俱舍論
《阿毗達磨俱舍論》(簡稱《俱舍論》),義為對法藏論。全論通過五事(色法、心法、心所法、不相應行法、無為法)內(nèi)容與八品詞句進行抉擇,主要講述一切萬法之總相、別相、性質(zhì)、類別,對世出世間法進行細致入微的分析,詳細闡明流轉(zhuǎn)與還滅的因果法則...[詳情]
俱舍論頌疏 第二十三卷
俱舍論頌疏 第二十三卷
從此第三。明四念住。就中分二。一明別相念住。二明總相念住。且初明別相者。論云。如是已說入修二門。由此二門。心便得定。心得定已。復何有所修。頌曰
依已修成止為觀修念住
以自相共相觀身受心法
自性聞等慧余相雜所緣
說次第隨生治倒故唯四
釋曰。依已修成止為觀修念住者。依前二門。已修成止。梵云奢摩多。此云止也次應為觀修四念住。觀者。梵云毗缽舍那。即是慧也。以自相共相觀身受心法者。釋也或以自相;蛞怨蚕唷e觀身受心法身受心法。各別自性。名為自相。大種造色。是身自性。受是受性。心是心性。除此三外。所余諸法。名法自性一切有為。皆非常相(通道諦也)。一切有漏。皆是苦性(唯苦集諦也)。及一切法?辗俏倚(通四諦及虛空非擇滅也)。此非常等。諸法共有。名為共相共相別觀者。謂且觀身與余有為。同非常相。與余有漏。同是苦相。與一切法。同空非我相。受等亦爾問如何得知念住成滿。答觀身至一極微一剎那時。名為身念住滿。觀受心法。至一剎那。名受等滿。以非色故。無一極微自性聞等慧余相雜所緣者。出體也。念住有三。一自性念住。以慧為體。此通三慧也。慧名念住者。謂由念力。令慧住境;蛴苫哿ΑA钅钭【。故名念住二相雜念住。謂慧及相應。并俱有四相為體。互相雜故。名為相雜三所緣念住。謂身。受。心法。為體。此是念住所緣境故三中相雜。能斷煩惱。以攝慧故。自性不能斷惑。以太減故。夫斷煩惱。必須慧解及俱有法。自性唯慧。故太減也。所緣念住。不能斷惑。以太增故。有非俱有故。太增也所緣念住。復有三種。一緣自相續(xù)身。二緣他相續(xù)身。三緣自他俱相續(xù)身。其身受心法。各有三。緣自他俱相續(xù)異故身受心法。四各有三?偝墒。說次第隨生者。說四念住次第。隨生先后也。謂身最粗。次受是粗。次心是粗。法最為細。攝涅槃故隨境粗者。應先觀故。故身念住。最初生也。又論云;蛑T欲貪。于身處轉(zhuǎn)。故四念住。觀身在初。然貪于身。由欣樂受。欣樂于受。由心不調(diào)。心之不調(diào)。由惑未斷。法中攝惑故。法第四也。故觀受等。如是次第。治倒故唯四者。此四念住。觀身不凈。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治彼常樂我凈四顛倒故。故唯立四論云。四中三種。唯名不雜緣。第四所緣。通雜不雜。若唯觀法。名不雜緣。若于身等。二三或四?偠^察。名為雜緣。解云。于身等四;蚨暇墶H暇;蛩目偩。雜身等故。名雜緣也
從此第二。明總相緣。論云。如是熟修雜緣身等。法念住已。復何所修。頌曰
彼居法念住總觀四所緣
修非常及苦空非我行相
釋曰。言彼居者。彼觀行者。居此總雜法念住也?傆^身等四所緣境。修四行相。謂非常等前別相位。有雜緣者;蚨慕翊穗s緣。唯總相緣四。與前別故?傁嗄钭。唯是總雜法念住也
從此第四。明煗等四善根。就中有五。一明善根觀行。二諸門分別。三明善根勝利。四明三乘轉(zhuǎn)根。五明修果遠近。且第一明觀行者。論云。修此觀已。生何善根。頌曰
從此生煗法具觀四圣諦
修十六行相次生頂亦然
如是二善根皆初法后四
次忍唯法念下中品同頂
上唯觀欲苦一行一剎那
世第一亦然皆慧五除得
