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乘阿含部小乘單譯經(jīng)大乘單譯經(jīng)大乘律小乘律 大乘論小乘論宋元續(xù)入藏諸論 西土圣賢撰集此土著述
第八卷 緇門警訓
第八卷 緇門警訓
慈受禪師訓童行
世諦紛紛沒了期?臻T得入是便宜。直須日夜常精進。莫教勞勞空過時。
燒香禮拜莫匇匇。目睹心存對圣容。懺悔多生塵垢罪。愿存法水洗心胸。
心猿易縱安教縱。意馬難調(diào)亦要調(diào)。到老情塵掃不盡。出家四事恐難消。
也要學書也念經(jīng)。出家心地要分明。他年圓頂方袍日。事事臨時總現(xiàn)成。
一等出家為弟子。事師如事在堂親。添香換水須勤謹。自有龍?zhí)扈b照人。
衣衫鞋襪須齊整。掛搭巾單不可無。身四威儀常具足。莫隨愚輩學粗疏。
廊下逢僧須問訊門前遇客要相呼。出家體態(tài)宜謙讓。莫學愚人禮數(shù)無。
出家不斷葷和酒。枉在伽藍地上行。到老心田如未凈。菩提種子亦難生。
莫說他人短與長。說來說去自招殃。若能閉口深藏舌。便是安身第一方。
莫學愚人說脫空。脫空說得有何窮。暗中莫道無人見。只恐難瞞馬相公。
色身康健莫貪眠。作務辛勤要面前。不見碓坊盧行者。祖師衣缽是渠傳。
二時普請宜先到。眾手能為事不差。諷誦如來經(jīng)一卷。勝如閑話口吧吧。
香積廚中好用心。五湖龍象在叢林。瞻星望月雖辛苦。須信因深果亦深。
常住分毫不可偷。日生萬倍恐難酬。豬頭驢腳分明現(xiàn)。佛地今生掃未休。
家事精粗宜愛惜。使時須把眼睛看。莫將恣意胡拋擲。用者須知成者難。
諸寮供過要精勤。掃地煎茶莫厭頻。事眾若能常謹切。身心方是出家人。
有時緣干出街頭。照顧溈山水牯牛。門外草深常管帶。等閑失卻恐難收。
拳手相交不可為。粗豪非是出家兒。遭人唾面須揩卻。到底饒人不是癡。
三通浴鼓入堂時。觸凈須分上下衣。語笑高聲皆不可。莫將粗行破威儀。
出家言行要相應。戰(zhàn)戰(zhàn)常如履薄冰。雖是未除須與[髟/火]。直教去就便如僧。
勉僧看病(靈巖石刻)
四海無家病比丘。孤燈獨照破床頭。寂寥心在呻吟里。粥藥須人仗道流。
病人易得生煩惱。健者長懷惻隱心。彼此夢身安可保。老僧書偈示叢林。
氣濕風勞猶可療。不知禪病若為醫(yī)。衲僧更擬論方藥。便把拳頭驀口捶。
大慧禪師禮觀音文
清凈三業(yè)一心五體投地歸依。南無十方慈父廣大靈感觀世音菩薩。我聞菩薩從聞思修入三摩地。得二隨順。四不思議。十四無畏十九說法。七難二求。三十二應。無量功德。興大威力。發(fā)大誓愿。同流九界。六道四生。生死趣中。興百千萬億無量恒河沙劫數(shù)善行方便。救度拔濟一切眾生。無有休息。我今哀求必賜加被。伏念某甲宿生慶幸。生遇佛法。身雖出家心不染道。愚癡邪見諸根昏塞。內(nèi)外經(jīng)書雖于習學。章句妙理無所通曉。又恐福力淺薄壽命不長。徒入空門虛生浪死。我今洗心泣血稽顙投誠。終日竟夜存想圣容。受持圣號。禮拜圣像。惟愿菩薩天耳聞聲。悲心救苦憐憫加被。放大神光照我身心。傾大甘露灌我頂門。蕩滌累世冤愆。洗潔千生罪業(yè)。身心清凈魔障消除。晝夜之間坐臥之中。觀見菩薩放大神光。開我慧性使某即時神通朗發(fā)。智慧聰明。一切經(jīng)書自然記憶。一切義理自然通曉。得大辯才得大智慧。得大壽命得大安樂。參禪學道無諸魔障。悟無生忍。世世生生行菩薩道。四恩總報三有齊資。法界眾生同圓種智。
天臺智者大師觀心誦經(jīng)法
