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嚴經
《楞嚴經》,大乘佛教經典,全名《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又名《中印度那爛陀大道場經,于灌頂部錄出別行》,簡稱《楞嚴經》、《首楞嚴經》、《大佛頂經》、《大佛頂首楞嚴經》。唐般剌密諦傳至中國,懷迪證義,房融筆受。..[詳情]
第四卷 第十章 別業(yè)妄見 同分妄見
楞嚴經白話解 第四卷 第十章 別業(yè)妄見 同分妄見
內容提要:
別業(yè)妄見是各別人所見的妄見,同分妄見是眾多人所見的相同的妄見,兩種妄見都是因眚翳而生。離了有眚的妄緣,便是妙明正見。”見性沒有眚翳,有眚翳不叫見性。
原文
阿難白佛言:世尊!如佛世尊為我等輩,宣說因緣,及與自然,諸和合相,與不和合,心猶未開。而今更聞見見非見,重增迷悶。伏愿弘慈,施大慧目,開示我等覺心明凈。
作是語已,悲淚頂禮,承受圣旨。
白話解
阿難對佛說:“世尊!以前佛世尊為我們宣說過因緣與自然的意義,并說種種和合相與不和合相的意義,我們對這些問題還不是很明白。而今聽世尊說‘見見非見’,我們更添迷惘,伏愿發(fā)大慈悲,施大智慧,為我們開示菩提等覺妙凈明心。”
說完這話,悲泣流淚,向佛頂禮,承受圣旨。
原文
爾時,世尊憐愍阿難及諸大眾,將欲敷演大陀羅尼諸三摩提妙修行路。
告阿難言:汝雖強記,但益多聞,于奢摩他微密觀照,心猶未了。汝今諦聽。吾當為汝分別開示。亦令將來,諸有漏者,獲菩提果。
阿難。一切眾生,輪回世間,由二顛倒分別見妄,當處發(fā)生,當業(yè)輪轉。云何二見,一者,眾生別業(yè)妄見1。二者,眾生同分妄見2。
【注】
。眲e業(yè)妄見各別人所見的妄見。
。餐滞姳姸嗳怂姷南嗤耐。
白話解
這時,世尊憐憫阿難及在會的大眾,將為大眾演說大陀羅尼種種三摩提妙修行路。
佛告訴阿難:“你雖然記憶力強,但只是聽多記多,修行未得真功夫,未能在奢摩他中微密觀照,未得清凈。你好好聽著,今為你分別開示,亦可使將來那些還是有漏的修行者得菩提果。
阿難,一切眾生在世間法上輪回,都因兩種顛倒妄見,生出妄想,造成業(yè)障,從而生滅輪轉。兩種什么妄見?第一種,是眾生別業(yè)妄見。第二種,是眾生同分妄見。
原文
云何名為別業(yè)妄見。阿難,如世間人,目有赤眚1,夜見燈光別有圓影,五色重疊。于意云何。此夜燈明所現(xiàn)圓光,為是燈色,為當見色?
阿難。此若燈色,則非眚人何不同見?而此圓影,唯眚之觀。若是見色,見已成色,則彼眚人見圓影者,名為何等?
復次,阿難,若此圓影離燈別有,則合傍觀屏帳幾筵,有圓影出。
離見別有,應非眼矚,云何眚人目見圓影?
是故當知,色實在燈,見病為影。影見俱眚,見眚非病。終不應言是燈是見。于是中有非燈非見。
【注】
1赤眚眼里長翳。
白話解
什么是別業(yè)妄見?阿難,譬如世間有人,眼有眚翳,夜里,見燈光周圍另有圓影,像是五彩重疊的光環(huán)。你想想看,這圓影是燈光本來之色嗎?抑或是見性所生之色?
阿難,如果是燈光本來有之色,為什么沒有眚翳的人不見?為什么這圓影只是有眚翳的人才見?如果是見性之色,有眚人的見性是這個五彩圓影,算是什么見性?
再說,阿難,如果圓影離燈而有,應當除看燈之外,看旁邊的屏帳、幾筵等物應都有這種圓影。
如果圓影離見而有,不用眼看,它也存在。為什么只是眼有眚翳的人才見?
由此可知,圓影因燈而現(xiàn),因見性有病而見。影和妄見都是因眚翳而起,妄見不是眼病,總不能說這圓影是燈是見,而在其中亦有非燈非見。
原文
如第二月,非體非影。何以故?第二之觀,捏所成故。諸有智者,不應說言,此捏根元,是形非形,離見非見。
此亦如是,目眚所成。今欲名誰是燈是見。何況分別非燈非見。
白話解
又譬如第二月,不是真月體,又不是月影。何以會有第二月?這第二月,捏目成勞所生。智者終不應說這捏目而成的第二月是月形或不是月形,也不應說離見性或不離見性。
眼有眚翳的人見圓影,也是如此,所見的圓影,由眼有眚翳而成,已不能說圓影是燈本有或是見性,又怎能說得清它不是燈本有或不是見性?
