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嚴經
《楞嚴經》,大乘佛教經典,全名《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又名《中印度那爛陀大道場經,于灌頂部錄出別行》,簡稱《楞嚴經》、《首楞嚴經》、《大佛頂經》、《大佛頂首楞嚴經》。唐般剌密諦傳至中國,懷迪證義,房融筆受。..[詳情]
楞嚴經述旨卷第八
廣陵后學 陳治道 校定
△三種修行漸次第二十六
阿難如是眾生一一類中(至)具足如斯虛妄亂想。
三漸次功夫。直到等覺地位。皆此法門修入。十二顛倒。即動欲等。
汝今修證佛三摩地(至)三者增進違其現(xiàn)業(yè)。
五辛為助。淫殺為正。緣斷則違。
云何助因阿難如是世界(至)當斷世間五種辛菜。
段食謂食之有分段者。又謂之摶食人食也。觸食者。鬼神食也。但歆其氣而飽思食者。禪天食也。思之即飽識食者。識天食也。但以識想。五辛。楞伽云。蔥蒜韭薤興渠。四在中國。一在外國。
是五種辛熟食發(fā)淫(至)猶如毒蛇如見怨賊。
淫如毒蛇。怨賊者。以其能害法身。殺慧命故。
先持聲聞四棄八棄(至)第二增進修行漸次。
淫欲相襲。偷劫相負。無由禁遏。故禁戒成就。二業(yè)永無。
云何現(xiàn)業(yè)如是清凈(至)是人即獲無生法忍。
流則分湛合塵。不流則旋元無偶。遂能反六用之擾。復一真之湛。無生法忍。謂不見有少法生。不見有少法滅。離諸情垢。無作無愿。安住是道。名之為忍。
從是漸修隨所發(fā)行(至)第三增進修行漸次。
三增進。一斷辛。二斷淫。三不緣塵。故業(yè)凈性明。乃可發(fā)行升進圣位。
△增歷圣位第二十七
五十七位。各隨行相立名。
阿難是善男子欲愛干枯(至)干有其慧名干慧地。
地謂地步。言到此地步。入圣有基。所以不能優(yōu)入圣域者。只抂執(zhí)心上。執(zhí)者守而不化之稱。一味干慧。不如無智無得之為妙。坐忘論云;鄱挥。寔智若愚。益資定慧。雙美無極。所以一味干慧品為人位之初心。要知干慧之與金剛干慧。初無兩心。溫陵之說。近為江左太沖殷公所駁。良有至理。下文云。始獲金剛心中初干慧地。猶云適得吾體也。非等覺后心也。故嘗擬之煉金。三增進中。如金雜沙礦。銷之使盡。只有一味金體。從此加以鹽礬。轉轉明凈。即信住行向等心也。如是礦盡。即為真金。不復重為礦矣。到此始見十分精瑩本體。故云始獲金剛心中干慧初地。謂始終洞徹。因果圓成。如經云。等覺圓明是已。金剛干慧。與前初心。只是一心。的非等覺后心也。
△十信心
予按十信心即一心也。但重重入妙耳。非有等級之相懸?梢匝蚨鴿u進者。
△一信心住
夫圣位以信為初因。純真無妄之謂信。又相應之謂信。必先審中中圓妙之道。以純真無妄之心體而行之。使心法相應。然后圣域可造也。
【解01】欲習初干未與如來(至)中道純真名信心住。
欲盡干枯。根境不偶。執(zhí)心虛明。直到干慧地。步猶在凡地。未便與如來法流水接。更當審中中道。于如來薩婆海中中流而入。中流謂不落邊際也。如是則圓妙開敷。從真妙圓之中。不立所明。便所發(fā)者。皆是真妙。如是則心法相應。而妙信常住。一切妄想。滅盡無余。中中之道。純真無妄。故名信心住。余皆由此增進。更無別法。但隨位依真如性。凈治惑習。單復磨煉。使纖塵不立。即登妙覺矣。
