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對越親的人越?jīng)]耐心,越容易生氣發(fā)火?
原因一:我們有時并沒有意識到我們對親人的期望過高。
相對親人來說,我們往往對“別人”更有耐心,更不容易發(fā)火。因為我們假設“別人”是不了解我們的,要取得“別人”的了解和配合是需要充分溝通的。但面對家人,我們的耐心就很有限,因為我們認為家人應該是最了解最支持我們的。一般來說,確實是越親近的人會越相互理解和支持。但其實家人并不能在所有的事情上都能點對點的和我們達成充分的理解,這是不現(xiàn)實的,我們自己也并不能夠時時理解和支持親人的需要和想法。但是一旦碰到什么事情不順利,我們常常會想:“別人不理解我也就罷了,怎么你也不了解我呢?別人不懂得配合我支持我就罷了,怎么你也不懂得呢?”這樣越想就會越生氣。這都是因為我們對家人期望過高,而有時我們并沒有意識到。
原因二:面對親人的要求和期望,我們感受到的壓力更大。
相對于不相干的人來說,面對親人提出的要求和期望,我們感受到的壓力更大。這是因為我們心里更在乎他們,我們不希望他們不開心。所以當我們意識到親人期望的時候,我們如果做不到就產(chǎn)生了讓他不開心的風險。如果他不開心,我們也不會開心,這就好像在事情一開始發(fā)生時,就預訂了結果。我們要奮不顧身的投入進去,只許成功不許失!于是我們成功的愿望也更加迫切,由此產(chǎn)生的壓力也更大。而且這些壓力往往是一件一件事情漸漸增長慢慢積累的。單拿其中的某一件事情看,可能都不是那么要死要活的。但是當最后一根稻草壓上去的時候,我們可能一下就爆發(fā)出來,這是壓力的瞬間過度現(xiàn)象。但在家人看來,我們好像就是對當前的一件事情發(fā)火,這樣家人就更加不理解我們的行為了。家人的不理解會讓他們無法與我們更加深入的溝通,所以問題還是沒有解決,反而越積越深,我們就越加頻繁的爆發(fā),惡性循環(huán)。
原因三:面對親人,我們往往存在放肆性。
家庭中,特別是關系親密的家人之間,是一個相對安全包容的環(huán)境。有些時候,我們在外面受了委屈或承受一些壓力,沒有辦法發(fā)泄出來,只好到家中進行宣泄。這是我們對待家人的時候存在著放肆性,就像孩子面對母親,這本是很正常的一件事。但令人擔憂的是,往往這種宣泄是通過非秩序溝通實現(xiàn)的。在壓力下的我們,往往忘記了怎么好好說話。我們在宣泄過程中對家人使用嘲諷、歪曲、夸大、貶低、晦暗等等的語言。最后我們的壓力得到一定的釋放,給家人卻帶來了傷害。如果家人對我們的傷害進行反彈,家庭的沖突就會愈演愈烈。良好的家庭氛圍就毀在了我們的放肆性上。
原因四:面對親人,我們有時會陷入單級思維。
單級思維就是我們在不考慮實際情況的狀態(tài)下,為自己定下一個目標,并且不顧一切的要去實現(xiàn),不實現(xiàn)就不罷休,死死的糾纏于這個目的,把自己陷入沒實現(xiàn)就不能快樂的死巷子中走不出來。單級思維使我們把自己的主觀想法強加于自己或別人的身上。這種思維往往給我們自己和家人都帶來極大的傷害。就比如,戀愛中一方會要求另一方說“我愛你!”另一方說,說什么呀,怪肉麻的。然后前者就拼命要后者說,然后自己就開始虛擬,他為什么就不能說聲愛我呢?他是不是不愛我?最后越想越傷心,這就出現(xiàn)自傷現(xiàn)象了。嚴重的還可能向對方發(fā)脾氣,鬧矛盾,這就是他傷了。而可能事實是后者是非常愛他的,只是因為成長環(huán)境的原因,不喜歡這種表達愛的方式。其實我們也許可以換個角度想一想,我們明明知道伴侶不喜歡這種表達,但我們還逼著他一定說這句話,讓他做不喜歡做的事。那我們是不是真的愛他?如果我們真的愛他我們會尊重他的表達方式,而我們的這種行為其實恰恰證明了我們不夠愛他!