釋曰。從此生煗法者。從此總相念住成就已。次生煗法。此法如煗立煗法名。圣道如火。能燒惑薪。圣火前相。故名為煗具觀四圣諦修十六行相者。此明煗位也。此煗善根。分位長故。能具觀四圣諦。及能具修十六行相。觀苦圣諦。修四行相非常苦空非我觀集圣諦。修四行相。因集生緣觀滅圣諦。修四行相滅靜妙離觀道圣諦。修四行相。道如行出。釋此相義后當辨之次生頂亦然者修煗善根。有下中上。至成滿時。有善根生。名為頂法。亦觀四諦。修十六行相。同前煗位。故言亦然。煗頂二善根。俱名動善?赏藙庸。動善根中。頂為最勝。如人頂故。名為頂法又忍位。是進煗位。是退此頂。在進退兩際。猶如山頂。故名為頂如是二善根皆初法后四者。煗頂二善根。初安足時。皆法念住。后增進時。通四念住。初安足者。謂此煗頂。以十六行相。最初游踐四圣諦跡。名初安足。即初起也。謂見道中。唯法念住。以煗頂位。順見道故。故初安足。唯法念住。后增進時。稍容預故。故得通修四念住也次忍唯法念者。從頂善根。有善根生。名為忍法。忍可四諦。最殊勝故。又無退故。名為忍法。忍初安足。及后增進。唯法念住。近見道故。故初與后。皆法念住頌言下中品同頂者。此忍善根。有下中上品。下中二位。同前頂位。具觀四諦。修十六行相也。上唯觀欲苦一行一剎那者。上品忍位唯觀欲苦。唯以一行一剎那心。名為上忍也今略明忍位下中上品者。若下品忍。具觀四諦。修十六行。中品忍位。減緣減行上下八諦。名之為緣。所緣境故上界四諦。有十六行。欲界四諦。有十六行?傆嫼铣扇。名之為行。能緣行故。應知七周減緣。二十四周減行。謂以四行。觀欲界苦。如是乃至以四行相。觀欲界道。后以三行。觀上界道。減余一行。名一周也又以四行。觀欲界苦。如是乃至后以二行。觀上界道。減余二行。第二周也又以四行。觀欲界苦。如是乃至以一行相。觀上界道。減余三行。第三周也又以四行。觀欲界苦。如是乃至以四行相。觀欲界道。不觀上界道。名為減緣。減緣之時。雖亦減行。減緣攝故。不名減行。此第四周也。此第四周。即是一周減緣攝也如減上界道諦。如此減余七諦行相。亦爾。唯于緣中。不減欲苦。減余七諦。名七周減緣總而言之。上下八諦。各減三行。謂欲界苦下。一行相留故。不減。所余七諦。余一行相。與緣同減故。但言三。三八二十四。名二十四周減行。理實言之。三十一周減行。謂余七行。減緣攝故。是故但言二十四也。于減行中。初減一行。名中忍初。如是乃至。減欲界苦下二行相時。但有二行。二剎那心。觀欲界苦名中忍滿唯有一行一剎那心。觀欲界苦。名為上忍就此中忍。未減道時。雖減行相。猶觀道故。故得具修四種諦也。頌言中品忍同頂位觀四諦者。約此說也至中忍滿。唯觀一諦。不具四也又于中忍。未減道時。修十六行相。此言修者。但是得修行。雖起一。能起得。修彼未來四諦下十六行相。故言修也。頌言中忍同前頂位修十六行相者。約此中忍未減道說也若此中忍。減道諦時。但修十二行相。非十六行也。既減彼道。心無欣慕。故彼道下。四行相亦。不起得修也。由此道理。減滅諦時。但修八行。謂不修彼滅道諦下各四行故減集諦時。但修四行。謂唯修苦下四種行故故于中忍。有修十六十二。八四行相于上忍位。亦修四行。唯起一行一剎那心。以觀苦故故能起得。修彼苦下四行相也。問于上忍位。減彼三行。何故修彼所減行耶。答雖減彼行。不減諦故。起欣慕心。故得修彼所減行相。于中忍位。修所減行。準此理說。于三十二行中。唯留欲界苦下一行者。擬入見道故。須留也。余三十一。如名次第。從后向前。漸漸除之。緣既從后除之。行亦從后減也問苦下一行。為留何行。答入見道人有二行者。一者利根。謂是見行見行有二。若著我者。留無我行。著我所者。即留空行二者鈍根鈍根亦二我慢增者。留無常行。懈怠增者。即留苦行又依西方德光論師。解減行云。欲苦四行。從后除之。如留無常。入見道者。先減非我。次減空。后減苦若留苦行。入見道者。先減非我。次減空。后減無常若留空行。入見道者。