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遺教經(jīng)
《佛遺教經(jīng)》,簡稱《遺教經(jīng)》,又名《佛垂涅槃略說教誡經(jīng)》,一卷,姚秦·鳩摩羅什譯,是佛陀釋迦牟尼一生弘法言教內容的概括總結,是佛將入涅槃前對眾弟子語重心長的諄諄教誨,也是佛留給后代所有想離苦得樂者的得度因緣。...[詳情]
佛遺教經(jīng)講記 二
佛遺教經(jīng)講記(二)
凈界法師主講
二、別明
前面的總標是引用蓮池大師的開示,以下根據(jù)天親菩薩的《佛遺教經(jīng)論》,說明本經(jīng)的大意。天親菩薩在造論之前也造了一些偈頌,以下是其后半段的偈頌:「為彼諸菩薩,令知方便道。以知彼道故,佛法得久住。滅除凡圣過,成就自他利!佛陀為什么宣說這部經(jīng)呢?天親菩薩說,佛是為大乘菩薩而說。本經(jīng)的當體雖然是聲聞法,它所對治的是三界的見思煩惱,但身為大乘菩薩要共聲聞修學本經(jīng),因大乘的凡夫位菩薩,他心中也有這種見思的過失。本經(jīng)使我們在對治見思煩惱時,能正確的了知方便道,這方便道是指戒定慧法門,也就是說,若要契入涅槃,須假借戒定慧作為方便。雖然戒定慧本身不是涅槃,它是一種有為的造作,仍是生滅之法,但假借戒定慧的生滅法,能使我們趨向不生不滅的涅槃,所以戒定慧是趨向涅槃的方便。我們若能如實了知戒定慧的方便道,則有兩種的功德:
(一)滅除凡圣過:這是成就自利的功德。凡夫跟圣人在修習戒定慧時,凡夫有增益的過失,他會產(chǎn)生有相的執(zhí)取,因這我相的執(zhí)取,使戒定慧的功德無法完全開顯出來。所以凡夫在持戒修止觀時,他在心中產(chǎn)生我相的執(zhí)取,這我相本來是不存在的,是因凡夫執(zhí)取而有,故稱為增益的過失。小乘的圣人在修習戒定慧時,產(chǎn)生對空性的執(zhí)取,他內心安住在少事、少業(yè)、少希望住,這樣就產(chǎn)生方便道,調伏粗重煩惱勸修出世法要勸修方便(無求、知足、遠離、不疲倦、不忘念)勸修正行(禪定、智慧)勸修結行(不戲論)調伏五根,調伏意根(對治煩惱)遮止邪業(yè)(對治邪業(yè))收攝五根(對治止苦)生減損的過失,本來戒定慧是為成就自利利他,但二乘的圣人因內心安住在少事、少業(yè)、少希望住,所以是一種減損的過失。若能如法的修學《佛遺教經(jīng)》,則能免除凡夫的增益之過,跟圣人的減損之過。本經(jīng)告訴我們,何種戒定慧的修學才合乎中道,不增也不減,如是才能完全開顯戒定慧滅惡生善的功德。
(二)佛法得久住:這是成就利他功德。佛法不共外道處,在于它的解脫道,而佛法之有解脫的功德,來自于對生命正確的觀照,亦即所謂的正見。如果佛弟子沒有戒定慧的正見,只是在表相上修學,這種表相的修學沒有觀照力的引導,只是人天的善法,則佛法跟一貫道、基督教沒有什么不同,也就是說,一貫道、基督教的教法,能使生死凡夫暫時的生天,如果佛法的修學也只是使人生天而已,則佛法的尊貴處就消失了,因為它沒有比外道更加殊勝。所以佛法的可貴處在于它的修學中,都有對生命如實觀照的正見,這是佛法之所以成就解脫的主要因素。本經(jīng)使我們能正確生起修習戒定慧的正見,如是佛法的功德才能代代相傳,利益后世眾生,所以本經(jīng)能使解脫道的功德久住?傊,因為知道戒定慧的方便道,成就自利與利他功德,所以佛陀在臨命終時必須加以宣說。
什么是方便道呢?這里根據(jù)蕅益大師的科判,畫成講表來作說明。本經(jīng)的修學主要有二:
