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理教用

教育教理教用~2

  唯有付諸行動,才能達到目標;唯有真修力行,才能航行彼岸。(092)

  探索真理是人類最高貴的希望,傳播真理是人類最高貴的使命。(093)

  教育的課程在啟發(fā)心智,教育的要訣在觀機逗教,教育的基礎在生活習慣,教育的目的在完成人格。(094)

  理不明,事難辦;事不舉,理難證。(095)

  學問,學了要會問;參學,參了還要學。(096)

  粗心大意固然容易做錯事,太過細心執(zhí)著也容易誤事。(097)

  處處留心,能夠發(fā)現(xiàn)問題;事事研究,能夠解決問題。(098)

  最好的談判,是從對方的利益著手;最大的結緣,是幫助別人獲致成功。(099)

  對外境之誘惑,必要如止水死灰;對學識之仰望,必要能如火如荼。(100)

  立德、立功、立言,乃長壽之道;信用、責任、勤勞,乃發(fā)財之道。(101)

  給人信心、給人歡喜、給人希望、給人方便;給,有無限的妙用。懂得包容、懂得和平、懂得謙讓、懂得尊重;懂,有無限的妙解。(102)

  會「聞」,于道才能接受;會「思」,于道才能受用;會「修」,于道才能奉行。(103)

  智者養(yǎng)神,愚者養(yǎng)身,君子養(yǎng)德,小人養(yǎng)威。(104)

  無錢無緣由他去,只修;作慈航;少衣少食不計較,只求心內有寶藏。(105)

  發(fā)言不懼粗淺,只懼幼稚無義;下筆不愁無文,只愁辭窮無物。(106)

  善用瑣碎的時間,是進步的良方;珍惜點滴的因緣,是處世的妙藥。(107)

  勢力不可使盡,勢盡則傾;福德不可享盡,福盡則衰。(108)

  感動是一時的,真正的感動是一生的。受用是一時的,真正的受用是一生的。(109)

  無言、心心相應,是談話的最高藝術;無相、事事默契,是做事的最高境界。(110)

  會讀書不如會讀人,會讀人不如會識人,會識人不如會用人,會用人不如會做人。(111)

  萬法相互緣起,世事不必強求;只要因緣具足,自能水到渠成。(112)

  經驗能教人聰明,吃虧能教人謹慎。(113)

  義之所在,不落人后;利之所在,不居其前。(114)

  誠不一,則心不能專;信不一,則言不能行。(115)

  從謙虛中體驗樂趣,從忍辱中培養(yǎng)美德,從自制中克服物欲,從寧靜中安頓身心。(116)

  聚天下之英才而教育之,乃人生之樂事也;得親近一明師而學習之,乃人生之福報也。(117)

  道德不厭其舊,知識不厭其新。(118)

  夢想打開理想之門,理想開辟成功之路。(119)

  滿足之樂樂無強,多欲之苦苦難了。(120)

  疑于人者,人亦疑之;忘于物者,物亦忘之。(121)

  微塵不算小,虛空不算大;一個不算少,萬億不算多。(122)

  樂莫大于無憂,苦莫大于多欲,富莫大于知足,貧莫大于貪婪。(123)

  遷善則其德日新,是稱君子;飾過則其惡彌著,斯謂小人。(124)

  樂智者,經營利益,更經營文化;求仁者,經營自我,更經營道義;好禮者,經營財富,更經營善友;慕道者,經營快樂,更經營法喜。(125)

  學而能用,是真學;知而能行,是真知;真學真知,是智慧。(126)

  學「禪」,先要學慚愧,自知慚愧才有禪心,修「凈」,首須修恭敬,能恭敬人才有凈土。(127)

  學佛,主要是學自己,所以要向自己本心尋問;學禪,主要是參自心,所以要向本來面目探究。(128)

  學問使人謙虛,無知使人驕傲;虛心使人高貴,自負使人膚淺。(129)

  學問是從經驗中獲得,才華是從事實中表現(xiàn)。(130)

  學習,應向圣賢看齊;比較,當以圣賢為準。(131)

  擁有一些佛緣,才會精進不懈,成就道業(yè);擁有一些天地,才會百尺竿頭,更進一步;擁有一些修行,才會隨喜自在,不受拘束;擁有一些功德,才會隨意所需,隨意所取。(132)

  擔當「老大」,能夠領導群倫,固然很好;作個「老二」,配合成就他人,也很偉大。老大要能愛護弱小,老二要能尊重前輩。(133)

  樹木不經日曬雨淋長不高,人格未經干錘百煉不健全。(134)

  懂得「無我」,能夠放下小我,融入大我,方能擁有更多;體悟「無我」,懂得布施喜舍,分享眾生,就能處處有我。(135)

  我與大眾要融和共處,我與金錢要能知善用,我與衣食要惜福不舍,我與身心要凈化莊嚴,我與自然要同體共尊。(136)

