga),專注于對梵的虔敬、信愛、吸依,與梵同在。④河陀瑜伽(Hnthn Yogn),注重通過身體的潔凈、呼吸和各種體姿鍛練實現(xiàn)靈魂的解脫。⑤羅遮瑜伽(RajaYoga),著重于意念、思維、精神等心理修持實現(xiàn)解脫。⑧但多羅瑜伽(TEtntra Yoga),。以注重性能量、男女合練為特征,把性力轉化為解脫的助推力,達到個體靈魂與宇宙靈魂合一的境界。
縱觀印度宗教哲學史,瑜伽派是印度一切宗教之中,除了佛教之外,外道禪定思想的集大成者,作為學派的瑜伽也成為印度婆羅門教六派正統(tǒng)哲學體系之一。到近現(xiàn)代、當代,瑜伽的活力和魅力并未稍減,相反,在近代資產(chǎn)階級啟蒙運動、社會改革和民族主義運動中,在當代心理科學、物理科學中都扮演了活躍的角色;在當今全球性健身強體、愉悅身心的養(yǎng)生健身活動中,也成為引人注目的新方式。,并已跨出印度國界,遠播歐、亞、美洲的國家和地區(qū)。相比較而言,佛教的禪定、中國道教丹功在普及規(guī)模、科學實驗研究、文獻整理、對其它學科影響等諸方面,都落后于印度的瑜伽。
2.從苦行到禪定
瑜伽雖然廣泛且長久地在印度傳播,但從佛教文獻來看;在佛教創(chuàng)始人喬答摩·悉達多(公元前565-前485年)(此生卒年依漢傳佛教說法,約與中國孔子同時。依南傳佛教說,一為公元前624-前544年,一為前623-前543年。)生存的時代,印度普遍流行的修行方式是苦行?嘈袨殍笪膖apas的意譯,原意為“熱”,因為印度屬于熱帶、亞熱帶氣候,天氣炎熱,所以宗教徒把受熱作為苦行的手段,后引申為斷除肉體欲望,忍受各種苦難的宗教實踐。佛教的苦行稱為“頭陀”,而把其他宗派的苦行稱為外道苦行;據(jù)北本《大般涅槃經(jīng)》卷十六記載,諸外道苦行有自餓法,投淵赴火,自墜高巖,單腳獨立,五熱炙身,常躺臥于灰土、棘刺、樹葉、惡革、牛糞之上,又有受持牛戒、狗雞戒,以灰涂身,披散長發(fā)等。時至今日,此類慘痛行徑仍流行于印度教徒中,我國讀者從報刊圖片中也常目睹。
悉達多太子李成佛之前。曾堅修苦行六年,希求通過自我折磨的方式,獲致覺悟和解脫,如日食一谷一麥,或7天吃一頓飯,穿粗毛或樹皮做成的衣服,拔除須發(fā),連續(xù)站立,臥于荊棘、牛糞之上,不洗頭不洗澡,到墓地與腐爛尸體睡在一起,結果一無所獲,反倒是身體消瘦.形同枯木,奄奄一息,瀕臨死亡。這時他領悟到苦行終非圣道,縱受天報,仍在輪回,未得解脫,所以就中止苦行,另尋別途。于是,他到尼連禪河中洗去六年的積垢,隨后接受了一位牧女難陀波羅供養(yǎng)的乳粥,恢復了體力。當時他的五個隨從,見到這種情景,以為他放棄解脫的努力,便離開他,前往波羅奈城繼續(xù)他們的苦行。而悉達多一個人走到伽耶城外一棵畢缽羅樹下,鋪上柔軟的吉祥草,面向東方,盤腿坐下,發(fā)誓說:“我今天不證到無上大覺,寧可粉碎此身,終身不起此座。”他在樹下獨自靜坐,凝住思維,如是經(jīng)過7天7夜(一說49天),終于在金星升起之時(從黑夜到黎明的剎那間),忽然大徹大悟。這天是12月8日。(此依中國說法,在印度是2月8日或4月8日),時年35歲。從這天起,太子成為佛,一個新的宗教——佛教誕生了。這一無上的覺悟,經(jīng)論專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漢譯寫作"無上正等正覺",有時簡稱菩提。為表紀念,畢缽羅樹被尊稱為"菩提樹"即,覺樹",漢地."臘八粥"的民俗亦源于此。
從苦行到菩提的轉折,意義非常重大,可以看作是修煉手段從蒙昧、野蠻向文明、理智的轉變。因為苦行雖和禪定一樣追求解脫,但苦行把人的肉體與精神完全割裂和對立起來,以自我肉體折磨去獲取精神自由,實際上已把精神的載體——肉身破壞了。如以奉行苦行最為嚴酷的耆那教來說,其數(shù)祖大雄(尼乾陀·若提子,與佛陀同時代)的11名弟子中,有9名因斷食苦行而結束了生命。印度人認為,肉體與精神是二元對立的,前者骯臟,后者潔凈,因此,對肉體折磨達到精神解脫是可行可敬的。而佛陀另尋指向,轉向思維的訓練,以沉思代替苦行,終獲成功。對自己生活的過去與對他人的觀察,佛陀提倡"中道"智慧,反對兩種極端行為:"一者處情欲中盡情享樂,粗俗凡庸","一者雖曰虞誠,而安苦楚、暴虐",按現(xiàn)在的話來說,前者是享樂主義,后者是苦行主義,佛陀認為這二者都不能獲得福樂,因為肉體是外在的,用功于外在,無益;精神是內在的,所以佛陀告誡弟子們:"此二極端,慎勿追求,如來所闡中道,可得覺知,可獲智慧,導人于清凈、正覺、涅槃、寂天之境。"(此譯文見增支部經(jīng)典73,載黃心川:《印度哲學史》,商務印書館,1989年版,第173頁。)若把喬答摩·悉達多的覺悟放在世界文明發(fā)展史的范圍中,真意義更加明顯,大約與悉達多太子同時,中國有"百家爭鳴"時期,老子、孔子等追求精神的永恒,西方也有古希臘人以理智闡述其哲學見解。在人文發(fā)達的世界各地,都在發(fā)揮思維的作用,發(fā)揮生物界進化幾百萬年最高產(chǎn)物大腦的機能。從此:人類心智的開發(fā)進入了一個新時期。
- 上一篇:圣嚴法師「建設人間凈土」理念根源 第三節(jié)(一)
- 下一篇:讓心回家
- 佛說人生哲理 佛說人生感悟的句子
- 維摩詰所說經(jīng)原文
- 這樣回向最有效
- 打坐的方法 初學打坐的正確方法
- 禪宗小故事十三則
- 神奇的求財方法
- 馬祖道一:想盡辦法令弟子開悟
- 《信心銘》釋義
- 禪宗公案大全
- 禪修打坐時是睜眼好還是閉眼好?
