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輩往生的條件

大安法師:中輩往生的條件

  佛告阿難,其中輩者,十方世界諸天人民,其有至心愿生彼國,雖不能行作沙門,大修功德。當(dāng)發(fā)無上菩提之心,一向?qū)D顭o量壽佛,多少修善,奉持齋戒,起立塔像,飯食沙門,懸繒然燈,散華燒香,以此回向,愿生彼國。其人臨終,無量壽佛,化現(xiàn)其身,光明相好,具如真佛,與諸大眾現(xiàn)其人前。即隨化佛往生其國,住不退轉(zhuǎn)。功德智慧,次如上輩者也。——曹魏康僧鎧譯《佛說無量壽經(jīng)

  這一段,是談中輩往生的因行果報

  釋迦牟尼佛又告訴尊者阿難,有中輩往生的,他的對機根機是十方世界諸天人民。諸天人民,就是業(yè)力凡夫。那么,這些眾生,其中有因緣信受凈土法門,以至誠心發(fā)愿求生西方極樂世界的,有七種因行。

  第一種因行,當(dāng)發(fā)無上菩提之心。

  這一輩主要談到,他不像上輩往生的能夠行作沙門,所以雖不能行作沙門,這個“雖”就是他有一顆出離的心,心出家了,但是由于業(yè)力所牽,他沒有因緣舍家棄欲。這就像我們在社會上,很多信眾他也想:“什么時候我想出家!”但是,有這個想法的人比較多,真正能夠邁出這一步的人,還是不多。雖然邁不出這一步,但是他還是要修行佛道。這就是,雖不能行作沙門。由于他不能出家專修道業(yè),他就要應(yīng)付社會上的很多事情,要養(yǎng)家糊口,所以也沒有那么多時間精力,像比丘一樣大修功德。他不可能有整塊的時間修禪定、持具足戒,做種種利益眾生的事情,他大修功德的條件不具備。雖然這樣,他應(yīng)當(dāng)發(fā)起無上菩提之心,發(fā)起念佛往生、成佛度眾生的心。這是第一個因行。

  第二個因行,就是落實在行動上,一向?qū)D畎浲臃稹?/strong>

  前面的無上菩提之心,就是深信切愿之心。一向?qū)D,就是他的行。這就是信愿行三資糧。

  第三個因行,多少修善,奉持齋戒。

  多少,就是隨分隨力,有多少這樣的條件,就盡自己最大的努力,修行種種的善行。奉持齋戒,要持戒,無論五戒還是菩薩戒。齋,就是八關(guān)齋戒。就是有持戒意識,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持戒。這是第三種因行。

  第四種因行,起立塔像。

  這就是談護持三寶問題,在家居士要護持三寶。其中,僧團修道的塔廟,隨自己的能力去建立。還有佛像,造立佛像。

  我們知道佛經(jīng)里面談造立佛像,在佛陀在世的時候就開始了。佛在夏三月的時候,到忉利天為摩耶夫人(他的母親)說法。三個月沒有見,當(dāng)時優(yōu)填王很思念佛陀,他就用牛頭栴檀這樣高貴的木材雕刻佛像,有五尺高,雕得非常栩栩如生。當(dāng)時,據(jù)說是大目犍連用神通把這些雕工帶到忉利天,一個人觀察佛相的其中一相,才雕出來的。這就是用栴檀木來雕的佛像。據(jù)說這尊佛像在后漢明帝的時候,秦景到月氏國,得到了這尊佛像的畫像。到了洛陽,明帝就敕令那些宮廷畫師把這個佛像畫下來,提供給大家供養(yǎng)禮拜。所以在我們中國,畫佛像也是從那個時候開始的。當(dāng)時,波斯匿王用紫磨黃金也做了一尊佛像,也有五尺高。所以用金、銅鑄像,也是從佛陀在世的時候開始的。這些很尊貴的佛像,都來到了中國。拉薩的大昭寺,十二歲的釋迦牟尼佛的等身像,也是從我們中國帶過去的,當(dāng)時是文成公主帶過去的,現(xiàn)在都成了西藏最高的寶!

