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不持戒的念佛人不叫真念佛人

一個不持戒的念佛人不叫真念佛人

  中國大陸凈土宗的傳承是專一持名,不必再帶觀想。我們要有自信心,不要以為觀想好像更高級,我持名好像更低一點(diǎn);持名最高級,持名最稱阿彌陀佛的本懷;這個名號就是實(shí)相,這個名號就是萬德洪名;所以無余無欠哪!持名成佛都有余裕,何況其他?對這一點(diǎn),持名代表觀想。

  在唐代有個大行禪師,他早年是修禪的。他有一次就想抉擇一下法門,就在很多的經(jīng)典當(dāng)中隨便來拿,看抓到什么經(jīng)?他一抓就抓到《阿彌陀經(jīng)》,就開始念《阿彌陀經(jīng)》。他念《阿彌陀經(jīng)》念了21天,就顯現(xiàn)境界了:顯現(xiàn)琉璃地的境界。古人可能善根深厚,心很清靜,也很虔誠,他一修行就很有成效;但是他沒有跟別人說。他曾經(jīng)有過三次見琉璃地的經(jīng)歷,他沒有去做觀想,就是念《阿彌陀經(jīng)》,就是念佛。第三次見的時候,他預(yù)知時至走的時候把他為什么念《阿彌陀經(jīng)》的原因,及見到琉璃地等寫出來,夾在《阿彌陀經(jīng)》經(jīng)本里,他走了,是后人在他往生之后看到的。

  這就證明持名念佛就包含觀想念佛在里面,不需要你非得定心的面向西方,去觀想佛,先從水觀,再轉(zhuǎn)為冰觀,冰再轉(zhuǎn)為琉璃,他沒有作這個程序,直接就見了琉璃地!队^經(jīng)》講琉璃地現(xiàn)前,決定往生;因?yàn)榱鹆У厥俏鞣?a href="/remen/jingtu.html" class="keylink" target="_blank">凈土真正的依報(bào)莊嚴(yán)。所以這一點(diǎn),我們對持名一法要有決定的信心,不要以為持名好像不夠,把持名都放到很一般的程度,這是他不了解法藏菩薩在因地當(dāng)中,建立以名號度眾生的法門。我們凈宗十三祖就把佛的本懷非常如實(shí)地傳下來,而且是以身作則,這就是持名。

  第三個傳承就是注重戒律。念佛求生一法,雖然仰靠阿彌陀佛的愿力,但是中國凈土宗祖師在這樣的修行背景上跟宗門教下融合的一點(diǎn),還是在戒律方面;跟宗門教下任何的修行,共有的都是注重戒律。不會由于靠他力,我自力就不管了,就可以放任了;恰好相反,更要自重、自尊、嚴(yán)守戒律。

  慧遠(yuǎn)大師他的修行背景是般若的,搞般若法門的行人,一般比較灑脫一點(diǎn),不一定注意到行為的威儀!細(xì)節(jié),但慧遠(yuǎn)大師不一樣;他一方面有般若的灑脫,另一方面他在比丘法的行為上真的是非常嚴(yán)謹(jǐn)。由于慧遠(yuǎn)大師的因緣,十誦律,第一部比丘的律是在慧遠(yuǎn)大師的敦促請求下完成的。十誦律出來后,他就真修實(shí)干,他過午不食那是非常嚴(yán)格的;到臨終的時候,他示現(xiàn)生病,有人請他喝點(diǎn)米湯,他不答應(yīng),因?yàn)檫^了中午;就說搞一點(diǎn)蜂蜜調(diào)水,給他吃;因?yàn)榉鞘菨{是不是可以,他也拿不準(zhǔn),讓律師去找律部看是不是允許?因?yàn)?a href="/remen/lvzang.html" class="keylink" target="_blank">律藏卷很多!還沒有找出來,慧遠(yuǎn)大師就往生了,說明慧遠(yuǎn)大師對細(xì)節(jié)都是注重的。

