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覺經(jīng)
《圓覺經(jīng)》,佛教大乘經(jīng)典,一卷,唐·罽賓沙門佛陀多羅譯,具名《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又作《大方廣圓覺經(jīng)》、《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圓覺了義經(jīng)》。收在《大正藏》第十七冊。是唐、宋、明以來教(賢首、天臺)、禪各宗盛行講習的經(jīng)典。..[詳情]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講記 第十二章 賢善首菩薩
第十二章
賢善首菩薩
于是賢善首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匝,長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廣為我等及末世眾生,開悟如來不思議事。世尊,此大乘教,名字何等?云何奉持?眾生修習得何功德?云何使我護持經(jīng)人?流布此教至于何地?”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復始。
于是賢善首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匝,長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廣為我們及末世眾生,開悟如來不思議事的圓覺法門。請問世尊,一、此大乘教叫什么名字?二、怎樣修?怎樣持?三、眾生修習此法門有什么功德?四、怎樣使我護持依此經(jīng)典修持的人?五、這個教法要流布到什么地方?
爾時,世尊告賢善首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為諸菩薩及末世眾生,問于如來如是經(jīng)教功德名字。汝今諦聽,當為汝說!睍r,賢善首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聽。
爾時,世尊告賢善首菩薩言:“很好!很好!善男子,你們能為諸菩薩及末世眾生,問于如來如是經(jīng)教功德名字”。
善男子,是經(jīng)百千萬億恒河沙諸佛所說,三世如來之所守護,十方菩薩之所歸依,十二部經(jīng)清凈眼目。
此是贊嘆此經(jīng)的功德。是經(jīng)典所闡述圓覺的法門為百千萬億恒河沙諸佛所說,過去、現(xiàn)在、未來諸佛之所守護,十方菩薩都以此法門為歸依,“十二部經(jīng)清凈眼目”,本經(jīng)能令菩薩遠離諸幻,徹見法性,所以為十二部經(jīng)清凈眼目。所謂清凈眼目,即是不為幻翳所障。
佛所講的教法分為十二種類,即是十二部經(jīng):
⑴契經(jīng),音譯修多羅,又作長行。佛陀之教說,即一般所說之經(jīng)。
、茟,音譯祇夜,契經(jīng)里以偈頌重復闡釋教法,所以也稱為重頌。
、怯泟e,音譯和伽羅那,又作授記。佛陀對眾弟子未來世之證言。
、戎S頌,音譯伽陀,全部以頌文誦出教義,所以也稱為孤起。
、勺哉f,音譯優(yōu)陀那,佛未問而自說之教法。
、似┯,音譯阿波陀那,以譬喻宣說法義。
、瘫臼,音譯伊帝曰多伽,記載佛與弟子前生之行誼。
⑼本生,音譯阇陀伽,記載佛前生修行之種種大悲行。
⑽方廣,音譯毗佛略,宣說廣大深奧之教義。
⑾希法,音譯阿浮陀達磨,又作未曾有法。記載佛及弟子希有之事。
、姓撟h,音譯優(yōu)波提舍,記載佛論議抉擇分別諸法法義。
是經(jīng)名《大方廣圓覺陀羅尼》,亦名《修多羅了義》,亦名《秘密王三昧》,亦名《如來決定境界》,亦名《如來藏自性差別》,汝當奉持!