第一調伏粗重煩惱:這是以持戒為根本,調伏我們的粗重煩惱。這里偏重在斷惡,這是依止六根來斷惡,分成二部分:
(一)調伏五根:先調伏眼耳鼻舌身前五根,蕅益大師對調伏五根又分成二段:
(1)遮止邪業(yè)(對治邪業(yè)):有些事業(yè)在造作后會在內心中產(chǎn)生負面功能,對戒定慧的修學有破壞性,這稱為邪業(yè)。這些邪惡事業(yè)障礙修學圣道,故要遮止避免造作。
(2)收攝五根(對治止苦):很多的煩惱都是起源于放縱五根感官的感受,故要收攝五根。
(二)調伏意根:調伏粗重煩惱的第二部分是要調伏意根,這比較重要,因為「心為業(yè)主」,對這念心的攀緣煩惱要加以收攝。以上在持戒方面是偏重都攝六根,調伏粗重煩惱。
二、勸修出世法要:這是止觀雙運。出世法要在本經(jīng)中有三個階段:
第一勸修方便:在正修止觀之前,須具足以下五種前方便,否則就不能生起止觀。
(1)無求:無求即是少欲。既然想要成就出世的功德,對于平常生活資具的欲望要淡薄些,盡量能少欲。
(2)知足:對于已經(jīng)獲得的生活資具感到滿足,并知感恩。
(3)遠離:遠離不必要的人事攀緣,若人事因緣太復雜會妨礙止觀的修學。
(4)不疲倦:這是精進,要有不斷的定課,專一相續(xù)的修學。
(5)不忘念:在佛堂做完功課出來后,對于在功課中所栽培止觀的正念,保持不失,經(jīng)常憶念在止觀中所栽培的觀照力。
第二勸修正行:本經(jīng)能使佛法久住,滅除凡圣的過失,主要是靠禪定跟智慧,這是正行,經(jīng)文中會說明如何修習禪定跟智慧。
第三勸修結行:當禪定跟智慧的功德生起后,如何能保任不失,這要不戲論,這里的不戲論是指不顛倒,使止觀能保任不失。以上是整個經(jīng)文的修學大綱。蕅益大師說本經(jīng)當體是聲聞法,但又旁通大乘。一般的持戒只是遮止邪業(yè),對于不能做的事加以遮止,但它并沒有要求我們都攝六根,都攝六根要依止止觀,不是靠持戒。但本經(jīng)在持戒時,止觀就現(xiàn)前,也就是說,戒引生止觀,止觀又回過來幫助持戒,所以這里的止觀是相輔相成,這種觀念只有在大乘的教法中,才有這樣的傳承。所以本經(jīng)所對治的雖是見思煩惱,當體是聲聞法,但在實際操作時,卻有非常濃厚的大乘精神,因本經(jīng)在持戒時,它有用止觀來都攝六根,在持戒時都有止觀的觀照力現(xiàn)前,這是本經(jīng)旁通大乘的理由。
第一科、隨文釋義
○ 入文分三。甲一、序分;甲二、正宗分;甲三、流通分。
甲一、序分
釋迦牟尼佛,初轉*輪,度阿若憍陳如;最后說法,度須跋陀羅。所應度者,皆已度訖。于娑羅雙樹間,將入涅槃。是時中夜,寂然無聲。為諸弟子,略說法要。
釋義 蕅益大師的注解中說,這段序分主要是贊嘆說法者的功德。這分為二,第一段說明生平的功德,第二段說明臨終的功德,以下先說明生平的功德。生平功德又分為自利功德跟他利功德,「釋迦牟尼佛」這句話是說明說法者所成就的自受用功德。依南傳佛教的記載,釋迦牟尼佛大約在二千五百多年前,也就是中國的周昭王時代,出生于印度的迦毗羅衛(wèi)國,父親是凈飯王,母親是摩耶夫人。摩耶夫人于藍毗尼花園的無憂大樹下,在散步時生下釋迦太子。太子出生后,凈飯王請外道長者阿斯陀仙人為太子看相,仙人見太子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他就說:「太子如果是在家,以他的福德力能統(tǒng)領四天下,成就轉輪圣王;如果出家,則能成就無上正等正覺!