先減非我。次減苦。后減無常若留非我。入見道者。先減空。次減苦。后減無常。減欲苦諦。四行既然。減余七諦四行亦爾。謂余七諦。各有四行。與此欲苦四行。相屬如名次第。擬宜相當。以說其減。且如無常入見道者。于上界道。先減出。次減行。次減如。后減道。以道屬無常故。后減也。若以苦行。入見道者。于上界道。先減出。次減行。次減道。后減如以如屬苦故后減也。若以空行。入見道者。于上界道。先減出。次減如。次減道。后減行。以行屬空。故行后減也若以非我。入見道者。于上界道。先減行。次減如。次減道。后減出。以出屬非我故后減也減余六諦。各四行相。準前說之。為攝前義?偱e論云。謂瑜伽師。于色無色。對治道等(等余七諦)一一圣諦行相(三十二行)所緣(上七諦)漸減漸略(明減義也)乃至但有二念作意。思惟欲界苦圣諦境。齊此已前。名中忍位。從此位無間。起勝善根。一行一剎那。名上品忍。此善根起。不相續(xù)故(解云。唯有一念。故不相續(xù)。已上論文。義如前說也)世第一亦然者。從上品忍。無間生世第一法。此世第一。唯緣欲苦。唯有一行一剎那心。同前上忍。故言亦然。此有漏故。名為世間。于世間中。是最勝故。名為第一。此世第一。有士用力。離同類因。引見道生。故名最勝皆慧五除得者。出體此煗等四念住性故。皆慧為體。若并助伴。皆五蘊性(有定共戒。名為色蘊。余四可知)此煗等四。有能得得。助伴體中得。非煗等四善根體。故言除得。出見道后。有法后得。得此煗等。煗等上得。圣容現(xiàn)行。若此煗等。以得為體。豈有圣者煗等善根重現(xiàn)前耶。謂煗等四。圣道加行。得圣果已。理不合起故。煗等體非是得也
從此第二。諸門分別。論云。已辨所生善根體相。今次應辨彼差別義。頌曰
此順決擇分四皆修所成
六地二或七依欲界身九
三女男得二第四女亦爾
圣由失地舍異生由命終
初二亦退舍依本必見諦
舍已得非先二舍性非得
釋曰。初句標。第二句明修攝。第三句明依地。第四句明依身。第五第六句明男女得二。第七第八第九句明舍相。第十句明得久近。第十一句明得非先。第十二句明舍體此順決擇分者。標也。此煗等四。名順決擇分見修無學。三種圣道。皆名決擇。決謂決斷。能斷疑故。擇謂簡擇。謂能分別四諦相故見道名決擇分。是決擇中一分故也。此煗等四。引見道故。能順于彼。名順決擇分四皆修所成者。此煗等四。依定地故。修所成攝六地者。依地門。煗等四善。通依六地。謂未至中間四靜慮也。欲界中無。非定地故。無色亦無。謂煗等四。見道眷屬無色無見道。故無煗等也。二或七者。二謂煗頂。或言謂顯妙音師說。彼說煗頂。通依七地。于前六地。更加欲界也。依欲界身九者。依身門。此煗等四。唯依欲界人天身。起除北俱盧。人趣三洲。及六欲天也。九處身起。唯依欲者。能厭苦故前三善根。三洲初起。后生六天。亦續(xù)現(xiàn)前。第四善根。天亦初起。謂第四善。唯一念故。故人天趣。皆得初起。三女男得二者。此四善根。唯依男女。非扇搋等。前三善根。男女得二。且男得二者。謂男得男善根。及得女善根。女得二者。謂女得女善根。及得男善根。故名得二。以煗等三。男容轉(zhuǎn)形為女。女容轉(zhuǎn)形為男故。煗等三。女男得二。第四女亦爾者。第四善根。女得二種。同前煗等。故言亦爾。謂女得女善根。及得男善根。以女容轉(zhuǎn)形為男故。若第四善根。男唯得一。謂男唯得男身善根。而不得女。已得女身非擇滅故。圣由失地舍異生由命終者。明舍義也。圣舍煗等四善根者。由失地舍。謂依此地。得此善根。若遷上地。此地便失。失此地時。善根方舍。若此地死。還生此地。不失地故。煗等不舍。若異生舍但由命終。異生于地。失與不失。但命終時。必舍煗等。謂由異生無見道資。故命終舍。初二亦退舍者。謂異生于煗頂。亦由退舍非圣人也。異生于忍及世第一。亦無退舍。依本必見諦者。若諸異生。依四根本。起煗等者。彼于此生。必入見道。厭生死心。極猛利故。舍已得非先者。舍煗等已。后重修得。所得必非先所舍者唯得先未得者。以煗等善。未曾熟修。要大加行。方修得故。故得未曾得者。不得先所舍也。若先煗等。經(jīng)生故舍。遇了分位善說法師。便生頂?shù)取H舨挥稣。還從煗修得。二舍性非得者。失退二舍。以舍得故。非得為體