原文
云何名為同分妄見?阿難,此閻浮提,除大海水,中間平陸,有三千洲,正中大洲東西括量,大國凡有二千三百。其余小洲在諸海中,其間或有三兩百國。或一或二至于三十四十五十。
阿難,若復此中,有一小洲,只有兩國。唯一國人,同感惡緣,則彼小洲,當土眾生,睹諸一切不祥境界或見二日,或見兩月其中乃至暈適佩玦。彗孛飛流。負耳虹霓。種種惡相,但此國見彼國眾生,本所不見,亦復不聞。
白話解
什么是同分妄見?阿難,我們生活在這地球上,不算大海水,在海上,中間有平坦的陸地,計有三千洲,在正中有一個大洲,東南西北有二千三百個大國。在海上,還有許多小洲,每個小洲中,或有三兩百國,或有一國二國,或有三十、四十、五十國。
阿難,在這許多洲許多國中,假設有一小洲,只有兩國。其中一國之人,同時有不幸遭遇,見種種不祥景象,或者見天上有兩個太陽,或者見有兩個月亮,或者見日暈、月暈,見日蝕、月蝕,見彗星、流星、虹霓等怪異現(xiàn)象。這一國的人都見,而另一國的人都不見不聞。
原文
阿難,吾今為汝以此二事,進退合明。阿難,如彼眾生別業(yè)妄見,矚燈光中所現(xiàn)圓影,雖現(xiàn)似境,終彼見者目眚所成。眚即見勞,非色所造。然見眚者,終無見咎。
例汝今日,以目觀見山河國土及諸眾生1,皆是無始見病所成。見與見緣,似現(xiàn)前境。元我覺明見所緣眚,覺見即眚。
【注】
1觀見山河國土及諸眾生在三摩提中自心所現(xiàn)的種種幻相。
白話解
“阿難,我舉這兩種顛倒妄見,你合起來參詳。眾生別業(yè)妄見所見到的圓影,雖然他見得分明,好像真實的境界,畢竟是因眚而成。見性過勞而生眚,因眚見圓影,并非實有之色像。如果知道這圓影因眚而成,便不會產生妄見了。
“以別業(yè)的眚類比你的所見,你所見的山河國土及種種眾生,都是無始見病所成。見前塵影事的相似境。原來是你菩提妙覺明體有了眚翳,生出有眚的妄見。
原文
本覺明心,覺緣非眚。覺所覺眚,覺非眚中,此實見見,云何復名覺聞知見。
是故汝今見我及汝,并諸世間十類眾生1,皆即見眚。
非見眚者,彼見真精。
性非眚者,故不名見。
【注】
1十類眾生《金剛經》說九類眾生:胎生、卵生、濕生、化生、有色、無色、有想、無想、非有想非無想。本經卷十四說十二類眾生:胎生、卵生、濕生、化生、有色、無色、有想、無想、非有色、非無色、非有想、非無想。這里說十類眾生,應明白眾生相離數(shù)相,要分成多少類都可以,都無非隨機方便說法而已,歸于世間數(shù)論。如果把非有色、非無色合稱非色非非色,把非有想、非無想合稱非想非非想,便成十類,亦未嘗不可。
白話解
本來的妙覺明心,是沒有眚翳的。所覺之相是帶眚所成,妙覺之性沒有眚翳,前面已說見‘見’非見,哪里還能說是覺聞知見呢?
所以,你見我、見你自己、見世間種種十類眾生,都是你的見性有眚所成的妄見。
離了有眚的妄緣,便是妙明的正見。
見性本沒有眚翳,有眚翳不叫見性。
- 上一篇:第四卷 第九章 見性非因緣生非自然有
- 下一篇:第四卷 第十一章 覺性非和合非不和合
- 楞嚴經是怎么來的?楞嚴經的由來故事
- 《楞嚴經》“將毀戒體”說明阿難示現(xiàn)的是凡夫、初果的圣人
- 如果覺得唯識學很沉重,可以看看《楞嚴經》
- 如何學《楞嚴經》?放下識心和一切執(zhí)著
- 聞佛法而不修行 如同沒聽過佛法
- 圓瑛法師及憨山大師對《楞嚴經》的推崇
- 高僧大德為什么推薦去學《楞嚴經》呢?
- 楞嚴經和楞伽經哪部好?楞伽經與楞嚴經的區(qū)別
- 《圓通章》的出處殊勝
- 《楞嚴經》從印度傳到中國的因緣
- 在家人可以修持《楞嚴經》嗎?
