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華人佛教 > 佛教故事 > 名人軼事 >

頭陀第一的迦葉

  大迦葉出家后,安心修習頭陀苦行。他不愿過竹林精舍或祇園精舍的僧團生活。他喜歡的是露天靜坐,冢間觀尸,樹下補衣。他認為尸臭和白骨,對修無常、苦、空、無我、不凈觀等,大有益處。
  迦葉一派的人,認為修頭陀行要做到以下十點:一、選擇空閑處生活;二、過托缽生活;三、要常居一處;四、要日中一食;五、要乞食不擇貧富;六、要守三衣缽具;七、要常坐樹下思維;八、要常在露地靜坐;九、要穿著糞掃衣;十、要住于墳墓之處。
  舍利弗、目犍連曾勸他發(fā)菩提心,從事宏法利生的布教活動。他拒絕說:‘我只能樹立艱苦修行的榜樣,讓來者對少欲知足的苦行能尊重和實踐。’
  一次,佛在鹿母講堂為眾說法,迦葉身穿糞掃衣,蓬發(fā)垢面。蹣跚走來。佛陀勸他:‘迦葉,你年紀老了,不要繼續(xù)苦行,脫下糞掃衣,換上整潔輕軟的衣,不要過于疲勞。’
  迦葉拒絕說:‘我以頭陀行為樂事,不為衣愁、不為食憂,沒有人間的得失,我的內心感到清凈解脫的喜悅。’
  佛陀聽了迦葉的話,意味深長地說:‘將來我的正法,不是毀于天魔外道,而是毀于僧團的腐化與墮落。若要正法久住,憎團鞏固,一定要像迦葉那樣過嚴肅的生活。迦葉,我不勉強你,你就走自己要走的路吧。’
  修頭陀行的迦葉,乞食的時候,總是遠游富豪而選擇貧窮之家。王舍城里有一個很貧窮的老婆婆,無親無靠,身患重病,睡在小巷的塵埃中等死。富人家的淘米水流在他的身旁,就趕快用瓦片接住,用來充饑。迦葉同情這位老婆婆,走到她的面前,向她行乞。老婆婆即用瓦片的淘米水供養(yǎng)迦葉,迦葉接過來一飲而盡。老婆婆由于供養(yǎng)淘米水的功德,不久死后,往生忉利天宮,做個美麗的天女,為了感謝迦葉的恩德,還下降人間,將天花散在迦葉的身上。
  迦葉的修持深受佛陀器重,佛到舍衛(wèi)國時,即將王舍城化區(qū)交給迦葉負責。
  一次,群眾對曠野城的僧團有些反應,佛陀令迦葉前去視察。迦葉著衣持缽到曠野城行乞,所有人家都把門關起來。他想:過去這里佛教很興盛,現(xiàn)在為什么會發(fā)生這樣的變化?就去找過去認識的信徒了解情況。
  信徒說:‘自從佛陀走后,這里的比丘為了個人的安樂,建筑許多僧房,挨門挨戶叫信眾捐助木料、磚瓦、繩索、運輸?shù)。群眾實在負擔不了,因此見了比丘就關門。’迦葉聽到這一情況,心中萬分悲痛,立即趕到王舍城向佛報告。
  佛立即到曠野城,召集當?shù)厮斜惹鹫f:‘我們出家應將自己的一切貢獻給人民,才能受到人們的尊敬,弘法才有人聽,F(xiàn)在有些人為了個人的安樂,建筑僧房,加重人民的負擔,使人民對比丘產(chǎn)生厭惡的情緒,這很不好。今后除有計劃地為僧團造共修的精舍之外,一律不得為自己造僧房而向群眾募捐。集體共修的精舍也不能建得過多,多了除增加信徒負擔,遭到信徒的反對外,在佛教內將導致門戶林立,各自為政的局面,也是弊大于利。’佛陀處理好這一事件后,離開曠野城,留大迦葉在這里高樹法幢。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