從此第二。明善根勝利。論云。得此善根。有何勝利。頌曰
煗必至涅槃頂終不斷善
忍不墮惡趣第一入離生
釋曰。煗位雖退又斷善根。造無間業(yè)。墮三惡趣。而無久流轉(zhuǎn)。必至涅槃故。若得頂法。雖有退等。必不斷善。若得忍法。雖命終舍。而無有退。不墮惡趣。若下忍位。于二惡趣。得非擇滅。若至上忍。于卵濕生。及無想天。北俱盧。大梵王。處并扇搋。半擇迦。二形身。及第八有等。并見所斷惑。于此生處身有惑中。得非擇滅。以上忍位。必入見道。得成圣果。故于卵等。得非擇滅。若見斷惑。雖即未斷。以必不起故。得非擇滅也。世第一法。雖是異生。能起無間。入正性離生。正性離生者。見道名也
從此第四。明三乘轉(zhuǎn)根。論云。此四善根。各有三品。由聲聞等(等獨覺與佛也)種姓別故。隨何種姓。善根已生。彼可移轉(zhuǎn)向余乘不。頌曰
轉(zhuǎn)聲聞種姓二成佛三余
麟角佛無轉(zhuǎn)一座成覺故
釋曰。聲聞種姓。煗頂二位。容轉(zhuǎn)成佛。若得忍位。無成佛理。菩薩利物。必往惡趣。忍超惡趣。故不成佛。言三余者。余謂獨覺。在佛乘外。故名為余。聲聞種姓。煗頂忍三。容可轉(zhuǎn)成獨覺乘故。名為三余。麟角獨覺。與佛世尊。于煗等位。性必無轉(zhuǎn)。謂此二圣。依第四禪。一座成覺。故無容轉(zhuǎn)也。梵云菩提。此翻為覺。三乘菩提。皆以盡智無生智為體。言一座者。始從煗位。終至菩提。不起于座。第四靜慮。是不傾動。最極猛利。三摩地故?盀轺虢羌胺鹚
從此第五。明得果久近。論云。頗有此生創(chuàng)修加行即此生引起順決擇分耶。不爾云何。頌曰
前順解脫分速三生解脫
聞思成三業(yè)殖在人三洲
釋曰。順決擇分。今生起者。必前生起順解脫分。諸有創(chuàng)修順解脫分。極速三生方得解脫。謂初生起順解脫分。第二生起順決擇分于第三生。方得入圣。乃至得阿羅漢也聲聞極速。三生極遲。六十劫。獨覺極速。四生極遲百劫順解脫分。聞思所成。唯散地故。三業(yè)為體殖解脫分。唯人三洲。三惡趣無。無般若故。諸天亦無。無厭苦故。北洲無者。以無厭心。及般若故又施一食。持一戒等。深樂解脫;厍笃刑。愿力所持。便名種殖順解脫分
從此大文第三。約三道辨人。就中有三。一明三道建立。二明七種圣人。三明學無學滿。就明三道建立。中二。一約現(xiàn)觀位明。二約修無學道。就約現(xiàn)觀明中二。一明十六心。二依位建立就明十六心中四。一正明十六心。二明十六心依地。三明忍智次第。四明見修道別且第一明十六心者。論云。于中已明諸加行道。世第一法。為其后邊。應說從斯。復生何道。頌曰
世第一無間即緣欲界苦
生無漏法忍忍次生法智
次緣余界苦生類忍類智
緣集滅道諦各生四亦然
如是十六心名圣諦現(xiàn)觀
此總有三種謂見緣事別
