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遺教經
《佛遺教經》,簡稱《遺教經》,又名《佛垂涅槃略說教誡經》,一卷,姚秦·鳩摩羅什譯,是佛陀釋迦牟尼一生弘法言教內容的概括總結,是佛將入涅槃前對眾弟子語重心長的諄諄教誨,也是佛留給后代所有想離苦得樂者的得度因緣。...[詳情]
佛遺教經講記 五
佛遺教經講記(五)
凈界法師主講
和尚尼慈悲,諸位法師、諸位居士,阿彌陀佛!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十面,
丙二、對治止苦法要
佛陀在經典上講到我們生命的相貌,生命就像一個沒有止盡的水流,我們由于過去的業(yè)力而召感今生的果報,也會因今生的業(yè)力而召感來生的果報,從這個因果相續(xù)的道理,就構成永無止盡的生命輪回。在這廣大無邊的生命輪回中,我們的生命會出現(xiàn)二種相貌,一是痛苦憂傷的果報,一是寂靜安樂的果報。當我們開始厭離痛苦果報而追求安樂果報,這樣的一個生命轉變的主要關鍵點在于皈依三寶。在皈依三寶中,我們真正所皈依的是法寶,因為佛陀不能以他的神通力消除我們的罪障,也不能把他的功德直接輸送到我們心中。佛陀的出現(xiàn)于世,對眾生所能做的是說法度眾生,使我們依止佛陀的教法修學,達到滅惡生善,離苦得樂的目的。所以宗喀巴大師在他的開示中一再強調,所謂的皈依三寶,真正所皈依的是法寶,因為佛有說法之恩,僧有住持正法之恩,所以也皈依佛寶與僧寶。
佛陀教法的內涵開展出戒定慧三學,這三種法門能使眾生離苦得樂。本經把佛陀的戒定慧之學,依其淺深分成二類,一是共世間法要,一是不共世間法要。前面所修學的是成就人天安樂果報的戒定慧,這是基礎的共世間法要。這又分成三科,前面第一科是對治邪業(yè),這是偏重持戒,以對治身口的過失。以下的二科,包括本科的對治止苦法要,這是透過止觀的修學,以消滅心中的顛倒。所以戒定慧的分判,前面的一科偏重戒學,丙二的對治止苦法要,及丙三的對治滅煩惱法要,都屬于定學與慧學所收攝,這是整個科判的大意。
對治止苦的「對治」是因地的修學,透過戒定慧的修學,對治心中的煩惱與罪業(yè)!钢箍唷故枪氐墓Φ,經由前面的對治使身心世界離苦得樂。
對治止苦共有三個法要:丁一、根欲放逸苦對治。丁二、多食苦對治。丁三、懈怠睡眠苦對治。
丁一、根欲放逸苦對治
戊一、根放逸苦對治
汝等比丘,已能住戒。當制五根,勿令放逸,入于五欲。譬如牧牛之人,執(zhí)杖視之,不令縱逸,犯人苗稼。
消文「根放逸苦對治」共有三段,這一段是說明調伏五根的功德。佛陀招呼比丘說:「汝等比丘,已能住戒!乖诜鹜訙缍惹,諸位比丘乃至七眾弟子,聆聽佛陀前面開示的對治邪業(yè)法要,身口二業(yè)安住在根本戒及方便戒,內心產生清凈的功德及安穩(wěn)的功德。有了前面的功德,應如何修,才能使功德繼續(xù)增長廣大呢?「當制五根,勿令放逸,入于五欲。」在持戒后,應進一步調伏五根。眼耳鼻舌身五根是前五識活動的工具,五識要生起了別功能,須依止五根做為工具,五根的活動就帶動五識的了別。這五根在色聲香味觸法的境界活動,眼識了別種種顏色,耳識了別種種的音聲,乃至身識了別種種的觸感。佛陀告訴我們,五識依止五根接觸五塵時,「勿令放逸」,這放逸有二層意義:
(一)內心對于雜染法不能加以防止,對接觸雜染法認為無所謂。
(二)于清凈法不加修學,對三寶的清凈功德沒有主動追求的意樂。
