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唯識重新認識生命

  通過唯識重新認識生命

  ─寬謙法師談生命唯識學

  “唯識學”對普羅大眾來說,還是相當陌生的名詞,從表面上來看似乎與三寶弟子毫不相干的。但是,許多佛教徒因為經(jīng)過了與至親好友的生離死別后,覺醒過來,始踏入佛門。一般人在世間所追求的名份、地位、財富、眷屬乃至學問等,當面對生死時,好像都使不出力量來,世間的這一切最多只有改善生活的質(zhì)量,活著的時候可以用,當這口氣上不來了,究竟哪一樁對臨終的人是有意義的呢?一個人活著的時候可能叱咤風云,當他咽下最后一口氣的時候,他死到哪里去了?那么他這輩子生下來之前,他又從哪里生來的呢?“生從何來,死往何去”?是不是你我都曾經(jīng)思考過、疑慮過的問題呢?死亡也不只是他人的問題,終有一天就是我們自己必須去面對的了。

  我們唯有進入宗教的領域才有機會面對生死的問題,其中又屬佛教談得最徹底、最完整;在佛教領域里,不論從原始佛教、部派佛教甚至到大乘三系:性空唯名系、虛妄唯識系和真常為心系當中,以虛妄唯識系在生死學的理論與實踐最為詳實、細密、準確與完備,因此,簡稱為“唯識學”。

  “唯識學”是專門研究生死學的重要理論根據(jù),并且可以依循著理論去實踐、驗證這門非常重要的出世間學問,從而讓我們不僅體悟聲聞根性的“了生脫死”的解脫道,同時又提供了完整的“世出世入而無礙”的菩薩道,及修行果位的種種意境。然而,“唯識學”非常難學難懂,主要是因涉及的范圍太深、太廣,除了一般凡夫與世間所有一切現(xiàn)象,還包括了通過修行的圣者所得的境界,乃至菩薩道中──果位的生命境界,甚至透過菩薩道到圓滿成佛的境界,這一切苦是透過名相描述,本身就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但是我們通過生生世世的發(fā)愿學習菩薩道;如果無法清楚地認識,又怎能發(fā)愿發(fā)得正確與深切呢?因此“唯識學”本身就是一部修行的指南,我們依著修學才不至于錯誤,甚至發(fā)心發(fā)愿的起步,慎防“差之毫厘而失之千里”的誤差。

  “唯識學”告訴我們生命的流轉,六道眾生如何輪回因緣業(yè)力的記錄如何從下種到成熟的過程,又如何體現(xiàn)出我們的果報體,都有非常清楚的解說。第八阿賴耶識就像飛機中的黑盒子,飛行正常時就像我們活得好好的一樣,黑盒子似乎并不重要,但是飛機出了意外的時候,黑盒子就發(fā)揮了尋找飛行記錄的重要依據(jù),當我們這輩子結束后,就依據(jù)第八阿賴耶識的種子記錄,流轉到下一輩子去。因此我們要深入佛法的大海,不能不理解生命的流轉,理解了生命的流轉,也會讓我們的信仰心愿心更加真切。

  我們常常覺得“唯識學”是佛學中難以理解的一門科目,其實真正的問題不是它令人難以捉摸,而是我們?nèi)狈ξㄗR整體架構的全盤掌握,于是也就無法得知如何學習才是最有效的方法。

  據(jù)臺灣永修精舍住持及覺風佛教藝術文化基金會負責人的寬謙法師,總結了在二十多年來學習“唯識學”的經(jīng)驗,她指出:“這好像早期學習外國語言時,在初學未能融會貫通之際,我們拼命地背單字,單字背起來之后,擴及到詞組,然后是整句話,但最后卻不見得講得出來,整篇文章不見得看得懂,所以語言就學得支離破碎。如果我們學唯識也用這種方法,可能會碰到同樣的狀況,唯識的名相太多,背了半天合不起來,反而迷失在名相之間,對于各名詞之間的關系無法厘清。這里講‘阿頼耶識’,那里講‘末那識’,大部分的人都會被這些名詞弄得暈頭轉向,摸不著邊際。因此,現(xiàn)在教大家反過來學,先認識到整體架構,通盤了解唯識學的概念,再慢慢掌握這些繁復的專有名詞。就像小孩子牙牙學語,從來不知單字、詞組,主要就是表達他們的想法一樣的簡單。”

  第一次接聽聞謙法師所講授的“唯識學”, 信眾都會有大夢初醒的初覺,初學者很快就能進入狀況,因為法師講經(jīng)的方式與一般人迥然不同。法師不會一開始即將大家?guī)ьI到繁瑣的“五位百法”,或者是列出一系列“心王”、“心所”,讓大家摸不著頭緒。法師反而用極為精確的組識能力畫出唯識學的整體架構,然后以此為主軸,細細地鋪陳唯識學整體的內(nèi)容。令人感到驚奇的是:聽法者很快即能在腦海里建構出一幅唯識的藍圖,往后的每一堂課,這些圖表會帶領著我們深入思考唯識學深刻的內(nèi)涵,一直到最后一堂課,學者不用背誦那些令人心生畏懼的專有唯識的名相細節(jié),因為所有的名詞已經(jīng)融入在圖表中。

  很多人都問法師為何具有這種獨到的先解,尤其是身為女眾怎會有這么好的組識能力?法師常常笑著說:“那可能跟我過去所學的建筑有關吧!所以佛法里時間、空間的概念,我一邊讀經(jīng)時就一邊將它圖表化,打通與連結前前后后的內(nèi)容與觀念,有時想不通,在紙上將過去、現(xiàn)在、未來畫出一條數(shù)線,三世的概念就出來了!”參加過法師弘法講座的人都對法師所講授的“十法界圖”、“三大阿僧祗劫修行過程”等架構印象深刻,其實這些精辟的見解及對空間結構具有敏銳之觸角,都與她建筑學的理工思考背景有關。

  寬謙法師此次受新加坡福泉寺之邀請,于2008年12月22日至26日,每天晚上7時30分至9時30分主講“八識規(guī)矩頌講座”,法師將有系統(tǒng)地、有組織地帶領大家進入“唯識的世界”,并且用深入淺出的方式,觀照我們?nèi)粘I钪械母鞣N念頭為例,介紹我們的心識所執(zhí)著的各種現(xiàn)象,進而教導我們?nèi)绾芜\用佛法智慧的觀念放下執(zhí)著,將情緒起伏的意識轉為清凈的智慧。透過學習唯識學,我們可以了解由我們個人心意識所塑造、變現(xiàn)出來的虛幻世界;透過運用唯識學,做為我們修行的指南,我們可以深入認識生生不已的生命本質(zhì),我們也可以提升生命的質(zhì)量,開發(fā)更有覺照的生命智慧!

精彩推薦
推薦內(nèi)容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