釋曰。從世第一善根。無間即緣欲界苦圣諦境。生無漏法。名苦法智忍?嗳虩o間緣欲界苦諦。次生法智。名苦法智此智無間。次緣余界(上二界)苦圣諦境。有類智忍生。名苦類智忍此忍無間。即緣此境。有類智生。名苦類智。如緣苦諦有此四心。緣集滅道。各生四亦然。謂苦類智后。緣欲集諦。生集法智忍此忍無間。生集法智。此智無間。緣上界集諦。生集類智忍。此忍無間。生集類智。此智無間。緣欲滅諦。生滅法智忍。此忍無間。生滅法智。此智無間。緣上界滅。生滅類智忍。此忍無間。生滅類智此智無間。緣欲道諦。生道法智忍此忍無間。生道法智。此智無間。緣上界道諦。生道類智忍此忍無間。生道類智。故于四諦。各有四心。成十六心苦法智忍者?喾ㄊ强嘀B法。忍緣苦法。名苦法忍。智是忍果。是等流果。智唯無漏。為顯此忍亦唯無漏。舉后等流。以為標別。故忍為智者。從果為名故也。如華菓樹樹。非華菓。生華果故。名華果樹。忍亦如是。生法智故。名法智忍苦法智者。緣苦法故。名苦法智。前忍斷惑。名無間道。后智證滅。名解脫道?囝愔侨碳翱囝愔钦摺4酥持。與前相似。故立類名。故論云。最初證知諸法真理。故名法智。此后境智。與前相似。故立類名。如苦既爾。余集滅道。各有四心。準此理釋。思而可知。此十六心?傉f名為圣諦現(xiàn)觀。謂在現(xiàn)前。觀圣諦故此有三種。一見現(xiàn)觀。唯無漏慧。見諦分明故。名見現(xiàn)觀。二緣現(xiàn)觀。此無漏慧。及慧相應心。心所法同一所緣。名緣現(xiàn)觀。三事現(xiàn)觀。謂前相應。及余俱有同一事業(yè)。名事現(xiàn)觀余俱有者。謂道共戒。及生等四相。俱有因故。名俱有也又論明得苦法智忍。名入正性離生。見所斷惑。令諸有情墮在惡趣受諸劇苦。猶如生食在有情身。作苦惱事。故名為生或由見惑。令諸善根不能淳熟。故名為生。見道能越。故名離生。言正性者。所謂涅槃。見道能證。名為正性離生。正性之離生。依主釋也;虼艘姷。即名正性。圣正性故。正性即離生。持業(yè)釋也。又此見道。或名正性決定。謂決取涅槃故;驔Q了諦相故。名決定也。若正性是涅槃。即正性之決定。若正性。目見道。正性即決定。二釋同前?喾ㄖ侨獭C麨槿胝。最初入故。故得入名
從此第二。明依地。論云。已辨現(xiàn)觀具十六心。此十六心。為依何地。頌曰
皆與世第一同依于一地
釋曰。世第一法。引見道故。故十六心與彼世第一。同依一地。前言世第一通依六地故。今見道亦唯依六地也
從此第三。明忍智次第。論云。何緣必有如是忍智。前后次第。間雜而起。頌曰
忍智如次第無間解脫道
釋曰。忍是無間道。約斷惑得。不破惑得之所隔礙。故名無間智是解脫道。已解脫惑得。又與離系得。俱時起故。名解脫也。忍智次第。理必應然。猶如世間驅(qū)賊閉戶。忍如驅(qū)賊。智如閉戶也
從此第四。明見修道別。論云。此十六心。皆見諦理。一切可說見道攝耶。不爾云何。頌曰
前十五見道見未曾見故
釋曰。除道類智。前十五心。名為見道。于四諦理。未見今見。見未曾見。故得見名。至道類智。無一諦理未見今見。如修曾見。故修道攝。問如道類忍是道諦理。此道類智。緣道類忍。于道類忍。未見今見。何故道類智。非見道攝耶。答此中約諦。不約剎那。雖于道類忍一剎那心。未見今見。于上下八諦。皆已曾見。故修道攝。如刈畦稻。唯余一科。不可名為一畦未刈。問忍于諦理。未見今見?擅姷。中間七智。已見今見。何緣七智。亦見道攝。答知諦未盡。中間起故。亦見道攝
從此第二。依位建立。就中有二一依十五心。二依第十六心。且依十五心者。論云。且依見道十五心位。建立眾圣。有差別者。頌曰
名隨信法行由根鈍利別
具修惑斷一至五向初果
斷次三向二離八地向三