予按十信法門。皆依性而不依慧。此慧而不用也。然慧在性中。所以審中中道者。更是何物。
△二念心住
【解02】真信明了一切圓通(至)得無遺忘名念心住。
心真而明。則一切圓通。而陰等不礙。故能洞照宿習。憶念無遺。
△三精進心
妙圓純真真精發(fā)化(至)進超真凈名精進心。
妙圓通性。既純既真。則妄習皆化。惟一精明。而進乎真凈。行無雜揉。故名精進。
△四慧心住
心精現(xiàn)前純以智慧名慧心住。
△五定心住
執(zhí)持智明周遍寂湛寂妙常凝名定心住。
△六不退心
定光發(fā)明明性深入唯進無退名不退心。
△七護法心
心進安然保持不失十方如來氣分交接名護法心。
△八回向心
覺明保持能以妙力(至)重重相入名回向心。
覺明保持。即護法心也。十方如來。氣分交接。是它來向我。今回佛慈光。向佛安住。是我去向他。故有雙鏡之喻。
△九戒心住
心光密回獲佛常凝(至)得無遺失名戒心住。
心光。佛之心光也。既密回于我。則佛之常凝。無上妙凈。我得之矣。此皆無作妙用。復何為哉。故曰。安住無為。無為故無得。無得又何失。名戒心住。戒則有常自修省之意。即此無為無作。有何修省。故戒心自此而住。
△十愿心住
住戒自在能游十方所去隨愿名愿心住。
戒心住故。住戒自在。對境無動。涉事無染。又何適而不可。故游行十方。而所去隨愿。隨愿滿足。則無復有愿矣。故愿心住。
溫陵曰。修行之初。必杜絕愛欲。使心性虛明。然后能入法流。開妙圓性。真性明圓。細習乃現(xiàn)!窘03】遂發(fā)行治之。使純智無習。又持之以定。使湛寂發(fā)光。深入于道。護持不失。斯能回佛慈光。獲佛凈戒。涉塵不染。所去隨愿。此十信之序也。
△十住
從信趨入。生如來家。依無住智。永不退還。名之為住。
△一發(fā)心住
阿難是善男子以真方便(至)圓成一心名發(fā)心住。
真方便妙慧也。十心十信心也。十心頓發(fā)。圓成一心。住佛智地。名發(fā)心住。溫陵曰。圣位以十信為初因。以十住十行十愿十地為漸次。而終于等妙。皆相躡而設。欲令行人從信趨入。而住佛智地。依智起行。濟行以愿。由是超三賢。入十圣。登等妙。此修證之序也。
△二治地住
心中發(fā)明如凈琉璃(至)履以成地名治地住。
心中發(fā)明內外精瑩。故有琉璃含金之喻。履是妙心以為真基。名曰治地。如筑室者。必須治地。乃可興作。
△三修行住
心地涉知俱得明了游履十方得無留礙名修行住。
心地治成。內外精瑩。一涉所知。無不明了。任運游行。得無留礙。
△四生貴住
行與佛同受佛氣分(至)入如來種名生貴住。
妙行密契。則妙理冥感。將生佛家為法王族。中陰以喻冥感之理。亡者現(xiàn)陰。已謝后陰。未生此人。自求父母。入其胎中。斯則陰信冥通。生為佛種之喻。
△五方便具足住
既游道胎親奉覺胤(至)人相不缺名方便具足住。
曰如中陰身。曰如胎已成。曰表以成人?梢娊允瞧┯。
△六正心住
容貌如佛心相亦同名正心住。
△七不退住
身心合成日益滋長名不退住。
△八童真住
