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音老人:如何具備念佛往生的條件

  禪宗產(chǎn)生很長時間后,才出現(xiàn)了凈土宗。凈土宗是在東晉時,由廬山東林寺的慧遠法師設(shè)立的。當時,慧遠法師看很多人參禪不對機,就設(shè)了兩個佛堂:一個是禪堂,一個是依據(jù)三經(jīng)(即《阿彌陀經(jīng)》、《無量壽經(jīng)》、《觀無量壽佛經(jīng)》)設(shè)立的念佛堂。讓參禪不對機的人入念佛堂,于是就產(chǎn)生了凈土宗。凈土宗比較方便,借佛的慈悲力量接引,橫超三界,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但要真正做到一心不亂才行。關(guān)于一心不亂在凈土宗里橫起紛爭。有些人說:“我們?nèi)?a href="/remen/foli.html" class="keylink" target="_blank">佛力,不要一心不亂,散心念佛就行了(散心念佛就是一面嘴上念,一面思想亂動)。”還有的說:“恐怕不行吧!佛說要執(zhí)持名號一心不亂,才能彼佛現(xiàn)前接引往生。”所以凈宗行人也有分歧。

  是不是要一心不亂呢?假如馬馬虎虎念佛就能往生,為什么憨山大師還說:“口念彌陀心散亂,喉嚨喊破也徒然”呢?所以還是需要一心不亂的。關(guān)于一心不亂也有深淺,分起來很詳細:有事一心,理一心,理事一心,事事一心。我們不講深的,講最簡單的,就是佛號要時時刻刻在心中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遇到再好的境界也不樂而忘形,還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遇到再壞再煩惱的境界也不煩惱,還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心不動搖。這是事一心不亂。要能做到這樣才行。假如連這個也做不到我看生西方就很困難。因為佛不是跑到你面前來接引你。永明壽禪師曾在《宗鏡錄》中講:佛就好比是天上的月亮,在千江萬水中都顯現(xiàn),我們的心就好比是千江萬水。一心不亂就象清水,阿彌陀佛只能在清水中顯現(xiàn)。假如我們的心污七八糟就象一潭渾水,佛就是來了你也見不到。因為大家都不肯好好用功,所以本書中說:在現(xiàn)在的末法時代,連“普遍通行的‘凈土宗’念佛法門也難方便實行了”。

  凈土宗其實是很容易方便實行的,就是念一句佛號:“阿彌陀佛”。但為什么又說:“難以實行”呢?因為現(xiàn)在的修行人不肯用功念佛,都是在裝模作樣,上上早殿,上上晚殿,敲敲唱唱就算功課做好了。這還是比較好的,差一些的,連殿也不上,只想做經(jīng)懺掙錢。這樣修行有用處嗎?一點用處也沒有!念佛求生西方,要念到一心不亂才行。佛說:“欲凈其土,先凈其心;隨其心凈,即佛土凈。”心不清凈,與凈土不相應(yīng),是不能往生凈土的。佛在《觀經(jīng)》中講,念佛法門有十六種觀法,最后一觀叫念佛觀。應(yīng)該怎么觀呢?就是念佛時,須心念耳聞,就是說念佛時,耳朵能夠清清楚楚地傾聽自己的念佛聲音。這種觀法,不是用眼睛看,而是用耳朵來觀照我們念佛的聲音。以耳根攝定意根,使其不生妄念而達到進入念佛三昧的目的。我們真能證入念佛三昧,當臘月三十日到來時,絕定能生西。否則,就很難說了。因此,念佛須一切放下,靜靜地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同時用耳朵靜聽自己念佛的聲音,才能攝心入觀。現(xiàn)在的人念佛不入觀,不肯照佛教導(dǎo)的方法來切實實行,所以收效甚微。