放逸者的眼耳鼻舌身五識,漫無目標的攀緣塵境,對于惡法不想防止,對于善法也不想成就,只隨順自己的妄想而活動,這稱為放逸。應如何調伏五根呢?佛陀以牧牛的譬喻來做說明:牛是指眼耳鼻舌身五根,牧牛之人是指修行人,佛弟子應以什么心態(tài)來調伏五根呢?「執(zhí)仗視之,不令縱逸,犯人苗稼!姑缂谑且殉墒斓牡久,這里是指經由持戒所產生的清凈安穩(wěn)功德。「執(zhí)仗視之」的「視」是內心的觀照力,這觀照力主要是觀照業(yè)果的道理,以業(yè)果的道理來觀照眼耳鼻舌身五識的活動。業(yè)果又如何觀照呢?在宗喀巴大師的《廣論》中說,觀照業(yè)果有三個內涵:
(一)業(yè)果決定:觀照由五根所造的善業(yè)決定召感安樂果報,罪業(yè)決定召感痛苦果報,這道理絕不錯謬,也絕無僥幸。若造罪業(yè),一定會帶來痛苦,只是時間遲早的問題而已,這道理是絕不能改變的。
(二)業(yè)果不失:所造的業(yè)絕對不會喪失,即使今生沒有承受業(yè)果,來生也決定要承受果報。
(三)業(yè)果增長:造惡業(yè)后如果沒有如法的懺悔,它會日日增長廣大。過去有一禪師修行時得到禪定,在禪定中見到像山一般高大的鹽巴,于是觀察這因緣,才知原來是他過去做沙彌時,曾向常住偷拿少許的鹽巴,就因這樣的行為,當時沒有如法懺悔,等他成為老和尚時,這少許的鹽巴已變成像山一樣廣大,因此他趕緊懺悔,補貼常住后,老和尚定境中的鹽山才消失。所以業(yè)本身是有為法,它在心中不是增長就是消減。
透過思惟業(yè)果的決定性、不失性及增長性,以這樣的道理來約束心中的牛,如果牛正常的工作,我們以手杖鼓勵牠,如果牛開始失去控制,則以手杖鞭打牠,不讓牠破壞已成就的功德。故我們對眼耳鼻舌身五根,要有所堅持,有所讓步。當五根處于善法的因緣中活動,我們對它表示贊嘆,鼓勵自己;如果五根是在雜染的境界攀緣,則以業(yè)果道理來呵責它,所以心中要有一標準來管束五根,使持戒功德不會因五根的放逸而遭受破壞。這是在持戒后,應進一步調伏五根,以保持持戒的功德。以上是調伏五根的功德,以下說明放縱五根的過失。
若縱五根,非唯五欲,將無涯畔,不可制也。亦如惡馬,不以轡制,將當牽人,墬于坑埳。如被劫賊,苦止一世。五根賊禍,殃及累世,為害甚重,不可不慎。
消文 如果對五根的活動不加以約束,認為只要奉持比丘的二百五十條戒,比丘尼三百四十八條戒,而在戒法的空檔中,放任五根攀緣活動,這樣會有什么過失呢?
(一)增長煩惱障:若放縱五根,五根不會對現(xiàn)前的境界感到滿足,五識的了別性若受放縱,欲望「將無涯畔,不可制也。」我們永遠不可能滿足五識的貪欲,所以古德說,若放縱一次欲望,有如在一堆燃燒的火中又丟進一根木頭,也就是說,若滿足一次欲望,欲望的煩惱之火就更增長廣大,下一次將更難控制。在美國很多企業(yè)家都要吃安眠藥才能入眠,他們雖有廣大的財富,但因其五根長期在金錢境界上活動,所以他們永遠不可能感到滿足,欲望煩惱的增長使他們無法安心睡眠。所以放逸五根只有增長欲望,最后「將無涯畔,不可制也!篃┰陻_動隨放逸而增長廣大,使自己苦惱不已。
(二)增長罪障:如果不約束五根,這有如一只暴惡的馬,沒有馬繩的控制,馬不受約束就會失控,于是馬與所載的人全墜落坑陷中。也就是說,前面增長欲望煩惱后,接著就造殺盜淫妄的罪業(yè),這罪業(yè)有如坑陷,使我們陷于障礙而不能自拔,這業(yè)力也會障礙我們的安樂及修習圣道,從今以后的念佛持咒再也不能感到相應,有如被坑陷障礙而深陷其中。
