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華人佛教 > 佛教故事 > 宗門故事 >

心中有佛,處處是佛

\

心中有佛,處處是佛

  看一切人皆是菩薩,唯我一人是實(shí)凡夫。

  ——弘一法師

  《塔木德》上有這樣一則非常有趣的故事:

  一位令人尊敬的拉比去世了,他所有的信徒都渴望得到他的一件遺物,留作紀(jì)念,其中一個學(xué)生看上了一柄精美的煙斗。

  “這要花你一百個盧比。”拉比的妻子告訴他。

  “對我來說這是一大筆錢。”信徒有些猶豫地說,“但是,請先給我看看,然后再決定。”

  于是,拉比的妻子把煙斗給他,他裝上煙絲,然后點(diǎn)燃了它。你能想象發(fā)生了什么嗎?

  他剛吸完第一口不久,就仿佛看到了天堂的七重門全為他打開,里邊有迷人的風(fēng)景。

  信徒趕快用激動的雙手?jǐn)?shù)了一百個盧比,然后興沖沖地帶著煙斗回家了。

  到家之后,他再一次點(diǎn)燃煙斗,并狠狠地吸了一大口。

  你能想象發(fā)生了什么嗎?

  什么都沒有!

  氣昏了頭的信徒興沖沖去找新任的拉比想討個公道,告訴他整個故事。

  “我的孩子,”新任拉比微笑著說,“事情很簡單,當(dāng)煙斗仍屬于拉比時,你吸煙時就能看到他所看到的。但它一旦變成你的煙斗時,就成了一只普通的煙斗,那你只能看到你的平常所見了。”

  高尚的人心中都是高尚的愿望,卑劣的人心中盡是骯臟的想法。世界并沒有不同,所不一樣的是人的心。

  蘇東坡和佛印是老朋友,經(jīng)常一起參禪悟道。但蘇東坡終究不是佛門中人,對于佛法的領(lǐng)悟總趕不上佛印,屢屢被佛印比下去。蘇東坡覺得自己這么聰明,不僅才華橫溢還在官場混得不錯,不能老被一個禿和尚壓著,于是總想找機(jī)會滅滅佛印的威風(fēng)。

  一天,兩人又在一起坐禪,東坡一時心血來潮,問佛印道:“和尚,你看我禪坐的樣子像什么?”

  佛印老老實(shí)實(shí)地說:“依我看,學(xué)士好比一尊佛。”

  東坡聽后,得意地哈哈大笑:“我看你這個禿頭和尚倒像是一堆牛糞。”

  佛印微微一笑,雙手合十念了一聲:“阿彌陀佛!”

  蘇東坡自以為占了便宜,高興得不得了,回到家就跟才女妹妹炫耀:“我今天總算占了佛印便宜了。”然后把事情原委講述一番。

  蘇小妹聽后,不以為然地說:“哥哥,就你這悟性還參禪悟道呢?你今天出了大丑了!佛法講的是‘明心見性’、‘心性本同’。人家佛印心中想的是佛,所以目之所及全都是佛,而你說人家是牛糞,那你心里都是些什么東西?”

  蘇東坡自以為聰明,到頭來卻發(fā)現(xiàn)自己原來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像一堆牛糞”污濁不堪,不由得羞愧難當(dāng)。

  一個人干不干凈,不是看他的外表是否光鮮,而在于他的內(nèi)心是否純凈。在心靈純凈的人眼中,整個世界都是純凈的;在心理陰暗的人眼中,全世界都是骯臟的。

  我們眼中的世界,其實(shí)是我們心靈照射出來的影子。世界就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面鏡子,有的人說,哦,好漂亮的一面鏡子啊,借點(diǎn)兒陽光就可以把屋子照亮了;有的人說,這鏡子太小了,只能照出我的臉,照不出我的全身。兩個人說的都是實(shí)話,但兩個人所看到的卻是兩個截然不同的世界:一個充滿陽光,另一個只有一張臉。把這種態(tài)度放大到人生當(dāng)中,前者的人生格局無疑是明亮的、寬廣的,而后者的人生就很自我、很局限。

  我們常常會遇到這樣的事情,幾個人一起去游山玩水,有人說,這座山真雄偉啊,馬上就會有人說,這算什么,泰山比這個更雄偉;到了泰山,他就說天山,然后是喜馬拉雅山。即便到了喜馬拉雅山,他一樣不屑一顧地說,這算什么。在他眼里,沒有什么東西是美好的。我們承認(rèn),世界上的確沒有完美,但這個世界又何嘗缺少過美?

  生命的寬度取決于心靈的亮度,心胸狹窄的人,連自己都裝不下,心胸敞亮的人則可以放得下整個世界。生活的質(zhì)量取決于人生的態(tài)度,心中有陽光,生活便處處都燦爛;心中有愛,便處處有溫暖;心中有善,處處是善;心中有佛,處處是佛。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