  造像功德在佛經(jīng)里面都有贊嘆,造像能夠生生世世不生到惡趣,能夠眼目清潔,能夠生到富貴之家,能夠做國王,乃至于轉(zhuǎn)輪圣王等等,都有贊嘆。釋迦牟尼佛說他因地修菩薩道的過程當(dāng)中,都有造立佛像。所以造立佛像功德很大!法華經(jīng)》也說:若人為佛故,建立諸形像,刻雕成眾相,皆已成佛道。造佛像為什么會有很大的功德呢?就是佛的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能夠寄寓法身的功德,能夠讓大家在恭敬、禮拜、修觀的過程當(dāng)中,接納到佛的慈悲加持。

  現(xiàn)在我們東林寺,正在建四十八米的阿彌陀佛接引大銅像。下個月就開始安裝了,我們九月八號會有一個安裝啟動法會。這從果一老和尚開始,已經(jīng)歷經(jīng)十六年了。終于可以在今明兩年把它豎起來了,可能春節(jié)前后可以豎起來。豎起來后,我們還要貼金,還要建一個八十米的寶蓋來護持,所以這項工程非常巨大。我們也在全力的向前推動,目前大佛工地都是緊鑼密鼓的在做這項工作。我們希望這尊佛像在末法時期,能夠令更多苦難的眾生種下凈土的善根,最終都能由于這尊佛像“皆已成佛道”,皆已往生,成就佛道。所以,這是一切信眾可以種大福田的地方。這是第四種因行,起立塔像。

  第五種因行,飯食沙門。

  飯食沙門,這是對修道人的供養(yǎng)。一般的沙門都是修無為法,把自己生存的問題交給信眾去做財布施。所以,一般信眾要進行四事供養(yǎng),飲食、湯藥、臥具、衣服,給沙門修道提供最起碼的生存條件。沙門本身也不要追求物質(zhì)上的享受,滿足最低限度的物質(zhì)生存就可以了。這樣,兩方面都不構(gòu)成負擔(dān)。

  在家信眾能夠為真心辦道的沙門提供四事供養(yǎng),他的福德就很大。如果你供養(yǎng)的正好是一個圣人,證阿羅漢果或者辟支佛果的圣人,那就能九十億劫都是生到天上、富貴之處。

  那么,這里就有一個事情。我們佛教都是要談飯食沙門,就是信眾供養(yǎng),目前正在討論一個問題。前不久,臺灣的國民黨副主席蔣孝嚴(yán)先生,對大陸的風(fēng)景點門票過高,以及寺院賣門票,提出了批評的聲音。關(guān)于寺院賣門票問題,這是我們中國古代沒有的。橫向說,現(xiàn)在所有東南亞國家的任何寺院,包括港、臺都沒有的現(xiàn)象,唯獨中國大陸有。這實際上是非常不吉祥的,容易使寺院形成商業(yè)化的地方,形成廟店。一方面損害了佛教的形象,更重要的是損害了廣大信眾以及社會人士對佛教的信心。寺院本身就是一個弘揚佛法、續(xù)佛慧命、領(lǐng)眾修行的超功利的地方,你怎么搞成又賣門票了呢?那個香又是高價的香,處處都挖空心思要弄人家的錢,算個卦什么的,又要人家多少錢。這在社會上引起了極為不好的影響,但是這個事情卻還阻止不了。這要我們教內(nèi)好好反省。是不是從我們寺院開始,堅決杜絕這個問題?

