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乘阿含部小乘單譯經(jīng)大乘單譯經(jīng)大乘律小乘律 大乘論小乘論宋元續(xù)入藏諸論 西土圣賢撰集此土著述
第十卷 大乘莊嚴(yán)經(jīng)論
第十卷 大乘莊嚴(yán)經(jīng)論
覺分品第二十一之一
釋曰。諸菩薩有羞相(羞兼慚愧)。此中應(yīng)說。偈曰。
治障及合智緣境亦成生
菩薩有羞相如是四差別
釋曰。此偈顯示菩薩有羞有四種相。一自性。二伴類。三境界。四作業(yè)。治障者。謂離無羞。此即是羞自性。合智者。與無分別知相應(yīng)。此智是羞伴類。緣境者。菩薩以小無障眾生為可羞境。即是聲聞緣覺。小者對大乘故。無障者。破煩惱障故。成生者。菩薩有羞以建立眾生為業(yè)。此是有羞四種相。問諸菩薩有羞于何行中起。偈曰。
菩薩于六度障增及治減
不勤亦勤行于此有羞起
釋曰。諸菩薩于四事中極生羞恥。一者于諸度障增時極生羞恥。二者于諸障治減時極生羞恥。三者修諸度懈怠時極生羞恥。四者隨順煩惱法勤行時極生羞恥。所謂諸根常開而不禁守。問菩薩有羞種差別云何。偈曰。
六品及二品七地與二乘
亦似則為下反此應(yīng)知上
釋曰。六品者。不定地中前六品有羞為下。二品者。諸定地中前二品有羞為下。七地者。菩薩十地中前七地有羞為下。二乘者。謂下心眾生有羞為下。由有增上慢故。亦似者。謂未得無生忍菩薩彼有羞亦為下。翻此諸下有羞。應(yīng)知即是諸上有羞。問何法是有羞障。及彼障有幾過失。偈曰。
無羞惑不斷三害及六呵
墮難退苦三如前十二失
釋曰。無羞者。是菩薩有羞障。若有此障則煩惱不斷。煩惱不斷則先生三害。一自害。謂不正思惟。由自惱故。二他害。謂嗔及舍。由惱他故。問嗔者惱眾生可爾。舍者云何惱眾生。答菩薩應(yīng)化眾生。舍而不化。是謂為惱。俱害者。謂破尸羅。由惱自他故。起三害已即于現(xiàn)法得六呵責(zé)。由疑悔失利失護(hù)棄舍治罰惡名故。隨其次第得六種呵責(zé)。所謂自呵責(zé)乃至十方人呵責(zé)。如是已后復(fù)有三種過失生。一退墮諸難處。二退失已得未得善法。三從彼生大苦受。是謂無羞生十二種過失。問已知障及過失。何者是有羞功德。偈曰。
此等一切惡菩薩若有羞
當(dāng)知一切盡起彼對治故
天人聰慧生速滿于二聚
成生不退轉(zhuǎn)離不離為果
釋曰。初偈顯示有羞離過功德。如前過失。菩薩有羞一切不有故。后偈顯示有羞集得功德。具足聚集五勝果故。天人聰慧生者。是得果報果。謂常生天上及以人中恒得聰慧故。速滿于二聚者。是得增上果。謂得大菩提二聚故。成生不退轉(zhuǎn)者。是得丈夫果。丈夫所作故。離者。是得相離果。離彼障故。不離者。是得依果。一切生處不離彼障對治故。問有羞功用譬喻云何。偈曰。
有衣翻有垢凡夫無慚故
天衣更無垢菩薩有慚爾
菩薩慚具足如空不可污
欲勝諸菩薩亦以慚莊嚴(yán)
譬如慈母愛慚護(hù)眾生然
觀生及化生此事由慚起