改善方法:
和親人溝通過程中,注意避免省略式溝通,如果遇到了郁悶的事情,把前因后果說出來,哪怕家人沒有辦法幫到忙,但是長遠來看增加了家人之間的互相理解,自己的郁悶情緒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緩解。
自我息怒的心理技巧。在工作和生活中,人們難免有沖突。在許多情況下,如不自控,沖突愈演愈烈會影響工作和傷害感情。因此,掌握一些自我息怒的心理技巧,對每個人,尤其是青年人,都是十分有益的。本文列舉五法:
1、平心靜氣。
美國經(jīng)營心理學家歐廉·尤里斯教授,提出了能使人平心靜氣的三法則:“首先降低聲音;繼而放慢語速;最后胸部向前挺直。”降低聲音,因為聲音對自身的感情將產(chǎn)生催化作用,從而使已經(jīng)沖動起來的表現(xiàn)更為強烈,造成不應有的后果;放慢語速,因為個人感情一旦摻入,語速就會隨之變快,帶來與說話聲音高,容易引起沖動;胸部向挺直,因為情緒激動、語調激烈的人通常都是胸前傾,一旦胸部挺直,就會淡化沖動緊張的氣氛,而當身體前傾時,就會使自己的臉接近對方,這種講話姿態(tài)將人為地造成緊張局面,這樣會更增加怒氣。這三點是頗有見地的經(jīng)驗之談。
2、閉口傾聽。
英國著名的政治家、歷史學家帕金森和英國知名的管理學家拉斯托姆吉,在合著的《知人善任》一書中談到:“如果發(fā)生了爭吵,切記、免開尊口。先聽聽別人的,讓別人把話說完。要盡量做到虛心誠懇,通情達理?繝幊辰^對難以贏得人心,立竿見影的辦法是彼此交心,這在吵架中絕對得不到。”憤怒情緒發(fā)生的特點在于短暫,“氣頭” 過后,矛盾就較為容易解決。當別人的想法你不能茍同,而一時又覺得自己很難說服對方時,閉口傾聽,會使對方意識到,聽話的人對他的觀點感興趣,這樣不僅壓住了自己“氣頭”,同時有利于削弱和避開對方的“氣頭”。“風平而后浪靜,浪靜而后水清,水清而后游魚可數(shù)”,待“風平浪靜”后,再來論理,可以避免雙方大傷感情,往往能收到理想的結果。
3、轉移注意。
傳說春秋時期有個藍田侯叫王述,性格本來十分暴烈。針對這個弱點,他在與人相處時就很注意自控,輕易不為旁人所激怒。有一次,謝無奕氣勢洶洶地罵上門來,大吵大鬧,當著王述的部下說了很多難聽的話。王述始終強壓性子,默默面壁而立,一聲不吭,直到謝無奕離去很久,他才回頭問部下“他走了嗎?”部下回答:“走了好一大會兒。”他長吁一口氣,轉過身來,繼續(xù)辦自己的事情。王述這種方法是強迫自己在不離開現(xiàn)場的情況下,轉移自己的注意力以免聽對方激烈言辭,防止自己被進一步“激化”。心理學知識告訴我們:人在憤怒時,往往在大腦皮層中出現(xiàn)強烈的興奮點,以致造成一時間的“意識狹窄”現(xiàn)象,而且這種有害的興奮會進一步擴散升級,甚至造成激烈沖突的不堪設想的后果。轉移注意的作用是理智地轉移興奮點,主動降溫,防止沖突的惡化。
4、交換角色。
卡內基·梅倫大學的商學教授羅伯特·凱利,在加利福尼亞州某電腦公司遇到一位程序設計員和他上司就某一個軟件的價值問題發(fā)生爭執(zhí)時,建設他們互相站在對方的立場來爭辯,結果五分鐘后,雙方便認清了彼此的表現(xiàn)多么可笑,大家都笑了起來,很快找出了解決辦法。在人與人之間的意見溝通過程中,心理因素起著重要的作用,人們都希望只有自己是對的,對方必須接受自己的意見才行。然而,由于人們在組織內和生活中所處的角色不同,在處理問題時,往往由于考慮的角度和立場不同而意見各一。如果雙方都堅持已見而不能理智地考慮對方意見時,很容易引起沖突。如果雙方在意見交流時,能夠交換角色而設身處地的想一想,就會在比較中了解彼此的動機和目的,就會意識到自己的意見是否正確,是否應該被對方接受,就能避免雙方大動肝火。