垢赣H凈飯王因為個人的私情,希望太子在家繼承王位,統(tǒng)領四天下,成就釋迦族的霸業(yè)。所以太子年輕時,父親就為他建造了春夏秋冬四種宮殿,供太子享用,目的是希望假借世間的五欲,打消太子出家的念頭。五欲的快樂夾雜煩惱跟罪業(yè)的過失,這種快樂使人「常者生厭」,所以太子在十九歲時對這五欲的快樂產(chǎn)生厭倦,于是帶著隨從到宮外觀看人群,他在人群中見到三種人,對他產(chǎn)生很大的刺激:第一是老人,原來總有一天人會衰老,頭發(fā)變白,皮膚起皺紋,身體虛弱。第二,他見到人會生病,疾病造成身體種種的痛苦,當病痛出現(xiàn)時,即使受用種種快樂也沒有意義。第三,也是最可怕的,他見到人最后會死亡,死亡來臨時,所有的安樂全部消滅。這時太子見到人必定經(jīng)過老病死三個階段,他內心產(chǎn)生驚怖,感到世間的快樂是如此的脆弱,如此的無常敗壞,所以太子就在十九歲時,放棄王位,出家修道。太子出家修學,有三個階段值得加以說明:
(一)五年的參學:當時印度是宗教哲學思想非常昌盛的國家,他當初參訪的外道主要是冥想外道,這是使人內心保持無想,以無想為解脫的根源。太子跟隨冥想外道修習無想,成就了種種的禪定。后來他自己覺悟,若只是讓內心保持無分別住的無想,這種境界只是「如石壓草」,不能真實消滅老病死痛苦的根源,這種禪定不是解脫之道。
(二)苦行林的修學:第二階段他走入苦行林,開始修學六年的苦行,他想假借身體的苦行,以消滅煩惱與罪業(yè)。在六年的苦行中,每天日食一麻一麥,經(jīng)過六年的苦行修學后,太子如是思惟:眾生在五欲中有過多的享受,這是障礙圣道,但過度的苦行,身體虛弱以致不能專注,這樣子也障礙圣道,只有中庸才是隨順圣道。所以參學五年的禪定,乃至六年的苦行后,他知道禪定跟苦行都不是解脫的因緣。于是他離開了苦行林,接受牧牛女供養(yǎng)由牛奶與粥煮成的乳粥,太子吃下乳粥后,精神飽滿,進入他生命中最重要的階段,走入菩提樹下靜坐。
(三)靜坐成佛:太子在十二月初八的晚上,夜睹明星,豁然開悟,通達生命的真實相,生起了無漏智慧,成就了所謂的「釋迦牟尼佛」。以上說明佛陀的自利功德。
以下說明佛陀的利他功德。佛陀成道后,最初在鹿野苑三轉四諦法門,度五比丘中的阿若憍陳如。當初太子決定出家,凈飯王因愛護兒子,就在釋迦族中挑選五位年輕人,陪伴太子修學。當太子修學苦行時,有幾位陪伴者受不了苦行而離開,其它剩下的幾位陪伴者,當他們見到佛陀接受牧牛女的供養(yǎng),放棄苦行后,他們也離開了太子。等到佛陀成道,佛陀就到鹿野苑找尋當初陪伴他修行的這五個人,所找到的第一人就是阿若憍陳如,當時他繼續(xù)在修習苦行,佛陀就為他三轉四諦法門。剛開始佛陀為他示相轉,告訴他修行不只是修苦行,而是要知道生命有二種因緣:
(一)苦集的因緣。
(二)滅道的因緣。生命有痛苦,痛苦的來源是因內心有煩惱跟罪業(yè),這跟色身沒有關系,所以修苦行用種種方法來折磨色身,不能解決生命的痛苦,有如牛車不走,就算你打壞牛車,也并不能解決問題,因那是牛有問題。佛陀說三界流轉的因緣是「苦集」;生命光明的因緣在于「滅道」,解脫生命流轉的因緣是涅槃,這是寂靜永恒不可破壞的安樂,若想得到涅槃的安樂須修戒定慧之道。佛陀為五比丘的阿若憍陳如指出生命的二種相貌:「苦集」的流轉門及「滅道」的還滅門,生命有這兩種選擇,以上是示相轉。
其次,佛陀對阿若憍陳如勸修轉,這是「知苦、斷集、慕滅、修道!挂馈缚唷沟南嗝,對「集」要斷除,對涅槃要生起欣慕之心,對「道」要如實修行。佛陀第二次轉四諦法門是勸修轉,想要解脫痛苦,須做四件事:「知苦、斷集、慕滅、修道!
