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內(nèi)外不住、來去自由?

如何內(nèi)外不住、來去自由?

  《金剛經(jīng)》講到「無住生心」,我們的心平常住在什么地方呢?住在色、聲、香、味、觸、法六塵上面。我們的心一天到晚攀緣外境,不是喜歡各種美色,就是執(zhí)取各種聲音、各種味道。在《六祖壇經(jīng)》里,惠能大師說,我們的心不但不要讓它住在六塵上,而且要不住內(nèi),不住外,任它來去自由。

  心要如何才能不住內(nèi),不住外呢?六祖大師說:「菩提只向心覓,何勞向外求玄?」所謂菩提,就是我們的真如自性,菩提是不假外求的。我們現(xiàn)在講求知識,知識是對這個世間的現(xiàn)象界做種種的分別了解,而禪、般若、智慧,是向自己的內(nèi)心去探求,去開發(fā)。例如禪宗的禪師們,你看他打坐的時候,閉起眼睛來,不看、不聽,心不向外攀緣,但是他心內(nèi)的世界比心外的世界更廣闊,更逍遙,更自在。

  所以,講到「道」,六祖大師說:「道由心悟,豈在坐也?」悟,也不是靠打坐就能夠開悟,而是要用心。心好比明鏡,久被塵勞、垢穢污染,當(dāng)我們把垢穢慢慢擦拭后,清凈的心光自然就會顯現(xiàn)出來。因此,六祖大師說參禪不在打坐,禪不只是坐。打坐當(dāng)然是靜心,是一種精神集中、意志統(tǒng)一。打坐對于我們的健康、養(yǎng)性、參禪都有幫助,但是,開悟不是絕對靠打坐。所以,六祖大師又說:「生來坐不臥,死去臥不坐,原是臭骨頭,何為立功過?」禪不在坐臥,禪要用心體會,所謂「心迷法華轉(zhuǎn),心悟轉(zhuǎn)法華」,心里一悟,宇宙、世界自然會有另一番不同的風(fēng)光。

  平常我們的生活都是向外面貪求,不知道自己心里有寶藏。所以過去有一位禪師說:「我有一軀佛,世人皆不識,不塑亦不裝,不雕亦不刻。無一點繪意,無一點彩色,畫也畫不成,偷也偷不得。其像本自人,清凈非佛身,雖然是一身,分身千百億!惯@意思說的就是我們的真如自性,就是我們的禪心。所以,《六祖壇經(jīng)》主要就是要我們找回自己的心,找回自己的真如自性。

  我們的心在那里呢?《楞嚴(yán)經(jīng)》講到阿難尊者「七處徵心」,就是找他自己的心在那里。這是佛陀為了破除阿難的妄想緣心,使他的妄心無所依止,因此就阿難尊者所說心在內(nèi)、心在外、心在中、心在無著等七處,一一予以論破,以顯此心遍一切處,無在無不在的妙凈。

  我們每個人本自具有的真心,不但無所不在,無所不遍,而且在圣不增,在凡不減。因此,六祖大師不但要我們找回自己的真心,而且要能不住生死,不住涅槃。所謂「應(yīng)無所住而生其心」。

  所謂不住生死,就是要有般若的智慧,超越輪迴生死;所謂不住涅槃,就是要有大慈大悲,服務(wù)人間,救度眾生。也就是要悲智雙運,體悟中道。唐末五代的云門文偃禪師,曾經(jīng)參學(xué)于睦州(浙江建德)的道明禪師門下。當(dāng)他前去參學(xué)的時候,就在他從外面一腳正要跨入門檻時,道明禪師出其不意的用力把門關(guān)上,云門大叫:「唉喲!好痛喔!」

  道明禪師說:「誰在喊痛。俊

  云門禪師答道:「老師!是我!

  道明禪師問:「你怎么痛啊?」

  云門禪師回答:「我腳在里面!

  道明禪師又問:「腳在里面,那你人在那里?」

  云門禪師答道:「我在外面!

  道明繼續(xù)再問:「你人在外面,腳怎么會在里面呢?」

  云門這時忽然覺悟到,原來本性是沒有內(nèi)外之別的。

  世間的內(nèi)外、你我、善惡、大小等,在禪者的眼中,都是虛妄對待的;凡夫眾生因為有這些內(nèi)外的分別假相,所以被虛妄對待緊緊束縛,無法超越,就會痛苦。因此,六祖大師說,我們的心要不住內(nèi),不住外,如此才能來去自由,才能遍住一切處。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