5、理性升化。
電視劇《繼母》中,當年輕的繼母看到孩子有意與她為難而惡作劇時,一時氣憤難忍,摔碎了玻璃杯。但她馬上意識到了進一步?jīng)_突的惡果,想到了當媽媽的責任和應有的理智,便頓然消除了怒氣,掃掉玻璃渣片并主動向孩子道歉,和解了關系。當沖突發(fā)生時,在內心估計一個后果,想一下自己的責任,將自己升華到是一個有理智、有豁達氣度的人,就一定能控制住自己的心境,緩解緊張的氣氛。“忍得一時氣,免得百日憂”,合理的讓步不僅對事情有大有益處,也會贏得別人的愛戴,退后一步,天地自寬。
在有限的珍貴的相處時光里,從現(xiàn)在開始,請對你的親人溫柔講話。粗暴的態(tài)度、不客氣地指責、怨懟,都不應該在我們身上出現(xiàn)。唯有溫柔,溫柔地面對、溫柔地相處、溫柔地講話,才是我們彼此最恰當有力的表達愛的方式。
- 上一篇:婚姻最佳搭配
- 下一篇:決定孩子命運的八大關鍵問題
- 最全的燒香圖解,燒香有何含義與講究?
- 皈依之后需要注意什么嗎 皈依佛門后的注意事項
- 開天眼后究竟能看到什么?
- 楞嚴咒簡介,什么人不能念楞嚴咒?
- 常犯邪淫者得十種苦報 從婚后出軌事件看出的因果報應
- 地藏經(jīng)簡介,地藏經(jīng)主要講什么?
- 《華嚴經(jīng)》簡介,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講什么?
- 佛教基礎知識
- 最簡單的三皈依儀式-如何授三皈五戒居士儀軌
- 持咒打坐的方法 持咒打坐的姿勢圖
- 為什么要學佛?有什么用呢?
- 心經(jīng)簡介,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內容介紹
- 心經(jīng)入門
- 2020年佛教節(jié)日一覽表
- 佛教唱贊時法器打法
- 什么是佛教?佛教的精髓是什么?佛的定義呢?
- 為什么要燒香拜佛?燒香的含義是什么?
- 什么是咒語?佛教最神奇的九個咒語
- 佛教名詞
- 準提咒簡介,準提咒功德及妙用
- 學佛前要了解的基本內容
- 佛教和印度教的區(qū)別
- 持咒是什么意思?如何持咒?
- 佛咒入門
- 文殊菩薩心咒簡介
- 皈依是什么意思?皈依三寶又是什么意思?
- 誦經(jīng)有訣竅嗎?誦經(jīng)的十二條訣竅
- 初入佛門該怎樣修行?
- 在家燒香有什么講究?一些禁忌千萬不要觸碰!
- 皈依證怎么辦理?辦皈依證后的忌諱是什么?
- 女眾出家前須知,一生只有一次出家機會
- 往生咒簡介,念往生咒要注意什么?
- 給去世的人上香的規(guī)矩
- 楞嚴經(jīng)簡介,楞嚴經(jīng)大致在講什么?
- 求佛有沒有用?為什么說佛菩薩可以保佑人?
- 觀自在是什么意思?怎么理解?
- 金剛經(jīng)入門
- 佛教因果定律
- 清心咒簡介
- 涅槃是什么意思?涅槃的四種分類分別指什么?
- 善根指的是什么?
- 腳踏實地的付出才會有收獲,所有的付出都不會白費
- 佛教戒律是怎樣產(chǎn)生的?戒律的由來
- 忉利天主是誰?
- 授記有幾種方式?授記的四種類型
- 人不要想太多,餓了就吃飯,困了就睡覺
- 佛經(jīng)中的世尊指的是誰?
- 釋迦牟尼成道是什么意思?