釋曰。名隨信法行由根鈍利別者。見道位中圣者。有二。一隨信行。二隨法行。由根鈍利。立此二名。若鈍根者。名隨信行。彼于先時。隨信他言。而行義故。若利根者。名隨法行。彼于先時。由自披閱契經(jīng)等法。隨行義故具修惑斷一至五向初果者。即前二圣。于見道位。立為三向。此頌是初向也。謂于先時。未以世道斷修惑。名具修惑。此名具縛人也斷一至五向者。謂先凡位。以有漏道。斷修惑一品乃至五品。此為五人。兼前具縛。為六人也。此六人至見道中。名初果向。趣預流果故斷次三向二者。第二向也。謂于凡位。斷第六品或七八品。名斷次三。謂前五品。次三品故。此有三人。此斷次三人。至見道中。名第二向。趣一來果故離八地向三者。第三向也。謂先凡位。斷欲修惑第九品盡;驍喑醵ㄒ黄。乃至斷無所有處惑盡。名離八地。此有六十四人。謂斷欲第九品。為一人。斷上七地各九品惑。各有九人。七九六十三。兼前一人。成六十四人。此六十四人。至見道中。名第三向也。趣不還果故
從此第二。依第十六心。建立者。就中有二。一明建立果位。第二別明住果非向。且明第一立果差別者。論云。次依修道。道類智時。建立眾圣。有差別者。頌曰
至第十六心隨三向住果
名信解見至亦由鈍利別
釋曰。隨三向住果者。前初向六人。至道類智。住預流果。前第二向三人。至道類智。住一來果。前六十四人。至道類智。住不還果也。名信解見至者。此住果人。若鈍根者。名為信解。若利根者。名為見至。前隨信行。今名信解。謂由信故。勝解相顯。名為信解前隨法行。今名見至。謂由向見。得至果見。故名見至。此二圣者。信慧互增。故慓信解見至名別
從此第二。明住果非向。論云。何緣先斷欲界修惑一。至五等。至第十六道類智心。但說名為預流果等。非后果向(解云。此意者。何故斷五品。非第二向。斷七八品。非第三向。斷上七地。非第四向也)。頌曰
諸得果位中未得勝果道
故未起勝道名住果非向
釋曰。諸得果位中者。據(jù)前預流等三果也。未得勝果道者。未得五品等諸勝果道也。故未起勝道名住果非向者。結(jié)上三果不名后向也。謂斷五品。至道類智。未起五品勝果道故。但名預流果。故不名第二向也
斷七八品。至道類智。未起七八品。勝果道故。但名一來果故。不名第三向也。斷上七地。至道類智。未起七地勝果道故。名第三果故。不名第四向也。勝果道者。謂向道也。夫論向道。勝前果道;蛉ず蠊。名勝果道。問何故前住果。未得勝果道。答以勝果道是向道故。故住果位。未起得也
從此第二。約修無學道。就中有二。一明德失數(shù)。二歷位廣明。且明德失數(shù)者。論云。當約修惑辨漸次生能對治。名分位差別。頌曰
地地失德九下中上各三
釋曰。失謂退失。即所斷煩惱也。德謂功德。即能斷道也。于九地中。地地修惑。各有九品。九九總有八十一品惑。其能斷道。地地亦九?傆邪耸黄。無間道八十一品解脫道。問失德如何。各分九品。答謂根本品。有下中上。此三各三。故成九品。且下品三者。謂下下。下中。下上。中品分三者。謂中下。中中。中上。上品三者。謂上下。上中。上上。應知此中。下下品道。能斷上上品障。乃至上上品道。能斷下下品障。如洗衣位。粗垢先除后除細垢。又如粗闇小明能滅要以大明。方滅小闇。失德相對。理必應然。白法力強。黑法力劣。故剎那頃。下下品道。能斷無始上上品惑。猶如長時。所集大闇。一剎那頃。小燈能滅
從此第二。歷位廣明。就中有四。一明預流七生。二明一來向果。三明不還向果。四明無學向果。且初明預流七生者。論云。先應建立都未斷者。頌曰
未斷修斷失住果極七返
釋曰。九地修惑。都未有斷名為預流。生極七返。謂于人天。七返受生。極言為顯受生最多。極不過七。非諸預流。皆受七反。言預流者。諸無漏道?偯麨榱鳌3躅A此流。名為預流。問此預流。名為因何義。若初得道。名為預流。則預流名。應目第八(苦法忍是第八也。于八忍中。從后數(shù)之。當?shù)诎斯室?。若初得果名為預流如超越人至道類智。得二三果。應名預流。答此預流名。不目第八。目初得果。于四沙門果中定初得故一來不還。非定初得。此定初得。故名預流。問何緣此名。不目第八。答要具三義。得預流名。一具得果向無漏道故。二具得見修無漏道故。三于現(xiàn)觀十六心流。遍至得故第八三義俱闕。故預流名。