十身靈相一時具足名童真住。
十身。菩提身。愿身。化身。力身。莊嚴身。威勢身。意生身。福身。法身。智身。自方便具足。至童真。名長養(yǎng)圣胎。然皆譬喻之辭。
△九法王子住
形成出胎親為佛子名法王子住。
△十灌頂住
表以成人如大國王(至)陳列灌頂名灌頂住。
大國王太子。則分委國事。剎利諸王世子將付國位。則取大海水。以灌其頂。溫陵曰。發(fā)心者必治地。治地乃修行。修行然后生如來家。具覺相同。佛心長道。體圓十身。為佛子任佛事。此十住始終之序也。
予按十住。但隨方便立名。于干慧中。似有增進。然皆無作。功同長養(yǎng)圣胎。俟其自在成就而已。
△十行
既依普智。住佛所住。遂能繁興妙行。自利利它。十行皆以度為體。
△一歡喜行
阿難是善男子成佛子已(至)十方隨順名歡喜行。
△二饒益行
善能利益一切眾生名饒益行。
△三無嗔行
自覺覺他得無違拒名無嗔恨行。
△四無盡行
種類出生窮未來際三世平等十方通達名無盡行。
種類出生;碇鼙椤XQ遍三世。橫滿十方。無窮盡也。
△五離癡亂行
【解01】一切合同種種法門得無差誤名離癡亂行。
于法不了曰癡。于行紛錯曰亂。今能一合。于法得無差誤。
△六善現(xiàn)行
則于同中顯現(xiàn)群異一一異相各各見同名善現(xiàn)行。
種種法門。事理無礙。互見隨應。圓融自在?芍^善現(xiàn)。
△七無著行
如是乃至十方虛空(至)不相留礙名無著行。
塵中現(xiàn)剎。名現(xiàn)界。不壞塵相。名現(xiàn)塵。此由善現(xiàn)行中?藬U圓融也。
△八尊重行
種種現(xiàn)前咸是第一波羅蜜多名尊重行。
種種所現(xiàn)。皆是般若德性。無作妙力。自在成就第一波羅蜜。金剛經指般若言。
△九善法行
如是圓融能成十方諸佛軌則名善法行。
△十真實行
一一皆是清凈無漏一真無為性本然故名真實行。
總括前行。無非真性。本然妙用。相雖萬殊。體為一真。故名真實。如是十行乃至后位。不離前法。而皆相躡。要使行人隨位增進。開擴性覺。凈治惑障。而成熟佛果也。
△十回向
【解01】前十住十行。出俗心多。大悲行劣。此須濟以悲愿。應俗利生。回真向俗。回智向悲。使真俗圓融。智悲不二。進修妙行。至此極矣。
△一救護眾生離眾生相回向
阿難是善男子滿足神通(至)眾生離眾生相回向。
神通滿足。成佛事已。當修回向之行。謂回無為心。向涅槃路也。蓋以回向之行。悲愿最深。然職在度生。而見有眾生可度。即涉有為。金剛經所謂即著我人眾生壽者。故須除滅度相。不見有眾生得滅度者。方為妙也。
△二不壞回向
壞其可壞遠離諸離名不壞回向。
壞其可壞。遠離一切虛空境界也。遠離諸離。謂離遠離幻。亦復遠離也。得無所離。則除諸幻。而證不壞矣。
△三等一切佛回向
本覺湛然覺齊佛覺名等一切佛回向。
無壞不壞。無離不離。乃湛然齊佛。
△四至一切處回向
精真發(fā)明地如佛地名至一切處回向。
前覺等一切。則真如體也。此地至一切。則真如界遍也。
△五無盡藏功德回向
世界如來互相涉入得無掛礙名無盡功德藏回向。
真界真體。二俱圓遍。故涉入無礙。任運發(fā)揮。德用無盡。
△六隨順平等善根回向
于同佛地中各各生清凈因(至)隨順平等善根回向。