- 覺性是永恒的、沒煩惱、證佛國
- 皈依后做事還是不順,對佛法心灰意冷,該怎么辦?
- 佛教的經(jīng)變是什么意思?
- 阿彌陀佛圣誕是哪一天?農(nóng)歷十一月十七恭迎彌陀圣誕
- 剛念經(jīng)時聲音響亮且快,后來就沒有了,為什么?
- 以佛心來凈化自己內在的妄心
- 嘴笨不會安慰人怎么辦?
- 馬鳴菩薩是誰?馬鳴菩薩的簡介與故事
- 為什么在世間行善的功德勝于極樂百倍?
- 學會順其自然,在晴天時愛晴,在雨天時愛雨
- 念經(jīng)時可以控制妄念嗎?
- 什么是“五蓋”?菩薩沒有厭怠心
- 趙州和尚是哪個朝代的,哪里人?趙州和尚的簡單介紹
- 什么是莊嚴國土?
- 在家居士怎樣才能讓現(xiàn)在和將來的生活具足幸福安樂?
- 八正道是為人處世乃至成佛的八種正確方法和途徑
- 阿逸多菩薩是誰,是彌勒菩薩嗎?
- 佛教說的隨緣是什么意思?隨緣的含義
- 管好自己,但行好事,莫論他人
- 四大皆空是哪四大,是什么意思?
- 神通有哪幾種?佛教六種神通的簡單介紹
- 求神不如求己,命運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
- 十八不共法是什么意思,指什么?
- 念經(jīng)時犯困,打盹后又從頭開始念,該怎么辦?
- 人幫人,心靠心,人心是相互的
- 不用花錢的七種結緣方式
- 殺生、妄語、不敬,在家居士不可以做的三件事
- 佛教的四無畏指的是什么?
- 佛教的大慈大悲是什么意思?
- 面對親人的病,家里的經(jīng)濟條件,心很亂,該怎么辦?
- 什么是信心不逆?
- 在床上哄孩子睡覺能唱彌陀圣號嗎?
- 佛教基礎知識
- 心經(jīng)入門
- 佛教名詞
- 佛咒入門
- 金剛經(jīng)入門
- 佛教因果定律
- 地藏經(jīng)入門
- 怎樣讀懂佛經(jīng)
- 佛教基本教義
- 佛咒簡介
- 楞嚴經(jīng)入門
- 妙法蓮華經(jīng)入門
-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入門
- 十小咒入門
- 佛教修行及戒律
- 藥師咒入門
- 六字大明咒入門
- 無量壽經(jīng)入門
- 華嚴經(jīng)入門
- 藥師經(jīng)入門
- 阿彌陀經(jīng)入門
- 佛教僧侶與居士及其源流
- 普賢行愿品入門
- 佛經(jīng)簡介
- 虛云法師入門
- 六祖壇經(jīng)入門
- 佛教傳播與發(fā)展
- 楞伽經(jīng)入門
- 圣嚴法師入門
- 宗派簡介
- 凈慧法師入門
- 解深密經(jīng)入門
- 佛經(jīng)入門
- 濟群法師入門
-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入門
- 法增法師入門
- 昌樂法師《人生是道場》
- [佛學常識]什么是空想
- [佛經(jīng)名句]惡自受罪,善自受福,亦各須熟,彼不相待的解釋
- [佛學常識]什么是般若?
- [佛學常識]什么是十力
- [佛學常識]虛空藏菩薩的形象如何
- [佛學常識]阿彌陀佛掌中蓮臺有何象征含義
- [佛學常識]什么是文字禪?
- [佛學常識]佛為阿那律說八大人覺的內容是什么
- [生活故事]根不隨塵,心不在境
- [星云大師]學佛一定要經(jīng)過佛學院的教育嗎?
- [在家修行]佛說的這七種布施,不用花錢就能做到
- [佛與人生]人不要想太多,餓了就吃飯,困了就睡覺
- [放生起源]寺院設立放生池在經(jīng)典或傳統(tǒng)上有什么根據(jù)?
- [白茶]什么是白茶,有哪些品種?
- [白茶]什么是白茶?白茶的簡單介紹
- [佛與人生]面對別人的批評,應該怎么做?
- [佛學常識]八關齋戒的解釋、戒相、功德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