夫欲念經(jīng)滅罪。第一先須盥漱整威儀。別座跏趺而坐。第二入觀所坐之座高廣嚴好。次觀座下皆有天龍八部四眾圍繞聽法。次須運心作觀。觀我能為法師傳佛正教。為四眾說想所出聲。非但此一席眾。乃至十方皆得聽受。名為假觀。次觀能說之人所念之經(jīng)。何者是經(jīng)為經(jīng)卷。是為紙墨。是為標軸。是誦者為當心念是口念。是為齦齶和合而出。為有我身為無我身。誰是念者。觀此四眾。為是實有。為后想生。四眾非有。推尋畢竟無有我。能念者是名空觀。雖無所念之經(jīng)。而有經(jīng)卷紙墨文字。雖無能念之人。而有我身為四眾宣念。雖非內(nèi)外不離內(nèi)外。雖非經(jīng)卷不離經(jīng)卷。雖非心口不出心口。從始至終必無差謬。名不可思議。能作此解能作此觀。名為三觀。于一念得不前不后三觀宛然雖無施者而有法施。雖無受者四眾宛然。雖無法座登座宣說。非一二三而一二三。名為法施檀波羅蜜。專心執(zhí)持無諸遮礙。名為持戒。忍耐惡覺名聞財利皆不能惱。名之為忍。一心不息從始至終無有慚愧。名為精進。專念此經(jīng)無有愛味。名之為禪。分別無謬序正流通無不諦了。字句分明。名為般若。是名六波羅蜜具足。自行此法名之為實。傳授外人名之為權(quán)。若從生至老一生已辦。以此成功德。于無始心名為正因種子。若有心觀名為了因。高座四眾說授因緣名為因緣。三因具足。若觀未明但是性德。研之不已觀心相應。名托圣胎以胎業(yè)成就名為修德。中間四十二位亦名性修。至于極果名為種智。伊字三點不縱不橫。名大涅槃。名到彼岸。名第一義空平等大慧。是名念經(jīng)正觀。三世諸佛無不從此而生。信者可施無問莫說。第三流通者。若自調(diào)自度不名為慈。見苦不救不名為悲。既修正觀現(xiàn)前。復應莊嚴法界所念經(jīng)竟。出觀之后以此道觀功德已登正覺之者。愿度眾生入位之人。悉登上地。未入位者即運慈悲二法。愿未來世成等正覺也。
觀心食法
既敷座。坐已聽維那進止鳴磬。后斂手供養(yǎng)一體三寶。遍十方施作佛事。次出生飯。稱施六道。即表六波羅蜜。然后受此食。夫食者。眾生之外命。若不入觀即潤生死。若能知入觀分別生死有邊無邊。不問分衛(wèi)與清眾凈食。皆須作觀。觀之者自恐此身內(nèi)舊食。皆是無明煩惱潤益生死。今之所食皆是般若想。于舊食從毛孔次第而出。食既出已心路即開。食今新食照諸闇滅。成于般若。故凈名云。于食等者于法亦等。是為明證。以此食故。成般若食能養(yǎng)法身。法身得立即得解脫。是為三德。照此食者非新非故。而有舊食之故。而有新食之新。是名為假。求故不得求新不得。畢竟空寂名之為空。觀食者自那可食。為新既無新食。那可得食者。而不離舊食。養(yǎng)身而新食重益。因緣和合不可前后分別。名之為中。只中即假空。只空即中假。只假即空中。不可思議名為中道。又凈名云。非有煩惱非離煩惱。非入定意非起定意。是名食法也。
大智律師三衣賦
吾有三衣。古圣真規(guī)粗疏麻苧為其體。獸毛蠶口害命傷慈。青黑木蘭壞其色。五正五間涉俗生譏。其奉持也如鳥兩翼。其敬護也如身薄皮。信是恒沙諸佛之標幟。賢圣沙門之軌儀。九十六道起信之首。二十五有植福之基。是以堅誓獸王忍死而頻加稱嘆。蓮花色女作戲而盡斷貪癡。弘誓甚重至德難思。龍披免金翅之禍。人得息戰(zhàn)敵之危。末流浮薄正教衰遲。競貿(mào)亂朱之服。率遭濫吹之嗤。壯大于貢高我慢。欺壓于碩德厖眉。習以成俗。愚不知非。汝當敬遵彝范。仰荷恩慈。時時自慶步步勿離。潛神樂國兮銖衣自被垂形忍界兮報服常隨。劫石可銷。想斯言而不泯。太空有盡。諒此志以難移。
鐵缽賦
吾有鐵缽。裁制合轍斗半為量。不大不小竹煙熏治。唯光唯潔。似二分之明珠。若將圓之皎月。清晨入聚群心發(fā)越。黃梁傾散有若金沙。白淅高堆宛如積雪。與香積之變現(xiàn)無殊。比自然之天供何別。咨爾同舟宜自檃括。不耕不耘不鋤不割。有生之命自何而活。且夫口腹無厭貪源叵竭。正念微乖羅剎已奪。嗜一時之甘美。為萬劫之饑渴。萬金可受保君未徹。杯水難堪圣教明說。是宜五觀無違。三匙有節(jié)。慎勿枉彼信施。以養(yǎng)穢軀。會須籍此資緣。早求自脫。