(三)增長報障:有了罪業(yè)后,就有如盜賊搶奪我們的財富,財富被搶只是一生一世的痛苦,但放縱五根所造作的罪業(yè),卻召感多生多劫的三惡道果報,所以「危害甚重,不可不慎。」
釋義 以上這一科是說明放縱五欲的結果,它會增長煩惱、罪業(yè)及來生痛苦的果報。這段經文是說,我們起初仰仗對佛陀的信心,相信佛陀是一切智者,他所開顯的戒法,什么事該做,什么事不該做,皆是離苦得樂之道,我們就遵循佛陀的制教,約束自己的身口二業(yè),透過持戒的功德,使自己的善業(yè)增長廣大。若要進一步保持這功德,對五根要有所約束,這是以業(yè)果的道理來約制五根活動的范圍。若對五根不加約束,就會發(fā)動煩惱、罪業(yè)跟痛苦的果報。初學的比丘、比丘尼比較會遵守規(guī)矩,我們回顧歷史的教訓,一個人破戒之前的征兆就是先放逸,他不管束五根的活動時,下一步就是準備要破戒了,所以佛陀在這里提醒我們要收攝五根。以下第三段是結示勸修。
是故智者,制而不隨,持之如賊,不令縱逸。假令縱之,皆亦不久見其磨滅。
消文 一位有智慧、有志于離苦得樂的修行者,應該經常保持正念,對于五根要適當?shù)墓苤?不能隨順習氣而讓它自由活動,應該把五根當作盜賊般管束。如果放縱它,我們持戒的功德不久就會被破壞,就像牛失控而犯人苗稼,所以佛陀要我們收攝五根。
釋義 在共世間法要中,以上道理是通于儒家的修學。譬如顏淵有一天問孔子:「顏淵問仁!箍鬃诱f:「克己復禮為仁!埂溉省乖谌寮业男迣W中是最高的目摽,猶如佛教徒說:「什么是成佛?」孔子說若要達到仁的境界,心中要有克制私欲的力量,調伏自己的欲望,使身口意隨順圣人的禮法-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顏淵又問說,克己復禮應如何下手呢?孔夫子進一步說:「非禮勿言,非禮勿聽,非禮勿視,非禮勿動。」若想克己復禮,先要收攝五根。
孔夫子有一弟子子路,他是一位很有忠義的人。起初他遇見孔子時,問說:「你是宣揚什么教法?」孔夫子說:「我是宣揚圣賢之道,這就是禮!挂粋人要遵守禮節(jié),才能使個人、社會得到安樂。每一個人在生命中都有他的定位,自己應遵循自己的定位,無論是君、臣、父、子乃至兄弟,每人都應盡其本分,則小至家庭,大至社會,大家都能離苦得樂。子路說,一個人只要心地善良,對得起良心就好,為什么要遵守這些禮法呢?子路也講出一個譬喻:「南山有竹,斬而射之,入于皮革。」南山的劍竹,天生就很直,把它砍下來當作劍來射,能射穿皮革,南山的竹根本沒有加以修飾,就能射穿皮革,為什么還要遵循禮法呢?孔子說,把南山竹的前端弄尖,尾巴加些羽毛,豈不是射得更深嗎?這也就是說,如果心地善良,再加上持戒的禮法,及五根的攝受,則善的功能更能增長廣大。子路聽后覺得有道理,以后他也跟隨孔子學習禮法。子路后來做衛(wèi)國一位士大夫的家臣,后來衛(wèi)國發(fā)生政變,子路為了救士大夫的家族,被政變的軍人砍倒在地,子路于臨死時,身體坐直,說:「君子死,冠不眠!股頌榫右裱ベt教法,死亡之前,帽子不能戴歪,所以他把帽子戴正后才被殺死。我們現(xiàn)在思考這問題,子路雖然本性善良,但他起初是個完全不遵守章法的人,在跟孔夫子學習儒家教法后,竟然連臨命終時做事情都有章法,臨死前都要將帽子戴正,可見一個人是習久成性。眾生的身心世界具有可塑性,五根若善加收攝,它就在三寶境界創(chuàng)造功德;如果放縱五根,沉溺五欲就會廣造惡業(yè)。所以佛陀在臨滅度時勸勉我們,除持戒外,也要制伏五根。
