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善業(yè)道經(jīng)

《十善業(yè)道經(jīng)》中文版本為唐朝實叉難陀翻譯,北宋施護所譯《佛為娑伽羅龍王所說大乘經(jīng)》為同經(jīng)異譯,本經(jīng)出自西晉月氏國三藏竺法護譯《佛說海龍王經(jīng)》,為其第十一品《十德六度》,是釋迦牟尼佛在娑竭羅(意為:咸水海)龍宮,為龍王所宣說的經(jīng)典...[詳情]

《十善業(yè)道經(jīng)》的啟示

九、菩薩的精神

  【慈莊嚴故,于諸眾生不起惱害;悲莊嚴故,憫諸眾生常不厭舍;喜莊嚴故,見修善者心無嫌嫉;舍莊嚴故,于順違境無愛恚心!

  這段經(jīng)文講四無量心,這是菩薩道的精神所在。我們學佛是為了超越我們現(xiàn)有的生命狀態(tài),成就圓滿的人格——成佛。成佛先要行菩薩道。菩薩的特點,就是要有慈悲濟世的胸懷,這要從四無量心開始修學。

  1.慈無量

  “慈莊嚴故,于諸眾生不起惱害”。慈,是與樂,就是給人快樂。一個人如果擁有慈的心態(tài),他就能做到“于諸眾生不起惱害”,對于一切眾生不會生起一種惱害的心理。因為一個人有慈的修養(yǎng),隨時都會想著給眾生帶來快樂、幸福,他自然不會去做惱害眾生的事。

  2.悲無量

  “悲莊嚴故,憫諸眾生常不厭舍”。悲,是拔苦。與樂是慈,拔苦是悲。悲,是把眾生從煩惱痛苦的深淵里拉出來,放到快樂的、幸福的地方去。所以慈悲的定義,就是與樂拔苦,給大家快樂,解決人家的痛苦,這就是慈悲。佛教所講的慈悲,與基督的博愛,儒家的仁有些相似,但更深、更廣,思想境界更高;浇讨v博愛,并沒有讓我們?nèi)郛惤掏健H寮抑v仁,也是內(nèi)外有別。他們都不及佛家的“無緣大慈,同體大悲”。

  什么叫無緣大慈呢?無緣就是不講條件。世間上的人,給人家好處,總是有條件的。這個人跟我有關系嗎?他是不是我的親戚朋友?會不會影響到我的事業(yè)?我有沒有必要幫助他?幫助他對我有好處嗎?先反復計較一番,然后再施展慈心。而一個行菩薩道的人,慈悲眾生,是不講條件的。在菩薩的心目中,一切眾生都是平等的,只要人家有困難,他就樂于幫助,不講究任何條件,這就叫“無緣大慈”。

  什么叫同體大悲呢?同體,就是把眾生和自己看成是一體的。眾生的痛苦,就是我的痛苦;眾生的需要,就是我的需要。菩薩要擁有這樣一種胸懷,就像《維摩經(jīng)》里講的維摩居士,人家問他為什么病了?他說,“因眾生病故,所以我有病”,因為眾生病了,所以他才會生病,這就有點類似母親對待兒子一樣。當兒子生病的時候,作母親的就會很著急,甚至會著急得寧愿她死,也不要她兒子生病。母親對待兒子的這種心情,就接近于“同體大悲”的精神,可惜母親的這種胸懷太窄了,不是“無緣大慈”,因為她不會對待一切人,對待別人的兒子,她就沒有這種胸懷了。

  菩薩的修行是把母親待兒子的胸懷擴充到無限,稱為無量。四無量心,就是范圍無限的意思。無量,以一切眾生為對象。所以一個人要想修四無量心,可以從他的親人開始,把對自己兒子、兄弟、姐妹、父母的慈悲,進一步推廣到自己的親戚朋友,再進一步擴展到跟自己沒有關系的人,最后再把這種慈悲擴展到自己的怨家仇人,再把待人的慈悲心推廣到一切眾生,能夠設身處地替一切眾生著想,慈悲心就算修成了。到這個時候,才能做到“憫諸眾生,常不厭舍”。

  3.喜無量

  “喜莊嚴故,見修善者心無嫌嫉”。喜,就是隨喜,隨喜是相對嫉妒而言的。通常人們總有嫉妒心,因為有了嫉妒心,就不能隨喜。我們學佛的人,就是要培養(yǎng)隨喜的心態(tài)。隨喜心態(tài)的培養(yǎng),首先要從我們的兒子、夫妻、親戚朋友身邊開始培養(yǎng),對他們?nèi)〉玫某煽兒蜆s譽,我們要馬上隨喜贊嘆,生起歡喜心。接著,把這種對親人的歡喜心再擴展到陌生人身上,乃至跟我們有利害沖突的人,對他們?nèi)〉玫某删秃蜆s譽,我們也要隨喜贊嘆,感到由衷地高興,而不是口是心非地說恭喜恭喜。我們還要進一步把這種歡喜心從一個鄉(xiāng)村擴展到一個縣、一個省、一個國家,乃至全世界,然后再從人類普及到一切動物身上。我們要對一切生命,一切有情做出的榮譽事情,那怕就是那么一點一滴,也要由衷地感到高興,這就叫隨喜,這就是喜無量心。

  “見修善者心無嫌嫉”。怎么樣檢驗我們有沒有喜無量心呢?就是當你看到別人修善的時候,是歡喜的心態(tài),還是嫌疑、嫉妒的心態(tài)?如果是歡喜的心態(tài),你就有了隨喜功德,如果你看到人家做好事,心里很難過,并討厭他,甚至嫉妒他,這說明你根本就沒有喜無量心。

  4.舍無量

  “舍莊嚴故,于順違境無愛恚心”。舍,是平等的心態(tài),就是要怨親平等,對怨家和親戚朋友都一視同仁,在順境、逆境面前,不起愛恨之心,以平常心平等處之。把這個心態(tài)推廣到任何環(huán)境,推廣到一切人的身上,一切眾生的身上,這就是舍無量心。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