佛地既同。性何殊別。故各各有清凈善根。依用發(fā)揮。皆可成佛。
△七隨順等觀眾生回向
真根既成十方眾生(至)等觀眾生一切眾生回向。
真性圓融。周遍法界。故十方眾生。皆我本性。我善既成。故能成就一切眾生善根。得無遺失。無有高下。各隨順等觀。
△八真如相回向
即一切法離一切相(至)名真如相回向。
二無所著。不即不離。乃真真如地。
△九無縛解脫回向
真得所如十方無礙名無縛解脫回向。
△十法界無量回向
德性圓成法界量滅名法界無量回向。
初證德性。以為齊佛。以為如佛。以為至一切處。皆存量見。則法界性未離有量。及乎德性圓成。可超三賢入十圣矣。
△四加行
三賢位極。當于此際。加功行即入圣位。然前云無作功用。到此復有何功行可加。此但優(yōu)柔厭飫。使自得之而已。加行乃不加之加。無功之行。溫陵謂復加功行以求正證。還有商量。
阿難是善男子盡是清凈(至)次成四種妙圓加行。
四十一心。指上干慧及信住行向各十。為四十一心。
△一暖地
即以佛覺用為己心(至)欲燃其木名為暖地。
佛之正覺。不見一人可度。不見少法可得。以此為心?芍^心與佛齊覺。成佛覺矣。然猶未敢以為證以為得也。此時猶如鉆火。欲出未出。將燃其木。但不知火何時而出。木何時而燃。但養(yǎng)此溫暖。以俟火出。名為暖地。儒書中程子曰。到此地位。功夫猶難。大段著方不得。此顏子所以有末由之嘆也。
△二頂?shù)?/p>
又以己心成佛所履(至)下有微礙名為頂?shù)亍?/p>
前以佛覺為己心。此以己心成佛行。若依非依。言無所執(zhí)著也。因果未融。心跡尚滯。然已到頂?shù)匾。頂(shù)刂。即是虛空?/p>
△三忍地
心佛二同善得中道如忍事人非懷非出名為忍地。
己心佛覺。融為一體。故曰二同。因果兩忘。二邊不立。故曰中道。而此中道果覺。將證未證。如忍事人。已證則出。未證尚懷。非懷非出。作何情思。曰暖曰頂曰忍?芍^善名狀矣。
△四世第一地
數(shù)量消滅迷覺中道二無所目名世第一地。
前謂二同。則已落數(shù)量。見有中道。則猶分迷覺。此俱泯滅。而名亦不立。脫世情量。超于三賢。故名世第一地。
△十地
△一歡喜地
阿難是善男子于大菩提(至)盡佛境界名歡喜地。
由前四十一心加行妙圓。則如來妙覺?蓱c圓成矣。故地名歡喜。
△二離垢地
異性入同同性亦滅名離垢地。
異性入同。不見有異也。同性亦滅。不見有同也。見同見異。皆是情垢。此同尚不有。何況有異。故地名離垢。
△三發(fā)光地
凈極明生名發(fā)光地。
△四焰慧地
明極覺滿名焰慧地。
如大火聚。一切緣影悉皆爍絕。故名焰慧。
△五難勝地
一切同異所不能至名難勝地。
前異性入同。同性亦滅。猶有能至之境。此為焰慧。爍絕永無邊。徹一切異同。所不能至。故地名難勝。
△六現(xiàn)前地
無為真如性凈明露名現(xiàn)前地。
同異不至。則真如之性。明露現(xiàn)前。
△七遠行地
盡真如際名遠行地。
遠行則不見涯際。真如無際。現(xiàn)前則局。盡際乃遠耳。
△八不動地
一真如心名不動地。
一真常凝。故地名不動。
△九善慧地
發(fā)真如用名善慧地(至)亦目此地名修習位。