坐具賦
吾有坐具。裁量有據(jù)。其色相則一類袈裟。其物體則兩重疏布。長四廣三。壞新楪故。彼形之大者?捎瞄_增吾身之小兮。從初制度好大惡小。但責他非反制為開。焉知自誤。嘗聞比丘身者五分之塔也。尼師壇者四方之基也。是則道者所資。豈宜身之為護。安禪講法敷之莫失于威儀。入聚游方持之勿離于跬步。不然諸律有違制刑科。一生無如法坐處。
漉囊賦
吾有漉囊。制造有方致練作底。熟鐵為匡。其用濾兮深須諦視。其還放兮切忌損傷。宜知我佛仁慈尚不遺于微物。將使吾曹飲用得幸免于余殃。一化境中上下皆制。半由旬內(nèi)往返須將。世多輕略孰究否臧;蚵劧恢苿t嗤為小道;蛑贫挥玫珣矣诓萏。斯由內(nèi)無慈愍。外恣疏狂。塞來蒙之津徑。害吾教之紀綱。汝當存誠持守竭力恢張。豈止四生有賴抑使。三寶增光。
錫杖賦
吾有一錫裁制有式。上下三停聳干六尺。十二環(huán)圓而無缺。示因緣乃死乃生。兩鈷開而復同。顯空有不離不即。匪以扶羸。唯將丐食。執(zhí)之兮居然寂寂。振之兮其鳴歷歷。直欲使諸。有門開三途苦息。隨身所止懸之屋壁。塵垢易生長須拂拭。擲云外兮不以為難。解虎競兮未須勞力。幸哉凡愚。蹈夫圣跡。外露粗暴。內(nèi)懷荊棘。用之舍之兮能無夕惕。
賾禪師誡洗面文
詳夫面豈天然。麥非地涌。盡眾生之汗血。乃檀越之脂膏。本療形枯為成道業(yè)。尋常受用尚恐難消。況于蕩洗精英唯余筋滓。全資五味借美色香。巧制千端擬形魚肉。致使鵝毛白雪之狀。逐水流離常堂?诜种腿秩ザ。如斯枉費實謂無慚。昧稼穡之艱難。減龍神之祐護。設(shè)具輪王之福。猶須瓦解冰消。雖非害命傷生。寧不招因帶果。大覺世尊一麻一麥。古來高士果菜充饑。飲食之侈未除。解脫之期安在。但愿參禪得髓。何須洗面求筋?v消萬兩黃金。正好粗羹淡飯。既免多求妨道。自然所向清高。雖云淡薄家風。別是一般安樂。痛想圓通慈訓。真堪換骨洗腸(法云圓通禪師常戒學徒不得洗面)深思舜老規(guī)繩。須是斬釘截鐵(云居舜和尚制常住及諸莊并不令洗面)大眾同推道念。莫嫌供養(yǎng)蕭疏。假饒斫下山僧頭。決定不洗常住面。元符三年十一月一日住持宗賾白。
洗心猶在半途中。洗面何曾振古風。今日叢林思舜老。昔時宗匠憶圓通。
種麥辛勤磨麥難。莫將洗面作盤餐。為憐枉費情何似。恰與山僧肉一般。
任是豐年猶損福。假饒兇歲亦傷財。殷勤為報諸禪者。緊把繩頭更不開。
正使有余須愛惜。不應過分太無漸。閻羅老子真難解。主稼龍神意未甘。
莫言此費不多爭。萬事皆從洗面生。舜帝昔年為漆器。百僚猶諫不須行。
面里有筋須有腳。忽然筋去腳難行。自家吃著情猶倦。過與他人意未平。
調(diào)和香味如真肉。斗饤肥鮮作假魚。畫佛既然成道果。像生那得證無余。
三冬洗處寒侵骨。九夏蒸時汗?jié)M身。費水費油兼費火。勞人勞畜亦勞神。
道者疏餐樂有余。凈人還不費工夫。尋常普請供承外。落得參禪誦佛書。
不學諸方五味禪。個中消息更天然。成湯祝網(wǎng)從君意。呂望垂鉤信我緣。
三時普請歸禪室。一念無心過虎溪。缽里飯盛粗粟米。桶中羹是淡黃虀。
玉食尊官莫動情。隨堂齋飯?zhí)稚?臻T平等無高下。千圣從來一路行。
信心檀越事齋筵。莫以蕭疏意便闌。大抵精粗同一飽。細論功過卻多般。
效古修行利益深。新羅不是抝叢林。雖然冷淡無滋味。聊表禪家一片心。
君親義重曾輕舍。水陸庖精尚遠離。今日此情猶未息。低頭更念出家時。
摩盤拭案強逢迎。終愧禪林本分僧。出世道心隨日減。順情人事逐年增。
叢林枯淡變柴林。日用蕭條古意深。不洗十方常住面。唯參六代祖師心。
莫以今人似古人。較量終是有疏親。當時建磨分皮髓。后代兒孫洗面筋。
