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華人佛教 > 佛學入門 > 入門知識 >

天臺宗簡介

  中國佛教宗派之一。實際創(chuàng)始人是陳隋之際的智顗(531~597)。常住浙江天臺山,故名。天臺宗以《法華經(jīng)》為主要教義根據(jù)。智钑注有《法華玄義》、《摩訶止觀》、《法華文句》,被奉為天臺三大部。其判教,主張“五時八教”,把自己信奉的《法華經(jīng)》列為佛的最高最后的說法。其教義主張一切事物都是法性真如的顯現(xiàn),以中、假、空三諦圓融的觀點解釋世界。

  漢傳佛教十三宗之一,發(fā)源地為浙江省臺州市天臺縣國清寺。因其創(chuàng)始人智顗常駐浙江天臺山說法,故稱天臺宗,天臺山國清寺是天臺宗的祖庭。

  天臺宗以龍樹為初祖,北齊慧文為二祖。慧文禪師學行精嚴,讀《大智度論》:‘三智實在一心中得’一語,和《中論》:‘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一偈。于是朗然頓悟一心三觀的哲學,口傳弟子南岳慧思。思受心觀后,在禪定中悟得法華三昧,后入南岳,廣開法門,教化群眾。

  時有智者大師前來學禪,師徒二人,一見甚契合,思師曰:‘昔在靈山,同聽法華,宿緣所遂,今后來矣!’智者看到《法華經(jīng)藥王本事品》:‘是真精進,是名真供養(yǎng)如來’的文句,即悟法華三昧,在定中見靈山一會,儼然未散,提示宗師,慧思曰:‘非爾弗知,非我莫識。’住大蘇山潛修七年,三十二歲始下山,在南京瓦官闡說定慧雙修的教化凡八年,又立止觀四教,攝盡大乘的教義。后移住天臺山,天臺大師的稱呼,由此而起。隋煬帝晉王楊廣,迎至揚州,授菩薩戒,賜號智者大師。開皇十七年,享壽六十七歲,逝世于石城寺。

  智師著有《摩訶止觀》、《法華玄義》、《法華文句》,世稱天臺三大部。又著有《觀音義疏》、《觀音玄義》、《觀經(jīng)疏》、《金光明經(jīng)義疏》、《金光明經(jīng)文句》等,稱為天臺五小部。又荊溪大師說:‘本宗以《法華》為宗髓,以《智論》為指南,以《大經(jīng)》為扶疏,以《大品》為觀法’。故此外加《大智度論》、《大般涅盤經(jīng)》、《大品般若經(jīng)》亦為本宗旁依之經(jīng)論。

  該宗是中國佛教最早創(chuàng)立的一個宗派。它集合南北各家義學和禪觀之說,加以整理和發(fā)展而成一家之言,當時得到朝野的支持和信奉,對隋唐以后成立的各宗派多有影響。元明以后,該宗學者往往兼倡凈土,形成“教在天臺,行歸凈土”之風。該宗在漢族地區(qū)雖幾經(jīng)興衰,但仍延續(xù)至今不絕。

  9世紀初,日本僧人最澄將此宗傳到日本,在平安時代(784~1192),與真言宗并列發(fā)展,史稱“平安二宗”。13世紀由此宗分出日蓮宗。當今,日本天臺本宗、日蓮宗都很興旺,而日蓮宗在20世紀又分出幾個新興教派。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