第三次是作證轉,佛陀以自己的修行經(jīng)驗做為阿若憍陳如的榜樣,佛說:「此是苦,我已知;此是集,我已斷;此是滅,我已證;此是道,我已修!狗鹜铀f「苦集滅道」的道理,不只是一種理論,這是可成就的真實功德,不是天方夜譚的假想理論。
龍樹菩薩的《大智度論》講到轉*輪時,說明佛陀在成道后要修百劫以成就三十二相,這是為取信于眾生,也就是說,佛陀必須具足三十二相的威德力,使佛陀所宣說的法,眾生都會信服。佛法的道理常跟眾生顛倒思想沖突,則如何取信于眾生呢?剛開始要靠佛陀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的威德力來攝受眾生,所以佛陀在現(xiàn)出三十二相后,說這四圣諦的道理是可以修成的。阿若憍陳如如是思惟四圣諦,他就證得阿羅漢果,這是最初僧寶的出現(xiàn)。佛陀次第在苦行林尋找其它四位年輕人,后來他們也都次第證阿羅漢果,這是佛陀最初的僧團。
佛陀最后臨滅度在涅槃會上度化須跋陀羅。他本來是修習禪定的外道,已一百二十歲,有一天從禪定出來,聽聞佛陀即將滅度,因他過去世有善根,他在一百二十歲的高齡才產(chǎn)生驚怖,所以趕快去面見佛陀。侍者阿難尊者遮止須跋陀羅,說佛陀身體不舒服,不準有人再進去見佛,佛陀天耳遙聞,知到須跋陀羅跟他有因緣,招呼阿難尊者讓他進來,佛陀為他宣說八正道的道理,當時他就證初果,佛又為他講四圣諦,他也證得四果,須跋陀羅就在佛陀面前先滅度。
以上說明佛陀說法功德的最初跟最后情況,中間的情形則是「所應度者,皆已度訖!惯@是贊嘆佛陀后得智的觀機逗教,皆沒有錯謬,也就是說,眾生的善根什么時候成熟,佛陀的觀察皆沒有任何差錯。譬如說,你修止觀的內在善根在今天成熟,佛陀絕不會等到明天才度化你,所以你什么時候善根成熟,佛陀就什么時候出現(xiàn),說法使你成就解脫。所以佛陀一生度化眾生,「所應度者,皆已度訖!狗鹜拥暮蟮弥菦]有任何差錯,眾生之所以沒有被度化,是因其善根尚未成熟。以上是贊嘆佛陀生平的功德。
以下說明佛陀臨滅度時,他也是表現(xiàn)自利利他的功德,先說明佛陀的自受用功德。佛陀臨滅度時是在娑羅樹下,娑羅樹堅固高大有三十二尺高,這娑羅樹二棵連在一起,稱為雙樹,上枝相合,下根相連,這表示佛陀所覺悟的真理是不常也不斷:佛陀對生命的觀察,生命的相貌是不斷滅的,因果絲毫不爽,有相的因緣只要有造因,因地的業(yè)力就不會消失,因地就有召感果報的功能,這是說明生命不斷滅的道理;不常是指雖然不斷滅,但業(yè)果召感的本身是剎那生滅,變化無常,從本性上來說,體性是空寂的。以上表示佛陀對生命的觀察是不常亦不斷,非空亦非有的中道實相。所以佛陀將入涅槃時,他那念清凈明了的心性是安住在中道實相的真理中!甘菚r中夜,寂然無聲!故q益大師解釋無聲為「言語道斷,」內心中沒有任何的名言;寂然是指「心行處滅」,內心沒有分別的戲論。這「寂然無聲」是形容佛陀臨滅度時,他內心安住在「言語道斷,心行處滅」的寂然無聲狀態(tài),他心中是離開一切名言及一切的分別,而安住在不常又不斷的中道實相。以上是贊嘆佛陀臨滅度時的自受用功德。
佛陀臨終時的他受用功德-「為諸弟子,略說法要!惯@時佛陀知道他一生的教化即將結束,所以需要在臨滅度時的關鍵時刻,把一生所宣說的戒定慧法門,做一扼要的總結,讓弟子們知道如何正確修學戒定慧,所以略說法要。以上是贊嘆佛陀的大悲心,他不但自己安住在寂然無聲的中道實相中,同時又能從空出假,「為諸弟子,略說法要!惯@是贊嘆佛陀的臨終功德。蕅益大師對經(jīng)文序分的注解,他說在正式宣說《遺教經(jīng)》之前,先贊嘆說法者的功德。說法者的功德可從二方面來說:
(一)以法為師:釋迦牟尼佛為何能成佛?主要原因是以法為師,他不是靠禪定也不是靠苦行,他是依止佛法的熏習,在菩提樹下,夜睹明星,豁然開悟,成就自利功德。
(二)以法師人:佛陀「以法為師」得到自利后,接著「以法師人」。佛陀一生中沒有做什么慈善事業(yè),他就是宣說佛法,廣度眾生。
我自己讀「遺教經(jīng)」,讀到「于娑羅雙樹間,將入涅槃。是時中夜,寂然無聲!刮覍@句話很感動,一個人臨命終時保持「寂然無聲」,這是什么境界呢?我們一生的修行,臨終一關最為要緊,所謂「養(yǎng)兵千日,用在一朝!狗鹜釉谂R滅度時,色身敗壞,弟子們哭泣著,這時佛陀內心的觀照力現(xiàn)前,他能不隨境轉,這是一個重點。當然佛陀是示現(xiàn)告訴我們,不論一生中做了多大的事業(yè),攝受多么多的眷屬,蓋了多少廟,這些有為法都是其次,臨命終時是否過得了關,關鍵點在于「寂然無聲」,內心是否能真實放下因緣,向內安住,這才是重點,修凈土者更是如此。
蕅益大師說:「得生與否,全由信愿之有無!棺约阂簧谐侄嗌佛號,這倒是其次,往生的關鍵,在于臨終時是否能「心不貪戀,意不顛倒,正念分明!故紫茸约簝刃南嘈虐涃⒎鸬墓Φ,絕對有能力救拔你;其次,你真實「厭離娑婆,欣求極樂」,一心一意等待彌陀的現(xiàn)前,然后安住在現(xiàn)前佛號上,這才是關鍵。如果平時雖念一萬、二萬聲佛號,臨命終時卻起顛倒,東罣礙西罣礙,則這人決不可能往生,因顛倒錯亂現(xiàn)前,沒有安住在內心的正見與正念中。所以臨命終時要注意,你這時「云何安住,云何降伏其心?」自己要安住在真理上,不能向外安住,若向外安住,「瞥爾情生,三界枷鎖,萬劫纏繞!挂粋人臨命終時的失敗,就是一生修行的失敗,則要從頭再來努力幾十年。平時的挫折,可能拜個懺,懺悔幾天就走過去了,但臨命終時的失敗,卻要付出另一期生命的代價,這有多可怕。為什么臨命終時會錯亂呢?世間上的事情有它的等流性,有它的前因后果,蕅益大師說,沒有平時的正念,絕無臨終時的正念,若平時就很少在真理上安住,很少生起觀照,則臨終時就無法生起觀照力。今生雖修習持戒修福的善業(yè),來生就在三界得有漏果報,如此而已。所以這段經(jīng)文:「于娑羅雙樹間,將入涅槃。是時中夜,寂然無聲。」這是非常重要。佛陀一生中雖也做了很多事業(yè),如「初轉*輪,度阿若憍陳如;最后說法,度須跋陀羅。所應度者,皆已度訖!狗鹜幼隽诉@么多事業(yè),而在臨終時,佛陀是以什么心態(tài)來面對滅度呢?「是時中夜,寂然無聲!惯@段經(jīng)文就是告訴我們要這樣的修行。
- 上一篇:佛遺教經(jīng)講記 一
- 下一篇:佛遺教經(jīng)講記 三
- 《楞嚴經(jīng)》“將毀戒體”說明阿難示現(xiàn)的是凡夫、初果的圣人
- 如果覺得唯識學很沉重,可以看看《楞嚴經(jīng)》
- 《華嚴經(jīng)》“華”是大乘的因地,“嚴”是果地的功德
- 《法華經(jīng)》的三車是什么樣的?羊車、鹿車和牛車
- 知足才是最大的財富!
- 如何依教修學?《佛遺教經(jīng)》這樣說
- 佛說能夠踐行忍辱之人才可以稱為威猛有力大丈夫
- 佛陀說持戒的重要性