疏齋易備長安樂。美食難消損道緣。多見水邊林下客。一生無事亦長年。
已學壞衣為乞士。忍夸精饌敵王公。有人解笑從他笑。甘豎降旗立下風。
不是憂貧不是慳。息繁餐道合如然。通心上士應相委。多口禪和莫亂傳。
乳薤葷膻損戒香。面筋奢靡費常堂。如今一筆都勾下。轉(zhuǎn)覺空門氣味長。
洗面終歸克化難。因循多病障輕安。凡夫福德能多少?v使滄溟也解干。
本來面目甚分明。逐浪隨波太瘦生。應被叢林高士笑。天真喪盡得浮名。
龍象高僧意不群。撩天鼻孔氣凌云。尚嫌禪悅珍羞味。爭肯嚵噇愛面筋。
山僧初未歷艱難。振領(lǐng)提綱似等閑。十五萬斤常住面。已隨流水過人間。
雖然指馬事難明。同過同功未可憑。惜福此時因大眾。無慚當日是山僧。
招提枉費禍難量。見說泥犁歲月長。卻恐那時妨道業(yè)。不如今日且尋常。
叢林執(zhí)事莫癡憨?喙暌蜇M易擔。更擬諸方問王老。不知辛苦為誰甜。
僧家一飯且支身。惜福由來戒面筋。大嚼屠門真可愧。十千沽酒又何人。
天生三武禍吾宗。釋子還家塔寺空。應是昔年崇奉日。不能清儉守真風。
山僧特地改家常。圖得吾門更久長。若向此時疏奉養(yǎng)。免教他日誤君王。
唐朝欲末事如麻。兵火屠燒萬萬家。當日太平思儉約?赡艹操\亂中華。
宴安風范日驕奢。須趁升平剪禍芽。所以吾門增淡薄。且圖天下息繁華。
攝伏龍?zhí)靹庸砩瘛Iw因高行出凡倫。從教古淡無人愛。只此清修是化門。
隨家豐儉事難同。禪悅偏宜淡薄中。下口若知無味味。舉頭方見不空空。
受福人多惜福稀。得便宜是落便宜。云門胡餅金牛飯。一飽心頭忘百饑。
百衲袈裟五綴盂。二時寧復計精粗。沙門畢竟宜清苦。軟暖修行道業(yè)疏。
太平人物侈心開。受用殷繁養(yǎng)禍胎。慚愧未生癡福盡。災荒水旱驀頭來。
太平生齒漸增加。美食鮮衣器用華。地方有窮財有限。此時宜儉不宜奢。
辦才凈法師心師銘
咄哉此身。爾生何為。資之以食。覆之以衣。處身以室。病之以醫(yī)。百事將養(yǎng)一時不虧。殊不知恩反生怨違。四大互惱五臟相欺。此身無常一息別離。此身不凈九孔常垂。百千癰疽一片薄皮。此身可惡無貪惜之。當使此身依法修持。三種凈觀十六思惟。一行不退安養(yǎng)西歸。成無上智是為心師。
唐禪月大師座右銘并
序曰。愚常覽白太保所作續(xù)崔子玉座右銘一首。其詞旨乃典乃文。再懇再切。實可警策。未悟貽厥將來。次又見姚宗卞蘭張說李邕。皆有斯文尤為奧妙。其于束勖婉娩。乃千古之鑒誡資腴矣。愚竊愛其文。唯恨世人不能行之。十得一二。一日因袖毫遂作續(xù)白氏之續(xù)命。曰續(xù)姚梁公座右銘一首。雖文經(jīng)理緯非逮于群公。而亦可書于屋壁。
善為爾諸身。行為爾性命。禍福必可轉(zhuǎn)。莫愨言前定。見人之得。如己之得。則美無不克。見人之失。如己之失。是亨貞吉。返此之徒。天鬼必誅。福先禍始。好殺減紀。不得不止。守謙寡欲。善善惡惡。不得不作。無見貴熱。諂走蹩躄無輕賤微。上下相依。古圣著書。矻矻孳孳。忠孝信行越食逾衣。生天地間未或非假。身危彩虹景速奔馬。胡不自強。將升玉堂。胡為自墜。言虛行偽。艷殃爾壽須戒。酒腐爾腸須畏。勵志須至。撲滿必破。非莫非于飾非。過莫過于文過。乃物陰功子孫必封。無恃文學。是司奇薄。患隨不忍害逐無足。一此一彼。諧官合征。親仁下問立節(jié)求己。惡木之陰匪陰。盜泉之水非水。世孚草草能生幾幾。直須如冰如玉。種桃種李。嫉人之惡酬恩報義。忽己之慢成人之美。無擔虛譽無背至理。恬和愻暢沖融終始。天人景行盡此而已。丁寧丁寧戴發(fā)含齒(禪月集)
吉州能濟山友云鍪和尚蛇穢說