  大勢至菩薩教導(dǎo)我們:“都攝六根,凈念相繼。”就是教導(dǎo)我們念佛,須把眼、耳、鼻、舌、身、意這六根,都攝在這一句佛號上。眼睛不看別的東西,耳朵不聽別的聲音(只聽我念佛的聲音),鼻子不聞什么香臭,舌頭也不嘗什么味道,不說話。竭盡心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靜靜地一直念下去,自然漸漸息下妄心而安然入定?上КF(xiàn)在凈宗行人不肯這樣做。說到“凈念相繼”這句話,意義深長,確實很難做到。因為不是照字面看起來那么簡單,不是只靜靜地念這句佛號,就叫凈念相繼,而是很深的,象禪宗開悟后保任到家的功夫一樣。所謂凈者,要能所雙亡,根塵脫落才叫凈。就是念佛時能念的心、和所念的佛號,一時脫落,無能無所,廓爾清凈,才是一念凈。有念佛的心和所念的佛號,有能有所,這是相對的。相對的都是虛妄不實的。絕對的才是真的。唯有我們的佛性是絕對的。

  你現(xiàn)在念佛,心、法、佛號都是相對的,所以這不是凈念。要等念佛念得入定了,念得能所脫掉了,就像我們修心中心法一樣,持咒持到最后,“啪——”脫掉了,法沒有了,人也沒有了,心也沒有了,世界也沒有了,都空凈了,但靈知了了,這才是一念凈。一念凈就是一念相應(yīng),這一念就是佛。一念相應(yīng)一念佛,念念相應(yīng)念念佛。念念都是如此不動,念念都是佛,這才叫做相繼不斷!你們看這是何等的功夫啊!講到“相應(yīng)”,還有靜中的相應(yīng)和動中的相應(yīng)不同。靜中相應(yīng),就是我們打坐的時候,能所雙亡,打開了本來,與佛相應(yīng)。但下座動中又忘記了,跟著外境跑了,就不相應(yīng)了。所以這只是靜中相應(yīng),動中不相應(yīng)還是不行。功夫須做到動靜一如,動中不跟境界轉(zhuǎn),仍然是了了分明,如靜中一樣才行,這就更難了。相繼就是繼續(xù)不斷,就是不問動靜,時時如此,不只是一時如此,而他時如彼。因為我們舊習深重,打坐用功,常是今天能脫開,明天又脫不開,要等多少天后才脫一次,以后不再脫開,那是瞎貓碰著死老鼠,非但不是相繼的功夫,也不算開悟?v然功夫增進,靜中能相繼了,動中有走著,還不能算相繼成片的功夫。真正的相繼,須動中也如靜中一樣相繼。就是在做事時盡管在做,卻等于沒做,絲毫不住著。做過之后,更沒有絲毫做的痕跡。做到這樣動靜一如的相繼,才叫凈念相繼。

  禪宗功夫也是要做到這個地步才叫打成一片。參禪打開本來之后要進一步保任,長養(yǎng)圣胎,使他發(fā)育長大。保任功夫是兩個階段。保就是保護,就是當我們打開本來了,認識了法身,要嚴密地保護他,不讓他粘染物境而停滯不前,須時時照看他而不忘記。等保護圓熟了,就不須再保。放任他,獨立自主而無犯觸,以法性本來如此,非有意做作。功夫做到這里——動靜一如的相繼功夫,非但凈就是禪,禪就是凈,禪凈不分家。就是儒教孔夫子最后也說:“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可見功夫到家,是不分什么宗派的。有些不懂佛教真理的人,總在分別說:“你是禪宗,我是凈土。”其實不相干。又有些人分別說:“凈土好,穩(wěn)妥;禪宗不好,危險!”不知道都是一樣的。

  你說禪宗危險,是你不竭盡心力修行故。你不專心致志的念佛,凈土也一樣危險。不見蓮池大師道:“念佛者多,生西者少”嗎!你說凈土好,禪宗也一樣好,六祖大師以來,見性了道的人,不是也很多嗎?所以大家不要互相誹謗了,法都是好的。就看這個法是否適合你的根器,適合根器就是好法。另外,人們之所以有分別,是法沒有修圓滿,死守在一門,著在一點上,才生出差別見。如真正打開來,見到本性,就圓滿了,就知道各宗都相同而無異議了。所以說我們心中心密法,就是禪宗,就是凈土,和中國的十大宗派,沒有點滴分別,只是在下手用功時有些不同罷了。我們心中心密法所講的道理,和禪宗完全一致,也講打開來見到本性后,了見、思二惑,圓滿三身四智,更講心凈佛土凈,發(fā)愿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并且更進一步,可隨愿往生其他諸方凈土,不是只能往生一個凈土。所以我們心中心法既是禪,又是凈土。但真正實行起來是要專心致志的用功,不是說說即能辦到的。