  當(dāng)然,這是當(dāng)時改革開放,恢復(fù)寺院,有一個觀念可能就不是很正確的。這可能跟政府也有一點關(guān)聯(lián),政府就覺得有一個自養(yǎng)的觀念,宗教寺院、教堂,你自養(yǎng)。那怎么自養(yǎng)呢?你就自己賣門票,搞旅游來自養(yǎng)。但實際上,本來是一個供養(yǎng)的概念,你修道的人,能夠是福田、應(yīng)供。雖然我們還不是阿羅漢的水平,那么心安理得的應(yīng)供,但是作為修道人,你只要真心辦道,就能感得信眾來給你提供四事供養(yǎng)。寺院的道風(fēng)、弘法,你就專門辦這個事情,你不要把自己變成一個買賣人。我們東林寺原來也賣門票,然后,我們在二零零七年就取消了。取消的過程也不容易,因為賣慣了。本來一個不正常的事情,它已經(jīng)形成了一個規(guī)律,搞得存在的就是合理的,你想取消,還不容易。有人就說:“你取消門票,那我們吃什么呀?”最后我們班首執(zhí)事還不錯,最后投票表決,大家大部分都同意取消。取消之后,在財務(wù)上卻有一個很出乎意料之外的情況,我們一年再統(tǒng)計一下,取消門票的收入比賣門票的收入還多。這才真正應(yīng)了一句話,君子樂得做君子,小人冤枉做小人。我確實希望我們中國的寺院都不賣門票,這是給眾生信心的一個非常重大的舉措。很多人都覺得,因為到處都是要錢!全社會的商業(yè)經(jīng)濟,如果他到寺院,發(fā)現(xiàn)寺院也是這個要錢那個要錢,他就絕望了,他沒有希望了。連寺院都這個樣子,他還有什么希望?所以,我們通過杜絕門票、杜絕商業(yè),給眾生一點希望,有點盼頭。是這個意義。這種宗教價值,遠遠超過你對金錢的一點小小的利益。所以我們更多是從這方面考量,信仰是不容玷污的。無論是我們寺院,還是宗教人士,不能用一個很崇高的東西來作為牟利的手段,這是很可恥的行為。宗教就要放在一個超功利的本位上去。本身這是應(yīng)該做的事情,順理成章的事情,現(xiàn)在卻在我們這里很難做,到處都賣門票。這也可能就是末法的一個情形了,但我們要扭轉(zhuǎn)它,扭轉(zhuǎn)這個情況。

  第六個因行,懸繒然燈,就是莊嚴(yán)道場。

  懸繒,就是在佛堂里面用繒做的種種幡來莊嚴(yán)。然燈,就是在佛前供燈。供燈表明佛的智慧之燈在我們無明的長夜中點亮,燃燈能開發(fā)智慧。

  第七個因行,散華燒香。

  以種種的妙華來供養(yǎng)佛,還有燒種種的香供佛。

  這七種因行,都一股腦的回轉(zhuǎn)向著極樂世界,作為往生彼國的資糧。那么,這樣的念佛行人就在臨命終時,感得阿彌陀佛化現(xiàn)其身;F(xiàn)其身,就不是他的報身,而是應(yīng)化身。雖然是應(yīng)化身,仍然還是放熾盛的光明,具有著佛的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他表現(xiàn)的相好光明,也跟報佛沒有兩樣。我們說,法、報、化三身,是一體的。由于從法身流出報身,從報身顯現(xiàn)應(yīng)化身,法、報、化三身,同一真如體性,不一不二。那么,阿彌陀佛的化身就與觀音勢至,與諸多的凈土圣眾,現(xiàn)在這個念佛人面前。這個念佛人看到阿彌陀佛現(xiàn)前,觀音、勢至、圣眾圍繞,就生起大歡喜之心,馬上他的神識就到了蓮臺上,蓮臺閉合,就隨著阿彌陀佛的化佛彈指間到了西方極樂世界,一到西方極樂世界,從蓮華出來,就是不退轉(zhuǎn)的菩薩,阿鞞跋致。就能夠到阿彌陀佛那兒去頂禮、感恩,或者在講堂里面,聽阿彌陀佛講經(jīng)說法。這時候,他所表現(xiàn)的智慧也甚深,神通也現(xiàn)前。但他的程度比上輩往生者略遜一籌,略差一點。