結前顯后也。自初發(fā)信。至超賢入圣。皆修習之事。而此位已超八地無功用道。悲智并圓。則修習之功。終畢于此。故此九地名修習位。以結十地之因。次后乃十地之果。
△十法云地
慈陰妙云覆涅槃海名法云地。
十地果滿。智悲功圓。無復自利。純是利他。故大悲之陰。充滿法界。無心無緣。而應彼心緣。施行利潤。而本寂無作。稱合如來大寂滅海。故云覆涅槃海。
如來逆流如是菩薩順行而至覺際入交名為等覺。
十地菩薩;焖桌。與如來同。而所趨順逆。與如來異。蓋如來逆生死流。出同萬物。菩薩順涅槃流。入趨妙覺。但已入覺際。則與佛無間矣。入交謂覺際相交也。以其順流。故名等覺。等覺言與佛等也。若逆流而出。妙同萬物。則名妙覺矣。
阿難從干慧心至等覺已(至)金剛心中初干慧地。
金剛心中。初干慧地。不特一味干慧而已。一味干慧但是初因。加以四十一心妙圓加行。[泳-永+亟]養(yǎng)純熟。至于等覺地位。方能盡此干慧之量!窘01】故云始獲初心乃因之果也。蓋初之干慧。譬之蓄火。此則焰慧熾然。充滿大千。然后能盡火之量。到此始得。元初一點蓄火之力。經意似是如此。故環(huán)師諸說。皆在所簡。
或問。四十四心皆不言慧者何。曰。戒定與慧。佛之三無漏學也。四十四心之中。審中中道者非慧邪。有時發(fā)光發(fā)焰者非慧邪。但慧而不用。實智若愚耳。又干慧即般若。舍是則入圣無繇矣。不用者。韜光不露。乃養(yǎng)道之方也。
【解01】如是重重單復十二方盡妙覺成無上道。
復即重義。十二恐宜當作十四。信住行地回向皆十也。四即加行。吳興以二為干慧等覺。而遺十回向。予意未妥。
又按溫陵重歷諸位之說。竊有疑焉。道之增進也。如土長苗。始培其根。終結其果。一氣呵成。既到果地。不應又復歸根重新。長養(yǎng)一番。方始成熟。況十信十住等位。由淺而深。由生而熟。由勉而安。自有次第重歷。則為爛飯重嚼。何異學生念書已熟。又復重溫一遍。大修行人。恐難與童蒙。學究同論也。
是種種地皆以金剛(至)清凈修證漸次深入。
金剛。即金剛干慧心也。種種地。十四位也。十喻者;萌岁栄嫠驴杖A谷響干城夢影像化奢摩他毗婆舍那。此云正觀了法。如此則頓忘情解。纖塵不立。故曰。清凈修證。
阿難如是皆以三增進故(至)若他觀者名為邪觀。
三增進三漸次也。圣位資之。以成就五十五位。信住地行向為五十。干慧位及四加行為五十五。
爾時文殊師利法王子(至)身心快然得大饒益。
阿難自敘。大眾聞經獲益。開示密印。至增上妙理。通指前經奧義。印證藏心。清凈含覆。一切決了。是謂密印般怛啰義也。以明心見性為因。等妙極證為果。情解兩忘。心慮灰凝。細惑頓斷。是謂禪那進修。增上妙理。修道所斷俱生細惑。大乘八地永伏。至佛地方斷。小乘分二果。分為九地。地各九品。初果斷欲界前六品而證二果。斷后三品而證三果。斷上三界各九品而證無學。今此增上頓斷。故言三界六品。其余三品必須佛地方斷。雖三果能斷九品。特分段漸伏而已。
△精研七趣品第二十八
前說真凈妙心。本來周遍。則法界一真。萬物一體。宜無諸趣之異。其如方今現(xiàn)有。乃常情所疑故;驁(zhí)諸趣而迷妙圓之體。或執(zhí)妙圓而撥諸趣之業(yè)。以致失錯墮落。故特請問。欲人詳明。而知所戒備也。