  其實凈土宗也是如此,也須一心精念佛號,不可懈怠。但現(xiàn)在人講的凈土宗與凈土原意大相徑庭,非但念佛不入定,連念佛三昧也不要,甚至說不念佛也不要緊,只要耳聞一句佛號,即能往生西方。把凈土宗糟蹋、破壞得體無完膚,真是披著佛衣的逆種、魔子,這種人不下地獄、受刀山油鍋之苦才怪!凈土宗本有“十六觀”、“念佛三昧”、“般舟三昧”等等修法,可見須行人認真修習的。修“般舟三昧”要一天到晚走著或站著念佛。不許坐,不許睡。這是很辛苦的,很難做到。所以本書說:“普遍通行的‘凈土宗’念佛法門,也難方便實行。”這話講得很有道理,是很難實行。所以到臨命終時都是亂七八糟。舍報安詳,一心不亂,更是做不到,因為他沒有好好修行。能夠安安穩(wěn)穩(wěn)的,一點無掛礙走掉的人,當然是有,不能說一個都沒有,只是很少很少了。我曾見過一位老太太,她是接受救濟的,生活很苦沒有錢。那時候,政府每個月只給她八塊錢。她只有到菜市場拾一點菜葉吃。在熱水瓶里放點剩米飯,到開水房要點開水一脹,變成稀飯喝喝。她一天到晚念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提前一個星期就知道自己要走了,這就是預(yù)知時至。她告訴那個開水房的人說:“今天我泡過了,明天就不來了。”開水房的人問她:“你要去哪里呢?”她說:“唉,我要出遠門了。”以后一個星期大家都沒有再看見她。有人說,這個老太太晚上進屋,就沒有見她出來過。于是,把她的房門破開一看,老太太已坐在床上坐化了。這就很好啊!

  由此可見,凈宗行人還是需要一心不亂才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而禪宗人要做到斷惑證真才能證成佛,才能了脫生死。斷惑證真就是要把見惑、思惑、無明惑都斷除而證見本性。開悟就是已經(jīng)見到本性,但只是剛到法身邊,了了見惑(就是知見)。知見正了心就不會再動搖了,但思惑(就是思想)還未了,對境還要生心,分段生死就不能了。所以凈土宗常說禪宗這一點不好:“禪宗人參禪雖然開悟了,也不能了生死。還是凈土宗穩(wěn)妥,‘但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就證到阿鞞跋致,一生補處(就是證成等覺菩薩),不再六道輪回了。”禪宗是有很多人得到一點知解就以為開悟了,實際功夫并沒有跟上去。有些人用功打開本來見到本性,那也只是初到法身邊。就象剛剛登上舞臺的邊緣,還沒有到舞臺的中間呢!要繼續(xù)努力用功,心里徹底空凈了,才能真正證悟。所以要在境界中鍛煉身心,達摩所傳第二代祖師神光大師,就是在妓院酒樓里鍛煉身心。別人說他:“你是個和尚,怎么還往妓院酒樓里跑?”他說:“我到這里是來煉心的,看看我的心還動不動。”所以這才是煉真功夫。當然凈土宗人把禪宗說的這么不好也不對,因為這樣一說別人就無心學(xué)禪宗了。

  其實禪宗的立足點和凈土宗不同。禪宗假如真的見到本性,縱然習氣未了,也只需七升天上七到人間就能了了。他會上上升進,不會再到三惡道中,這就很好啊!現(xiàn)在有人講:“五祖戒,草堂青。”意思是說五祖山的戒禪師雖然開悟了,但并沒有了生死,再投胎就是蘇東坡。并說蘇東坡娶了幾個老婆,也不能出家修行。其實蘇東坡還是不錯的,他并沒有忘記修行。他是又修道又修佛,也很用功啊!他做了很多詩詞歌賦都是與佛法有關(guān)的。據(jù)說他再轉(zhuǎn)身投胎就是憨山大師了,這不是很好嗎?所以禪宗有禪宗的不同,不要再彼此誹謗,應(yīng)當互相贊嘆才好,因為各有各的緣份,各有各的根基。就像我們吃東西,你喜歡吃甜的,他喜歡吃辣的,各有所好。所以說是法平等無有高下。(作者:元音老人)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