戊二、欲放逸苦對治
此五根者,心為其主。是故汝等,當好制心。心之可畏,甚于毒蛇、惡獸、怨賊。大火越逸,未足喻也。
消文 前面「根放逸苦對治」的「根」是指眼耳鼻舌身五根,這里「欲放逸苦對治」是指第六意識的放逸苦對治,這也分成三段,先看第一段,首先把五根與第六意根的相互關系加以說明。第六意識為前五識的主導者,什么叫主導?有二層意義:
(一)前五識不能單獨生起了別的功能,必須依止第六意識而運作,所以當你在看一朵蓮花時,眼識如果沒有第六意識的支持,則不能了別蓮花,因此古人說:「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前五識的了別一定要有第六意識的資助,否則前五識根本無法了別,所以第六意識在前五識的了別中,它居于主導的地位。
(二)第六意識有強大的思想力,因前五識不能安立名言,也就是說,前五識沒有思想,它完全是直覺作用,當它在了別顏色、音聲乃至種種的感覺時,只是直接的反應。但第六意識能安立種種名言,產生很多思想,故影響力特別廣大。譬如我們的第六意識有時心情特別愉快,這時若置身在一個不好的環(huán)境,眼睛見到丑陋的顏色,耳朵聽聞刺耳的音聲,此時心情仍能快樂法喜。反過來說,如果心情不愉快,即使眼見美色,耳聽悅耳的音聲,自己還是不快樂,所以第六意識在整個六識中,有主導前五識的力量,因它有思想力,能安立名言。所以前面說調伏五根,其實重點在第六意識,因為五根是聽第六意識招呼,有如牛與車的關系,車子要到哪里去是由牛決定,牛就是第六意識。所以佛陀說:「此五根者,心為其主!沟诹庾R是前五識的主導者。我們若想要調伏五識,「當好制心」,先調伏第六意識。若想調伏第六意識,先要知道它的相貌。「心之可畏,甚于毒蛇、惡獸、
怨賊!剐挠腥N差別的相貌:
(一)毒蛇:這是比喻貪愛煩惱,貪煩惱主要的活動范圍是在可愛的境界,歡喜的境界容易引生貪愛煩惱。貪愛煩惱為什么比喻為毒蛇呢?因毒蛇都是在草叢中,偷偷跑出來咬我們一口,貪煩惱亦復如是,它本身的形象不是很明顯,當我們起貪煩惱時,內心往往是寂靜的一種樂受,而這樂受夾帶過失,所以對貪煩惱往往是很難察覺。
(二)惡獸:惡獸是指獅子、老虎,這是比喻瞋心煩惱,它所活動的范圍是不可愛的境界,對不如意境界才會引生瞋心。瞋心的相貌是擾動不安,所以它的形象特別明顯,有如見到老虎、獅子般的明顯存在。
(三)怨賊:怨賊是指對真理迷惑的癡心煩惱,怨賊善于偽裝成朋友來偷取我們的錢財,這是譬喻愚癡的形象是微細難知。
「大火越逸,未足喻也。」前面的毒蛇、惡獸、怨賊是貪、瞋、癡煩惱的別相,這里的大火是指總相,也就是說,所有煩惱都是熱惱不安,有如我們接近大火時,色身會感到熱惱不安。其次,煩惱皆會破壞善根,有如大火會燒毀錢財。以上是在對治第六意識之前,先解釋心識的差別相貌。
釋義 一切生命以心為主,「流轉三界中」,其實是這念心在流轉。色身有如房子,房子壞了又換另一新房子,心有如房子里的主人,主人是不變的。佛陀在聲聞法與菩薩法對心的解釋不同,在聲聞教法中,佛陀對心的看法:「心之可畏,甚于毒蛇、惡獸、怨賊。大火越逸,未足喻也!挂蚵暵劷谭ㄆ販鐞,所以佛陀強調心的邪惡功能,如《八大人覺經》也是說:「心是惡源,形為罪藪。」但在大乘經典中,尤其在《楞嚴經》、《法華經》、《華嚴經》等經,佛陀描述眾生的心則不是這種態(tài)度,而是說:「何期自性,本自清凈。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能生萬法。」