△獄趣
世尊若此妙明真凈妙心(至)為是眾生妄習生起。
自妄發(fā)生。非本來有。
世尊如寶蓮香比丘尼(至)歡喜頂戴謹潔無犯。
不斷三業(yè)。各各有私。眾同分中。非無定處。
【解02】佛告阿難快哉斯問(至)男女二根自然流液。
性動于內曰情。故情為內分。情人之陰氣。有欲者也。因諸愛染而起。能滋愛水。潤業(yè)潤生。輪回不斷。職由于此。
阿難諸愛雖別流結是同(至)自然從墜此名內分。
水性潤下。故情積之業(yè)。多從淪墜。
阿難外分即是眾生分外(至)自然超越此名外分。
意緣于外曰想。故想為外分。想人之陽氣。有冀者也。故因渴仰而復。以陽積故。能生勝氣。吳興云。外分不出三界。雖云圣境冥現(xiàn)。但是勝氣之習。非真圣境也。
阿難一切世間生死相續(xù)(至)無食無飲經百千劫。
雖得水飲。亦化為火。故能害己。
九情一想下洞火輪(至)重生無間二種地獄。
洞火輪即入熱獄。入風火交過地。謂超寒獄入熱獄。熱獄第八。曰五無間。
純情即沉入阿鼻獄(至)更生十方阿鼻地獄。
阿鼻此云無間。謂受罪苦具身量劫數(shù)壽命五者。皆無遮間。名五無間。此惟情量最重者墜入。劫壞乃出。若兼謗大乘等罪。此劫雖壞。更入十方阿鼻地獄。永無出期。
循造惡業(yè)雖則自招眾同分中兼有元地。
答前問。為有定處。純情所造。雖則自招。同業(yè)所感。不無定處。各隨元由也。
阿難此等皆是眾生自業(yè)所感造十習因受六交報。
△十因
十習之業(yè)。皆先言所感之境。次言所報之事。
【解01】云何十因阿難一者淫習(至)菩薩見欲如避火坑。
如來為導師。故色目以警之。菩薩為行人。故深怖以避之。二習具彼此。與交字相映。
【解02】二者貪習交計發(fā)于相吸(至)菩薩見貪如避瘴海。
貪因愛心計著。吸取而發(fā)。吸積風為寒風。結水為冰。故有積寒凍裂之境。吒吒波波羅羅。忍寒之聲。青赤白蓮。寒冰之色。此為寒冰地獄。
【解03】三者慢習交陵發(fā)于相持(至)菩薩見慢如避巨溺。
慢者自見自是。先己后人。謂上無可事之君。下無可使之民。中無可交之友。輕世傲物。浩然長往。如水之馳流不息。莫可挽回。驕佚奔波。馳流不息之像也。慢為魔民。魔能害物。故血河灰河。熱沙毒海。以成其毒。慢能滋癡。堅明立礙。故融銅灌鐵。以食其報。癡水西國水名。
四者嗔習交沖發(fā)于相忤(至)菩薩見嗔如避誅戮。
心屬火。氣屬金。嗔者以心使氣。而反動其心。加之沖擊抵牾。則心火轉盛。金氣轉剛。故曰。心熱發(fā)火鑄氣為金也。斷刑曰宮。肉刑曰割。
五者詐習交誘發(fā)于相調(至)菩薩見詐如畏豺狼。
詐習因奸智起惡。而漸漸滋蔓。如水浸田。草木滋長。由調引相延。故感繩木延引之報。
六者誑習交欺發(fā)于相罔(至)見諸虛妄如臨毒壑。
見習有五。一薩迦耶。此云身見。謂執(zhí)身有我。種種計著。二邊見。于一切法。執(zhí)斷執(zhí)常。三邪見。邪悟錯解。撥無因果。四見取。非果計果。如以非想為涅槃。五戒禁取。非因計因。如以持牛犬戒為生天因。五者總名惡見。順邪反正。故云發(fā)于違拒。出生相反。由其違反。故感王吏執(zhí)證之境。權作推鞠之報。路人相見。一去一回。喻所見違反也。五惡見能陷法身。故名見坑。
