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唯識論

成唯識論(Vij?āpti-mātratā-siddhi-?āstra) 佛教論書。又名《凈唯識論》,簡稱《唯識論》。玄奘糅譯印度親勝、火辨、難陀、德慧、安慧、凈月、護法、勝友、勝子、智月等十大論師分別對《唯識三十頌》所作的注釋而成。10卷。傳說玄奘留學印度時,曾廣收十家注釋(每家各10卷)...[詳情]

成唯識論講話 自序

  成唯識論講話

  自 序

  《成唯識論》十卷雄文,內容雖是復雜,但一經研究,就明白是有一定的線索,這線索是依據世親菩薩所造的《唯識三十頌》,一句一句地解釋下去的。讀者不要怕枝上岔枝,葉傍長葉,只要能夠拿到《三十頌》的繩子,一句一句挨次研究,那就可清清楚楚。最好是把正文背熟,或者就會明了一半。

  古來大德注解《成唯識論》,方便讀者的,要算蕅益大師的《唯識心要》,和智素法師他們公孫三代所合著的《成唯識論音響補遺》,是研究唯識最好的兩部入門書,讀者讀了這兩部書,可能把《成唯識論》的正文消下來,正文懂得了,再研究窺基大師的《述記》;以及《義蘊》、《演秘》、《樞要》等等的唐疏,才算有繩子可牽。不然的話,難免弄得頭痛眼花。我現在做這部白話注解,可算是方便中的方便。好像要到大雄寶殿,是不能不經過頭山(P5)門一樣。

  本來講解這一部論,能夠恰到好處,那是很不容易的。為什么呢?因為照正文直譯吧,未免太呆板!稍微自由一點吧,又不免嫌嚕蘇!處于這兩難之地,只好想到那里寫到那里,任其自然好了。因為若過于考究其文,一定難免要傷其義;真要做到文義兼暢,恐怕不易做到。所以只好放其文而顧其義,這是本編的目的。其余的話,請看凡例。

  □□四十一年正月初五日晨(P6)

  凡 例

  一、本編分段,全依《成唯識論音響補遺》,可互相對照。

  二、本編不分科,以免麻煩割截,并可檢《補遺》對照。

  三、本編并非文言對照,蓋免其呆板,求其自然。

  四、本編原為方便初機,如博大高深者,可研讀唐時各注疏。

  五、本編初試筆,如有不妥之處,請諸多指教。

  編者識(P7)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