佛陀對心的功能相貌是贊嘆的,這念心具足無量無邊的功能德用,有大智能光明義,常樂我凈功德義等等,這念心是無窮盡寶藏,等待我們去開發(fā)。所以讀經典時要知道,有的經典對心是對治調伏,所以它強調心的邪惡部分;有的經典鼓勵我們修善,所以在修善之前一定要先肯定心的功能,才會啟動心的明了性,所以大乘經典對心的功能是贊嘆有加的。在修行時,如果太過放逸,聲聞法非常重要,依聲聞法告訴自己說:「心之可畏,甚于毒蛇、惡獸、怨賊。大火越逸,未足喻也!谷绻奶翋灂r,對自己沒有信心,這時讀誦大乘經典,「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諸佛是已成之佛,其體無別!惯@時大乘經典會鼓勵自己往前走。所以調心之法,要在中庸之道,太沉悶時需要鼓勵,太放逸時要調伏攝受,這是調心的方便之道。
譬如有人,手執(zhí)蜜器,動轉輕躁,但觀于蜜,不見深坑。譬如狂象無鉤,猿猴得樹,騰躍踔躑,難可禁制。當急挫之,無令放逸。
消文 前面一段說明心識的差別相貌,這一段是說明放縱心識的過失。分成二科,先說明過失相,再說明對治方法。過失相中又分成二小段,第一小段先說明過失所召感的異熟果!钙┤缬腥,手執(zhí)蜜器,動轉輕躁,但觀于蜜,不見深坑!褂幸粋人「手執(zhí)蜜器」,這個手是指第六意識,第六意識攀緣「蜜器」,蜜器是指安樂果報,第六意識執(zhí)取安樂果報,在安樂果報中「動轉輕躁」,到處的執(zhí)取攀緣,這時第六意識只見蜜器而未見前面的深坑。
依唯識角度,我們的生命有二種作用:(一)受用果報。(二)造作因地。所以我們生命的每一個點都是在受用果報,又同時造作業(yè)力。生命的這二種相貌,菩薩與凡夫的重點不同,所謂「菩薩畏因,眾生畏果。」顛倒眾生不在乎自己造了什么業(yè)力,他所在乎的是現(xiàn)前果報的快樂。所以他不允許今生果報有痛苦出現(xiàn),如果有人障礙他的安樂,他寧可造罪業(yè)以排除痛苦,這是本經所說的:「手執(zhí)蜜器,動轉輕躁,但觀于蜜,不見深坑!狗卜虮娚灰姮F(xiàn)前安樂,不惜造作罪業(yè)召感來生痛苦。菩薩則不同,「菩薩畏因」,菩薩了知今生果報的痛苦跟快樂,皆過去業(yè)力所召感,是剎那剎那變化無常,總會過去的,重點在于面對果報時,自己又創(chuàng)造了什么業(yè)力,這才是重點。因業(yè)力會影響來生的果報,所以菩薩不在乎現(xiàn)前一時的快樂或痛苦,他所追求的是來生的究竟安樂。因此這里的經文說明,放縱心識有召感異熟果的功能。
前面說明異熟果,以下說明等流果。「譬如狂象無鉤,猿猴得樹,騰躍踔躑,難可禁制。當急挫之,無令放逸!谷绻趴v第六意識,就有如狂暴的象沒有鐵鉤來制伏;又如猿猴爬到樹上,一下子騰躍,一下子踔躑停止,很難管制牠。所以西藏的上師說,放縱一千次的欲望,比不上調伏一次的欲望,因為若放縱欲望,有如猴子到樹上,你再也無法控制牠。這該怎么辦呢?「當急挫之,無令放逸!刮覀儗刃牡臒⿶,應該當下消滅,若不當下消滅,首先它會召感當來痛苦的三涂果報;其次,它又增長煩惱的勢力。所以對內心的煩惱,應在當下生起時,趕快加以消滅。以上說明放縱心識的過失。
- 《楞嚴經》“將毀戒體”說明阿難示現(xiàn)的是凡夫、初果的圣人
- 如果覺得唯識學很沉重,可以看看《楞嚴經》
- 《華嚴經》“華”是大乘的因地,“嚴”是果地的功德
- 《法華經》的三車是什么樣的?羊車、鹿車和牛車
- 知足才是最大的財富!