九者枉習交加發(fā)于誣謗(至)菩薩見枉如遭霹靂。
排擠剉也。漉瀝也。衡橫也。謂迫蹙其體。瀝漉其血。又以迫隘苦具。橫沖而度。
十者訟習交諠發(fā)于藏覆(至)如戴高山履于巨海。
訟非官訟。公發(fā)其覆之謂也。
△六報(六報多有不可曲解。故但存其本文)
阿難一切眾生六識造業(yè)(至)受無量苦經無量劫。
△極重
六根各造及彼所作兼境兼根是人則入八無間獄。
△次重即八熱獄
同于六根。具造十因。兼境兼根。名惡業(yè)同造。其罪極重。故入阿鼻。具五無間。各造則有先后間歇。故為次重。入八無間。有心而不及犯。則不兼境。無心而誤犯。則不兼根。故作特犯兼二者。
身口意三作殺盜淫是人則入十八地獄。
三重罪以不遍六。不具十故。又次于前十八鬲子地獄。皆大獄所分。又次重。
三業(yè)不兼中間或為一殺一盜(至)則入三十六地獄。
△稍輕
見見一根單犯一條是人則入一百八地獄。
△次輕
由是眾生別作別造(至)獄想發(fā)生非本來有。
上文五節(jié)。惡業(yè)不同。即別作別造也。所感獄報。各從其類。即入同分地也。妄想發(fā)生。并酬阿難前所疑問。
△鬼趣(六報之后。罪畢受形)
復次阿難是諸眾生(至)后還罪畢受諸鬼形。
非破律儀。無正犯也。犯菩薩戒。無正因也。毀佛涅槃。無正果也。三者不正。諸余皆邪。故為墮獄入鬼。
若于本因貪物為罪(至)則妙圓明本無所有。
△畜生趣
復次阿難鬼業(yè)既盡(至)生于世間多為咎征。
兇事前驗。如商羊舞水。
畜魅之鬼畜死報盡(至)生于世間多為食類。
充饋之物。
綿幽之鬼幽消報盡生于世間多為服類。
吞蚌狐貂馬牛之物。
和精之鬼和消報盡生于世間多為應類。
社燕寒雁之類。
明靈之鬼明消報盡生于世間多為休征。
麟鳳之類。
依人之鬼人亡報盡生于世間多為循類。
猶犬雞豚之類。馴服于人者。
阿難是等皆以業(yè)火干枯(至)皆為浮虛妄想凝結。
△人趣
復次阿難從是畜生(至)生人道中參合達類。
文明達三類。皆便巧雜伎。世智辨聰者。非大賢大圣也。
是等皆以宿債畢酬(至)此輩名為可憐愍者。
△仙趣
阿難復有誤人不依正覺(至)報盡還來散入諸趣。
- 楞嚴經是怎么來的?楞嚴經的由來故事
- 《楞嚴經》“將毀戒體”說明阿難示現(xiàn)的是凡夫、初果的圣人
- 如果覺得唯識學很沉重,可以看看《楞嚴經》
- 如何學《楞嚴經》?放下識心和一切執(zhí)著
- 聞佛法而不修行 如同沒聽過佛法
- 圓瑛法師及憨山大師對《楞嚴經》的推崇
- 高僧大德為什么推薦去學《楞嚴經》呢?
- 楞嚴經和楞伽經哪部好?楞伽經與楞嚴經的區(qū)別
- 《圓通章》的出處殊勝
- 《楞嚴經》從印度傳到中國的因緣
- 在家人可以修持《楞嚴經》嗎?
- 《楞嚴經》中的見識,見性,根性有何關系與區(qū)別?
- 《楞嚴經》是怎么傳入中國的?
- 《楞嚴經》傳到中國的秘密
- 出離世間苦海最好的法門
- 佛說妄情積聚不休而能產生體內愛水
- 佛說末法時代邪魔會施行貪淫魔道
- 從輪回中解脫出來才是最大的目標
- 《楞嚴經》和凈土法門,所說的成佛道理是否相同?
