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花一草都是諸佛的提醒

  有一天,我的恩師和大眾去出坡,到野外做工作。她把斗笠放在地上,有一只蜈蚣竟然爬到斗笠里面藏匿起來。當(dāng)時我的恩師還不知道,要戴斗笠之前必須要敲敲打打再戴,她一戴上就被蜈蚣咬了一下,不但又紅又痛,而且整個頭都腫起來!但是因為每一個人都有執(zhí)事工作,雖然傷口很痛,也得忍耐去做。后來痛到站不穩(wěn)了,就去向老和尚報告。

  1、從“身見”的執(zhí)著中走出來

  老和尚完全沒有問她到底傷口如何,是不是要緊,只有問:“那蜈蚣呢?”我的恩師回答說:“當(dāng)時被咬到,一痛,還沒看清楚就把斗笠丟了!”老和尚說:“那蜈蚣被你一扔,不知道有沒有摔傷?!” 有的人可能會感覺很奇怪,為什么老和尚對弟子受傷這么沒有關(guān)懷心呢?實在講,老和尚對真正要修行的弟子,是照顧弟子的起心動念,和法身慧命,勝過照顧身體。

  因為我們在六道輪回中,一定是隨時都有身體的,只是每一生換的身體不一樣而已:有時候是用“人”的身體,有時候換成“動物”的身體,變成豬啊、牛啊,甚至變螞蟻,甚至變成餓鬼的身體。身體是一定會存在,會有的,只是好壞大小不一樣罷了!決定我們要有哪一種身體,主要是由我們的心念決定。臨終一念生氣,就會換到地獄痛苦的身體,一念念佛,也可以換來佛的金色身。

  我們平常只會照顧身體、執(zhí)著身體,反而不知道該照顧我們的起心動念!老和尚很慈悲,提醒弟子,即使是被蜈蚣咬到,忽然間很痛苦的時候,也要保持慈悲的心,照顧蜈蚣,不是照顧自己、憐惜自己。

  當(dāng)我們能夠發(fā)出對眾生慈悲的心,當(dāng)下一念就不會感覺自己有痛苦,就等于由我們的“身見”執(zhí)著中走出來,得到自在解脫。

  2、放下內(nèi)心的貪嗔癡

  有一天,我的恩師跟隨老和尚到后山經(jīng)行,忽然間看到一些很美的花草,恩師就說:“等一下!我去拿剪刀把花剪下來插水瓶供佛。”老和尚就說:“這些花草長在這兒,本來就是供養(yǎng)十方佛,哪有需要‘你’去剪來插水瓶才叫做供佛?要知道,在娑婆世界,只要貪戀一枝草,就要再來輪回!”

  老和尚對世間的一枝草、一朵花,都是發(fā)廣大的供養(yǎng)心,供養(yǎng)十方佛。在老和尚的眼中,每一枝草都是佛的提醒,提醒他放下內(nèi)心的貪嗔癡,不要再來輪回。

  一枝草,會用的人,用來提醒念佛往生西方;不會用的人,就用來貪愛,爭取去輪回。

  對老和尚來說,每一個境界都是使他覺醒的。所以說,會用功的人,好壞的境界都可以生智慧,不會用功的人,處處都會生起貪嗔癡。

  3、平等慈悲的眾生心

  老和尚在山洞修行打坐八年中間,時常都有猴子會送水果去供養(yǎng)他,猴子的手一次只能拿一顆水果,如果送十顆水果,就表示猴子很辛苦,來來回回走了十趟,所以老和尚一直對猴子很有感恩的心。

  有一天,有人送很大的水蜜桃去供養(yǎng)老和尚,老和尚看了就說要送給猴子吃。弟子一看,是這么大的水蜜桃,竟然要送給猴子吃,就問老和尚說:“這,送猴子吃會不會太可惜了?”老和尚就問他說:“不然給你吃,會不會可惜?”

  是!“給猴子吃是不是太可惜”,這一句話一說出來就表示,我們的心對眾生并沒有平等慈悲。好的東西自己用都不會覺得可惜,如果要送給別人,或是送給小動物就覺得很可惜。一塊很好的餅干送給螞蟻吃,也覺得很可惜,舍不得。事實上,我們是不是比一只猴子更虔誠呢?猴子當(dāng)時供養(yǎng)老和尚的虔誠,我們未必跟得上它!尤其反省自己的起心動念,時常是自私、為自己,舍不得布施,不肯舍己為人,這真是值得慚愧,不值得供養(yǎng)啊!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