- 佛說智慧是無往而不利的法寶
- 每天只睡4小時?這是修行人的高標準作息時間
- 佛陀最后的教誨!弟子應不分晝夜勇猛精進修行
- 佛子必看!佛說假如我再活千萬年,結果也一樣
- 知足常樂!不然上天堂也不會稱心如意
- 佛弟子必讀!佛說我涅槃后 你們要以他為師父
- 這是佛涅槃前說的最后一句話
- 佛說四處尋訪好師父不如做這件事
- 佛說修行猶如鉆木取火 貴在堅持
- 佛說欲望多的人煩惱也多
- 佛涅槃前對僧人們叮嚀了這些重要的事
- 佛說我涅槃后 你們要以它為師父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卷一
- 第一卷 忉利天宮神通品
- 卷一 序品 第一
- 第四卷 閻浮眾生業(yè)感品
- 第六卷 如來贊嘆品
- 第二卷 分身集會品
- 第三卷 觀眾生業(yè)緣品
- 第八卷 閻羅王眾贊嘆品
- 第五卷 地獄名號品
- 第七卷 利益存亡品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序品第一
- 第十三卷 囑累人天品
- 第九卷 稱佛名號品
- 第十二卷 見聞利益品
- 第十卷 校量布施功德緣品
- 《地藏經(jīng)》贊
- 第十一卷 地神護法品
- 《地藏經(jīng)》開經(jīng)偈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卷二
- 《華嚴經(jīng)》原文卷一至卷五
- 妙法蓮華經(jīng)弘傳序
- 楞嚴經(jīng)注音 第一卷
- 卷一 方便品 第二
- 《地藏經(jīng)》回向偈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譬喻品第三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方便品第二
- 卷二 譬喻品 第三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卷三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卷四
- 卷七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第二十五
- 卷二 信解品 第四
- 楞嚴經(jīng)注音 第七卷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化城喻品第七
- 卷三 化城喻品 第七
- 卷三 藥草喻品 第五
- 卷六 藥王菩薩本事品 第二十三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第二十五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卷十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卷五
- 卷四 五百弟子受記品 第八
- 圓覺經(jīng)講的是什么內容?圓覺經(jīng)概說
- 《大寶積經(jīng)》共有多少卷,是誰翻譯的?
- 楞嚴經(jīng)是怎么來的?楞嚴經(jīng)的由來故事
- 佛經(jīng)的序分、正宗分、流通分是什么意思?