此節(jié)正答“名字何等”之問。佛宣說是經(jīng)有五個名字:
一、《大方廣圓覺陀羅尼》
二、《修多羅了義》
三、《秘密王三昧》
四、《如來決定境界》
五、《如來藏自性差別》
善男子,是經(jīng)唯顯如來境界,唯佛如來能盡宣說。若諸菩薩及末世眾生依此修行,漸次增進,至于佛地。
此節(jié)先答“流布此教至于何地”之問。是經(jīng)純粹在講如來的境界,如此甚深秘密境界,只有佛才能夠完全徹底宣說。如果諸菩薩及末世眾生依此法門修行,漸次增進,最終會達到佛的境界——佛地。
善男子,是經(jīng)名為頓教大乘,頓機眾生從此開悟,亦攝漸修一切群品。譬如大海不讓小流,乃至蚊虻及阿修羅,飲其水者皆得充滿。
此節(jié)正答“云何奉持”之問。是經(jīng)的真正教義是屬于頓教大乘。在佛法中之所以分大乘、小乘,是因為眾生的根機,有些人想要自己解脫,就是小乘;有些人除了要自己解脫,還要度化眾生,就是大乘。除了大小乘的區(qū)別以外,還有頓教、漸教的分別。所謂頓教,是很快開悟的教法;漸教是依次第逐漸開悟的教法。此圓覺法門是屬于大乘頓教的教法,頓根基的眾生從此立刻得到開悟,“亦攝漸修一切群品”,也能夠含攝其他漸修的眾生。譬如大海不讓小流,百川所歸,乃至一切蚊虻及阿修羅等任何眾生,飲其水者皆得充滿。比喻無論何等根基的眾生依教修習,都能夠得益。
善男子,假使有人純以七寶積滿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不如有人聞此經(jīng)名及一句義。善男子,假使有人教百恒河沙眾生得阿羅漢果,不如有人宣說此經(jīng)分別半偈。
此節(jié)正答“眾生修習得何功德”之問。假使有人純以七寶積滿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不如有人聞此經(jīng)的名字,乃至此經(jīng)中的一句佛法。假使有人能夠教導百恒河沙眾生證得阿羅漢果,不如有人依此了義經(jīng)分別解說半偈文句。
善男子,若復有人聞此經(jīng)名,信心不惑,當知是人非于一佛二佛種諸;,如是乃至盡恒河沙一切佛所種諸善根,聞此經(jīng)教。汝善男子,當護末世是修行者,無令惡魔及諸外道惱其身心,令生退屈。
此節(jié)正答“云何使我護持經(jīng)人”之問。如果有人聞此經(jīng)名稱,即能生信心,不會疑惑,當知此人福德和智慧俱多,不止于一佛二佛所種諸福德和智慧,于宿世之中乃至盡恒河沙一切佛所已種諸善根,才能夠聽聞此經(jīng)教。汝善男子,應當護持末世的這些修行人,不要讓惡魔及諸外道惱亂其身心,致令修行人退失道心,屈伏于惡魔外道。
爾時,會中有火首金剛、摧碎金剛、尼藍婆金剛等八萬金剛,并其眷屬,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匝而白佛言:“世尊,若后末世一切眾生,有能持此決定大乘,我當守護,如護眼目,乃至道場,所修行處,我等金剛自領(lǐng)徒眾,晨夕守護令不退轉(zhuǎn)。其家乃至永無災障,疫病消滅,財寶豐足,常不乏少!
佛經(jīng)中說到有一些很有威神力的鬼神,發(fā)愿護持佛法,稱為金剛護法,也稱為金剛力士。佛經(jīng)中有記載,提婆達多要害佛,從山上推一塊大石頭下來,當時一位護法金剛力士,把那塊石頭打歪一邊,使石頭沒打中佛。密教經(jīng)典說佛菩薩現(xiàn)憤怒相為度剛強難教化的眾生,密宗把這類憤怒的佛菩薩化身稱為金剛。在大乘經(jīng)典常說,佛的眷屬有天龍鬼神八部,及諸天王、梵王等都是菩薩,這些菩薩也在圓覺法會中。
爾時,會中有火首金剛、摧碎金剛、尼藍婆金剛(青金剛)等八萬金剛,并其眷屬,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匝而白佛言:“世尊,如果后末世一切眾生,有能夠修持此大乘圓覺法門者,我當守護,有如保護我的眼目,乃至寺院道場以及修行處所,我們這些金剛,自領(lǐng)徒眾,晨夕守護,不令惡魔外道惱亂,不令修行人退轉(zhuǎn)。其家永無災障,疫病消滅,財寶豐足,常不乏少。”
爾時,大梵王、二十八天王并須彌山王、護國天王等,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匝而白佛言:“世尊,我亦守護是持經(jīng)者,常令安穩(wěn),心不退轉(zhuǎn)。”
爾時,色界初禪天的天王——大梵王,我們居住的世間有二十八天:欲界有六天,色界有十八天,無色界有四天,二十八天王是指以上二十八天的天主,因為大梵王以上諸天是互不往來的個人定中世界,無臣民也就無王,自己就是該天界唯一的天主。須彌山王是指忉利天主帝釋,居須彌山頂,所以叫做須彌山王。護國天王等,是指保護國家的鬼神,四大天王中的一個天王,也叫做護國天王。這些天王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匝而白佛言:“世尊,我也守護是持經(jīng)人,常令安穩(wěn),心不退轉(zhuǎn)!