不目第八言七生者。人中七生。中有。生有。名為七生。天中亦然。中生各七?偠松=云叩裙。說極七生問何緣彼無受第八生。答謂相續(xù)身。齊此七生。所有圣道。必成就故。圣道種類。法應如是。如七步蛇。第四日瘧。法應爾故。至第七生。逢無佛法。雖在居家。得阿羅漢。既得果已。必不住家。法爾自得苾芻形相。問預流既。未斷不善修惑。云何經(jīng)說預流。名為無退墮法(不退墮三惡趣也)。答此有五義。一以不生長退墮業(yè)故。二違彼生長業(yè)與果故。三強盛善根鎮(zhèn)彼身故。四加行意樂俱清凈故。五諸有決定墮惡趣業(yè)。尚不起忍。況得預流。故有頌曰
愚作罪小。亦墮惡(無慚愧故)智為罪大。亦脫苦(慚愧增故)如團鐵小亦沉水為缽鐵大亦能浮(引此頌意。明愚人名退墮。預流名無退墮也)
- 上一篇:俱舍論頌疏 第二十二卷
- 下一篇:俱舍論頌疏 第二十四卷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卷一
- 第一卷 忉利天宮神通品
- 卷一 序品 第一
- 第四卷 閻浮眾生業(yè)感品
- 第六卷 如來贊嘆品
- 第二卷 分身集會品
- 第三卷 觀眾生業(yè)緣品
- 第八卷 閻羅王眾贊嘆品
- 第五卷 地獄名號品
- 第七卷 利益存亡品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序品第一
- 第十三卷 囑累人天品
- 第九卷 稱佛名號品
- 第十二卷 見聞利益品
- 第十卷 校量布施功德緣品
- 《地藏經(jīng)》贊
- 第十一卷 地神護法品
- 《地藏經(jīng)》開經(jīng)偈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卷二
- 《華嚴經(jīng)》原文卷一至卷五
- 妙法蓮華經(jīng)弘傳序
- 楞嚴經(jīng)注音 第一卷
- 卷一 方便品 第二
- 《地藏經(jīng)》回向偈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譬喻品第三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方便品第二
- 卷二 譬喻品 第三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卷三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卷四
- 卷七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第二十五
- 卷二 信解品 第四
- 楞嚴經(jīng)注音 第七卷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化城喻品第七
- 卷三 化城喻品 第七
- 卷三 藥草喻品 第五
- 卷六 藥王菩薩本事品 第二十三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第二十五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卷十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卷五
- 卷四 五百弟子受記品 第八
- 圓覺經(jīng)講的是什么內(nèi)容?圓覺經(jīng)概說
- 《大寶積經(jīng)》共有多少卷,是誰翻譯的?