  善導(dǎo)大師你看他的持戒。比如有幾個細(xì)節(jié),他的眼睛從來不看女人的;他走路是單獨(dú)走的,不跟人在一起共走,在一起共走就說閑話;他單獨(dú)走,還可以自己念佛!看到祖師的行為,我們自己都會慚愧的無地自容啊!我們走路可能還恰好相反,要幾個伴!要不很寂寞!念念都在道上的人,他有與眾不同的、特立獨(dú)行的風(fēng)范,這樣才能成就他一代祖師的德業(yè)。善導(dǎo)大師不睡眠,這也不是我們能夠?qū)W得到的;夜不倒單!永明延壽大師,他很注重梵網(wǎng)經(jīng)菩薩戒,他有一個基本觀點(diǎn):你要求上輩往生,一定要受菩薩戒。蓮池大師、蕅益大師是生活在明末清初,中國的戒律很松馳的時候,甚至戒壇都廢棄了很長時間。一般禪宗比較興旺的時候,比較灑脫一點(diǎn),對戒律比較松馳。蓮池大師重新恢復(fù)比丘戒法的授受,三衣一缽!從蓮池大師開始。然后對比丘戒、對菩薩戒、對沙彌戒都有整理,都有著述。

  還有蕅益大師。蕅益大師他對戒律是一往情深,他早年在24歲的時候主要是禪法,徑山坐禪,開悟。開悟之后,他就開始深入律藏,三次閱律藏,用二十多年的時間著述了一本《重治毗尼事義集要》。他看到禪宗的弊端,不在于所謂的著相,而是根本就沒有戒律之相;不在于教法很多,而根本就沒有教法;所以他要用戒律,用天臺教來匡正那個時候的狂禪,空腹高心的狂禪。

  蕅益大師就自己一邊學(xué),一邊帶一批人學(xué);但是從那個時候我們都能看到跟他一起學(xué)戒律的人很少。一般常隨眾十來個人,有時候六、七個人,最后剩下了二、三個人。蕅益大師后來就說:“庶幾二三子,慰我平生思。”跟他學(xué)戒律的就是二、三個,甚至二、三個人還不幸短命死矣!所以他覺得戒律太難弘揚(yáng)了。在五十歲那一年,有一次跟他的弟子成時說:“我早年有一個大的志向,就想恢復(fù)佛世的芳規(guī),聚合五比丘如法共住。”因?yàn)榻渎芍v,無論在像法、末法,只要有五比丘如法共住,就表明佛法正法還在這個世間。他找五比丘如法共住,最后搞了二十多年不可得呀!他說現(xiàn)在我不再是那個志向了,我現(xiàn)在是念念求生凈土,F(xiàn)在講點(diǎn)法無非給眾生種一點(diǎn)圓頓的種子而已,不再像年輕時候,年輕時候可能志向很大:要把眾生一網(wǎng)度盡的這個愿望現(xiàn)在沒有了,做不到!等自己到西方極樂世界回來以后再說了?梢娊渎珊茈y弘揚(yáng),但是蕅益大師盡了他最大的努力去弘揚(yáng)。對持戒和念佛的關(guān)系,蕅益大師是非常明確地表明:這兩者是密不可分的;念佛人一定要持戒,一個不持戒的念佛人不叫真念佛人。

  省庵大師,說是自己行在梵網(wǎng),志在西方;印光大師五戒十善也非常地重視,我們看到中國凈土宗祖師對戒律是非常重視的。目前有些說法,其中一個說法是末法眾生是不能持戒的,是持不了戒的,是不能靠持戒往生的,于是就可以不持戒。有些人接受這些觀點(diǎn),本來原來還吃素,一聽這個他素也不吃了,吃肉也沒有關(guān)系,也照樣往生呢!這些都是很偏頗的。

  戒律是佛教的幢相,是佛教的壽命,是佛教的生命。我們作為佛弟子怎么不持戒呢?我們的態(tài)度是:要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持戒,萬一持不到,要生慚愧心、懺悔心,是這樣的態(tài)度。你再持不到,你五戒在行為上總能做得到吧!先不談你的念頭嘛!念頭以后再說,你行為上先做到,必須要有這種態(tài)度,這樣我們才能夠把中國凈土宗祖師對戒律重視的這個家風(fēng)傳承下來。

  釋迦牟尼佛在凈業(yè)三福里面,第二福就談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佛也要我們持戒。那就是進(jìn)行一個精進(jìn)克期取證的念佛,《無量壽經(jīng)》也特別提出一個前提:要齋戒清凈嘛!齋戒清凈,十日十夜,乃至一日一夜,F(xiàn)在我們?yōu)槭裁磿円鼓罘穑ㄊ彀偃f佛號,我們要受八關(guān)齋戒,這都不是我們自己立章程,都是按照經(jīng)典來說的;經(jīng)典要我們齋戒清凈嘛!我們要奉行八關(guān)齋戒,我們就受,是這樣的一個來源。所以不是說戒律就可以放任了,這一放任呢,我們種種的煩惱都現(xiàn)前,也會直接影響到我們的信愿,甚至影響到我們整個的佛教形象。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