釋曰。此中第一偈顯示慚如衣服。何以故。有慚者過垢不能污故。第二偈上半顯示慚如虛空。何以故。有慚者雖值世間八法不被染故。第二偈下半顯示慚如莊嚴(yán)。何以故。有慚者端正勝余菩薩故。第三偈顯示慚如慈母。何以故有慚者擁護(hù)生死一切過失如象馬軍觀生化生由此起故。衣服譬顯慚能對治住諸煩惱。虛空譬顯慚能對治染著八法。莊嚴(yán)譬顯慚能隨順同行。慈母譬顯慚能成熟眾生。問菩薩行慚有何相。偈曰。
不忍及不行亦忍及亦行
當(dāng)知此四種是說行慚相
釋曰。此偈顯示四種行慚相。一不忍。二不行。三忍。四行。何以故。有慚者于一切過惡有前二相。不忍故。不行故。于一切功德有后二相。忍故。行故。問云何慚羞得無上。偈曰。
教習(xí)于慚羞亦起五自意
信法等別故無上如前知
釋曰。如前知者于大乘經(jīng)說。慚羞處生凈信故。以九種深心修習(xí)故。依虛空等定修習(xí)故。由無分別智攝故。以一果入一切果故。已說菩薩有羞。次說菩薩無畏。偈曰。
諸菩薩無畏體相及差別
堅固與殊勝今當(dāng)次第解
釋曰。菩薩無畏有四義解釋。一體相。二差別。三堅固。四殊勝。問體相云何。偈曰。
進(jìn)定慧三起勇健勤猛作
是說無畏相亦顯于眾名
釋曰。精進(jìn)禪定般若。此三若起是無畏體相。勇健勤猛。此四顯無畏眾名。問此三于何行中無畏。偈曰。
諸有所作中下動愚則畏
離三三決定是名無畏安
釋曰。菩薩于諸所作中其心若下若動若愚則生怖畏。何以故。下心者。于彼無勤修故。動心者。于彼心不住故。愚心者。于彼無方便故。彼三對治隨其次第。即是精進(jìn)禪定般若。是故精進(jìn)等三。若得決定則名無畏。問云何決定。答此三對治任運(yùn)現(xiàn)前。是名決定。問已說體相。云何差別。偈曰。
自性及大愿不顧及不退
聞深亦能化置彼于佛身
亦行諸苦行不舍于生死
生死不能染此十是差別
釋曰。此二偈隨其次第說無畏有十種差別。一者自性。謂性成就得無畏故。二者大愿。謂發(fā)菩提心得無畏故。三者不顧。謂勤自利時不顧身命得無畏故。四者不退。謂勤利他時有違逆者得無畏故。五者聞深。謂聽實(shí)義時得無畏故。六者能化。謂難化眾生以通力化得無畏故。七者置彼于佛身。謂建立眾生于大菩提得無畏故。八者亦行諸苦行。謂行種種難行苦行得無畏故。九者不舍生死。謂故意受生得無畏故。十者生死不能染。謂處染不染得無畏故。問已說差別。云何堅固。偈曰。
惡朋及重苦聞深不能退
譬如螽翅風(fēng)不動須彌海
釋曰。菩薩無畏于三緣得不動。一遇惡朋。二遭重苦。三聞深法。譬如螽蟴振羽不能蕩海搖山。彼之三緣不能動菩薩心亦復(fù)如是。是故菩薩無畏得堅固。問已說堅固。云何殊勝。偈曰。
諸說無畏中菩薩無畏上
相異堅殊勝與彼不相似
釋曰。由前三義勝故。菩薩無畏于諸說無畏中最為殊勝。已說菩薩無畏。次說菩薩不退。偈曰。
不退諸菩薩品類有三事
于聞進(jìn)苦故慚勇為依止
欲樂大菩提是說不退性
未成成極成差別諸地顯
釋曰。此二偈顯示不退品類依止自性差別。彼品類有三種。一聞法無厭不退。二恒大精進(jìn)不退。三生死苦惱不退。依止有二種。一慚二勇。有慚者不退退者可羞恥故。有勇者不退。退者非猛健故。自性謂欲樂大菩提。欲樂若回即得退故。差別有三種。一未成。謂信行地菩薩不退。二成。謂初地至七地菩薩不退。三極成。謂八地已上菩薩不退。已說菩薩不退。次說菩薩知法。偈曰。
知法知法業(yè)知相知無盡
得果及二門成生亦住法