- 楞嚴經(jīng)是怎么來的?楞嚴經(jīng)的由來故事
- 佛經(jīng)的序分、正宗分、流通分是什么意思?
- 玄奘大師版《心經(jīng)》講記
- 念地藏經(jīng)期間總做噩夢,這是為什么?
- 《華嚴經(jīng)》是怎么來的,是誰從龍宮帶出來的?
- 念經(jīng)時,可以跟著文字去理解內(nèi)容,感受景象嗎?
- 《六祖壇經(jīng)》的四種版本
- 維摩詰經(jīng)主要講了什么?
- 華嚴經(jīng)是大乘經(jīng)典嗎,有哪些漢譯本?
- 真正的佛在哪里?真如自性是真佛,邪迷三毒是魔王
- 《壇經(jīng)》處凡愚而不減,在賢圣而不增的意思
- 《法句經(jīng)》偈頌:人生在世間,應實行善德的講解
- 百佛名經(jīng)注音版
- 增一阿含經(jīng)是誰翻譯的,多少卷,講什么?
- 《華嚴經(jīng)》偈語“汝等眾生,不能自救”是什么意思?
- 妙法蓮華經(jīng)是誰說的?
- “空”與“色”相依相存,無有差異
- 《法華經(jīng)》的四安樂行是指什么意思?
- 《法句經(jīng)·智者品》偈頌:智者不為得失心動
- 《維摩詰經(jīng)》的漢譯本與注疏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是誰翻譯的?心經(jīng)譯者玄奘大師
- 佛語法門經(jīng)注音版
- 法華經(jīng)是誰翻譯的?妙法蓮華經(jīng)譯者鳩摩羅什介紹
- 《無量壽經(jīng)》三輩往生是通途菩提心還是凈土菩提心?
- 《法句經(jīng)》偈頌:此心難覺察,隨欲望流轉(zhuǎn)的解讀
- 《心經(jīng)》的大智慧
- 圓澄禪師翻跟斗作禮講《金剛經(jīng)》
- 《父母恩重難報經(jīng)》提倡孝道的偈語
- 《六祖壇經(jīng)》中的兩處“念”是指什么?有什么不同?
- 佛說菩薩行五十緣身經(jīng)注音版
- 大方等如來藏經(jīng)注音版
- 如何擁有幸福的生活?常修慈悲心,煩惱自然無
- 《法句經(jīng)·心品》偈頌:飄浮不定心,不明了正法的講解
- 九品往生出自哪部經(jīng)典?
- 蓮池贊的全文及拼音
- 華嚴經(jīng)有幾個版本?四十華嚴、六十華嚴、八十華嚴
- 菩薩生地經(jīng)注音版
- 從《壇經(jīng)》片段,瞻仰學習六祖大師的嘉言懿行
- 妙法蓮華經(jīng)全文
- 地藏經(jīng)原文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 無量壽經(jīng)原文
- 楞嚴經(jīng)注音
- 金剛經(jīng)原文
- 華嚴經(jīng)原文
- 金剛經(jīng)譯文
- 妙法蓮華經(jīng)譯文
- 楞嚴經(jīng)原文
- 瑜伽師地論原文
- 華嚴經(jīng)譯文
- 地藏經(jīng)譯文
- 心經(jīng)講解
- 心經(jīng)譯文
- 南懷瑾:《金剛經(jīng)說什么》
- 六祖壇經(jīng)原文
- 瑜伽師地論譯文
- 六祖壇經(jīng)譯文
- 楞嚴經(jīng)講解
- 楞嚴經(jīng)譯文
- 金剛經(jīng)講解
- 大般涅槃經(jīng)原文
- 俱舍論原文
- 地藏經(jīng)講解
- 地藏經(jīng)譯文
- 楞嚴經(jīng)原文
- 楞伽經(jīng)譯文
- 涅槃經(jīng)原文
- 無量壽經(jīng)譯文
- 瑜伽師地論白話文
- 瑜伽師地論講記
- 解深密經(jīng)原文
- 阿彌陀經(jīng)原文
- 地藏經(jīng)白話文(王智隆居士)
- 成唯識論原文
- 維摩詰經(jīng)譯文
- 大般涅槃經(jīng)白話文
- 華嚴經(jīng)講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