  這里我再說一下,從中輩往生開始,漢、吳兩譯有一段很長的經(jīng)文,這段經(jīng)文包括下輩往生的經(jīng)文,就是談邊地疑城問題?瞪z的本子,邊地疑城是放在最后來談的,但漢、吳兩譯是放在中輩和下輩往生來談。第一,他傳達的是,中輩有邊地疑城,下輩也有邊地疑城。而且,他所談的很詳細。這些很詳細的經(jīng)文,對于我們往生極樂世界的信心增上,有莫大的作用。

  在漢、吳兩譯的經(jīng)典當(dāng)中,就在中輩往生當(dāng)中談到,還有一種是,也修行中輩往生的因行,特別談到齋戒清凈一日一夜念佛,那么,這樣做了之后,這個念佛人在中途忽然就后悔了、懷疑了,對于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的存在,信心不足,覺得虛無縹緲,乃至于對于三世因果、六道輪回都信不及,雖然信不及,他就叫暫信暫不信,這段時間有點信心,過段時間又沒有信心,不能相續(xù),懷疑重重。雖然懷疑重重,他還是一邊懷疑一邊念。這樣就到了臨命終時,他得病了。按他的自因自果,他一定要下三惡道的,然而就在這個時候,阿彌陀佛慈悲,就在夢中顯現(xiàn)阿彌陀佛的形象,以及極樂世界的景象,給這個念佛人看。因為阿彌陀佛有夢中作佛事的神通妙用,夢中一顯現(xiàn),這個念佛人在夢中看得很清楚,信心馬上就生起來了,覺得:“哦!還真有這回事,真有阿彌陀佛、極樂世界的真實存在!”他就后悔:“我當(dāng)年不后悔,一直念過來多好!”他就帶著這個后悔、懺悔的心繼續(xù)念,繼續(xù)求往生。這樣,阿彌陀佛都攝受他往生。只不過是由于他有懷疑,就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由他的疑心所變現(xiàn)的兩千里范圍的一座城,他就進入那個城里面,里面也有七寶池、八功德水,也是蓮華自然化生,身體自然長大,也是資生用具應(yīng)念而至,其享樂的狀況像忉利天人。但是,他在里面唯一的缺憾是,看不到阿彌陀佛,不能見佛,不能聞法,不能見菩薩、比丘僧,就是見不到三寶。見不到三寶,他心里就很憂郁,但是他能見到光明,阿彌陀佛的光明穿透過去,透過彌陀光明的注照、加持,他就發(fā)現(xiàn)自己不能見佛的原因是懷疑——疑根,于是他就至誠懺悔自己的疑根,這一懺悔,懺悔掉了,馬上出來。在這個疑城的最長時間是待五百年,但是你不一定非得要待五百年不可,你在很短的時間懺除掉疑根,也當(dāng)下就能出來了。

  這段經(jīng)文,大家仔細去體會一下,這里就是阿彌陀佛無條件救度,令我們往生的有力證明。阿彌陀佛為什么叫威神功德不可思議?靠你自己的懷疑和退轉(zhuǎn),有時候念,念有時候不念,那肯定往生不了的,肯定要受自因自果。因為你連世間的輪回、善惡因果你都信不及!于是,你因果都信不及,肯定在行為上就有很多的惡業(yè),惡業(yè)所牽,一定要下三惡道的,所以在臨命終時,他就顯現(xiàn)的生病了,病苦。就是這種情況,阿彌陀佛仍然有能力令這樣的眾生往生,只不過是邊地疑城而已。但你去了邊地疑城,也解決了輪回問題,也最多是滯留五百年。

  所以,我們對往生這樁事情,你只要做到前面的七個因行,乃至能夠有齋戒清凈、一日一夜念佛的功夫,阿彌陀佛臨命終時一定能令我們往生。這是漢、吳兩譯經(jīng)文給我們傳達的明確信息。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