- 不斷淫修禪定者,即使千百劫后也仍是一堆熱砂
- 楞嚴經白話文卷一
- 第一卷 忉利天宮神通品
- 卷一 序品 第一
- 第四卷 閻浮眾生業(yè)感品
- 第六卷 如來贊嘆品
- 第二卷 分身集會品
- 第三卷 觀眾生業(yè)緣品
- 第八卷 閻羅王眾贊嘆品
- 第五卷 地獄名號品
- 第七卷 利益存亡品
- 妙法蓮華經注音 序品第一
- 第十三卷 囑累人天品
- 第九卷 稱佛名號品
- 第十二卷 見聞利益品
- 第十卷 校量布施功德緣品
- 《地藏經》贊
- 第十一卷 地神護法品
- 《地藏經》開經偈
- 楞嚴經白話文卷二
- 《華嚴經》原文卷一至卷五
- 妙法蓮華經弘傳序
- 楞嚴經注音 第一卷
- 卷一 方便品 第二
- 《地藏經》回向偈
- 妙法蓮華經注音 譬喻品第三
- 妙法蓮華經注音 方便品第二
- 卷二 譬喻品 第三
- 楞嚴經白話文卷三
- 楞嚴經白話文卷四
- 卷七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第二十五
- 卷二 信解品 第四
- 楞嚴經注音 第七卷
- 妙法蓮華經注音 化城喻品第七
- 卷三 化城喻品 第七
- 卷三 藥草喻品 第五
- 卷六 藥王菩薩本事品 第二十三
- 妙法蓮華經注音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第二十五
- 楞嚴經白話文卷十
- 楞嚴經白話文卷五
- 卷四 五百弟子受記品 第八
- 以慈修身,善入佛慧,通達大智,到于彼岸的解釋
- 惡自受罪,善自受福,亦各須熟,彼不相待的解釋
- 圓覺經講的是什么內容?圓覺經概說
- 《大寶積經》共有多少卷,是誰翻譯的?
- 楞嚴經是怎么來的?楞嚴經的由來故事
- 佛經的序分、正宗分、流通分是什么意思?
- 玄奘大師版《心經》講記
- 念地藏經期間總做噩夢,這是為什么?
- 《華嚴經》是怎么來的,是誰從龍宮帶出來的?
- 念經時,可以跟著文字去理解內容,感受景象嗎?
- 《六祖壇經》的四種版本
- 維摩詰經主要講了什么?
- 華嚴經是大乘經典嗎,有哪些漢譯本?
- 真正的佛在哪里?真如自性是真佛,邪迷三毒是魔王
- 《壇經》處凡愚而不減,在賢圣而不增的意思
- 《法句經》偈頌:人生在世間,應實行善德的講解
- 百佛名經注音版
- 增一阿含經是誰翻譯的,多少卷,講什么?
- 《華嚴經》偈語“汝等眾生,不能自救”是什么意思?
- 妙法蓮華經是誰說的?
- “空”與“色”相依相存,無有差異
- 《法華經》的四安樂行是指什么意思?
- 《法句經·智者品》偈頌:智者不為得失心動
- 《維摩詰經》的漢譯本與注疏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是誰翻譯的?心經譯者玄奘大師
- 佛語法門經注音版
- 法華經是誰翻譯的?妙法蓮華經譯者鳩摩羅什介紹
- 《無量壽經》三輩往生是通途菩提心還是凈土菩提心?
- 《法句經》偈頌:此心難覺察,隨欲望流轉的解讀
- 《心經》的大智慧
- 圓澄禪師翻跟斗作禮講《金剛經》
- 《父母恩重難報經》提倡孝道的偈語
- 《六祖壇經》中的兩處“念”是指什么?有什么不同?
- 佛說菩薩行五十緣身經注音版
- 大方等如來藏經注音版
- 如何擁有幸福的生活?常修慈悲心,煩惱自然無
- 《法句經·心品》偈頌:飄浮不定心,不明了正法的講解
- 九品往生出自哪部經典?
- 蓮池贊的全文及拼音
- 華嚴經有幾個版本?四十華嚴、六十華嚴、八十華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