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伽經(jīng)

《楞伽經(jīng)》的重要性,大家都知道是震旦禪宗初祖達摩祖師傳燈印心的無上寶典,因此是歷來禪者修習如來禪、明心見性最主要的依據(jù)之一。除此之外,佛于本經(jīng)中詳示五法、三自性、八識、二種無我,而這些法門,也都是法相宗、唯識學主要研習的對象,尤其是..[詳情]

剎那品第六剎那品第六

  剎那品第六

  其時,大慧菩薩又對佛說:世尊,請為我等說蘊、界、處諸法生滅之相,若諸法中無我,那么,是誰生誰滅?而諸凡夫依于生滅不求盡苦,不證涅盤。若無有我,誰知苦盡,誰證涅盤?

  佛說:大慧,好好聽著,我當為你解說。

  大慧,如來藏是一切善、不善法之因,故能遍造六道生死法。譬如伎兒能依咒術(shù)變現(xiàn)種種事物,離我、我所,如來藏遍造六道生死法,也是這樣,離我、我所。因為不知如來藏無我,以根、鏖、識三緣和合而有諸法生起;

  外道不知如來藏無我,以神我為作者,為無始惡習所熏,名如來藏為藏識,而與無明七識共俱。譬如大海,因風起浪,水相、波相相續(xù)不斷。但如來藏自性本來清凈,離于常與無常及我、我所:其余七識,念念生滅,妄想為因,境相為緣,而生三界生死法。不了知色等一切諸法,乃自心所現(xiàn),執(zhí)著名相,起諸煩惱,造善惡業(yè),感苦樂報,既從貪生,生后又生貪欲,如因及緣,流轉(zhuǎn)生死,無解脫期。若愛取諸根滅,不相續(xù)生,除自心妄想分別,不生苦樂受,這種修行者,或得心和心所部不起之「滅定」,或得能離欲界惑障之四禪定,或入于四諦解脫。其時,便妄生得真解脫想,其實,尚未舍棄虛偽習氣,未能轉(zhuǎn)識成智,非真解脫。若無藏識,七識無依,習氣亦滅,此乃真解脫。因為藏識是所依、所緣,其余諸識方得生。當然,此非外道二乘等修行者之境界,因為他們只見人無我,不達法無我,執(zhí)苦于蘊界處諸法之自、共相。

  大慧,若能如實知見五法體相、三自性、二無我,轉(zhuǎn)識成智,不為外道惡見所動,住于不為一切煩惱所動之不動地,了十種如幻三昧,為彼三昧力所持,任運修行不思議的佛法及自己的本愿力,不住于三昧樂境,獲自覺圣智,遠超二乘及諸外道,證十地圣人之道,意生法身,離于功用諸三昧行。所以,大慧,大菩薩欲得勝凈微妙佛法者,匯轉(zhuǎn)染成凈,轉(zhuǎn)識成智。大慧,若無藏識之名,則無生滅,然而諸凡夫及圣人悉有生滅,所以一切修行者,雖見自住境地,住現(xiàn)法樂三昧,但不舍方便進趣佛地。

  大慧,此如來藏藏識本性清凈,為客塵所染,而為不凈,一切二乘及諸外道,妄意起見,不能現(xiàn)證;如來現(xiàn)見此清凈如來藏,如視掌中庵摩羅果。大慧,我為勝鬘夫人及諸深妙凈智菩薩說如來藏名藏識,與余七識共起諸法,使諸聲聞得見法無我。大慧,我此為勝鬘夫人所說是佛境界,非是外道二乘境界。大慧,此如來藏藏識是佛境界,以及像你這樣的凈智菩薩所修行的境界,是依義菩薩所行之處,不是一切執(zhí)著文字的外道二乘之所行處,所以你及諸大菩薩于如來藏藏識應當勤加觀察,三慧備修,不要一聽便以自足。

  其時,世尊重說頌曰:

  深絕微妙之如來藏,與意等七識一起;

  執(zhí)著于阿賴耶識而有二種生死,了達藏識無我則遠離生滅。

  為無始惡習所熏,就如諸法乃心之所顯現(xiàn);

  若能這樣如實觀察,一切境皆悉虛幻不實。

  如指指月,愚癡凡夫只觀于指而不觀月;

  計著于語言文字者,不能洞見真實之法。

  藏識受熏持種,如作伎者,

  未那執(zhí)以為我,如和伎者。

  眼等五識取塵相資,猶如伴侶,

  意識虛妄了別,如觀伎人。

  其時,大慧菩薩又對佛說:世尊,請為我等講解五法自性、二種無我差別之相,使我及諸大菩薩知此行相,漸修諸地,具足佛法,之后至于如來圣智自證境界。

  佛說:好好聽著,我當為你解說。大慧,所謂五法自性者,即一名、二相、三分別、四正智、五如如。若善達五法自性、二種無我,入于如來自證境界者,則遠離常斷、有無等分別見,得現(xiàn)法樂甚深三昧。大慧,愚癡凡夫不能了達五法自性、二種無我,于自心所見外物,而起虛妄分別,非圣者境界。

  大慧說:如何是不能了達五法自性、二種無我,而起虛妄分別?