- 如何依教修學?《佛遺教經》這樣說
- 佛說能夠踐行忍辱之人才可以稱為威猛有力大丈夫
- 佛陀說持戒的重要性
- 佛說智慧是無往而不利的法寶
- 每天只睡4小時?這是修行人的高標準作息時間
- 佛陀最后的教誨!弟子應不分晝夜勇猛精進修行
- 佛子必看!佛說假如我再活千萬年,結果也一樣
- 知足常樂!不然上天堂也不會稱心如意
- 佛弟子必讀!佛說我涅槃后 你們要以他為師父
- 這是佛涅槃前說的最后一句話
- 佛說四處尋訪好師父不如做這件事
- 佛說修行猶如鉆木取火 貴在堅持
- 佛說欲望多的人煩惱也多
- 佛涅槃前對僧人們叮嚀了這些重要的事
- 佛說我涅槃后 你們要以它為師父
- 楞嚴經白話文卷一
- 第一卷 忉利天宮神通品
- 卷一 序品 第一
- 第四卷 閻浮眾生業(yè)感品
- 第六卷 如來贊嘆品
- 第二卷 分身集會品
- 第三卷 觀眾生業(yè)緣品
- 第八卷 閻羅王眾贊嘆品
- 第五卷 地獄名號品
- 第七卷 利益存亡品
- 妙法蓮華經注音 序品第一
- 第十三卷 囑累人天品
- 第九卷 稱佛名號品
- 第十二卷 見聞利益品
- 第十卷 校量布施功德緣品
- 《地藏經》贊
- 第十一卷 地神護法品
- 《地藏經》開經偈
- 楞嚴經白話文卷二
- 《華嚴經》原文卷一至卷五
- 妙法蓮華經弘傳序
- 楞嚴經注音 第一卷
- 卷一 方便品 第二
- 《地藏經》回向偈
- 妙法蓮華經注音 譬喻品第三
- 妙法蓮華經注音 方便品第二
- 卷二 譬喻品 第三
- 楞嚴經白話文卷三
- 楞嚴經白話文卷四
- 卷七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第二十五
- 卷二 信解品 第四
- 楞嚴經注音 第七卷
- 妙法蓮華經注音 化城喻品第七
- 卷三 化城喻品 第七
- 卷三 藥草喻品 第五
- 卷六 藥王菩薩本事品 第二十三
- 妙法蓮華經注音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第二十五
- 楞嚴經白話文卷十
- 楞嚴經白話文卷五
- 卷四 五百弟子受記品 第八
- 圓覺經講的是什么內容?圓覺經概說
- 《大寶積經》共有多少卷,是誰翻譯的?
- 楞嚴經是怎么來的?楞嚴經的由來故事
- 佛經的序分、正宗分、流通分是什么意思?
- 玄奘大師版《心經》講記
- 念地藏經期間總做噩夢,這是為什么?
- 《華嚴經》是怎么來的,是誰從龍宮帶出來的?
- 念經時,可以跟著文字去理解內容,感受景象嗎?
- 《六祖壇經》的四種版本
- 維摩詰經主要講了什么?
- 華嚴經是大乘經典嗎,有哪些漢譯本?
- 真正的佛在哪里?真如自性是真佛,邪迷三毒是魔王
- 《壇經》處凡愚而不減,在賢圣而不增的意思
- 《法句經》偈頌:人生在世間,應實行善德的講解
- 百佛名經注音版
- 增一阿含經是誰翻譯的,多少卷,講什么?
- 《華嚴經》偈語“汝等眾生,不能自救”是什么意思?
- 妙法蓮華經是誰說的?
- “空”與“色”相依相存,無有差異
- 《法華經》的四安樂行是指什么意思?
- 《法句經·智者品》偈頌:智者不為得失心動
- 《維摩詰經》的漢譯本與注疏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是誰翻譯的?心經譯者玄奘大師
- 佛語法門經注音版
- 法華經是誰翻譯的?妙法蓮華經譯者鳩摩羅什介紹
- 《無量壽經》三輩往生是通途菩提心還是凈土菩提心?
- 《法句經》偈頌:此心難覺察,隨欲望流轉的解讀
- 《心經》的大智慧
- 圓澄禪師翻跟斗作禮講《金剛經》
- 《父母恩重難報經》提倡孝道的偈語
- 《六祖壇經》中的兩處“念”是指什么?有什么不同?
- 佛說菩薩行五十緣身經注音版
- 大方等如來藏經注音版
- 如何擁有幸福的生活?常修慈悲心,煩惱自然無
- 《法句經·心品》偈頌:飄浮不定心,不明了正法的講解
- 九品往生出自哪部經典?
- 蓮池贊的全文及拼音
- 華嚴經有幾個版本?四十華嚴、六十華嚴、八十華嚴
- 菩薩生地經注音版
- 從《壇經》片段,瞻仰學習六祖大師的嘉言懿行