爾時,有大力鬼王名吉槃茶,與十萬鬼王,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匝而白佛言:“世尊,我亦守護是持經(jīng)人,朝夕侍衛(wèi),令不退屈。其人所居一由旬內(nèi),若有鬼神侵其境界,我當使其碎如微塵!
爾時,有大力厭魅鬼王名吉槃茶,也叫做鳩槃茶,與十萬鬼王,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匝而白佛言:“世尊,我也守護是持經(jīng)人,朝夕侍衛(wèi),令不退屈。其人所居一由旬內(nèi),若有鬼神侵其境界,我當使其碎如微塵! “一由旬”是四十里。
佛說此經(jīng)已,一切菩薩、天龍鬼神八部眷屬,及諸天王、梵王等,一切大眾,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這里所說的八部眷屬,是佛的八部眷屬,不是四大天王所統(tǒng)領(lǐng)的八部鬼神。四大天王所統(tǒng)領(lǐng)天龍八部鬼神是:東方持國天王領(lǐng)乾闥婆(樂神)、毗舍阇(啖精氣鬼),南方增長天王領(lǐng)鳩槃荼(厭魅鬼)、薜荔多(餓鬼),西方廣目天王領(lǐng)龍(天龍守天宮,海龍住大海興雨,地龍住江河,伏藏龍守伏藏)、富單那(臭餓鬼或主熱病鬼),北方多聞天王(毗沙門)領(lǐng)夜叉(勇健鬼,有地、虛空、天三種)、羅剎(捷疾鬼)。這些鬼神是凡夫不是菩薩,只能在四天王天與人間活動。佛威德所度化的天龍鬼神八部眷屬有: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非天)、迦樓羅(金翅鳥)、緊那羅(頂有角的非人)、摩侯羅伽(大蟒神),住于諸佛之受用土,能處處應化度眾生,是護持佛及佛法的菩薩。梵王即色界初禪天主,梵王以上無天王,所以此處的諸天王是指欲界諸天王。梵王是初禪天的第三天天主,自以為是世界主;從梵王以上的二禪天開始的天人,開始進入無覺無觀,互無往來而無王可作,所以說梵王以上無天王。
佛說此經(jīng)已,在會諸菩薩、天龍鬼神八部眷屬,及諸天王、梵王等,一切大眾,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終
- 上一篇: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講記 第十一章 圓覺菩薩
- 下一篇:何謂普賢十大愿
- 怎樣理解“涅槃寂靜”?