  佛說:大慧,愚癡凡夫不知「名」是假立,心隨流動見有諸法,計著我及我所,執(zhí)著于色等外法,覆障圣智,起貪、瞋、癡各種煩惱,造作諸業(yè),如蠶作繭以自縛,墮于六道生死輪回之中,如汲水輪,循環(huán)不息;不知諸法如幻、如焰、如水中月,自心所現(xiàn),而虛妄分別,不知離于能取、所取及生住滅,而妄心外緣,隨順自在,時、微塵、我等而生,隨名相而流轉(zhuǎn)。

  大慧,此中「相」者,亦即眼識所見,名之為色;耳、鼻、舌、身所得者,名為聲、香、味、觸、法,所有這些我統(tǒng)統(tǒng)稱之為「相」。所謂「分別」者,施設(shè)種種名號,顯示種種差別相,稱之為象、馬、男、女等,因有此等名稱,即有象、馬、男、女等性相起,曰此是象、馬,那是男、女,計著如此種種名相,是名「分別」。所謂「正智」者,亦即以正智觀察,物無當名之實;名無得物之功,自性本無,故俱互為客,如此觀察,則不起分別心識,亦即不墮常斷等外道二乘境界,此是名「正智」。大慧,大菩薩以其正智觀察名相,非有非無,遠離二邊惡見,名相及識,相自不起,我說此法即名「如如」。

  大慧,大菩薩得入無相寂靜境界,升歡喜地,離外道惡趣,入出世法中。此時,法相成熟,知一切法如幻如夢,證自覺圣智所行法門,離臆度妄想,如是逐漸增長至法云地;其時,三昧力具足,神通自在,功德圓滿,成于如來。成如來后,為大悲本愿,如水中月普現(xiàn)種種身,為眾生說法,其身清凈,毫無垢染,離諸心識,成就往昔十無盡愿。此即是大菩薩如實修行五法、入如如地所得境界。

  其時,大慧菩薩又對佛說:世尊,三自性入五法中,是三自性各有自相嗎?

  佛說:大慧,三自性、八識及二種無我,悉入于此五法中,其中,「名」與「相」是妄計所執(zhí)自性;若以依彼分別心、心所法,必帶名相一并生起,如日與光,同時而有,是名緣起自性;「正智」、「如如」,非是作法,不可壞滅,是圓成實性。大慧,執(zhí)著于自心所現(xiàn)分別法,差別有八種,以分別諸相,此皆是虛妄不實,只是虛妄計著而已。若能舍去人、法二種我執(zhí),二無我智即得生長。大慧,聲聞、緣覺、菩薩、如來自證圣智諸境界,一切佛法也都攝入此五法中。

  此外,大慧,五法者,所謂相、名、分別、如如、正智。此中「相」者,即聽見之「色」等諸法,形狀各別,此是名為「相」;根據(jù)各種相狀建立瓶、衣等名稱,曰此是瓶,彼是衣等,此即為「名」;施設(shè)眾名,顯示諸相,分別心、心法,此即是「分別」;其名其相畢竟無有,只是妄心輾轉(zhuǎn)虛妄分別,如是觀察,乃至無有妄想覺知,是名「如如」。大慧,只有自性可得,余皆虛幻,所以諸佛隨順證入,如其實相,為諸眾生開示講演,若能如此隨順悟解,離于斷常等二邊分別,入自證圣智境界,非二乘外道之所能得,此則是「正智」。此五法、三自性、八識、二無我,普攝一切佛法,大慧,汝等應以自智善巧通達,也勸他人,使其也通達,既已通達,心則不隨名相流轉(zhuǎn)。

  其時,世尊重說頌曰:

  名相等五法及遍計所執(zhí)三自性,以及眼等八種識,

  人無我和法無我二種無我法,普攝一切大乘法。

  五法中的名、相及分別,為二種自性所攝,

  正智與如如二種法,則屬于圓成實。

  其時,大慧菩薩又對佛說:世尊,如經(jīng)中說,過去、未來及現(xiàn)在諸佛如恒河沙,無量無數(shù),應當如何對侍這種說法?是依如來所說,我隨順執(zhí)取,還是另有他義?請世尊為我講說。

  佛告訴大慧:不要依言說隨順執(zhí)取。大慧,三世諸佛,非如恒河沙,為什么呢?如來殊勝無上,超諸世間,世間無物可以比擬。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