- 《楞嚴經》中的見識,見性,根性有何關系與區(qū)別?
- 《楞嚴經》是怎么傳入中國的?
- 《楞嚴經》傳到中國的秘密
- 出離世間苦海最好的法門
- 佛說妄情積聚不休而能產生體內愛水
- 佛說末法時代邪魔會施行貪淫魔道
- 從輪回中解脫出來才是最大的目標
- 《楞嚴經》和凈土法門,所說的成佛道理是否相同?
- 不斷淫修禪定者,即使千百劫后也仍是一堆熱砂
- 楞嚴經白話文卷一
- 第一卷 忉利天宮神通品
- 卷一 序品 第一
- 第四卷 閻浮眾生業(yè)感品
- 第六卷 如來贊嘆品
- 第二卷 分身集會品
- 第三卷 觀眾生業(yè)緣品
- 第八卷 閻羅王眾贊嘆品
- 第五卷 地獄名號品
- 第七卷 利益存亡品
- 妙法蓮華經注音 序品第一
- 第十三卷 囑累人天品
- 第九卷 稱佛名號品
- 第十二卷 見聞利益品
- 第十卷 校量布施功德緣品
- 《地藏經》贊
- 第十一卷 地神護法品
- 《地藏經》開經偈
- 楞嚴經白話文卷二
- 《華嚴經》原文卷一至卷五
- 妙法蓮華經弘傳序
- 楞嚴經注音 第一卷
- 卷一 方便品 第二
- 《地藏經》回向偈
- 妙法蓮華經注音 譬喻品第三
- 妙法蓮華經注音 方便品第二
- 卷二 譬喻品 第三
- 楞嚴經白話文卷三
- 楞嚴經白話文卷四
- 卷七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第二十五
- 卷二 信解品 第四
- 楞嚴經注音 第七卷
- 妙法蓮華經注音 化城喻品第七
- 卷三 化城喻品 第七
- 卷三 藥草喻品 第五
- 卷六 藥王菩薩本事品 第二十三
- 妙法蓮華經注音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第二十五
- 楞嚴經白話文卷十
- 楞嚴經白話文卷五
- 卷四 五百弟子受記品 第八
- 以慈修身,善入佛慧,通達大智,到于彼岸的解釋
- 惡自受罪,善自受福,亦各須熟,彼不相待的解釋
- 圓覺經講的是什么內容?圓覺經概說
- 《大寶積經》共有多少卷,是誰翻譯的?
- 楞嚴經是怎么來的?楞嚴經的由來故事
- 佛經的序分、正宗分、流通分是什么意思?
- 玄奘大師版《心經》講記
- 念地藏經期間總做噩夢,這是為什么?
- 《華嚴經》是怎么來的,是誰從龍宮帶出來的?
- 念經時,可以跟著文字去理解內容,感受景象嗎?
- 《六祖壇經》的四種版本
- 維摩詰經主要講了什么?
- 華嚴經是大乘經典嗎,有哪些漢譯本?
- 真正的佛在哪里?真如自性是真佛,邪迷三毒是魔王
- 《壇經》處凡愚而不減,在賢圣而不增的意思
- 《法句經》偈頌:人生在世間,應實行善德的講解
- 百佛名經注音版
- 增一阿含經是誰翻譯的,多少卷,講什么?
- 《華嚴經》偈語“汝等眾生,不能自救”是什么意思?
- 妙法蓮華經是誰說的?
- “空”與“色”相依相存,無有差異
- 《法華經》的四安樂行是指什么意思?
- 《法句經·智者品》偈頌:智者不為得失心動
- 《維摩詰經》的漢譯本與注疏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是誰翻譯的?心經譯者玄奘大師
- 佛語法門經注音版
- 法華經是誰翻譯的?妙法蓮華經譯者鳩摩羅什介紹
- 《無量壽經》三輩往生是通途菩提心還是凈土菩提心?
- 《法句經》偈頌:此心難覺察,隨欲望流轉的解讀
- 《心經》的大智慧
- 圓澄禪師翻跟斗作禮講《金剛經》
- 《父母恩重難報經》提倡孝道的偈語
- 《六祖壇經》中的兩處“念”是指什么?有什么不同?
- 佛說菩薩行五十緣身經注音版
- 大方等如來藏經注音版
- 如何擁有幸福的生活?常修慈悲心,煩惱自然無
- 《法句經·心品》偈頌:飄浮不定心,不明了正法的講解
- 九品往生出自哪部經典?
- 蓮池贊的全文及拼音
- 華嚴經有幾個版本?四十華嚴、六十華嚴、八十華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