- 令人開悟的佛教禪詩一百首!
- 為什么要上香
- 如何戰(zhàn)勝心魔?
- 《金剛經(jīng)》的十大威力
- 景德傳燈錄
- “即心是佛”的參禪之道
- 慧可斷臂求法是真的嗎?二祖斷臂求法的故事
- 六祖慧能_禪宗慧能大師的一生
- 打坐導致性欲沖動,怎么辦
- 臨濟宗歷代傳人
- 十惡八邪
- 看別人不順眼是自己修養(yǎng)不夠
- 《禪門日誦》簡介
- 千休萬休皆不如一休
- 參透生死令人動容 圣嚴法師圓寂前曾拒絕換腎
- 禪定境界分別為哪九個層次呢?
- 佛教中的禪宗五祖是誰?禪宗五祖弘忍大師介紹
- 佛家經(jīng)典禪語
- 一生絕不能做的兩件事
- 心口不一 貴耳賤目
- 馬祖道一:對佛像吐痰也是菩薩境界
- 指月錄
- 野狐禪公案三則
- 龐蘊居士的神奇故事
- 上無片瓦蓋頭,下無寸土立足
- 聽雞蛋和你講話
- 在修道路上,管好你的這些動物和這條蟲子
- 月在佛教中的寓意
- 大和尚“絕情”度貧母
- 禪宗七祖
- 禪宗的起源與二十八代祖師
- 禪修已收納所有佛法
- 佛法工夫在于覺不覺悟
- 修行者每天發(fā)四弘誓愿的用意
- 修佛法者,首先立堅志
- 佛教并非都勸人割愛出家
- 一會善一會惡不能長久,唯有懺悔慚愧才可長久
- 看清因緣才能在修行的同時影響他人
- 非空非有 即空即有
- 信佛就要明白世法的值不值得當中是覺悟還是顛倒
- 游報恩寺,讓白居易暫離紅塵,享受了無盡禪味
- 希運禪師古詩《塵勞迥脫》解釋
- 從五言律詩《余住無方所》看拾得無牽無掛,逍遙自在
- 寒山和尚的大乘佛詩《嗔是心中火》講了什么?
- 王維的《過香積寺》表達了什么?
- 心本無生因境有
- 當說別人時要不斷地省察自己
- 道謙禪師送信開悟的故事
- 聽其言,觀其行,辨其心
- 用心去看世界
- 禪宗成就的是什么佛?
- 不能自我反省,再卓越超群也只能英雄氣短
- 心有一絲掛礙就不能自在
- 禪宗與其他宗派的區(qū)別,禪宗的特色
- 現(xiàn)前修為最終一念圓滿
- 《修心要論》是弘忍作的嗎,是本什么樣的書?
- 真正理解了佛法才是真修行
- 三界內外是空無物的
- 佛法講最后圓滿身不依據(jù)身份背景做佛事
- 深悟深參心行處
- 從禪詩《飯覆釜山僧》看詩人王維供養(yǎng)僧人飯食
- 持佛號的心是始覺 所持的佛號是本覺
- 白話詩僧王梵志《我有一方便》蘊蓄的佛理和處世哲理
- 自己要覺悟好人生
- 時而轉彎,時而放平
- 學會自利利他
- 詩僧王梵志詩作《城外土饅頭》解說
- 從有求到無求 從有學到無學
- 佛法在世間 不離世間法
- 唐代詩人綦毋潛夜宿龍興寺的的所見所聞
- [放生起源]寺院設立放生池在經(jīng)典或傳統(tǒng)上有什么根據(jù)?
- [感應故事]心經(jīng)故事
- [白茶]什么是白茶,有哪些品種?
- [白茶]什么是白茶?白茶的簡單介紹
- [佛與人生]面對別人的批評,應該怎么做?
- [佛學常識]八關齋戒的解釋、戒相、功德利益
- [佛學常識]袈裟是什么意思?為什么叫福田衣?
- [佛學常識]為什么把佛法僧三者稱為“寶”?
- [佛學常識]為什么要皈依三寶?歸投三寶令身心安穩(wěn)
- [人物故事]佛教貧女供燈的故事與啟示
- [佛經(jīng)故事]釋迦牟尼佛和菩提達多的雙頭鳥故事
- [佛學常識]食存五觀指的是什么?
- [人物故事]阿育王的小王妃須阇哆,持戒穿素服得寶珠
- [禪宗公案]老修行人“三十年不冒煙”的故事
- [佛經(jīng)故事]富孩子變窮孩子,《法華經(jīng)》窮子喻的故事
- [佛學常識]布施的意思與種類
- [佛經(jīng)故事]伽尸比丘尼身披袈裟出生的因緣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