- “涅槃”不可用語言來闡釋
-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述要
- 大方廣圓覺經(jīng)大疏
- 圓覺經(jīng)道場修證儀
- 圓覺經(jīng)略疏
- 圓覺經(jīng)略疏之鈔卷第十二
- 圓覺經(jīng)略疏之鈔卷第十一
- 圓覺經(jīng)略疏之鈔卷第十
- 圓覺經(jīng)略疏之鈔卷第九
- 圓覺經(jīng)略疏之鈔卷第八
- 圓覺經(jīng)略疏之鈔卷第七
- 圓覺經(jīng)略疏之鈔卷第六
- 圓覺經(jīng)略疏之鈔卷第五
- 圓覺經(jīng)略疏之鈔卷第四
- 圓覺經(jīng)略疏之鈔卷第三
- 圓覺經(jīng)略疏之鈔卷第一
- 圓覺道場修證禮懺文卷第十八
- 圓覺經(jīng)略疏之鈔卷第二
- 圓覺道場禪觀修證廣文卷第十七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
- 宗鏡錄卷第一
- 宇宙大學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績單
- 佛教對「臨終關(guān)懷」的看法
- 宗鏡錄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鏡錄序
- 七佛傳法偈(三)假借四大以為身,心本無生因境有; 前境若無心亦無,罪福如幻起亦滅。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2
- 大般若經(jīng)要解——般若的觀行
- 佛教對「女性問題」的看法
- 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講義 第一卷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心經(jīng)》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講
- 占察善惡業(yè)報經(jīng) 1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之一
- 七佛傳法偈(七)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
- 佛教對「自殺問題」的看法
- 七佛傳法偈(二)起諸善法本是幻,造諸惡業(yè)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風,幻出無根無實性。
- 二課合解 第一講
- 十二因緣法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卷上(1)
- 七佛傳法偈(一)身從無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諸形像;幻人心識本來空,罪福皆空無所住。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3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6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媽媽的乳汁
- 四圣諦講記 第一卷 苦~輪回之苦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4
-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1
- 《無量壽經(jīng)》之八相成道(一)
- 《圓覺經(jīng)》講記 第一章 文殊菩薩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序品第一節(jié)錄
- 印光大師傳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訶止觀卷第一上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0
- 印光文鈔全集 增廣印光法師文鈔卷第一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5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解脫痛苦的原理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8
- 宗鏡錄卷第二
- 妙境法師主講:八識規(guī)矩頌講義(1)
- 怎樣理解“涅槃寂靜”?
- 怎樣才能讓自己的事業(yè)蒸蒸日上?善緣不斷?
- 不是犧牲也非放棄,給與是一種生命力
- 為什么達摩禪法在北朝受到明顯排擠?
- 傲慢與偏見,學佛人要遠諸傲慢,調(diào)整偏見
- 佛教說不能執(zhí)著,是否意味著看淡甚至放棄努力理想?
- 在家學佛,應如何做人?
- 做真實的自己
- 行腳云游是什么意思?
- 放下不快樂就是快樂
- 善待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 有沒有辦法掌握未來?
- 你快樂嗎?有沒有試過不快樂?
- 錯了怎么辦?
- 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生活感言,人生總有喜怒哀樂的
- 至心精進,專注于目標,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老實念佛,重在一生堅持不懈憶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勵:一個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佛法的中道觀
- 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學習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福慧獲法喜
- 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離一切不善業(yè)?
- 當業(yè)障現(xiàn)前時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個人的福報都是自己修來的
-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 佛教對世界的認識——因緣因果
- 護念他人善用心,學佛慈悲須踐行
- 如何報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對佛最好的報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這八種圓滿
- 只有無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師是后世佛弟子學習的榜樣
- 無論哪種供養(yǎng),都離不開善用一顆歡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為、語言和心念
- 妙法蓮華經(jīng)
- 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千江映月
- 宗鏡錄
- 無量壽經(jīng)
- 星云大師講解
- 大安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講解
- 凈界法師講解
- 星云大師文章
- 解脫之道講記
- 夢參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文章
- 圓覺經(jīng)講記
- 虛云法師文章
- 凈界法師文章
- 四圣諦講記
- 圣嚴法師講解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 定慧之路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
- 佛法修學概要
- 摩訶止觀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解說
- 體方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傳奇
- 大方廣圓覺經(jīng)講義
- 解深密經(jīng)語體釋
- 大安法師文章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
-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 華嚴經(jīng)要義
- 雜阿含經(jīng)選集新版
- 妙境法師講解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
- 印光文鈔全集
-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講記
- 夢參法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