釋曰。知法者。謂知五明處。一內(nèi)明。二因明。三聲明。四醫(yī)明。五巧明。知此五論是謂知法。知法業(yè)者。謂知自利利他。以此為業(yè)。知內(nèi)論者。為自修及為他說。知因論者。為申己義及屈他義。知聲論者。為自善音令他信受。知醫(yī)論者。為除他疾。知巧論者。為令他解。知論相者。謂知此五論得有五因是菩薩知論相。一聞得。二持得。三誦得。四思得。五通得。菩薩先于論有聞。聞已受持。持已習(xí)誦。誦已正思。思已通達(dá)。通達(dá)者知此是功德此是過失此是善語此是惡語。知無盡者。謂如此知乃至無余涅槃亦無盡故。得果者。謂自知得一切種智故。二門者。一三昧門。二陀羅尼門。知論菩薩以三昧門成熟眾生。隨彼化攝故。以陀羅尼門成熟佛法。隨所得法皆能持故。已說菩薩知法。次說菩薩知世間。偈曰。
身知亦口知及以實(shí)諦知
菩薩知世間最勝余無等
釋曰。菩薩有三種知世間。一身知世間。二口知世間。三諦知世間。問云何身知。云何口知。偈曰。
身知則舒顏口知則先語
釋曰。舒顏者。謂熙怡歡笑。此是身知世間。先語者。謂慰問贊美。此是口知世間。問此知何所為。答為令成器故。問令成何器。答正法隨修行令成此器故。問云何諦知世間。偈曰。
二知知世生二知知世滅
為息復(fù)為得諦知勤修行
釋曰。二知知世生者。知苦集二諦則知世間常生。由生及生方便故。二知知世滅者。知滅道二諦則知世間可滅。由滅及滅方便故。問知諦世間復(fù)何所為。答為息復(fù)為得諦智勤修行。息者苦集諦。得者滅道諦。諸菩薩為息苦集諦為得滅道諦故觀諸諦修智具足。如是知世間。即是知世間業(yè)。已說菩薩知世間。次說菩薩修習(xí)四量。偈曰。
能詮及義意了義亦無言
當(dāng)知此四種是說四量相
釋曰。能詮者。如來所說十二部經(jīng)。此法為量。非人為量。義意者。謂文中所以。此義為量。非語為量。了義者。謂世間可信及佛所印可。此了義為量。非不了義為量。無言者。謂出世證智。此智為量。非識為量。問世尊何故說此四量。偈曰。
謗法及非義邪思與可言
遮此四事故次第說四量
釋曰。說能詮法為量遮謗說人說。義意為量遮非義文句說。了義為量遮邪思倒解說。智為量遮可言智。問依此四量有何功德。偈曰。
信心及內(nèi)思正聞與證智
菩薩不可壞依量功德爾
釋曰。依第一量則信心不可壞。依第二量則正思不可壞。依第三量則正聞不可壞。依第四量則世智不可壞。已說菩薩修習(xí)四量。次說菩薩四無礙解。偈曰。
于門相言智通達(dá)無比倫
此即是菩薩四種無礙解
釋曰。第一者謂知門智。能知義中所有名門差別故。第二者謂知相智。能知此義屬此名故。第三者謂知言智。能知異土言音故。第四者謂知智智。能知自能說法故。知此四種是無礙解。偈曰。
能說及所說說具合三事
四二復(fù)二種次第三事因
釋曰。能說所說說具。此三事各有因緣。能說有四因緣。一教授智。二成熟智。三聚滿智。四令覺智。所說有二因緣。一法二義。四智于此二有用故。說具有二因緣。一言二智。由此二得成說故。偈曰。
舉法及釋法令解與避難
建立四無礙以是義應(yīng)知
釋曰。舉法者以門故。釋法者以相故。令解者以言故。避難者以智故。應(yīng)知此中以所說法及義以說具言及智。次第建立四無礙解。問云何名無礙解。無礙解有何業(yè)。偈曰。