  懂得利用時間的人,便是懂得永恒的智者;懂得利用空間的人,便是懂得無邊的圣者。(137)

  藥無好歹,愈病者良;法無勝劣,相應者勝。(138)

  讀書的目的,在于明理;教育的目的,在于做人。(139)

  改革來自決心,創(chuàng)造來自用心,教育來自愛心,服務來自發(fā)心。(140)

  讀書的竅門無他,多讀、多記而已;寫作的門路無他,多思、多寫而已。(141)

  讀書能進步,教書更能進步; 拜佛有信心,行佛更有信心。(142)

  顯正首要破邪,揚清必先激濁。(143)

  觀樹之陰影而知其高大,觀人之存心而知其德行。(144)

  凈化人心,是教育的根本目標;變化氣質,是讀書的最大受用。(145)

  要有時空觀念的真實認知,要有傳統(tǒng)觀念的歷史認知,要有文化觀念的普遍認知,要有信仰觀念的真理認知。(146)

  能勤,時間自然比他人多;肯動,空間自然比他人廣;耐苦,成功自然比他人大。(147)

  佛陀的主張是超越神權的控制,掌握自我的命運;凈土的理念能達到生權的理想,建立平等的國度。(148)

  若能受用佛法,才能解決事情;若能依止佛法,才能自在生活。(149)

  戒不可不持,戒不持則人天路絕;行不可不修,行不修則功德不圓;經不可不讀,經不讀則理路不明;禪不可不參,禪不參則心地不透;道不可不悟,道不悟則觸目成滯。(150)

  一句真理無價寶,比金比銀萬倍好;人間道德無價寶,比山比岳萬倍高。(151)

  包容的心胸,要包容大與多;承擔的勇氣,要承擔榮與辱;決斷的智慧,要決斷是與非。(152)

  剎那的善心可得無盡的福報, 剎那的凈心可得無量的功德,剎那的悟心可得無限的妙覺,剎那的空心可得無相的寂滅。(153)

  有用的話一句,勝于無益的千言萬語;有益的事一件,勝于無用的千辛萬苦。(154)

  一句善心美言,即是天堂的花香; 一聲瞋恨惡語,即成地獄的刀劍。(155)

  安樂是鴆殺志氣的毒餌,苦難是陶鑄圣賢的洪爐。(156)

  舉一知十,未必是聰明之輩; 舉十知一,未必是愚蠢之人。(157)

  詭言標異,未必有卓越之處;言行平淡,未必非睿智之士。(158)

  為學要如金字塔,要能廣博要能高;為人要如圣賢德,要有;塾懈。(159)

  一念誠心,諸緣感應;十分懷恩,人天歡喜。(160)

  要勸化別人,首須端正自己,此乃「身教勝于言教」;要辯解譏毀,先要健全自己,所謂「事實勝于雄辯」。(161)

  欲求正道,須先正心;欲入正道,須能放下;欲行正道,須運悲智;欲證正道,須悟無我。(162)

  法在則佛在,信法就是信佛;僧住則法住,信僧就是信法。(163)

  不修行,無以度自己;不說法,無以度眾生。(164)

  光榮歸于佛陀,成就歸于大眾,利益歸于常住,功德歸于信徒。(165)

  功名富貴轉眼空,唯立功、立德才是真受用;世間三界皆火宅,唯安身、安心才是好凈土。(166)

  明古訓可以懲心,寡酒色可以清心,袪私欲可以養(yǎng)心,悟至理可以明心。(167)

  微風吹人只覺清爽可愛,愛語告人何等溫柔可親。(168)

  心地富有者,滴水之恩涌泉以報;心地貧窮者,一物之施難如登天。(169)

  未知時,宜一心一意求其所欲知;既知后,當一心一意行其所已知。(170)

  語言重流利,更重得體;衣著重樸素,更重合宜。(171)

  文章重通暢,更重內涵;表達重明確,更重真誠。(172)

  精進是成佛的快捷方式,結緣是辦事的資糧。(173)

  寧可持戒不圓滿,不可破見失道心。(174)

  以無益的話語去占有用的時間,不僅使人討厭,簡直是無德之行;以有用的時間去做無用的事情,不但無補時益,簡直是糟踏人生。(175)

  不急,不急,安全第一!不急,不急,謙讓第一!不急,不急,禮貌第一!(176)

  放逸是眾惡之本,勤勇是善行之要。(177)

  以有念對治邪念,以正念對治妄念, 以無念對治正念。(178)

  勿以少分的學德,博取多分的榮譽; 應以十分的才干,擔負八分的任務;要用萬分的準備,教授全分的課程;雖受一分的恩惠,也報百分的心意。(179)

  道之成在我,道之行在時,道之美在人,道之證在修。(180)

  受得起別人的冷落,禁得起外境的磨難,困難就會向你低頭。(181)

  以鼓勵代替責備,以慈愛代替呵罵,以關懷代替放縱,以同事代替隔閡。(182)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