- 玄奘大師版《心經(jīng)》講記
- 念地藏經(jīng)期間總做噩夢,這是為什么?
- 《華嚴經(jīng)》是怎么來的,是誰從龍宮帶出來的?
- 念經(jīng)時,可以跟著文字去理解內容,感受景象嗎?
- 《六祖壇經(jīng)》的四種版本
- 維摩詰經(jīng)主要講了什么?
- 華嚴經(jīng)是大乘經(jīng)典嗎,有哪些漢譯本?
- 真正的佛在哪里?真如自性是真佛,邪迷三毒是魔王
- 《壇經(jīng)》處凡愚而不減,在賢圣而不增的意思
- 《法句經(jīng)》偈頌:人生在世間,應實行善德的講解
- 百佛名經(jīng)注音版
- 增一阿含經(jīng)是誰翻譯的,多少卷,講什么?
- 《華嚴經(jīng)》偈語“汝等眾生,不能自救”是什么意思?
- 妙法蓮華經(jīng)是誰說的?
- “空”與“色”相依相存,無有差異
- 《法華經(jīng)》的四安樂行是指什么意思?
- 《法句經(jīng)·智者品》偈頌:智者不為得失心動
- 《維摩詰經(jīng)》的漢譯本與注疏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是誰翻譯的?心經(jīng)譯者玄奘大師
- 佛語法門經(jīng)注音版
- 法華經(jīng)是誰翻譯的?妙法蓮華經(jīng)譯者鳩摩羅什介紹
- 《無量壽經(jīng)》三輩往生是通途菩提心還是凈土菩提心?
- 《法句經(jīng)》偈頌:此心難覺察,隨欲望流轉的解讀
- 《心經(jīng)》的大智慧
- 圓澄禪師翻跟斗作禮講《金剛經(jīng)》
- 《父母恩重難報經(jīng)》提倡孝道的偈語
- 《六祖壇經(jīng)》中的兩處“念”是指什么?有什么不同?
- 佛說菩薩行五十緣身經(jīng)注音版
- 大方等如來藏經(jīng)注音版
- 如何擁有幸福的生活?常修慈悲心,煩惱自然無
- 《法句經(jīng)·心品》偈頌:飄浮不定心,不明了正法的講解
- 九品往生出自哪部經(jīng)典?
- 蓮池贊的全文及拼音
- 華嚴經(jīng)有幾個版本?四十華嚴、六十華嚴、八十華嚴
- 菩薩生地經(jīng)注音版
- 從《壇經(jīng)》片段,瞻仰學習六祖大師的嘉言懿行
- 妙法蓮華經(jīng)全文
- 地藏經(jīng)原文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 無量壽經(jīng)原文
- 楞嚴經(jīng)注音
- 金剛經(jīng)原文
- 華嚴經(jīng)原文
- 金剛經(jīng)譯文
- 妙法蓮華經(jīng)譯文
- 楞嚴經(jīng)原文
- 瑜伽師地論原文
- 華嚴經(jīng)譯文
- 地藏經(jīng)譯文
- 心經(jīng)講解
- 心經(jīng)譯文
- 南懷瑾:《金剛經(jīng)說什么》
- 六祖壇經(jīng)原文
- 瑜伽師地論譯文
- 六祖壇經(jīng)譯文
- 楞嚴經(jīng)講解
- 楞嚴經(jīng)譯文
- 金剛經(jīng)講解
- 大般涅槃經(jīng)原文
- 俱舍論原文
- 地藏經(jīng)講解
- 地藏經(jīng)譯文
- 楞嚴經(jīng)原文
- 楞伽經(jīng)譯文
- 涅槃經(jīng)原文
- 無量壽經(jīng)譯文
- 瑜伽師地論白話文
- 瑜伽師地論講記
- 解深密經(jīng)原文
- 阿彌陀經(jīng)原文
- 地藏經(jīng)白話文(王智隆居士)
- 成唯識論原文
- 維摩詰經(jīng)譯文
- 大般涅槃經(jīng)白話文
- 華嚴經(jīng)講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