世間最毒者無甚于蛇虺。至穢者莫過乎便利。蓋蛇虺之毒能害人之性命。便利之穢能穢人之形服。所以欲保其性命也。必遠于毒害。欲潔其形服也必除其穢惡。如世之人夢蛇虺。則欣其有財。夢便利則悅其獲利。何寤寐愛惡之不同哉。茍知惺有所忌寤有所懼。又何必見財斯喜。見利斯悅者乎。況財之毒尤甚于蛇虺。利之穢更過乎便利。且古之人以財害乎性命者。不止于一。以利污乎形服者。亦由其眾。而不悟者愛之而不已。貪之而不止。是亦可悲也。且夫貧也富也。人之分定也。能安其分雖貧亦樂。不安其分縱富常憂。能知分之可安貧之可樂。則性命可以保而生。形服可以潔而存。是知貪財者是養(yǎng)于蛇虺。好利者必污乎形服。吾非好貧也。是遠毒害也。吾非惡富也。是除穢惡也。如有遠財如遠蛇虺去利如去便利者。吾保此人漸可以為達人矣。不然生生之厚貪愛無休。必將見傷其性命而污其形服矣。世人其訓之。
大慧禪師答孫知縣書
蒙以所修金剛經(jīng)相示。幸得隨喜一遍。近世士大夫肯如左右留心內(nèi)典者。實為希有。不得意趣則不能如是信得及。不具看經(jīng)眼則不能窺測經(jīng)中深妙之義。真火中蓮也。詳味久之不能無疑耳。左右詆諸圣師翻譯失真。而汨亂本真。文句增減違背佛意。又云。自始持誦即悟其非。欲求定本是正舛差。而習偽已久雷同一律。暨得京師藏本。始有據(jù)依。復考繹天親無著論頌。其義吻合遂泮然無疑。又以長水孤山二師皆依句而違義。不識左右敢如是批判。則定嘗見六朝所譯梵本。盡得諸師翻譯錯謬。方始泮然無疑。既無梵本。便以臆見刊削圣意。則且未論招因帶果。毀謗圣教墮無間獄?钟凶R者見之卻如左右。檢點諸師之過。還著于本人矣。古人有言。交淺而言深者招尤之道也。某與左右素昧平生。左右以此經(jīng)求印證。欲流布萬世。于眾生界中種佛種子。第一等好事。而又以某為個中人。以個中消息相期于形器之外。故不敢不上稟。昔清涼國師造華嚴疏。欲正譯師訛舛。而不得梵本。但書之于經(jīng)尾而已。如佛不思議法品中。所謂一切佛有無邊際身。色相清凈普入諸趣。而無染著。清涼但云佛不思議法品上卷第三葉第十行。一切諸佛舊脫諸字。其于經(jīng)本脫落。皆注之于經(jīng)尾。清涼亦圣師也。非不能添入及減削。止敢書之于經(jīng)尾者。識法者懼也。又經(jīng)中有大琉璃寶。清涼曰?质欠土鹆。舊本錯寫亦不敢改。亦只如此。注之經(jīng)尾耳。六朝翻譯諸師非皆淺識之士。翻譯場有譯語者。有譯義者有潤文者。有證梵語者。有正義者。有唐梵相校者。而左右尚以為錯譯圣意。左右既不得梵本。便妄加刊削。卻要后世人諦信不亦難乎。如論長水依句而違義。無梵本證。如何便決定以其為非。此公雖是講人。與他講人不同。嘗參瑯琊廣照祥師。因請益瑯琊首楞嚴中富樓那問佛清凈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之義,樼鹚炜孤曉。清凈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長水于言下大悟后方披襟自稱座主。蓋座主多是尋行數(shù)墨。左右所謂依句而不依義。長水非無見識。亦非尋行數(shù)墨者。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菩提。經(jīng)文大段分明。此文至淺至近。自是左右求奇太過。要立異解。求人從己耳。左右引無著論云。以法身應見如來非以相具足故。若爾如來雖不應以相具足見。應相具足為因得阿耨菩提。為離此著故。經(jīng)言。須菩提。于意云何。如來可以相成就得阿耨菩提。須菩提。莫作是念等者。此義明相具足體非菩提。亦不以相具足為因也。以相是色自性故。此論大段分明。自是左右錯見錯解爾。色是相緣起。相是法界緣起。梁昭明太子謂莫作是念。如來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菩提。