內(nèi)證及外覺故稱無礙解
能斷一切疑此即是彼業(yè)
釋曰。此偈上半立名。下半顯業(yè)。名者。由諸菩薩初以出世間智內(nèi)證諸法得平等如解。后以后得世智外覺諸法法門差別。由此道理故名無礙解。業(yè)者。復(fù)由此解能斷一切眾生一切疑網(wǎng)。此名為業(yè)。已說菩薩四無礙解。次說菩薩二聚功德。偈曰。
福智為二聚勝報亦不污
一切諸菩薩勝相皆如此
釋曰。福智為二聚者。二聚謂福聚及智聚。勝報亦不污者。諸菩薩由福聚故。于生死中作勝報成就因。由智聚故。于彼勝報作不染污因。是故菩薩勝相無等。問二聚攝六度云何偈曰。
初二為福體第六即是智
余三二聚因五亦成智聚
釋曰。初二為福體者。應(yīng)知施戒二波羅蜜為福聚體。第六即是智者。應(yīng)知般若波羅蜜即為智聚體。余三二聚因者。應(yīng)知忍辱精進(jìn)禪定三波羅蜜。通為二聚因。由俱作故。五亦成智聚者。復(fù)由般若能回向故。一切諸波羅蜜皆成智聚。問云何名聚。云何聚業(yè)。偈曰。
正修及數(shù)修資善名為聚
自利與他利成就則名業(yè)
釋曰。此偈上半釋名。下半顯業(yè)。名者。三婆羅名為聚。三者正修義。婆羅者數(shù)修義。由正修及數(shù)修善法則得資長。由資長故名聚。業(yè)者。由此聚故則能成就自他二利。是名為業(yè)。問二聚種差別云何。偈曰。
入地入無相及入無功用
受職并究竟二聚次第因
釋曰。此中種差別者。彼信行地聚為入地因。六地中聚為入無相因。無相者。第七地所攝聚。彼相不起故。第七地聚為入無功用因。第八第九地聚為入受職因。第十地聚為入究竟因。究竟者佛地所攝故。已說菩薩二聚功德。次說菩薩修習(xí)四念處。偈曰。
依止及對治入諦與緣緣
作意并至得隨順亦隨轉(zhuǎn)
覺境及受生限極將最上
長時與后證勝修十四種
釋曰。此二偈明菩薩四念處有十四種勝修。一依止勝修。二對治勝修。三入諦勝修。四緣緣勝修。五作意勝修。六至得勝修。七隨順勝修。八隨轉(zhuǎn)勝修。九覺境勝修。十受生勝修。十一限極勝修。十二最上勝修。十三長時勝修。十四后證勝修。依止勝修者。謂依大乘經(jīng)起聞思修慧為自體故。對治勝修者。謂能對治不凈苦無常無我法想四倒。由入身等法無我故。入諦勝修者。謂如其次第次第入苦集滅道諦故。自入他入。如中邊分別論說。緣緣勝修者。謂緣一切眾生身等為境界故。作意勝修者。謂身等不可得故。至得勝修者。謂身等不離不合故。隨順勝修者。謂得諸障對治能對治彼障故。隨轉(zhuǎn)勝修者。謂凡夫二乘所修念處亦攝隨轉(zhuǎn)為教授故。覺境勝修者。謂知身如幻色相似故。知受如夢皆邪覺故。知心如空自性凈故。知法如客?椭^纏垢。譬如虛空有煙云塵霧故。受生勝修者。謂故意受生成就轉(zhuǎn)輪王等最勝。身受心法亦不染故。限極勝修者。謂修下品念處亦過余人修最上品。自性利故。最上勝修者。謂能不作功用總別修習(xí)四念處故。長時勝修者。謂修至無余涅槃亦無盡故。后證勝修者。謂十地及佛地中皆可得故。已說菩薩修習(xí)四念處。次說菩薩修習(xí)四正勤。偈曰。
三舍及入地住寂與得記
