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尊敬師長?

如瑞法師:如何尊敬師長?

  阿彌陀佛,大家好!

  言師長之話題,長之又長。人之成長須師匠導,一師、二師,乃至多師。近日與大家分享的三位師長,皆是在孩童少年時期對我人生影響較大之人。漢朝學者楊雄在《法言·學行》中言:“師者,人之模范也。”“師哉!師哉!桐子之命也。”意思是說,當老師的人是人們學習的榜樣。老師對孩童的啟蒙教育至關重要,是孩童成才的根本。

  佛教中講,釋迦牟尼佛,先世因地作瓦師,名大光明。爾時有佛,名釋迦文,弟子舍利弗、目犍連、阿難。佛與弟子,俱到瓦師舍一宿。爾時瓦師,看到佛的莊嚴相好,被佛之威德攝受。布施草座、燈明、石蜜漿,并發(fā)愿言:我于當來作佛,如今佛名,弟子名字亦如今佛。由此可見,榜樣之力量大矣!

  既知老師之重要,尊師重道不可缺少。正如古人所言:“師嚴,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敬學。”那么,當如何事師呢?《六方禮經》云:“弟子事師有五事,一當敬嘆之,二當念其恩,三所有言教隨之,四思念不厭,五從后稱譽之。”若論五事主旨,實則不出二事,即恭敬承事與如說修行。

恭敬承事

  印光大師說:“一切從恭敬中求。”對于師承之道,“恭敬”二字正是打開智慧寶藏的鑰匙。世出世間法,要想獲得成就,尊師實為入道前提。

  有一則膾炙人口的成語名“程門立雪”,講的是北宋理學家楊時恭敬師長的故事。有一次,楊時去拜訪老師程頤,到了程頤門口,他從窗戶看見老師正在小睡。他不忍心打擾老師,便靜立門外等老師醒來。此時,天上下起了大雪,而且越下越大。待程頤醒來時,發(fā)現(xiàn)門外的楊時已成雪人。由此,這件事成為了尊敬師長的千古佳話。

  佛教素來重視師道,對于恭敬承事師長,有著諸多暖心的要求。比如,《四分律》中說:弟子于師當如父想。作為弟子,出入行來、讀誦何經、修習何法等,都要敬告師父;對師父的衣食起居,皆須細心料理;師父生病或年邁體衰時,更應耐心照顧……這些行法,看似細膩繁瑣,實際上卻是借助于師長來破除我執(zhí)煩惱、增長;的方便。佛是一切智人,智慧與慈悲遍布于解脫之道,佛立一切法,都是為了利益眾生。

如說修行

  《華嚴經》中的善財童子,堪為佛門中尊師重道的典范。經中記載,善財童子發(fā)菩提心,求菩薩行,先后親近五十三位善知識,且于一一師長邊皆能做到:“于善知識不生違逆,于善知識心無諂誑,于善知識心常隨順……行善知識教未曾怠惰,稟善知識心無有誤失。”為此,彌勒菩薩摩頂贊嘆善財童子:“善哉善哉真佛子,普策諸根無懈倦,不久當具諸功德,猶如文殊及與我。”意思是說,善財童子由于隨順善知識教,如說修行的緣故,不久將獲得如文殊菩薩和彌勒菩薩一樣的功德。

  《普賢行愿品》云:“諸供養(yǎng)中,法供養(yǎng)最。所謂如說修行供養(yǎng),利益眾生供養(yǎng)……不舍菩薩業(yè)供養(yǎng)、不離菩提心供養(yǎng)。”由此知道,親近善知識,不僅需要恭敬承事,更少不了如說修行。

知恩報恩

  父母給了我們色身,師長教導我們做人,成就我們的法身慧命,我們理所應當精進修道、奉獻社會,將功德回向父母,并報答師長的成就之恩。

  最后,讓我們共同發(fā)愿:以我善根,同善知識愿;以我善根,同善知識心;以我善根,同善知識行。以此供養(yǎng)天下所有善知識!

  南無阿彌陀佛!

文章轉自微信公眾號:如瑞法師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