三十二分中以此分為無斷無滅分?猪毱刑岵灰跃咦阆。則緣起滅矣。蓋須菩提初在母胎即知空寂。多不住緣起相。后引功德施菩薩論。末后若相成就是真實有。此相滅時即名為斷。何以故。以生故有斷又怕人不會。又云。何以故。一切法是無生性。所以遠離斷常二邊。遠離二邊是法界相。不說性而言相。謂法界是性之緣起故也。相是法界緣起故。不說性而言相。梁昭明所謂無斷無滅是也。此段更分明。又是左右求奇太過。強生節(jié)目耳。若金剛經(jīng)可以刊削。則一大藏教凡有看者各隨臆解。都可刊削也。如韓退之指論語中畫字為晝字。謂舊本差錯。以退之之見識。便可改了。而只如此論在書中何也。亦是識法者懼爾。圭峰密禪師造圓覺疏鈔。密于圓覺有證悟處。方敢下筆。以圓覺經(jīng)中一切眾生皆證圓覺。圭峰改證為具。謂譯者之訛而不見梵本。亦只如此論。在疏中不敢便改正經(jīng)也。后來泐潭真凈和尚撰皆證論。論內(nèi)痛罵圭峰。謂之破凡夫臊臭漢。若一切眾生皆具圓覺而不證者。畜生永作畜生餓鬼永作餓鬼。盡十方世界都盧是個無孔鐵錘。更無一人發(fā)真歸元。凡夫亦不須求解脫。何以故。一切眾生皆已具圓覺。亦不須求證故。左右以京師藏經(jīng)本為是。遂以京本為據(jù)。若京師藏本從外。府州納入。如徑山兩藏經(jīng)。皆是朝廷全盛。時賜到。亦是外州府經(jīng)生所寫。萬一有錯。又卻如何改正。左右若無人我。定以妙喜之言為至誠。不必泥在古今一大錯上。若執(zhí)己見為是。決欲改削。要一切人唾罵一任刊板印行。妙喜也只得隨喜贊嘆而已。公既得得遣人以經(jīng)來求印可。雖不相識以法為親故。不覺忉忉怛怛相觸忤。見公至誠所以更不留情。左右決欲窮教乘造奧義。當尋一名行講師。一心一意與之參詳教。徹頭徹尾。一等是留心教網(wǎng)也。若以無常迅速生死事大己事未明。當一心一意尋一本分作家。能破人生死窠窟者。與伊著死工夫廝捱。忽然打破漆桶。便是徹頭處也。若只是要資談柄。道我博極群書無不通達。禪我也會。教我也會。又能檢點。得前輩諸譯主講師不到處。逞我能我解。則三教圣人都可檢點。亦不必更求人印可。然后放行也。如何如何。
惠勤啟上。昔奉祖峰老師左右。嘗聞其語。今時叢林學道之士。而聲名不揚。匪為人之取信者。良由梵行不清白。為人不諦當。輒欲茍異名聞利養(yǎng)。乃廣炫其華飾。遂為有識者所譏。故蔽其要妙。爾輩他后忽風云際會。出來為人天師范者。切宜以此事自勉。某得聞此語。遂書諸紳銘于心。終身誦之不敢忘。近有禪客至此傳聞。夾山禪師邇來為兄弟請益雪竇。其洪機捷辨出沒淵奧。頗異諸方。自古今未有也。某聞之不覺灑涕。自謂高蹈之士何至此矣。老兄何不激揚達磨未來時因緣誘接學者以報先圣之德。無乃牽蔓至此。何太錯也。此蓋老兄博覽古今所蘊之妙。而不憤今時邪黨異說。有昧古人之意故。奮發(fā)大用益舒卑愿。開顯先德之機以破其蔽意在此。然高明遠識者有以見亮必無外也。第恐晚進后昆。疑其言句尖新。以為佛法只如此矣。遂坐守化城不能進至寶所。為害非淺。就此而言不唯有損宗教。亦乃無益于學者。某不懼罪責。敢以先師所授之言。以告于左右。倘能自勉則幸莫大焉。茍或以此見棄于我者。亦不罪于左右也。不宣。
答投子通和尚書
某啟上。比聞瓶錫赴緣投子。四方歸德翕然欽承。無有間者。則其同風異慶又可知也。伏承來書。以法屬見呼良難當克。未審禪師得法果嗣何人。若汾陽的派臨濟正宗。何幸加焉。從上先祖各有密傳宗旨。以辨正邪。為之驗人。關(guān)肘后印。三世諸佛六代祖師。萬象森羅有情無情。以海印三昧一印印定。普天匝地更無絲毫滲漏。自百丈大智禪師以下遞代相承。至于汾陽有三種獅子句。一超宗異目。二齊眉共躅。三影響音聞。若超宗異目見過于師方為種草。若齊眉共躅減師半德不堪傳授。若影響不真狐狼猥勢異類何分。慈明傳之。遂云。