釋曰。菩薩為對治四念處障故修習(xí)四正勤。若廣說此對治則有十種差別。由對治十行障故。十行者。一舍著行。謂受有中勝報而不染著。二舍蓋行。謂離一切障蓋。三舍下行。謂離二乘作意。四入地行。謂入初六地。五住寂行。謂入第七地。六得記行。謂入第八地。七成生行。謂入第九地。八受職行。謂入第十地。九凈土行。謂第八第九第十三地。十圓滿行。謂入佛地。菩薩為對治此十行障故修習(xí)四正勤。是為廣說差別。問此十差別修義云何。偈曰。
依止于欲故起勤起精進(jìn)
攝心與正持十治修如是
釋曰。修義者。謂依欲起勤。依勤起精進(jìn)攝心正持。是名修義。此中有平等修。有有相修。有精進(jìn)修。平等修者。由正勤能令止觀平等故。有相修者。由止舉舍三相合修故。精進(jìn)修者。為斷止觀中沒掉二障起精進(jìn)故。問云何起精進(jìn)。答謂攝心及正持。攝心者。謂奢摩他。正持者。若心平等則如是住如是正持。以此三修修前十行。是名修正勤。已說菩薩修習(xí)四正勤。次說菩薩修習(xí)四神足。偈曰。
分別四神足略以三事解
依止及方便亦成就應(yīng)知
釋曰。此中略以三事分別四神足。一依止。二方便。三成就。問云何依止。偈曰。
禪定所依止差別有四足
一欲二精進(jìn)三心四思惟
釋曰。應(yīng)知禪波羅蜜所依止有此四足差別。問云何方便。偈曰。
起作及隨攝系縛并對治
隨次八斷行三一二二成
釋曰。起作及隨攝系縛并對治者。方便亦有四種。一起作方便。二隨攝方便。三系縛方便。四對治方便。問此四種方便。各以何等行成。答隨次八斷行三一二二成。八斷行者。一信二欲三勤四猗五念六智七思八舍。此中隨其次第以信欲勤三行成立起作方便。由信起欲。由欲起勤。如是次第故。以猗一行成立隨攝方便。由猗息已定得生故。以念智二行成立系縛方便。由正念故心于定中不離所緣。由正智故心離所緣覺已隨攝。以思舍二行成立對治方便。由思故對治沒纏。由舍故對治掉纏。此二是諸煩惱對治故。問云何成就。偈曰。
能見及能授游戲亦游愿
自在并得法成就此六種
釋曰。六成就者。一能見成就。二能授成就。三游戲成就。四游愿成就。五自在成就。六得法成就。能見成就者。謂五眼。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此成就故。能授成就者。謂六通。依此能教授故。如其次第。身通往彼所。天耳通聞其音而為說法。他心通知障有無為之除斷。宿住通知過去行借力令知使其生信。天眼通知死此生彼令其生厭。漏盡通為之說法令得解脫。游戲成就者。此有多種。謂變化等諸定。游愿成就者。謂入愿力游諸愿果。謂放光發(fā)聲等。此不可數(shù)。廣如十地經(jīng)說。自在成就者。謂十自在。亦如十地經(jīng)說。得法成就者。謂得力無所畏及不共法。已說菩薩修習(xí)四神足。次說菩薩修習(xí)五根。偈曰。
覺行聞止觀信等根所緣
增上是根義成就利益故
釋曰。信根以菩提為所緣。進(jìn)根以菩薩行為所緣。念根以聞大乘法為所緣。定根以奢摩他為所緣;鄹匀鐚(shí)智為所緣。問云何是根義。答此信等于所緣增上。故名為根。能成就利益故。已說菩薩修習(xí)五根。次說菩薩修習(xí)五力。偈曰。
應(yīng)知信等根垂入于初地
如前五根障能羸故名力
釋曰。此中五根臨入初地時。能令不信懈怠失念亂心無知羸劣。故名為力。已說菩薩修習(xí)五力。次說菩薩修習(xí)七覺分。偈曰。