掌上握乾坤千差都一照。楊岐傳之。則以金剛?cè)跫。以驗正邪。鐵圍山可透。金剛?cè)Σ豢赏浮4蠛K赏。栗棘蓬不可吞。若吞得一蓬。百千萬億蓬吞之無礙。若透得一圈。百千萬億圈透之無礙。自楊岐傳之白云端師翁。師翁傳之五祖先師。先師傳之于新戒。遞代相傳。若當勘辨邪正。切須子細?譃E宗乘。有誤后學。某自授先師印可。握柄太平據(jù)令全提。明投暗合高低一顧。萬類齊彰邪正洞然。不敢草次。是以千差萬別公案誵訛。不出金剛?cè)跫钜粫r攝盡。若能吞一蓬透一圈。則百千萬億蓬圈悉皆無礙。無礙俟容披晤款曲?蓖热舴蠠o差。即幸甚矣。如或未然。不敢從命。謹此奉聞伏希見察。不宣。
- 第五卷 金光明經(jīng)文句記
- 第六卷 敕修百丈清規(guī)
- 第六卷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jīng)會解
- 第二十卷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jīng)會解
- 第十八卷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jīng)會解
- 第十九卷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jīng)會解
- 第十七卷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jīng)會解
- 第十六卷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jīng)會解
- 第十五卷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jīng)會解
- 第十四卷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jīng)會解
- 第十三卷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jīng)會解
- 第十二卷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jīng)會解
- 第十一卷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jīng)會解
- 第十卷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jīng)會解
- 第九卷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jīng)會解
- 第八卷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jīng)會解
- 第七卷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jīng)會解
- 第五卷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jīng)會解
- 第四卷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jīng)會解
- 第三卷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jīng)會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