菩薩入初地建立于覺分
諸法及眾生于此得平等
釋曰。諸菩薩入初地時。覺彼法故建立覺分。問云何覺。答于一切法及自他身得平等解。如此名覺。如其次第。法無我及人無我故。偈曰。
譬如輪王行七寶為先導(dǎo)
菩薩趣正覺七分常圓滿
釋曰。此明諸菩薩七覺分與轉(zhuǎn)輪圣王七寶相似。問何分與何寶相似。偈曰。
念伏于諸境擇法破分別
進(jìn)速無余覺明增喜遍身
障盡猗而樂諸作從定生
隨時所欲住棄取皆由舍
釋曰。第一念覺分與輪寶相似。未降國土輪能降故。未伏境界念能伏故。第二擇法覺分與象寶相似。諸國勍敵象能摧故。分別勝怨擇能破故。第三精進(jìn)覺分與馬寶相似。大地闊邊馬速窮故。真如極際進(jìn)速覺故。第四喜覺分與珠寶相似。珠光燭幽王歡極故。法明破暗心喜滿故。第五猗覺分與女寶相似。王受快樂女摩觸故。智脫障惱猗息惡故。第六定覺分與藏臣寶相似。王有所須從臣出故。智有所用從定生故。第七舍覺分與兵寶相似。主兵閱眾棄弱取強(qiáng)隨轉(zhuǎn)輪圣王所住不疲倦故。菩薩修行棄惡取善隨無分別智所住無功用故。成立七覺分與七寶相似。其義如此。偈曰。
依止及自性出離與功德
第五說不染此分有三種
釋曰。七覺分如其次第。念是依止分。一切菩提分依此而行故。擇是自性分。一切菩提以此為自體故。進(jìn)是出離分。以此能令菩薩至究竟故。喜是功德分。以此能令心樂滿故。猗定舍三是不染分。猗是不染因故。定是不染依止故。舍是不染自性故。已說菩薩修習(xí)七覺分。次說菩薩修習(xí)八正道分。偈曰。
一轉(zhuǎn)如前覺立分二亦然
次三三業(yè)凈后三三障斷
釋曰。一轉(zhuǎn)如前覺者。第一分。如前位中如實(shí)覺后時隨轉(zhuǎn)。說名正見。立分二亦然者。第二分。如前位中自所立分而解。入佛經(jīng)中如佛所立為他分別。名正思惟。次三三業(yè)凈者。次三謂正語正業(yè)正命。三業(yè)謂語業(yè)身業(yè)俱業(yè)。如其次第。以次三正攝此三業(yè)故。后三三障斷者。后三謂正勤正念正定。三障謂智障定障自在障。如其次第。以后三正治此三障。由修正勤長時不退屈故智障斷。由修正念掉沒無體故定障斷。由修正定勝德成就故自在障斷。如是建立八正道分應(yīng)知。
- 第二卷 究竟一乘寶性論
- 第一卷 成唯識寶生論
- 第三卷 大乘阿毗達(dá)磨集論
- 第二卷 大乘阿毗達(dá)磨集論
- 第五卷 廣百論釋論
- 第十二卷 十地經(jīng)論
- 第一卷 般若燈論
- 第一卷 大莊嚴(yán)論經(jīng)
- 第二卷 大莊嚴(yán)論經(jīng)
- 第三卷 大莊嚴(yán)論經(jīng)
- 第四卷 大莊嚴(yán)論經(jīng)
- 第五卷 大莊嚴(yán)論經(jīng)
- 第九卷 大莊嚴(yán)論經(jīng)
- 第十卷 大莊嚴(yán)論經(jīng)
- 第十三卷 大莊嚴(yán)論經(jīng)
- 第二卷 菩提資糧論
- 第三卷 菩提資糧論
- 第四卷 菩提資糧論
- 第五卷 菩提資糧論
- 第六卷 菩提資糧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